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副高级(中药学)真题库_311、单选题下列哪种药材的叶对生,但茎不是方形A、
广藿香B、
金钱草C、
穿心莲D、
益母草E、
薄荷正确答案:
B
(江南博哥)参考解析:金钱草: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2、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药材没药的性状鉴别特征A、
天然没药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B、
胶质没药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不透明C、
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团块,有特异香气D、
胶质没药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质坚脆E、
用水研磨呈黄棕色乳状液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大小不等。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地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胶质没药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的是A、
失眠B、
心烦C、
多梦D、
烦热E、
舌淡苔白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心阴虚证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盗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4、单选题患者表现为心烦,失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可辨证为A、
心火亢盛证B、
心血虚证C、
心阳虚证D、
心阴虚证E、
痰火扰神证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心火亢盛证的表现: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或口舌生疮,或吐血,衄血,伴发热,口渴喜冷,尿少色黄或灼痛,大便秘结,面色红赤,舌尖红赤,舌苔黄,脉数有力。5、单选题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舌苔白腻,可辨证为A、
心血虚证B、
心气虚证C、
痰火扰神证D、
心火亢盛证E、
痰蒙心神证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痰蒙心神证临床表现:神志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涎沫,喉中痰鸣,伴见面色晦滞,胸脘满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寒痰阻肺证的是A、
痰稀色白B、
形寒肢冷C、
痰稠色黄D、
舌苔白滑E、
咳嗽气喘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寒痰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量多,胸闷,或喘哮痰鸣,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濡缓或滑。故选C。7、单选题脾虚气陷证的辨证要点是A、
神倦食少B、
气坠体倦C、
食少腹泻D、
形寒肢冷E、
头晕目眩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脾气下陷证辨证要点:以脾气虚,升举无力而陷下为主,以脾气虚和下陷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因此选B。8、单选题沉紧脉的主病是A、
肝郁气滞B、
水饮内停C、
阳虚血瘀D、
脾肾阳虚E、
里寒证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相兼脉的主病规律:①沉紧脉:主里寒证。②沉细脉:主阴虚或血虚。③沉弦脉:主肝郁气滞。④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⑤洪数脉:主气分热盛。⑥弦数脉:主肝火、肝热。⑦弦细脉: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9、单选题大便溏泻,色黄而黏是为A、
湿热蕴肠B、
脾肾阳虚C、
宿食内停D、
肠有郁热E、
寒湿内侵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黏,多属肠中有湿热。故选A。10、单选题下列不属表证症状的是A、
畏寒发热B、
鼻塞喷嚏C、
咽喉痒痛D、
腹痛便秘E、
头身疼痛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11、单选题属于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
形寒肢冷B、
呼多吸少C、
五更泄泻D、
五心烦热E、
舌淡脉沉迟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发脱齿摇,男子遗精,阳强易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尿少色黄,舌红无苔,脉细数。故选D。12、单选题久咳虚喘,呼多吸少,当诊断为A、
肾阳虚证B、
肾气不固证C、
肾不纳气证D、
肾阴虚证E、
肾精亏损证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肾不纳气证的临床表现:久喘不止,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弱。喘息严重时,突然出现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颧红盗汗,心烦,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细数。13、单选题药材石斛原植物的科名是A、
毛茛科B、
木兰科C、
伞形科D、
兰科E、
菊科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霍山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14、单选题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是A、
治法B、
治则C、
发汗D、
补血E、
行气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疗方法则是治则的具体化。15、单选题适合扶正祛邪并用的病证是A、
邪气盛,正气未衰B、
邪正俱损C、
邪正俱盛D、
邪气盛,正气已衰E、
邪祛正虚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扶正驱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驱邪又不会伤正。故选D。邪实较急重的,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16、单选题下列需要急则治其标的病证是A、
突然神昏脉微B、
大便干燥C、
气虚乏力D、
阴虚内热E、
久咳虚喘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急则治标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当先治其标病。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突然神昏脉微,病情急切严重,需先治标。17、单选题"热因热用"属于A、
正治B、
反治C、
扶正D、
因地制宜E、
标本兼治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常用的反治法主要有热因热用。故选B。18、单选题便血,尿血,崩漏,伴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辨证为A、
脾阴虚证B、
脾不统血证C、
脾阳虚证D、
寒湿困脾证E、
脾气下陷证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经量多,或皮下出血。伴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19、单选题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宜辨证为A、
肝气郁结证B、
肝阳上亢证C、
肝火上炎证D、
肝血虚证E、
肝阴虚证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胸胁、少腹胀痛或窜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咽喉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瘿瘤;或妇女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痛经或闭;或形成块;舌苔薄白,脉弦或涩。20、单选题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宜辨证为A、
肝阳上亢证B、
肝胆湿热证C、
肝阴虚证D、
肝火上炎证E、
