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苏轼《
·赤壁怀古》)(2)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可借助饮酒作诗抒发感慨的句子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这届校园读书节上,
。
,
,
,“文学经典人物与当代学生对话”中的创新设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①闭幕式的展示现场更是高潮迭起②一场场精彩的活动陆陆续续地开展③尤其在最后的项目成果展示环节④各种新奇的创意不断呈现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2)交流时需从话语中辨识确切的事实,以下对“确切的事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选项话语确切的事实A老明说:“别吃米饭,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食品。”老明关注摄入米饭的副作用B小明生气地说:“姐姐从来就不在意我的感受。”姐姐从来不在意小明的感受C马克说:“这所学校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所学校有比较突出的优点D小亮说:“我刚才用杀菌率99.99%的药水除菌。”小亮用此药水除菌,效果好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吗?①贾雨村与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组对比鲜明的人物。从身份上看,他们一个是做了朝廷命官的读书人,一个是大字不识的普通村妇,他们都受恩于贾家。不同的是,贾家失势时,一个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一个却冒着生命危险让巧儿躲过大难。这种极化的对比应了明代曹学佺的一副对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②屠狗辈每仗义,读书人多负心,这句话是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与概括吗?有无数的知识分子讲道义、重感情,如屈原、范仲淹、谭嗣同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天祥。他为什么能够毅然赴死?“辛苦遭逢起一经”,就是因为自小读圣贤书,书中的知识、道理养育了他,滋养了他的民族大义、报国情怀。同时,也有很多屠狗辈并不仗义,比如《水浒传》里的镇关西欺男霸女,是屠狗辈中的一个恶人。可见,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种说法并不具有全面性。“每从”与“多是”可能也没有做精确的统计,没有数据的支撑,以偏概全并不精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一个伪命题。③这个没有真实数据支撑的伪命题为什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呈现?而且在广泛、长久的传播进程中,很少有人提出疑义呢?④首先,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道义的缺失与流失在知识分子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读书人的社会身份变化多,跨度大,这期间经历的诱惑很多,在诱惑面前,往往会忘记大义在读书人的文化中,也有一些容易引人进入歧途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如“人不为己,天说地灭”的人生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是非观,“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的经权论。特别是经权的方法论,容易为一些负义者提供自我辩解的理论支撑。在非常之时,按正常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变通的办法,这种“临时之宜曰权”。这些庸俗哲学的思想,对读书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我们的一些底层人士,所谓的屠狗辈,他接受的教育很单纯,受到的诱惑比较少,他的思想观念中也没有那么多的权变,对朴素的大义看得更重,守得更紧。⑤当然,屠狗辈中也有负义者,但为什么创作与传播这一主题的文人们没有把屠狗辈中的负义作为重点鞭挞的对象呢?这牵涉到读书人在中国社会的独特地位与社会大众对文人的定位。作为以读书人为基础的士这一阶层,被赋予极高的社会评价与社会期待。当人们发现被寄予厚望的读书人也有道义的不足时,就会产生失望。而重托又会把这种失望放大,可谓对读书人爱之深,恨之切,托之重,责之重。⑥另外,在人们看到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同时,为什么提出相对应的“仗义每从屠狗辈呢?这也是读书人忧患意识的体现,是对社会知识精英阶层道义缺失与流失的拯救。所谓“失求之于野”,这种野,就是在乡野之间,在普通的老百姓之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一种并列的对比关系,更是期盼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救。古代文人面对着一些读书人礼义的缺失,感到痛心与无奈。怎样来补救?他们眼光向下向普通人学习,用屠狗辈的仗义来拯救读书人的负心与负义。