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1969年10月到1973年初,邓小平、卓琳夫妇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小平小道是一条绵延1.5公里的蜿蜒红土小道。就是在这条1.5公里长的红土小道上,一代伟人邓小平走了3年零4个月,每天踱步思考着中国人民的命运,思考着中国的发展之路。(1)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会后拨乱反正历史的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拨乱反正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粉碎——“文革”结束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否代表着“文化大革命”真正的结束?为什么?没有;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了,但是经过十年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材料一:“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材料三:“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经济困难冤假错案政治混乱文化凋敝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1978年1月8日赴京上访群众要求平反冤假错案

“文革”起初是从破“四旧”开始,知识界成为重灾区,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被打倒在地。这一时期,党中央为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诬陷、迫害的科技、文教领域知名人士平反,如经济学家马寅初,数学家熊庆来,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历史学家吴晗,化学家傅鹰,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有反必肃,有错必纠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背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这种思想为指导。对“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实质:“左”的错误思想的继续。影响:束缚人们思想。此时此刻,中国需要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呢?“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坚守毛主席的指示!(二)思想解放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实践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胡福明△邓小平“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思想来个大解放。”意义: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先导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明确肯定了文章的观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思想解放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思想解放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主要内容思想政治组织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1.内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合作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党和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这三个方面政策有何不同?“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2.意义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一届三中全会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2.意义二、拨乱反正(一)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恢复了名誉。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二、拨乱反正(一)平反冤假错案

刘少奇(1898年-1969年)1959年4月当选共和国主席

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上万人参加。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辞。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骨灰撒向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二、拨乱反正(二)恢复高考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主持决策和直接推动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意义: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二、拨乱反正(二)恢复高考1977年8月8日,邓小平(中)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二、拨乱反正(三)十一届六中全会1979年11月,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决议》起草工作。党内多次讨论和修改,讨论中的热点和焦点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历时20个月,数易其稿,《决议》起草工作终于完成。坚决抵制彻底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意见,在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不能让步。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1980年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的问题二、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十一届六中全会二、拨乱反正(四)知青返乡云南知青事件1979年初,各地爆发激烈的知青请愿事件。长达25年的时间里,知青们在农村饱尝艰辛、错过发展机会,改革启动后,他们极力要求回城。1980年开始,一千多万知青陆续回城,并获得工龄补偿。“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的讲话课堂小结影响英国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背景概况意义平反冤假错案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人们迫切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两个凡是”的提出;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在北京召开,涵盖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平反文革中受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1981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巩固练习1.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这最能体现()A.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解析: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邓小平发表讲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由此可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思想对行动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解放思想,不是创新,排除C;题干没有反映经济基础,排除D。故选:A。2.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邓小平认为“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从邓小平的这段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是在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指引下开展的,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3.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面临何处去的重大关头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的中央全会,它的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解析:根据材料“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和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B项;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4.会议以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启动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巨轮。他们不唯书,不拘泥于前人的个别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出发,开创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这次会议()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做出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性决策D解析:1953年我国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故排除A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