肝气郁结证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肝火上炎证临床表现:头晕胀痛,耳鸣如潮,或突然耳聋,耳内流脓肿痛,或两目赤肿,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口苦,不寐,或噩梦纷纭,面红目赤,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21、单选题不属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是A、
口苦,腹胀B、
阴部瘙痒C、
少腹冷痛D、
身目发黄E、
厌食油腻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肝胆湿热证临床表现:胁肋灼热胀痛或胁下痞块,腹胀,厌食,口苦,恶心呕吐,大便不调,小便短黄;或身目发黄,黄色鲜明,或寒热往来,或身热不扬;或阴部瘙痒,带下色黄味臭;或阴部湿疹,灼热瘙痒;或睾丸肿胀热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故选C。22、单选题邪盛正虚而正气尚耐攻的病人的治则是A、
扶正B、
祛邪C、
扶正与祛邪D、
先扶正后祛邪E、
先祛邪后扶正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23、单选题在暑热的季节慎用温热的药物称为A、
用寒远寒B、
热者寒之C、
用热远热D、
用凉远凉E、
用温远温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用寒远寒”,即是指运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凉的季节。所以“用热远热”,即是指运用温性药物应避开暑热的季节。24、单选题药材猪苓的药用部位是A、
菌核B、
子实体C、
地衣体D、
藻体E、
子座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菌核主含: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猪苓聚糖Ⅰ,麦角甾醇,粗蛋白,α-羟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如维生素H)等。2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治未病"的是A、
外避病邪B、
精神调养C、
加强锻炼D、
饮食有节E、
早期治疗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称之为“治未病”。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重视精神调养(2)注意饮食起居。(3)加强身体锻炼。2.外避病邪,防止邪气侵害,注意避免各种邪气的侵害。26、单选题下列属损其有余治疗方法的是A、
温里散寒B、
养阴C、
补血D、
益气E、
补阳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损其有余是对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病证的治法。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其阴寒。27、单选题中医的“肾虚”指的是A、
症状B、
证候C、
疾病D、
体征E、
状态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证,即指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其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候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28、单选题"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A、
反治法B、
正治法C、
治标法D、
标本兼顾法E、
治本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正治法。故选B。29、单选题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的病证是A、
寒热错杂B、
真寒假热C、
真热假寒D、
真虚假实E、
真实假虚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塞因塞用: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性证候的治法,即以补开塞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故选D。30、单选题不属于正治法的是A、
寒者热之B、
热者寒之C、
通因通用D、
虚则补之E、
实则泻之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常用的正治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寒者热之;(2)热者寒之;(3)虚则补之;(4)实则泻之。通因通用属于反治法。31、单选题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来制定的治则是A、
因人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时制宜D、
正治E、
反治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32、单选题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制定的治则是A、
扶正祛邪B、
调整阴阳C、
因时制宜D、
因地制宜E、
因人制宜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用药原则。一年之中,季节变更带来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体在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必定做出相应的反应。在病理状态下,治疗用药必须结合不同气候变化的特点。如炎夏季节,人体毛窍开放而易于汗出,即使感受风寒邪气而致病,辛温发散药物也不宜过用,以免汗多而伤津耗气。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亦同法。”33、单选题"阳中求阴"治法的病理基础是A、
阴偏胜B、
阳偏衰C、
阴偏衰D、
阳偏胜E、
阴阳两虚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阴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旺,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即阳中求阴。34、单选题“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
阴中求阳B、
阳中求阴C、
补阴以制阳气的相对偏亢D、
热者寒之E、
用寒凉药物治疗阳热亢盛的病证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35、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特征A、
虫体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B、
虫体环纹有20~30个,头部红棕色C、
子座侧生,多分枝D、
虫体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E、
虫体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冬虫夏草药材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36、单选题阴和阳是A、
古代的两点论B、
矛盾的两个方面C、
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
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E、
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也是对一切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37、单选题下列各项,不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A、
内与外B、
上与下C、
动与静D、
寒与热E、
上升与外出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上升、外出均属于阳。上升与下降,外出与内入组成一对阴阳。38、单选题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论治的主要依据是A、
疾病B、
病因C、
病性D、
病位E、
证候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39、单选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
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D、
时令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40、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是A、
标本同治B、
同病异治C、
整体观念D、
阴阳五行E、
异病同治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41、单选题“辨证”是指A、
对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B、
