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化学_第1页
高三高考化学_第2页
高三高考化学_第3页
高三高考化学_第4页
高三高考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1.(2017•福建四地六市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钠、冰醋酸、硫酸钠都是电解质

B.电解、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

C.高氯酸、纯碱、氯化钾分别属于酸、碱、盐

D.福尔马林、漂白粉、胆矶均为混合物

答案A

解析氧化钠、冰醋酸、硫酸钢都是电解质,A项正确。电离不需通电就能发生,B项错误。纯碱

属于盐,C项错误。胆研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2.(2017•湖南五市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4、CH3cH2OH、CI^COONa和CaO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领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k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乙醇不属于碱,A项错误。符合物质的分类,B项正确。Mg、A1通过电解法冶炼、铜通过

热还原法制取,C项错误。日常生活中常用75%的酒精消毒,D项错误。

3.(2017•安徽六校联考)现有以下6种说法: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②明矶、冰

醋酸、石膏都是电解质;③氯酸、烧碱、纯碱依次分别为酸、碱、盐;④;H+、iH+、;H+互为同位素;

⑤胶体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⑥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其

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⑤B.①④⑤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水银是纯净物,①错误;明矶、冰醋酸、石膏都是电解质,②正确;③氯酸、烧碱、纯碱依

次分别为酸、碱、盐,正确;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④错误;胶粒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⑤

错误;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⑥错误;选B。

4.(2017•怀化质检)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I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A项错误。CO和NO?等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如NaHSOg酸是

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C项错误。铁盐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5.(2017•林芝中学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NazCh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SiO2.C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FeO、Fe2()3均为碱性氧化物,与氢碘酸反应均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D.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分散质均不能通过滤纸

答案B

解析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以及氧气,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SiCh、CO2均为酸性

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项正确。FeO与氢碘酸反应只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三

价铁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所以Fe2()3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Fe(OH)3

胶体微粒能够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泥水中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D项错误。

6.(2017•衡中模拟)《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

“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B.合金

C.硫化物D.氧化物

答案D

解析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

故选D。

7.(2017•汉中质检)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且多多益善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

质类、膳食纤维等,A项错误。雾霾可能形成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人体缺

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但是不是多多益善,因为人体内铁过量,也会引起各种疾病,C项错误。

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8.(2017・潍坊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陶中体现红色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黑火药爆炸时,碳、硫两元素被氧化

D.“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项正确。氨基酸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

结构单元,蛋白质是生物体一切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几百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

物,B项正确。在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KNO3+3C+S=K2S+N2T+3CO2T,N、S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项错误。发生Fe+Cu2+=Cu+Fe2+,

有化合价变化,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9.(2017•广西三市一模)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

A.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时,会产生一道道光柱

炒菜时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

B.食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

C.明矶常用作净水剂明矶具有杀菌消毒功能

用浸泡过高镒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水果中的葡萄糖能与高镒酸钾发生

D.

鲜水果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森林中的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现象,A

项正确。加碘盐里面加的是碘酸钾,加早的话会破坏加碘盐的效果,碘酸钾在受热时会分解(与氯酸钾同

理),产生氧气与碘化钾,B项错误。明矶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AF+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净

水但不能杀菌消毒,C项错误。用浸泡过高镒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

的目的,D项错误。

10.(2017•福建四地六校联考)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正确

的是()

A.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B.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氢氧化铁溶胶、淀粉溶液、NaCl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铝遇冷的浓硫酸会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A

项正确。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B项错误。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可用氢氟

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C项错误。氢氧化铁溶胶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NaCl溶液没

有,D项错误。

11.(2017•漳州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C.氯化铁、二氧化硫溶于水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D.云、烟、雾等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D

解析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

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项错误。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

成电解质亚硫酸,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而氯化铁是电解质,C项错误。云、烟、雾

等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D项正确。

12.(2017•威海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海水提镁涉及的一系列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或柴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C.江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与胶体聚沉有关

D.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和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海水提镁,由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溶解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A项错误。汽油或柴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

下被氧气氧化的缘故,B项错误。当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

同,在入海口处聚沉形成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三角洲,C项正确。聚酯纤维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光导纤

维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

13.(2017•安徽六校联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Ch

B.视频《穹顶之下》再次引起公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x10-6皿

的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扩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储制成,浓度通常是75%

D.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C

解析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Ch,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A项错误。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x10-6m的细小颗粒物,根据胶体的定义,这些颗粒扩散在空气中不能形

成胶体,B项错误。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储制成,浓度通常是75%,C项正确。糖类是最

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D项错误。

14.(2017•衡阳联考)下列对所给信息或标志的说明或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信息或标志说明或解释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

A.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逆上气”

《抱朴子》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

B.该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

色如铜”

