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24·辽宁大连八中月考)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实行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方法汲取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方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逆境,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解析: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须要大批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纳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靠自己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所以答案选C项,A、B两项苏联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D项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而非解决工业化建设资金方法。答案:C2.1925年12月,联共(布)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A.与美国绽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C.增加国有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配给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学问的实力,由材料中“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可知,苏联将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B3.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担当如此沉重的任务而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C.苏俄国民经济的复原工作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成了A项;新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B、C两项。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项。答案:D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还因为苏联几个五年安排的胜利而变得更加突显。在西方经济的确是乱成一团的同时,苏联则正在接着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试验。”“独特试验”主要表现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③实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题目中的“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此时的苏联在经济上正在形成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上走集体化农庄的道路。故①③④表述正确。②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解除。答案:D5.右图是美国胡佛探讨所档案馆馆藏的一张苏联宣扬画。宣扬画敦促工人们加入生产突击队,以实现斯大林的五年安排,原画上写着:“我们要打倒懒散的工人。”该宣扬画反映了()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工人主动性B.新经济政策无法调动工作热忱C.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绽开D.苏联工业化运动全面绽开解析:A项是错误的,余粮收集制是列宁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B项叙述本身错误。C项应当是工业化而不是农业集体化。答案:D6.(2024·北京市西城区高一期末考试)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 B.安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C.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解析: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故A项正确;斯大林时期并未建立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不存在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的状况,故C项错误;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是苏联经济改革时期的措施,故D项错误。答案:A7.20世纪30年头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精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B.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斯大林模式实行的前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使苏联跃居欧洲第一,世界其次,故A项错误;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体现斯大林模式弊端,表述不全面,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前期,在工业化方面成果显著,故C项错误;材料中“工业化……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体现了斯大林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没有改善民生,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短暂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25年,苏联复原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材料三(斯大林时期的)五年安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将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看法转变为真正的爱好,有时转变为仿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务?当“西方经济的崩溃”扩散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仿照”指的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俄)各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以从中吸取的阅历教训。第(1)(2)问主要考查基础学问,较易回答。第(3)问考查学生宏观上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的实力。答案:(1)适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2)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