对证候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C、
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D、
对疾病的研究和处理方法E、
对疾病病理变化的概括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辨证”就是将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42、单选题“论治”是指A、
对证候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B、
对证候进行分析、综合等C、
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D、
对疾病病理变化的概括E、
对疾病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3、单选题虚寒证的病理基础是A、
阴偏盛B、
阳偏衰C、
阳偏盛D、
阴偏衰E、
阴损及阳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阳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阳气虚损,机能活动减退或衰弱,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44、单选题属于阴之症状的是A、
声高气粗B、
多言躁动C、
面色鲜明D、
脉细弱E、
苔黄燥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45、单选题人身脏腑之阴阳,肺是A、
阳中之阴B、
阳中之阳C、
阴中之阴D、
阴中之阳E、
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肺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肃降。46、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药材灵芝中赤芝的性状鉴别特征A、
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B、
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C、
皮壳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D、
菌柄圆柱形,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E、
气微香,味苦涩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47、单选题可用阴阳的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A、
阳胜则阴病B、
阳病治阴C、
热极生寒D、
阴损及阳E、
阴胜则寒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可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规律。阴阳转化,是阴阳质的变化,体现在事物或现象发生了质的变化。阴阳转化是以阴阳双方互根互用为内在依据,在阴阳消长变化中实现的,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48、单选题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来解释的是A、
寒极生热B、
重阳必阴C、
寒者热之D、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E、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阴阳的对立制约,就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寒者热之可用此对立制约解释。49、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应于A、
阴胜则寒证B、
阳虚则寒证C、
阴盛伤阳证D、
阴损及阳证E、
阳盛伤阴证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补其不足: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唐代的王冰则称之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王冰则称之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50、单选题阳病治阴的治疗方法是针对A、
阳损及阴证B、
阳盛伤阴证C、
阳虚阴盛证D、
阳气暴脱证E、
阴虚阳亢证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应当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滋阴的方法,又叫“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即王冰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方法。51、单选题阴病治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A、
阳偏盛B、
阳盛阴虚C、
阴虚阳亢D、
阳虚阴盛E、
阴阳两虚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虚寒证,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补阳的方法称为“阴病治阳”。52、单选题用阴阳来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是说A、
人与自然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B、
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C、
人体内外上下应保持协调关系D、
气机升降出入应保持协调平衡关系E、
阴精阳气应保持其对立协调统一关系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人体的生理活动,可以广泛地运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主要是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方式进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属阴)的补充,是在不断消耗内脏能量(属阳)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属阴的精微物质产生以后,又在相关内脏器官中转换为种种不同的能量,在能量产生的同时,精微物质随之消耗。前者属于阴长阳消的过程,后者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生命活动就在这种阴阳彼此不断地消长过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53、单选题寒湿内袭脾胃而引起脘腹冷痛、泄泻清稀称为A、
阴盛则内寒B、
阳虚则外寒C、
阴胜则阳病D、
阳虚则阴盛内寒E、
阴阳两虚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寒邪的致病特点:寒属阴邪,“阴盛则阳病”,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阳,则恶寒。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脾阳,则运化升降失常,以致脘腹冷痛、吐泻清稀。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54、单选题属于阳的脉象是A、
浮脉B、
沉脉C、
迟脉D、
涩脉E、
细脉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以脉形辨阴阳,则浮、大、洪、滑属阳,沉、小、细、涩为阴。55、单选题以泻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称为A、
培土生金B、
滋水涵木C、
金水相生D、
益火补土E、
扶土抑木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抑木扶土法:是通过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气亢逆脾虚失运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主要适用肝郁脾虚病证。故选E。56、单选题五行的相克规律是A、
木→火→土→水→金→木B、
水→火→金→木→土→水C、
金→木→水→火→土→金D、
火→土→金→水→木→火E、
土→水→金→木→火→土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五行相克,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57、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药材猪苓的性状鉴别特征A、
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B、
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C、
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D、
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E、