《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

C.(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古代中国人知道硝石能自燃

祸不可测”

废弃的塑胶、玻璃、铝盘、废纸、

D.A

L4桌布等垃圾,都可用此标志来标示

答案c

解析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A项正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项正确。

硝石撞击易爆炸,C项错误。塑胶、玻璃、铝盘、废纸、桌布等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D项正确。

15.(2017•成都九校联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沟油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

B.向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作用

C.我国的汽油标准已由“国山”提高到“国W”,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合物

D.CO2和CHL,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答案C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A项正确。向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

(维生素C)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作用,B项正确。汽油标准即使提高,汽车仍然能排放氮氧化合物,C

项错误。CO2和CH4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项正确。

16.(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提取甘油或者生产生物柴油

C.航天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一个因素

答案A

解析生石灰只能作干燥剂,没有还原性,不能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A项错误。可

利用地沟油来制肥皂、提取甘油或者生产生物柴油,废物再利用,B项正确。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

金属材料,C项正确。雾霾是由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形成的,所以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

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

17.(2017•茂名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工分子筛(多孔硅铝酸盐)可以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B.硅胶可以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

C.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酸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D.蚕丝、肺■纶和涤纶既属于化学纤维又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人工分子筛可以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A项正确。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因此可用作食

品和药品的干燥剂,B项正确。泾类和醛类均会造成环境污染,C项正确。蚕丝不是化学纤维,但属于

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18.(2017•唐山二模)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在厨房里用米汤不能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

B.煤炭经过干储,可获得相对清洁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

D.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答案D

解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食盐中为碘酸钾,则不能检验,A项正确。煤的气化是煤转化成H2、

CO等气体燃料的过程;煤的干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

B项正确。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大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的排放,减

少环境污染,C项正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一种分子间作用力,D项错误。

19.(2017•襄阳四校联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器U

B.HC1O的结构式:H—Cl—O

C.HF的电子式:H+[>J-

D.35Q-和37。-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叶

答案D

解析U的质量数应是(146+92)=238,A项错误。次氯酸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HF是

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两者质子数相同,电子层结构排列相同,D项正确。

20.(2017•淄博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j、Ap+、cr.HCOj■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B.的电子式:H+OO2H+

3+

C.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NH3H2O=A1(OH)31+3NH;

D.铁锈是化合物,可用Fe2()3・〃H2O(2<〃<3)表示

答案C

解析A产与HCOI在溶液中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

A项错误。出。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OO,B项错误。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

3+

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Al+3NHyH2O=A1(OH)31+3NH1,C项正确。铁锈属于混

合物,D项错误。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

1.(2017•云南检测二)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环己烷所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人

B.1.7g羟基(一OH)所含电子的数目为IONA

C.1LI1TIOI/LNH4NO3溶液中含NHj的数目为NA

D.<2.24LCl2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O.INA

答案A

解析环己烷分子中只含有6个C—C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则1mol环己烷所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

6NA,故A项正确;1.7g羟基(一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每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则所含电子的数

目为0.9以,故B项错误;NH?在水溶液中要水解,ILlmol/LNHdNCh溶液中含NHj的数目小于刈,

故C项错误;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并且氯气跟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项错误。

2.(2017•淄博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刈

B.常温常压下,0.3molNO2完全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中含有个CCL分子

D.常温下,1L0.1mol/LCH3COONH4溶液中NH力离子数为O.INA

答案B

18s

解析18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而瑞疝=0.9mol,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含有的电子

数为9NA,A项错误。3NO2+H2O=2HNO3+NO反应中,3moiNCh反应转移电子2moi,0.3molNO2

完全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项正确。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不是气体,22.4LCCL物质的量

不是1mol,C项错误。常温下,1L0.1mol/LCH3COONH4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1LxO.lmol/L=0.1

mol,NH1水解,NIV离子数少于O.INA,D项错误。

3.(2017•唐山一模)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2H50H含有的氢原子数为3NA

B.25C时,1L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02转移的电子数为刈

D.2moi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等于2N,、

答案C

解析乙醇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根据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氢原子数,A项错误。

25℃时,pH=12的碳酸钠溶液c(H+)=lxl()T2mol/L,但是无法求解Na2cO3或Na+浓度,Na+数目也

无法计算,B项错误。2Na2C>2+2H2O=4NaOH+O2T,生成的O2来源于NazOz中一1价氧元素,则当

反应生成0.5mol。2时,转移电子数为1x0.5moix2=lmol,即转移刈个电子,C项正确。该反应是一

个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前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的分子数为3NA,

若二者完全反应生成2moiSO3,此时气体总分子数为2NA,由于该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充分反应后气

