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论语·泰伯》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下列相关的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夏朝贵族干脆从事农业生产B.夏朝已有了农业浇灌系统C.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井田制D.夏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解析“卑宫室”即轻视宫室的生活,“尽力乎沟洫”即大力兴修水利。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2.下表是依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作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类别掘土农具中耕农具收割农具名称锸、耒、镢、锹锄、铲、耙镰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解析从材料中齐国的农具可知,分工细致,种类多样,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齐国的农具,未体现进入农耕时代的时间以及与他国的比较和齐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3.我国古代有很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A.“重农抑商”思想B.“精耕细作”特点C.“自给自足”形态D.“靠天吃饭”观念解析材料中的这些谚语“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都充分体现出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答案B4.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A.依靠性 B.封闭性C.脆弱性 D.优越性解析题干中的民谣反映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夫须要担当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且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夫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这说明小农经济特别脆弱,故选C项。答案C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 B.工场手工业C.对外贸易 D.小农经济解析从“土地”“耕作”“勤勉”等信息,可以推断出亚当·斯密是在赞扬中国的小农经济。答案D6.《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氵侵,百姓飨其利。”上文所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井渠 D.灵渠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蜀守”“冰”“百姓飨其利”,结合所学学问可以推断,此项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故选A项。答案A实力提升1.商代甲骨文中常见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来雨、云雨等记录,“一年之中,无月不行以降雨”。这反映出在商代()A.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甲骨文记载内容的多样性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D.神权成为维系统治的纽带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节气,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甲骨文记载的是关于雨水的状况,没有体现多样性,故B项错误;题干围绕雨而绽开,且雨与农业亲密相连,结合所学商周时期农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神权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2.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A.浇灌技术的演进史 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C.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解析曲辕犁、耧车不是浇灌工具,故A项错误;高转筒车与铁制农具无关,故B项错误;曲辕犁、高转筒车和耧车都是农业工具,故C项正确;曲辕犁和耧车与水利技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初“何(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A.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关切B.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C.对土地田宅的高度重视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解析题干材料表明,萧何留意在较为落后的地区买田置地,以防止这些财宝在后世因为子孙“不贤”而被“势家”所侵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田宅等财宝的高度重视。答案C4.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协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洁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落后性 B.具有再生性C.具有脆弱性 D.具有稳定性解析题干材料前一部分强调小农经济生产组织简洁,进而在此基础上强调此种生产方式简洁重建即具有再生性,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脆弱性,但材料未强调小农经济的这些特征,故解除A、C两项;小农生活及生产活动是稳定的,但小农经济抗风险实力低,是脆弱的,故D项错误。答案B5.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列剪纸所反映的内容是()A.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解析从题图可知剪纸反映的内容是男耕女织,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C6.顺治帝设河道总督,驻山东济宁,称总河,督办黄河、运输河的堤防、疏浚工程。清代皇帝如此重视运输河堤防的防护主要是因为()A.运输河是南北贸易的主要通道B.运输河对限制南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运输河是重要的水利浇灌工程D.运输河对京师地区的物资供应关系重大解析从南宋起先,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从元代起先,北京渐渐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元、明、清的统治者为了保障北京的粮食供应,满意京城的须要,都特别留意对运输河的管理与维护。故选D项。答案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二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唐《陆宣公全集》卷二十二(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何种经济?当时这种经济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农夫的境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经济,由材料一“覃耜”“播厥百谷”等信息可知当时的生产工具落后,因此应为原始农业;其次小问特点,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生产的粮食作物等方面进行归纳说明。第(2)问,依据材料二“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得出贫富差距悬殊,依据材料二“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得出农夫特别劳累但是生活贫困,简洁因为政府的征税或者土地兼并而破产等。参考答案(1)方式:原始农业经济。特点:生产工具原始;耕作技术落后;以生产谷物粮食为主;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答出两点即可)(2)境况:贫富差距悬殊,农夫特别劳累,担当大量国家赋税,常因水旱灾难、急征暴敛或土地兼并而破产。(言之有理即可)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1)材料一中从图1到图4表明中国古代耕犁在制作材料和动力方面发生了哪些改变?图4所示耕犁的诞生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何影响?(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及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