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①《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抗美援朝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2.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4.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5.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①“解放牌”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③“东方红一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9.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10.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连②深圳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A.③①④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⑤①③ D.④①②③⑤11.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12.一名香港警察对记者说:“几个小时前,我还是一名皇家警察;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香港警察。”他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A.新中国的成立B.经济特区的设立C.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D.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13.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大力拥护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4.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B.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C.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绩D.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5.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A.敌对——正常化B.敌对——敌对C.友好——友好D.友好——敌对16.下列年代尺的方框中应填写(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1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按劳分配 B.改变所有制结构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1999年,回归祖国怀抱的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20.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

)A.山东舰 B.辽宁舰 C.福建舰 D.江苏舰21.“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互补互利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22.为了掌握时间,不同时代的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式。“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出(

)A.通讯手段的进步 B.时间观念的增强C.生活方式的变化 D.民众素质的提高23.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4.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2018年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而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那么,1956年开启的“幸福时代”的含义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25.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其分布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B.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南京解放和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27.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A.消灭了剥削阶级 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28.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9.有人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这里的“好政策”和“好种子”分别是指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籼型杂交水稻 B.农业合作社

太空水稻育种C.人民公社化

籼型杂交水稻 D.扩大企业自主权籼型杂交水稻3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二、综合题3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间见证历史】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1)材料中的“改革”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会议做出了怎样的决定?(2)“这一年,一次跨越……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指的是什么事件?【民谣述说历史】材料二: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材料三: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3)据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二中的香港曾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5)材料三中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个省?【图片诉说历史】材料四:看图学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6)A处是我国的“东方明珠”,一座国际大都市,它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90多年前,在这里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它的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十几年前,会议在此召开。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2)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请写出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和拉美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大国外交》第三集《《正道沧桑》解说词(3)请用三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材料三: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4)周总理在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了什么方针?材料四:(5)材料三是近期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学情评估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B2.B3.C4.B5.C6.C7.B8.D9.B10.B11.B12.D13.B14.B15.A16.C17.D18.C19.B20.B21.D22.C23.A24.C25.C26.A27.C28.B29.A30.D31.(1)十一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