体总分子数设为N,则3NA>N>2NA,D项错误。

4.(2017•南昌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9N,\

B.ImolCu与足量FeCb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LO.lmol・L"Na2cO3溶液中COg和HCO*离子数之和为O.INA

D.密闭容器中1.5mol%与0.5molN2充分反应,得到N%的分子数为

答案B

解析由于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己烷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Cu能溶解于

FeCb溶液,生成C/+,则1molCu与足量FeCL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B项正确。1L0.1mol-L

一1Na2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H2c。3、CO1和HCO]微粒数之和为O.INA,C项错误。合成氨为可逆

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5.(2017•南昌十所重点中学二模)设刈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CL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4M

B.5.6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的碳原子数为0.4NA

C.常温下,pH=2的盐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

D.常温下,1L0.5moi/L的FeCb溶液中,所含Fe3+数为0.5刈

答案B

解析根据氯原子守恒,氯水中存在2n(Cl2)+n(Cr)+n(C1O­)+n(HClO)=4.48/22.4molx2=0.4

mol,A项错误。通式为C"H2",即5.6g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5.6x〃/14〃mol=0.4mol,B

项正确。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C项错误。Fe-计发生水解,因此Fe3+的物质的量小

于0.5mol,D项错误。

6.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i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4以抑制水解

D.用pH=l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

棒、胶头滴管

答案C

解析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H2s。4;B项,用浓盐酸配制体积比1:1的稀盐酸,应用量筒

和烧杯;D项,少量筒。

7.有K2s。4和Ak(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P+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厂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0.7mol[T,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1B.0.15mol-L-1

C.0.2mol-L-1D.0.25mol-L-1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

总数。2c(SO:-)=C(K+)+3C(A「+),则可得如下等式:0.7mol【-ix2=c(K+)+0.4mol・L-ix3,所以c(K

+)=0.2moll-I,C项正确。

8.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lg・mL-i),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mL-i,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i,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17V+22400

p=22.4+22.4VB卬=1000»

17V1000力

17V+22400D・C=17V+22400

答案A

VL

-1

n22.4L-mol

解析由C=y=77J

17g-mol_1x~—~r+1000g

u22.4L-mol16

pg-mL-1xl000mL-L-1

1000。,17Vc+22400c1000

mol-L",D项正确。由上式可推知:p=-----1000y-----A项错误。由。=可得卬

17V+22400M

Me17c

1000p=1000p,B项正确。

_______yL_______.r.-1

22.4L-mor1X78,m°

22.4EnoL'l7g-moL+1000g

17V+22400)C项正确。

9.下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NaNO3KNO3NaClKC1

10℃80.521.235.731.0

100℃17524639.156.6

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晶体,其流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控制温度

B.①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C.②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D.用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

答案C

解析A项,①为蒸发浓缩,②为冷却结晶,均需要控制温度,故A项正确;B项,①实验分离出

NaCl,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故B项正确;C项,②实验操作为冷却结晶,

故C项错误;D项,用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可减少硝酸钾的溶解,故D项正确。

10.(2017•河南八校质检)将物质的量均为amol的Na和A1一同投入机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

度为〃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000的-iR4P1

A.T;~~moli*rLB...,mol,L

46a-tin46a+m

1000即D1000即

Cmol-L-1mol-L-1

'50a+/n"45a+m

答案A

解析Na和Al一同投入m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T、

2Al+2NaOH+

2H2O=2NaAlO2+3H2fo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mol氏,所

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01。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帆(m)+山。1)+皿1120)—皿112)

46a+m10003.

=(46a+,")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丁丽访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4+〃2mol-L-o

11.(2017•太原模拟)常温下,将aL4和Ck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X,将X气体

通入含8moi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

cr,cur、cior,且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8: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X为纯净物

B.原混合气体中Ck的物质的量为5mol

C.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急一gmol

D.)molNaOH的热溶液质量为40。g

答案C

解析选项A,“LH2和Cb的混合气体反应时,若刚好完全反应,则无H2和Ck剩余,只得到HC1,

HC1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能生成NaCl,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RT、CIO],所以X为混合物,

A项错误。选项B,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等于Cl-、CUT、ClOi■三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也等于

原混合气体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氯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B项错误。选项C,原混

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右一9mol,C项正确。选项D,忽略了溶剂H2O的质量,D项错误。

12.(2017•成都模拟)

1.(1)常温下,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无水盐A的溶解度为Sg,则常温时,该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如果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cm: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2)标准状况下,67.2LCO2的质量为g,其中含有mol氧原子。

II.某同学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250mL0.9mol/L的稀硫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浓硫酸mL;

(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250mL容量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等;

(3)在配制过程中,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9mokL-i(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4)取所配制的稀硫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0.448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

