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重点考点梳理+推荐语+阅读感受七上语文|《朝花夕拾》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二、内容整体概述《朝花夕拾》除《小引》和《后记》外,由10篇文章组成。作品的先后顺序是以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轨迹来安排的。1.第一篇到第六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心世界。2.第七篇《父亲的病》和第八篇《琐记》,主要写作者青少年时代所面临的人生抉择。3.第九篇《藤野先生》和第十篇《范爱农》则是怀念老师和旧友,同时回顾了作者走向文学道路的经历。短短10篇文章,总结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朝花夕拾》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作者通过对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及对恩师和故友的深切怀念,真实地反映了自身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个侧面描绘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的现实——从农村到城镇,从故乡到他乡,从祖国到异国。作者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及文化糟粕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待遇寄予了深切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大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爱之情。三、书名含义《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朝花夕拾》题目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四、主题思想作品记述了作者的童年、少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派、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文字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五、内容精要概括这10篇文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侧重写人——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等美好品质,流露出作者的真挚感情。篇目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抒发了“我”对阿长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藤野先生》
回忆“我”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对“我”的教诲,并通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突出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范爱农》
追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片段,刻画了觉醒的知识分子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第二类:侧重记事——主要记叙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表达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也有对旧礼制的批判。篇目主要内容《五猖会》
“我”盼望着见到繁盛的迎神赛会,然而正要出发,父亲却强迫“我”背完《鉴略》才能去,“我”的兴致被全浇灭了。文章再现了“我”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与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时的失落和苦恼;另一方面,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
描写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儿的鬼,他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人们喜爱。文章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先写“我”在百草园里的生活,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雪地捕鸟的场景,乐趣无穷;又写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回忆行礼拜师、询问“怪哉”虫、课上描画等事,乏味中也有乐趣。
感悟评价:教育应当充分兼顾儿童的天性,在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琐记》
先描写自私自利的衍太太,后写“我”到南京求学的经历——描述了当时的雷电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以及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与此同时,“我”不顾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我”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第三类:记事兼议论——夹叙夹议中,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社会与旧道德。篇目主要内容《狗·猫·鼠》
追忆童年时期“我”的小隐鼠遭受摧残的经历,交代了“我”讨厌猫的原因,又以成人的眼光,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当权者的讽刺、憎恨。《父亲的病》
回忆儿时“我”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分别描述了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所谓“名医”实为庸医的真相,批判了他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丑恶本质。此外,还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不舍、愧疚之情,以及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二十四孝图〉》
回忆自己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时的感受,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以幽默的笔调嘲讽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感悟评价: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从小事做起,才是最真的孝道。鲁迅先生通过这篇文章告诫人们不要用虚伪的孝道来贻害后代。六、主题归纳1.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狗·猫·鼠》例如写动物们开会商议如何左迎接大象的故事和祖母跟同“我”讲述关于猫的故事,都充满童心;其中也体现“我”喜欢小动物。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③《无常》中表现“我”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④《五猖会》我对观看五猖会怀着急切兴奋的心情。2.压抑伤害的现实世界①《五猖会》“背书”一段中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②《琐记》为逃避偷东西的流言到中西学堂学习。③《二十四孝图》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④《范爱农》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3.探求抉择的人生道路①《琐记》求学的过程。②《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使“我”立志学医救人。③《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4.揭露批判的社会现实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②《狗·猫·鼠》讽刺了“名人教授”,表达了对暴虐者的憎恨。③《琐记》衍太太:居心险恶的人;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④《无常》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⑤《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七、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1.长妈妈——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她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也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阿长与<山海经>》)
“我”对她表现出尊敬和同情。
2.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总之,他是一位具有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大学教授,“我”对他表示深深地怀念之情。(《藤野先生》)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我”对他表示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他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对“我”的学业严格而固执,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五猖会》)、(《父亲的病》)5.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琐记》)八、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夹叙夹议又夹抒。如《狗·猫·鼠》—边叙述狗、猫和鼠的故事一边通过议论揭示狗、猫、鼠的本质特性,以及对那些“名人教授”冷嘲热讽。又如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2.杂文笔法,结构严谨。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是运用杂文的笔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抨击。另外在《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中结构严谨,层层推进。《二十四孝图》结构严谨.文意层层推进。文章从“文学革命”说起,继而写作者自己在私塾以外阅读到的讲神讲鬼的充满封建思想糟粕的书,再写写“家藏老书”《二十四孝图》,从而点出了文题。《五猖会》叙事一波三折,不平铺直叙。从看游神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到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起伏跌宕。3.以小见大,注重细节。《父亲的病》有多处典型细节描写。例如写“巫医”陈莲河给父亲治病用药引蟋蟀时,在药单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揭露了“巫医”的封建道德思想,“似乎民虫也要贞节”。4.反讽手法,常用对比。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如在《父亲的病》中,没有正面对庸医的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常用对比,如百草园的乐趣与三味书屋的乏味对比,表明儿童应当快乐健康成长;《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抒情真挚,语言和谐。如“我”对父亲、长妈妈、藤野先生的怀念都是感情真挚,而在《阿长与〈山海经〉》对长妈妈遭遇的同情和勤劳朴实的赞扬或是在对《范爱农》最后遭遇的同情和悼念都是运用和谐平稳的语言。九、推荐语1.想领略鲁迅笔下的旧时光吗?《朝花夕拾》不容错过。这组散文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历程,既有温情笔触,也有犀利批判,以小见大,带你走进时代浪潮,感受人生百态。2.翻开《朝花夕拾》,邂逅鲁迅的往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阿长到藤野先生,在质朴文字中,品味人间冷暖,体悟成长况味,探寻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3.以笔为镜,照见旧影。《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回忆作线,串起生活的颗颗珍珠。在温馨与沧桑交织中,展现清末民初社会图景,为你揭开时代帷幕,开启一场思想的旅程。4.若你钟情于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定能俘获你心。它是鲁迅对过往的深情回望,写人叙事生动鲜活,在趣味横生里藏着人生哲理,是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佳作。5.当回忆遇上文学大家鲁迅,便诞生了《朝花夕拾》。书中既有对亲友师长的怀念,也有对社会陋习的讽刺。跟随鲁迅的笔触,穿梭岁月,感悟这份独特的人生记录。十、阅读感受
1.阿长给鲁迅买来《山海经》,这一事迹令人动容。阿长虽粗俗、迷信,却善良又朴实。她让我明白,平凡人也能以纯粹的爱带来温暖与希望。在生活中,我也要珍视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珍惜他们给予的关怀。2.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耐心为鲁迅修改讲义。他严谨、正直、热忱。从他身上,我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应摒弃偏见,真诚待人。这激励我在与不同人相处时,保持尊重和包容,用善意对待他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检测新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复习时间安排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9.2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团队课题申报书范文
- 国画课题申报书
- 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深入总结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学员案例与成功经验试题及答案
- 会计职业发展路径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建筑公司证书津贴支付管理办法
- 高中英语外刊-小猫钓鱼50篇
- 矿山机械全套教学课件
- DL-T5706-201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 化学-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试题和答案
- 幸福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新版王者荣耀答题闯关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五章 人际交往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 人工智能伦理导论- 课件 第3、4章 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风险
- 护士团队建设指南如何带领和管理护理团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