气微,味淡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猪苓的性状鉴别: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体轻(C错误),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所以答案选C。58、单选题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可用来阐释A、
五脏的一切生理功能B、
五脏的一切病理现象C、
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联系D、
脏与腑之间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联系E、
经络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联系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将五脏归属于五行,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阐述五脏之间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联系,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对于指导临床亦具有重要意义。59、单选题“肝火犯肺”属于A、
子病犯母B、
相克C、
相侮D、
相乘E、
母及于子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以木克土为例,太过者即“木亢侮金”,对应五脏中的“肝火犯肺”。60、单选题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依次排列,对不同事物进行五行归类,下列排列不正确的是A、
生、长、化、收、藏B、
酸、苦、甘、辛、咸C、
东、南、西、北、中D、
目、舌、口、鼻、耳E、
角、徵、宫、商、羽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按木、火、土、金、水依次排列,正确的方位五行归类应为东、南、中、西、北。61、单选题不属于五行土的是A、
五志之思B、
五味之甘C、
五季之长夏D、
五体之皮毛E、
五气之湿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中医学将事物属性归类于五行,其中为“土”者有:五脏——脾;五腑——胃;五气——湿;五窍——口;五体——肉;五志——思;五味——甘;五音——宫;五声——歌;五色——黄;方向——中;生化——化;季节——长夏等。五体之皮毛属于五行之金。62、单选题"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
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
肾阴虚而心阳虚C、
肾阴虚而心火旺D、
肾阴虚而肝阳上亢E、
肾阳虚损而心火浮越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63、单选题在五行中,木性的特性是A、
滋润B、
生长C、
清洁D、
生化E、
从革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木的特性,是升发、条达。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木。64、单选题在五行中,土性的特性是A、
生化B、
滋润C、
寒凉D、
向下E、
生长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土的特性,是长养、化育。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养育、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65、单选题在五行之间关系中,属于正常相互制约关系的是A、
相乘B、
相克C、
相侮D、
相生E、
母子相及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相克即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五行相克。6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肺说法错误的是A、
主气司呼吸B、
主宣发肃降C、
主通调水道D、
朝百脉主治节E、
开窍于口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肺在志为忧(悲),肺在液为涕。67、单选题按五行乘侮规律,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A、
肝木反侮脾土B、
肾水侮土C、
木火刑金D、
肾水凌心E、
土壅木郁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以木克土为例,太过者如“木亢乘土”;不及者如“木乘土虚”。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仍以木克土为例,则太过者即“木元侮金”:不及者即“木虚土侮”。68、单选题药材鹿茸的药用部位是A、
雌鹿已骨化的角B、
雌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C、
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D、
雄鹿已骨化的角E、
雌雄鹿未骨化的幼角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69、单选题对全身水液代谢平衡有极为重要调节作用的是A、
小肠主泌别清浊B、
肾主水C、
脾主运化D、
肺主通调水道E、
肝主疏泄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肾主水,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70、单选题保证肺能吸入自然之清气,所依赖的主要功能是A、
宣发B、
肃降C、
调节D、
疏通E、
朝百脉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肺主宣发肃降。所谓宣发,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所谓肃降,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的浊气;通过肺的肃降,吸入自然界的清气。71、单选题下列五脏配合关系中,被称为“水火既济”的是A、
心、肾B、
心、肝C、
心、脾D、
脾、肾E、
肺、肾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与心血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濡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维持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72、单选题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
内脏的解剖形象B、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C、
脏腑的生理和病理D、
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的表象E、
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二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就是藏于体内的脏腑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73、单选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A、
心为君主之官B、
心主身之血脉C、
心为生之本D、
心主神志E、
心为气之本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古人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74、单选题心主神志的基本概念是A、
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
调畅人体的情致和情绪的平衡C、
主宰整个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D、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E、
协调整个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心藏神,即心主神志,或称心主神明。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75、单选题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大的是A、
心主神志B、
肝主疏泄C、
脾主运化D、
肺主治节E、
肾主藏精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医学藏象理论中,则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功能。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76、单选题在心主血脉生理功能活动中起最关键作用的是A、
心血的充盈B、
心气的充沛C、
心脏搏动的和缓有力而有节奏D、
