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WAN 0068-2023 铜铝复合板标准_第1页
T-CWAN 0068-2023 铜铝复合板标准_第2页
T-CWAN 0068-2023 铜铝复合板标准_第3页
T-CWAN 0068-2023 铜铝复合板标准_第4页
T-CWAN 0068-2023 铜铝复合板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5.160.20CCSJ33团体标准2023-11-20发布T/CWAN0068—2023 II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品分类 25技术要求 36试验方法 57检验规则 5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79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8T/CWAN0068—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方恒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法瑞钠焊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金川镍都实业有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信发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北部湾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智恒、吴红艳、吴妍、颜非亚、赵芳、李长鑫、刘朝东、武鹏博、李慧中、梁霄鹏、陶慧、曹珂菲、任学良、鄢锋、曾振双、张德程、班允刚、何浩、宋玉萍、董兵天、刘晓萍、罗玖田、李爱民。T/CWAN0068—20231铜铝复合板本文件规定了铜铝复合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由铜板和铝板(可加入中间层)经爆炸焊接复合或轧制复合法制成的复合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JB/446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金属与金属)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246.1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3620.1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3620.2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698(所有部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6396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GB/T7734复合钢板超声检测方法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32468铜铝复合板带GB/T50586铝母线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247输配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3术语和定义3.1铜铝复合板copper-aluminumcladplateT/CWAN0068—20232以铝或铝合金为基层,采用爆炸、轧制或爆炸-轧制方法,在其一面整体连续地包覆一定厚度铜或铜合金(可加入中间层)的复合材料板材。3.2复层claddingmetal铜铝复合板中发挥各种功能性作用的铜及铜合金。3.3基层basemetal铜铝复合板中承担辅助作用的铝及铝合金。3.4复合界面compoundcontactinterface铜铝复合板各层之间的分界面。3.5剥离强度peelstrength单位宽度复层从基层表面剥离时需要的力。4产品分类4.1牌号与尺寸规格复合板(截面见图1)的材料牌号与尺寸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如有其他牌号、尺寸规格及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图1铜铝复合板截面示意图表1铜铝复合板常用材料牌号与尺寸规格单位为mm——4.2标记示例复合板的标记按照产品名称、牌号、复层厚度、中间层厚度、基层厚度、复合板宽度、复合板长度、标准编号等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T/CWAN0068—202335技术要求5.1化学成分5.1.1复层铜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要求。5.1.2中间层钛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620.1的要求。5.1.3基层材料铝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要求。5.2尺寸偏差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参照GB/T32468《铜铝复合板带》、GB/T50586《铝母线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客户实际需求确定,包括厚度、宽度、长度、对角线、不平度及侧边弯曲度等内容。5.3结合率铜铝复合板和铜钛铝复合板须进行结合率检测,结合率应为100%。5.4力学性能5.4.1室温拉伸性能铜铝复合板和铜钛铝复合板的室温拉伸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T/CWAN0068—20234表2铜铝复合板拉伸性能O—O注:表中未列入的铜铝(铜钛铝)复合板的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4.2维氏硬度0.5mm≤t≤14.5mm的铜铝复合板应进行维氏硬度测试,其维氏硬度性能应符合GB/T32468标准要求的规定。