⑦我们不要抱怨社会对读书人求全责备,也不要抱怨文人的偏激自污。创作者对读书负义的悲叹,传播者对这种表述的赞同,是知识人的自我批判、自我警醒与自我救赎。(根据崔海教同名文章删改)3.下列有关“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针对贾与刘二人的极化对比,曹学佺写下了此联。B此联以简洁的语言对生活予以精准的提炼与概括。C此联以偏激自污的方式呈现文人严格的自我要求。D此联在广泛、长久的传播过程中一直未受人质疑。4.如果将下列名言放入相关语段作为论据,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第④段: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C第⑤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D.第⑥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底层人士如受诱惑,也会改变大义观念。B经权论作为庸俗哲学思想没有积极意义。C读书人无法通过内部途径实现自我拯救。D现代知识阶层仍需要铭记坚持道义使命。6第②段对“屠狗辈每仗义,读书人多负心”的反驳是否充分,请加以分析。(5分)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风雨夜归人郝晓庚①多年以后我回到故乡的老屋,夜晚风雨摧动破旧的门扇,发出吱呀呀的响声,让人难入眠。我起身检查门户,昏暗中摸到门闩上一根锈蚀了的钉子,上面还有一根断了的线头。心头突的一跳,三十年过去了,它还在这里。当年这根钉子头上拴着一根长长的细绳,绳子的一头连在炕上枕头旁。少年的我在睡梦中听到熟悉的敲门声,只要轻轻一拉绳子,门闩就开了。这个简单的机关,是为那时晚归的哥哥留着的。②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家庭的许多担子,要由这个小男子汉来扛。所以,哥哥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干活。一直到他中考那天,我们还在地头眼巴巴地盼着哥哥考完试回来,把收割好的麦子拉回家。就这样,初中毕业哥哥没能考上中专。后来在邻村找了份工作,经常加班到家人已熟睡才回家。我和妈妈睡得早,于是我设计出了那个小机关。③有一天,直到很晚也没听到熟悉的敲门声,我和母亲惴惴不安,打着手电筒,到村外去接哥哥。那是我记忆中最黑最黑的夜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星。我和母亲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走到邻村村头才遇到下班的哥哥。十五岁的哥哥是怎样走过那些黑黢黢的乡间小路的,我无法想象。④从那以后,我就老是做一些支离破碎的梦,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害怕某个夜里睁开眼,会看不到哥哥熟睡的背影。因为那个背影始终是让我仰望的存在。他无所不能,在他的庇护下,我才能心安理得地当一个小孩子。⑤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叮嘱哥哥要看好我。哥哥点点头,从母亲手里接过我的小手,牢牢地攥在手心里。从此童年的每一个视野里,再也离不开哥哥的身影。我能想到的每一个夜晚,都是我们两个人的夜晚。天黑下来,没有玩具,没有零食,哥哥拿什么来安慰一个小孩子的心呢?⑥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讲什么呢?白天看过的小人书,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武侠小说,一一从哥哥的嘴里讲出来。伴着窗外的犬吠虫鸣,济公、岳飞、杨家将……数不清的人物从哥哥稚嫩的声音里走出来,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哥哥讲得搜肠刮肚,我听得如痴如醉。那些故事像细密的针脚,把那些年、那些夜的我和哥哥紧紧缝合在一起。⑦世界是我们两个人的世界。野外的树林和小河,是我们的探险地,树洞里的玩具,是我们共同的秘密。在村人眼里,我们已经融为一体,好像一对连体婴儿。⑧许多时候,我把他当作一棵可以乘凉避雨的大树,却忘记了他也还是仅比我大四岁的孩子。没有人告诉过他怎么带弟弟,他能做到的,就是把他所有的一切都与我分享。哥哥在我的身上耗尽了一切,等他长大之后,这些技能除了能哄孩子打发时光,基本上毫无用处。⑨我在哥哥的故事声里慢慢长大,哥哥却继续守在原地。直到有一天,他的弟弟不再牵着他的衣襟,而是不耐烦地告诉他,不要再讲那些幼稚的故事了。⑩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哥哥还在四处打工。母亲为我每个学期的学费发愁,哥哥却高兴得不得了。他安慰母亲说:生活费我来出,我没能考上大学,就让小弟替我圆了这个梦吧!哥哥还像小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就是我们的。⑪那时的我们还不懂,兄弟就像树上的枝叶,长大后终究有分开的一天。哥哥接了父亲的班,去了遥远的外地。我忍不住想哭,本能地感觉到身体里有什么断裂了,血脉相连的一部分正在离我远去,而我们的童年也就此拉上了帷幕。⑫时光一路加速,我也离开了家。一开始我们写信,后来渐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再后来我们各自成了父亲,我们的孩子们见面,彼此客客气气地打个招呼,比班上最陌生的同学还要陌生。那种陌生告诉我,世界上再没有兄弟两个能够像我们从前那样在一起。⑬我回到故乡的老屋,门前的枣树依旧绿意盎然,台阶下疯长的野草,埋没了屋檐下的小椅子。我坐在树荫下,抬头望去,过往的日子稠密得就像头顶的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只有记忆还在岁月的枝头徜徉。⑭夜晚,大雨落下。我独自躺在木床上,看着那些隐藏在昏暗中的旧家具,听见雨水落在屋顶上,落在院子里,落在草木间。叩动门扉的,唯有这哗哗的雨声。⑮我躺在雨声里,一种悲哀如大雨倾盆落下,淹没了我的胸膛——再没有那样的声音,重新敲响时光的门楣。
