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1.近2000年来,庄严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泰山在古人心中有崇高地位,宏大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对泰山解读正确的有(

)①属于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②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交汇融通

④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同时不同文化之间又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下列能体现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建筑是(

)①桑奇大塔

②墨西哥羽蛇神金字塔③吴哥窟

④国子监琉璃牌坊A.① B.② C.③ D.④3.1913年,时任河南民政长的张凤台发布了《河南保存古物暂行规程》:“近来奸商土痞私发盗卖,日有所闻,不独有玷国光,实于学术、宗教、历史、美术损害匪浅,因订古物保存规程十五条,令行各该县知事遵照办理,以资保存而防遗失。”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倒卖文物现象普遍存在 B.文物保护法律体系逐渐完善C.文物保护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D.中国文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果4.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AsianFrontiersof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5.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6.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埃及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发起努比亚行动计划。这个保护行动共耗资8000万美元,其中有4000万美元是由五十多个国家集资而来的。这反映出文化遗产的保护(

)A.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 B.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法律支持C.应核算保护所需经济成本 D.应坚持文化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7.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会议通过了某一公约,下图为该公约相关标志。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物,外围圆圈代表自然两者密切关联。该公约(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②正式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③强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④体现了二战以后国际法领域的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图为《世界遗产名录》中阿尔及利亚的著名岩画《人与巨牛》,画面前是几位妇女,她们在做着舞蹈、嬉戏的动作,其身后静立着一头巨牛。该画作(

)A.说明原始农业起源于北部非洲地区 B.反映出牛耕技术在当地的普遍使用C.真实还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场景 D.体现了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的融合9.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10.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2010年首钢在北京地区全面停产并搬迁。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首钢旧园区迎来新的使命——充分利用老工业厂房和景观,建设国际滑雪比赛场地。冬奥会结束后向社会开放,服务民众。材料反映出北京冬奥会首钢地区场馆建设(

)A.普及了民众冰上运动 B.带动旧园区工业生产升级改造C.利用了工业遗产价值 D.重塑了首钢重工业基地的地位11.2012年,民政部印发《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保护对象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该方案的实施(

)序号保护对象序号保护对象一千年古城(都)地名文化遗产五甲骨文、金文地名文化遗产二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六少数民族地名文化遗产三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七著名山川地名文化遗产四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八近现代重要地名文化遗产A.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旨在彰显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C.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性 D.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12.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尖塔倒塌、屋项焚毁,玫瑰花窗也被破坏,所幸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按照法国政府计划,修复工程将于2024年完成,届时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开放。同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这说明世界遗产保护(

)A.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D.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2年公约正式通过后,截至201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A.有利于维系各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B.体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C.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D.符合全人类的共同需求14.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报告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否定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口号 B.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C.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遗产 D.从文化遗产中找到了抗战胜利的道路15.北京故宫布局如右图所示,旧称紫禁城。《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A.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B.遵循传统礼制,体现等级观念C.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故宫博物院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16.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安提瓜古城的评价是:安提瓜古城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逾1500米的火山环绕的山谷之中,处于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但其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内建成了大批庄严隆重、装饰华丽的卓越建筑,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特质,成为中美洲巴洛克艺术的典范。该评价(

)A.肯定了美洲土著文明价值 B.突出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C.促进了文明之间深入交流 D.说明了美洲文明的多样化17.2023年1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发掘成果,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籠3处;兵器秘(柄)多处、弓弩箭館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考古发掘(

)A.反映了当时部分历史面貌 B.明确了武器种类与配属C.展示出秦朝强大军事实力 D.弄清了陶俑的制作程序18.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19.英国“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98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二人从拥护法国革命发展为反对法国革命,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寻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以梦境为归宿。和该作品属于同一创作风格的是(

)A.《诗经·氓》 B.《百年孤独》 C.《九歌》 D.《老人与海》20.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21.“方言”在《辞海》解释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客家方言是客家地区文化的载体。客家方言与上古中原汉语在词语的发音方面有一定继承关系。唐末宋初时期,中原南下至江西的移民族群带来的北方话吸收了百越民族语言的某些成分,形成了古赣语。宋末元初的大迁徙中,客家人进入闽西、粤东,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了闽西客家话和梅县客家话。清代开始,以广东籍客家士子为核心的知识精英纷纷著书立说,力图系统建构客家自身文化。随着客家精英论著不断面世,客家群体心目中的文化核心逐渐形成。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主义与舶来的西方近代民族观念交织在一起,成为各种社会文化的思源。客家方言的称谓此时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逐渐被客家民众认同与接受。——摘编自宋鸿立等《客家移民路径选择与客家语言文化的形成》材料二进入19世纪,中国出现了以“方言”指称西方语言的用法。19世纪末,中国人开始使用表示中国之地方语言的“方言”一词。因“歌谣多由方言构成”,1918年初,在时任校长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面向全国发起征集歌谣的号召,钱玄同等负责“考订方言”。1924年,董作宾将“方言”界定为“一国内各地方不同的语言”,意味着方言概念在中国基本定型。——摘编自林翔《论“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之演变》材料三闽、粤、客方言是中国南方的三大方言,近数百年来随着离乡的华人而播迁境外,成为海内外华人社区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极为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方言作为大类方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是边界方言的濒危境况以及包括厦门、广州、梅州这类权威方言城市在内的方言核心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方言衰变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摘编自庄初升《论闽、粤、客方言的保护传承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客家方言形成与传播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风貌。(3)综合上述材料,面对方言衰变迹象,谈谈你对传承和保护方言的看法。22.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2)为纪念中国与墨西哥签署建交公报50周年,2022年2月,两国联合发行了套票(5)。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两国建交的时代背景。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该条约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截至2021年,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名录,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一。中国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