5.4.3侧弯曲性能状态为O、H24的铜铝复合板和铜钛铝复合板可进行侧弯曲试验,结合界面处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5.4.4剥离强度铜铝复合板的剥离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剥离强度—5.4.5结合界面的拉剪强度t≤14.5mm的铜铝复合板应进行结合界面的拉剪强度检测,拉剪强度测试拉伸方向为平行于铜铝结合面方面,拉剪强度≥55MPa。5.4.6热稳定性5.4.6.1高温测试t≤14.5mm的铜铝复合板在200℃烘烤48h后进行剥离强度和拉剪强度检测,剥离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对比常温下的拉剪强度,其值降低不超过10%。5.4.6.2高温高湿测试t≤14.5mm的铜铝复合板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环境放置72h后进行剥离强度和拉剪强度检测,剥离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对比常温下的拉剪强度,其值降低不超过10%。5.4.6.3高低温测试取t≤14.5mm的铜铝复合板样品放置于温度-50℃的冰柜中保温1h后取出,再放入130℃的烘箱中保温1h后取出,如此循环72h后进行剥离强度和拉剪强度检测,剥离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对比常温下的拉剪强度,其值降低不超过10%。5.5直流电阻率T/CWAN0068—20235铜铝复合板在常温态的直流电阻率应不大于2.5×10-8Ω.m。5.6外观质量产品表面不应存在污垢、损伤、褶皱、裂纹、起皮、凹坑、鼓泡、氧化、漏铝等有碍使用的缺陷,允许可研磨清除的表面缺陷,但清除后,应符合厚度允许的偏差要求。6试验方法6.1化学成分6.1.1按GB/T20975或GB/T7999(仲裁时按GB/T20975)规定的方法测定基层材料的化学成分,按GB/T4698规定的方法测定中间层材料的化学成分,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620.2的规定;按GB/T5231规定的方法测定复层材料的化学成分。6.1.2Al含量按GB/T3190规定的方法计算,计算Al含量时,取常规分析元素与怀疑超量的非常规分析元素分析数值的和值作为元素含量总和。6.1.3分析数值的判定采用修约比较法,数值修约规则按GB/T8170的有关规定进行。复层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给出的元素含量的位数,应与GB/T3190中相应牌号规定的位数一致。6.2尺寸偏差6.2.1长度和宽度用相应精度等级的器具测量。6.2.2复层厚度检验方法按GB/T3246.1执行,复合板厚度用游标卡尺测量。6.2.3不平度用平尺在复合板表面上测量。6.3结合率结合率按GB/T7734的规定进行检验。6.4力学性能6.4.1室温拉伸性能纵向室温拉伸性能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按照GB/T228.1表B.1中所规定的P2试样进行。厚度≥14.5mm的铜铝复合板或铜钛铝复合板粘结试验按GB/T6396的规定进行。6.4.2维氏硬度复合板的维氏硬度检测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6.4.3侧弯曲性能侧弯试验按GB/T6396的规定进行,在弯曲直径12倍于试样宽度,弯曲角度为180°的条件下进行。6.4.4剥离强度t≤14.5mm的铜铝复合板的剥离强度检测按GJB446的规定进行。6.4.5结合界面的拉剪强度t≤14.5mm的铜铝复合板结合界面的拉剪强度检测方法及标准依据DL/T247。6.5电阻率电阻率试验按GB/T3048.2的规定测试铜铝复合板的直流电阻率,应符合5.5的规定。6.6外观质量目视检验外观质量。7检验规则T/CWAN0068—202367.1检查和验收7.1.1复合板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天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90天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7.2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规格、同样生产工艺生产的复合板组成。7.3检验项目铜铝复合板、铜钛铝复合板的检验项目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需方要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表4检验项目√√—√ √7.4取样和制样产品的取样和制样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取样和制样T/CWAN0068—20237—7.5检验结果的判定7.5.1任一试样的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复合板不合格。7.5.2任一产品的包覆层厚度偏差不合格时,应对该批复合板进行逐张检验,将合格的复合板重新组批;其他尺寸偏差不合格时,判该件产品不合格。7.5.3任一产品的结合率不合格时,判该件产品不合格。复合板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剥离强度、拉剪强度、热稳定性和电阻率试验结果中有任一项目不合格时,应在该批复合板上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5.4任一产品的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判该件产品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每件产品应在其端头侧面基层上用钢印标志产品的生产厂名称、编号等信息。8.1.2包装标志产品应包装成箱,箱内应尽量装满。每个包装箱上应标示以下内容:a)供方名称、商标;b)产品名称;c)批号、规格、数量;d)本文件编号;e)包装上应有明显的“防潮”标志或字样。8.2包装、运输、贮存产品用硬质木箱或铁箱包装,箱内的空余部分应用纸屑或泡沫塑料等物填实、塞紧。每包装件的重量和尺寸应符合有关承运部门的货运规定。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重压,避免腐蚀性物品侵蚀。8.3随行文件T/CWAN0068—20238每批产品应附有随行文件,其中除应包括供方信息、产品信息、本文件编号、出厂日期或包装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