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人口(原卷版)_第1页
第02讲 人口(原卷版)_第2页
第02讲 人口(原卷版)_第3页
第02讲 人口(原卷版)_第4页
第02讲 人口(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人口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特点及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描述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考点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截止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人口问题:3、人口众多的影响利:弊:。结论: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4、人口政策: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政策调整: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2021年全面推行三孩政策考点二: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总数(人)/该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多西少的原因人口密度东部多西部少自然原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多,气候湿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原因经济发达、交通线路密度大、生产力水平高、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生活条件较好经济较落后、交通线路少、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少,生活条件较差考点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例1.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人口比是劳动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下图为两国劳动人口占比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1950—2010年间,甲国劳动人口占比增长缓慢,劳动力数量减少B.1950—2010年间,我国劳动人口占比持续增长,劳动力数量激增C.2010年以后,甲国劳动人口占比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D.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减少2.依据预测,到2050年可能①甲国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②我国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③甲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减少

④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目前,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比变化的政策是A.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C.全面推行家庭养老的政策 D.吸引外来移民迁入考点二:人口东多西少33.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______市到云南省的B______县一线。(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原因:东部地区______;西部地区______。(3)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和______。(4)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的人口总数为7866万人,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_____人/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2.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据图可知,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儿童人口比重较大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人口素质不断下降4.儿童人口比重与老年人口比重相等的年份大致为(

)A.2000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50年5.我国当前实施“全面开放三孩”政策有利于(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③增加未来劳动力数量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总数为14.1178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6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 B.我国人口呈低速减少态势C.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D.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7.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科技创新力增强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8.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占人口总数19.8%。(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老龄化人口时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老年人口数量(

)A.没有变化 B.先增后减C.总体减少 D.总体增加10.解决“银发潮”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现状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A.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四川省多B.山东省和广东省人口数量均超1亿C.长江沿线各省区人口均超5000万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线以西12.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为(

)A.黑河-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B.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C.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北京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我国每隔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图1是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是2010年(第六次)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读图1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东密西疏 B.东疏西密 C.南密北疏 D.北密南疏1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②城镇人口比重下降③少数民族人口增加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长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5.读我国总人口(不含港澳台)及年均增长率图(上),及不同年龄段占比统计(下),回答下列问题。年龄比重(%)总计100.000—14岁17.9515—59岁63.3560岁及以上18.70其中:65岁及以上13.50(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口总数持续增加B.人口增长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1990年以后人口增长率低于2%D.1982年之后我国人口总数减少(2)读左图,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总人口达到____亿(取整数),比2010年(13.4亿)增加了____亿。(3)图表反映出,目前我国人口____严重,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有()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②就业困难③劳动力不足④资源紧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2.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②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④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1年年末,镇江市户籍人口268.10万人,比上年减少1.16万人。表为“2021年江苏省及镇江市人口统计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比重(%)性别比重(%)人口增长情况(‰)0-14岁15-59岁60岁以上男性女性常住人口出生率常住人口死亡率江苏省15.2162.9521.8450.7449.255.706.80镇江市11.8964.5523.5641.0758.934.297.533.镇江市(

)A.青少年人口比重略高于省均水平 B.人口老龄化较严重C.青壮年人口总数略高于全省总数 D.人口性别比较均衡4.镇江市常住人口死亡率高于省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A.老龄人口比例高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人口出生率低 D.男性比例较高5.促进镇江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A.鼓励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 B.实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C.大量接纳国际青壮年输入 D.健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上海 B.城镇老年人比重最高的是四川C.东北三省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比农村高 D.城镇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北京7.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经济的发展B.劳动力短缺C.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大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下表为我国某年人口垂直分布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拔(米)<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000人口数量(万)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人口比重(%)64.917.17.78.91.4面积数量(万km2)144.597.2162.539.9315.9人口密度(人/km2)508200534258.读表,该年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集中分布于1000~2000米 B.人口比重最小处位于0~200米C.海拔越高,人口密度减小 D.随海拔增高,人口数量越少9.影响高海拔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利因素是(

)A.山坡陡峻,土壤肥沃 B.地形闭塞,交通不便C.气候湿热,多对流雨 D.降水稀少,森林茂密读“漫画《不堪重负》”,完成下列小题。10.漫画反映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青壮年劳动力过多C.人口增长过慢 D.人口老龄化11.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解决措施是(

)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第②实“全面二孩”政策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机制④加快城市化进程A.①

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胡焕庸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和1935—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C.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D.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大13.由1935—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可知(

)A.东南部人口占比大,且有增长趋势 B.东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降低趋势C.西北人口占比小,且有增长趋势 D.西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降低趋势14.几十年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很小,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流动较少②自然环境稳定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计划生育政策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注: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材料二我国人口分布图。(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人口数量增长较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2)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