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其次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科技文化奠定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汉赋体现了当时经济的旺盛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念。思想领域也渐渐统一,儒学独尊局面渐渐形成。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加强。反映这一战乱时代的文化——佛教盛行。另外,数学和农学也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探讨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面旺盛的特点,特殊是诗歌创作旺盛,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达到高度旺盛的水平,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独创在此期间完成并外传。另外,反映商品经济旺盛的词和元曲、元杂剧兴盛,理学出现。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并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迟缓。文化领域里专制色调深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旺盛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许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调。例题(2024·课标全国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改变,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运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汉字的发展演化。二抓关键:图中两字形皆由繁到简。其次步:逐项分析选项详细分析结论A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化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化,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化和学术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运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相宜书写,因此文字渐渐简化正确B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独创,文字的书写材料改变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解除C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改变的关系不大解除D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解除答案A解题技巧图片型选择题1一“审”首先审图,要认清图片包含的要素和表达的意思;其次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补充或说明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图的深层意思。2二“联”抓住图片中的文字、数据等关键信息,将题目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以精确推断答题的重点和方向。3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