(有删改)8.赏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9.本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雨声”,请分析其作用。(4分)10.第⑨段加点字词用不同的方式指称同一对象,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4分)11.请评析标题“风雨夜归人”。(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自遣[唐]李群玉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12.对本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诗四字押韵,流畅和谐。B.首联巧用数字,对仗工整。C.颔联同字叠用,朗朗上口。D.全诗风格雄健,豪放洒脱。13.本诗是如何表现情意的?请加以分析。(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金涓传[明]金江①金涓,字德原,县之在城人。自幼警敏,日记数千言。比长,遂大肆力于经传。闻许谦讲道八华山中,乃执经从之。谦语曰:“学者必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以为己为立心之要,以分辨义利为处事之制。”德原研究奥旨,体验践履,务期吻合。时同门者百数十人,独称为入室高弟。②与吴莱、宋濂、王祎、朱廉辈为友,讲索益精,博考洽闻,遂淹贯经史暨诸子百家之言,靡不及其蕴奥。口口古今治乱得失之机、伟人杰士周谋异绩、行兵用师决机制胜之要,历历布在胸臆。善于指陈,是是而非非,使听者心目为之廓然。及其乘豪摅兴,援笔为诗文,顷刻千百言,不自休,率新丽雄赡,可喜可愕。③时胡元入主中国,德原薄其时,叹曰:“世道如此,虽欲有为,其可得乎?”遂杜门谢客以授后进远迩争趋之虽有大儒上章交荐卒不出。④逮至国朝,有司闻其名,屡加荐辟,德原固辞不起。曰:“牺樽青黄,非木所愿。孤豚之好,游戏污渎。且吾发已种种,焉能驰驱簪组之间哉?”如是,厌所居逼市,去县南蜀山之下隐居,惟抚竹灌花,玩云弄月,著述自娱。朋旧扣门,辄焚香瀹茗,抵掌剧谈,促席对榻,连日夜不尽欢不止。客去即复闭关,不妄出。所著有文集总凡四十卷,散逸无存,行于世仅有遗稿二卷。注释:①牺樽青黄:指把树木砍下做成有青黄色纹饰的祭祀酒器。②种种:头发短的样子。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遂大肆力于经传(
)
(2)德原薄其时(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博考洽闻(
)A.商量B.谐和
C.丰富
D.浸润(2)焉能驰驱簪组之间哉(
)A.官宦B.牢狱
C.绳索
D.华服1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A.若或B.至于
C.且夫
D.然则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4分)遂杜门谢客以授后进远迩争趋之虽有大儒上章交荐卒不出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逮至国朝,有司闻其名,屡加荐辟,德原固辞不起。19.有人评论金涓“怀才而无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11分)种树说[宋]陈仁子①有语予移树之诀者:“凡移巨树,其本筑以固,
;其土筛以细,
;其枝叶稀或秃,
;其时日冬而移,欲其乘乎春也。既种已,间一日以水滋焉,而不可淫;编棘以围焉,而不可近;迟之岁月以俟焉,而不可爪其肤。然后性之伤者复,天之病者全,精神内固,横枝外畅,生意沛乎,其不可遏矣。”②予曰:“是法即学法也。今夫学者,非可易为也。温故而习,玩味精深,犹筑之欲其坚也;韦编而绝,程度缜密,犹筛之欲其细也;靠实以取之,不事浮华之美观,犹末之欲其轻而秃也;及时以操之,不听岁月之蹉跎,犹春之欲其乘以荣也;浇胸以圣贤之义理,而不淫以邪也;去诱以诗书,而不近以亵也;计功以日新又新之矩度,而不亟以盈也。夫是以养深而不可撼,诱多而不可移。行之而固,需之而成,跻之圣贤。虽富贵临乎前而不羡,刀锯加乎后而不慑。否则,涸可立而待也。”③嗟夫,人之学也而不如法,是不如老圃者也。(有删节)20将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第①段画线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欲其末轻而不张乎风也②欲其屹然而不摇也
③欲其疏焉而不胶也A.③①②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21.请梳理第②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4分)论述角度学习①学习内容学习③期望成效内容概括反复玩味
及时操演②
雅正诗书追求日新
不求速成不可④