心神的安定E、
脉道的通利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心主血脉,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于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脉、血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77、单选题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A、
心B、
肝C、
肺D、
脾E、
肾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78、单选题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是A、
肺B、
肝C、
心D、
脾E、
肾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若脾的阳气虚弱,脾失健运而致水湿停聚,称之为“脾虚生湿”(脾病生湿),可见肢倦乏力、纳呆、脘腹胀满,以及痰饮、泄泻、水肿等。若因湿邪外侵,伤及脾阳,脾失健运而致水湿为患,称之为“湿困脾土”(湿困脾阳),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中黏腻等症。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79、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药材血竭的鉴别特征A、
呈类圆形或方砖形B、
表面暗红色,有光泽C、
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D、
气微,味淡E、
在热水中溶解,水变红色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血竭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80、单选题肝主疏泄的生理特点是指A、
喜条达,恶抑郁B、
主升主动C、
体阴用阳D、
为藏血之脏E、
女子以肝为先天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条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对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81、单选题人的视觉功能主要取决于A、
肺的主气功能B、
肝的藏血功能C、
心主血脉功能D、
脾主运化功能E、
肾的藏精功能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肝主藏血,其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8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与肝的疏泄功能最不密切的是A、
情志的舒畅B、
脾胃的运纳C、
血液的循行D、
水道的通调E、
呼吸运动正常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1.调畅气机,2.调畅情志,3.促进消化吸收,4.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5.调节生殖机能。83、单选题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主要原因是A、
肾阳虚衰B、
肾阴虚衰C、
肾气不固D、
肾精虚亏E、
命门虚寒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脱。故本题选D。84、单选题藏象学说中,能“主二便”的是A、
肺B、
肝C、
心D、
脾E、
肾正确答案:
E
参考解析:肾在窍为耳及二阴,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和尿道,后阴指肛门。前阴与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关,后阴与排便功能有关。大小便的排泄与肾有关,尿的贮藏与排泄虽在膀胱,但要依赖肾气的气化和固摄,若作用失常,可见遗尿、尿频、尿少或尿闭等小便异常的病症。大便的排泄也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若肾气不足,可见便秘、久泻、大便失禁等。85、单选题胃气是指A、
胃的受纳功能B、
胃的腐熟功能C、
脾的运化功能D、
脾胃的消化功能E、
水谷精微之气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功能概括为“胃气”。若胃发生病变,影响胃的受纳功能,可见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影响胃的腐熟功能,则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候。86、单选题“中焦如沤”是描述A、
胃的受纳功能状态B、
脾的散精功能状态C、
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状态D、
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E、
轻清的水谷精微弥漫的状态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中焦如沤:沤,就是形容水谷腐熟成为乳糜的状态。中焦主腐熟水谷,即指脾胃的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作用,故说“中焦如沤”。87、单选题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A、
三焦B、
肾C、
肺D、
脾E、
命门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8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A、
心与心包络B、
脾与胃C、
肝与胆D、
肺与大肠E、
肾与膀胱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脏与腑的关系,即是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在组织结构上,一般相互联系的脏腑位置比较接近,在经络上相互络属;在生理上脏腑之间藏泻互用。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附于肝,由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以膜相连,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89、单选题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亏的是A、
心肺两虚B、
心肝两虚C、
心脾两虚D、
肺肾两虚E、
脾肾两虚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病理上心阳虚,心血不足,不能荣养脾,可使脾失健运;脾气虚,统摄血液运行和化生气血的功能下降,可使心血不足。故选C。90、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药材青黛的鉴别特征A、
为深蓝色的粉末B、
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C、
体轻,易飞扬D、
气微,味淡E、
主含靛蓝、靛玉红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青黛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91、单选题下列五脏所藏中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实战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敬老院卧床专业护理培训
- 宁夏医科大学《文学与动画编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电机学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医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概论人居环境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红桥区2025届高三冲刺模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西班牙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化运维服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师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2023年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鲁美附中)中考招生语文数学英语试卷
- 天耀中华合唱简谱大剧院版
- 强制执行股东分红申请书
- 酒店前厅部沟通技巧
- 车队事故分析报告总结
- 药品追溯系统培训课件模板
- 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课件
- 2024信息安全意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含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