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o

答案I•⑴高3口不100%——警/mol/L

JIUUIKJIJ1V1

(2)1326

11.(1)12.5

(2)胶头滴管、玻璃棒

(3)大于

(4)1.31.4

=X10%

解析I.(1)该盐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g,则该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00g+5g0

=<,xl00%;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1UUI»31▼具

1000px—^—xl00%

JLUUI*31000〃S67.2L

mol/L=mol/Lo(2)n(CO2)==3mol,m(CO2)=3molx44

M+SM22.4L/mol

g/mol=132g,/z(O)=2n(CO2)=6mol0

11.(1)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

则xmLxl8moi/L=250mLxO.9mol/L,解得x=12.5,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2.5mL。(2)操作步

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

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

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

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50mL容量瓶。(3)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4)Zn+H2so4=ZnSO4+H2T

Xmol1mol22.4L

xy0.448L

“0.448Lx。mol

所以22.4L=0.02moL

y=x=0.02moL

0.02molx2

所以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0.02molx65g/mol=1.3g,氢离子浓度变化量为Ac(H+)=

0.4mol/Lo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x0.9mol/L—0.4moi/L=1.4mol/L。

13.(2017•唐山二模)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根据下列步骤

完成实验:

①装配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用砂纸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取0.0480g的镁带加入仪器a中,分液漏斗内加入足量1mol/L

硫酸溶液;

③量气装置中加入适量水,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0.10mL);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使镁带与硫酸充分反应;

⑤当镁带完全反应后,再次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49.60mL)o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操作是

⑵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再.,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⑶该同学测出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填选项字母)。

a.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

b.镁带含有杂质铝

c.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

d.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

(4)与原方案装置相比,有同学设想用装置B代替装置A,实验精确度更高。请说明理由:

答案(1)锥形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

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

(2)装置冷却至室温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3)24.75L-mol_1be

(4)避免加入硫酸时液体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

解析(1)仪器a为锥形瓶,操作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

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

(2)待装置冷却后,再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保持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

相切,即可读数;

0048g

(3)0.0480g镁带的物质的量为方丁上j=0.002mol,气体的体积为(49.60mL-0.10mL)=49.50mL

=0.0495L,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75L・moPi;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生成的氢气

的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a项错误。镁带含有杂质铝,导致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b项正

确。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c项正确。镁带完

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d项错误,答

案为be;

(4)用装置B代替装置A,避免加入硫酸时硫酸溶液所占的体积引入实验误差,可提高实验精确度。

14.钻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

草酸钻是制备钻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下图为二水合草酸钻(C0C2O/2H2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

曲线,曲线中300°C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钻氧化物。

16-V(1501C,14.70g)

12(22514.70g)

8--------------------------------

C(3呼,8.031)1

150300450600750900

温度/七

(1)通过计算确定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填化学式)。试写出8点对应的物质与02在225〜

300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取一定质量的二水合草酸钻分解后的钻氧化物(其中C。的化合价为+2价、+3价),用480mL5

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k溶液和4.48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试确定该钻氧化物中

Co、O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l)Co3O43CoC2O4+2O2==CO3O44-6CO2

(2)5:6

解析(1)由图可知,CoCzOCEO的质量为18.3g,其物质的量为0.1mol,C。元素质量为5.9g,

。点钻氧化物质量为8.0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8.03g—5.9g=2.13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

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产3:4,故C点为CO3O4;3点对应物质的质量为14.7g,与其起

log・mol

始物质的质量相比减少18.3g—14.7g=3.6g,为结晶水的质量,故3点物质为CoC2()4,与氧气反应生

成CO3O4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C2O44-2O2=CO3O4+6CO2O(2)由电子守恒:〃(C(/

+)=2«(C12)=2x-J=0.4mol,由电荷守恒:”(Co原子)*、=〃(C()2+)溶液=]〃(C]-)=;x(0.48Lx5

z/.qLJ*moij//

448I、

mobL-1—2x*~±TTT)=1mol,所以固体中的n(Co2+)=lmol-0.4mol=0.6mol,根据化合价代数

和为0,氧化物中〃(O)=(0.6molx2+0.4molx3)+2=L2mol,故该钻氧化物中"(Co):n(O)=lmol:1.2

mol=5:6O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

L(2017•郴州质监二)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按氮元素被氧

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②①D.③①②

答案A

解析①大气固氮为N元素被氧化的过程;②硝酸银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N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

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应为①②③,选A。

2.(2017•郑州质检一)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NaN3+KNO3->K2O+Na2O+N2To

对上述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NaNj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

B.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配平后物质的系数依次为10、2、1、5、16

D.若生成8molN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i

答案B

解析由题给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NaN3为还原剂,KNO3为氧化剂,A项正确。该反

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项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10NaN3

+2KNO3=K2O+5Na2O+16N2T,C项正确。由10NaN3+2KN03=K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