成为圣贤22.本文的说理很有特点,请加以赏析。(5分)三、写作(7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作文。(70分)小明:“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下,人们更需珍惜可以试错的机会。”小亮:“犯错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怎么还要珍惜试错的机会呢?”小明:“我说的是试错,不是犯错。”小亮:“难道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试错的机会在减少吗?”小明:“我觉得是在减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小明的话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1)小乔初嫁了念奴娇(2)士不可以不弘毅(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1)C(3分)(2)A(2分)3.C(2分)4.D(3分)5.D(3分)6.(5分)论证的可取之处:(1)举出反例论证这个说法不全面;(2)两类人都举出反例;(3)所举反例具有典型性且为人熟知;(4)分析读书与坚持道义之间的因果联系,能增强读书人也讲道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5)指出其缺少数据支持,从证据源上反驳。论证的不足之处:(1)反例能反驳“都”与“全”(全面性),但不能反驳“每(常)”与“多”(广泛性);(2)所列举的反例并不能代表其所在的读书人或屠狗辈群体;(3)分析了读圣贤书与养成大义的因果关系,但并未阐明其必然性。(4)作者自己也没有统计仗义与负心的人群比例数据。评分说明:仅有对论证是否充分的判定不给分,以上任意1点给1分,其它合理的理由也可,给满5分为止。7.(4分)①先以贾与刘的对比引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一论题(1分)。②然后以列反例、析因果、疑数据等方式,指出这是伪命题(1分)。③接着从读书人诱惑多、庸俗哲学思想影响深、社会期待高以及人们对知识阶层道义缺失的拯救等角度分析了这一命题广泛流传的原因(1分),④最后提醒知识阶层理解和重视这一命题(1分)。评分说明:①②两个点需要写明论证方法和论点;③要写明论证角度和论题。8.(3分)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故事联系兄弟二人”比作“针脚缝合衣物”(或将“故事”比作“针脚”)(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故事在漫长岁月里将我和哥哥紧密相连,表现出兄弟间深厚的情谊(1分)。“细密”强调故事数量之多,讲述之用心(1分);“紧紧”突出情感连结的牢不可破(1分);“缝合”化抽象为具象(比拟),展现兄弟相依的亲密(1分);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们相伴成长的温馨(1分)。评分说明:答出3点即可。9.(4分)开头写“雨声”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1分),引出门闩的内容,触发对往事的回忆(1分);结尾写“雨声”表达了作者对哥哥的感激与愧疚(1分),对兄弟亲情不再的怅惘与悲伤(1分);以“雨声”引出回忆,再被雨声拉回现实,结构上首尾呼应(1分);将多年兄弟情浓缩在雨夜追忆中,情感逐渐加深(1分)。评分说明:答出4点即可。10.(4分)“我”和“他的弟弟”都是指“我”(1分),第一处用“我”是以我的口吻回忆的延续(1分),第二处用“他的弟弟”是代入哥哥的角色回忆(1分)。弟弟已经不再那么依赖他逐步脱离了他(1分),对“他的弟弟”的强调,有利于表达哥哥的失落感(1分)和作者的愧疚感(1分)。跳出感性叙事,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视角,更为客观冷静地呈现出了兄弟情感的疏离(1分)。11.(5分)标题内涵丰富(1分),“风雨”既指“我”回忆时的天气(1分),又有营造感伤氛围的作用(1分),还象征时光催折下的人生(1分)。“夜归人”可以指多年后回到故乡老屋的“我”(1分),凸显了成年后精神无处归依的孤独(1分)。“夜归人”也可以指当年晚归的哥哥(1分),是本文的主要回忆对象(1分),以“风雨夜归”强调哥哥年纪轻轻就辛苦承担家庭担子(1分),不过当时哥哥夜归时并没有风雨,从这个角度看,则标题与相关内容并不完全符合(1分)。但若以风雨象征哥哥的坎坷经历,则又是合理的。评分说明:评价1分(如内涵丰富、紧贴或不完全符合文章内容等),分析4分。12.C(2分)13.(5分)首联直抒胸臆,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安丘市、高密市、寿光市2024-2025学年初三化学试题开学统练试题含解析
- 庆阳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保廉合同(廉洁协议)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高三11月第四次联考-物理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SEO优化服务合同范本:行业标准
- 年终述职报告工作总结120
-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
- 机械制造工艺绪论
- 企业合并合同范本
- 碳碳复合材料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汽车维修场所安全管理协议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
- JJF(陕) 016-2019 呼吸器综合检测仪校准规范
- 接触网高空作业安全培训
- 三角堰流量计算公式
- 砌体工程事故及事故分析
-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课件
- 《产科超声之科普讲》课件
- 化验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