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五十讲
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讲:基础知识——地球部分.............................................1
第2讲:基础知识——地图部分............................................7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11
第4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5
第5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8
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22
第7讲大气的运动.....................................................25
第8讲常见的天气系统.................................................27
第9讲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9
第10讲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32
第11讲:海水的温度和盐度..............................................34
第12讲海水的运动.....................................................36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39
第14讲陆地水、生物、土壤.............................................41
第15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45
第16讲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与地貌.......................................49
第17讲世界陆地地貌...................................................55
第18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59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保护.......................................61
第20讲地质灾害及其防御...............................................67
第21讲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69
第22讲中国的农业.....................................................72
第23讲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74
第24讲工业生产的区位选择.............................................76
第25讲中国的工业......................................................81
第26讲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86
第27讲城市的区位因素.................................................89
第28讲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92
第29讲交通与通信、商贸...............................................94
第30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00
第31讲人口与环境.....................................................105
第32讲旅游活动与环境.................................................108
第33讲文化与文化景观.................................................114
第34讲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116
第35讲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20
第36讲世界地理概况.................................................123
第37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126
第38讲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31
第39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133
第40讲北美,拉丁美洲...............................................137
第41讲大洋洲,南极洲................................................140
第42讲中国地理概况..................................................143
第43讲北方地区.......................................................155
第44讲南方地区.......................................................157
第45讲西北地区.......................................................159
第46讲青藏地区.......................................................161
第47讲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163
第48讲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167
第49讲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173
第50讲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177
第一讲: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考纲要求]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
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
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II界线。北京时间。
[知识讲解]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
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
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例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
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40°N,64°WB.50°N,64°W
C.40°N,64°ED.50°N,116°E
简析:利用每度111千米(Hlkm/r)确定某地的纬度或经度。并不是任意两点之间经
度或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而只有在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度数相差1°,
距离相差11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故4万km/360°«lllkm/l°)。从甲地到乙地是
沿同一条经线圈飞行了9小时,飞行的距离为9小时又1110千米/小时=9990千米,飞行的纬
度差为9990千米+111千米71°=90°,因此,飞机一定飞越北极上空,乙地纬度为90°-
(90°-40°)=50°,故该题B项。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地球上•切通过地轴平面的
同地面相割而成的正圆,称为“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
威治天文台旧址中心线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
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
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rw和160呢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如
图)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
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个地点的位置。
(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由于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例2.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
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90°E140°E
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
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
----
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60°N
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
(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
表1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
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
(23°26'N)北温带的分界线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
(23°26'S)南温带的分界线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
(66°34'N)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66°34'S)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30°N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
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
30°S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巴西南部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
60°N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加拿大中部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
60°S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克海峡
90°N北极点位于北冰洋
90°S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
表2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1日址、法国、西班牙、非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0°)洲西部
180°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
20°W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球,以东为东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
160°E
球,以西为东半球群岛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
120°E
的参照经线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表3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
1。17426。03上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
亚洲大陆
77"3'N169°40'W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36°00rN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欧洲大陆9O3TW—66°10zE
71°08zN
34O5TS17。33'\¥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
非洲大陆
3702rN51°24ZE以热带为主
7°12ZN168°05zW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
北美大陆
71。5945504rw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53°54'S81°20'W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
南美大陆
12°28ZN34。46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
大洋州47°S—30°N110°E—130°W
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
南极洲62°S以南跨360。经度
(66°13'S,58°58'W),中山站(69°22'S,
76°22T)
4°N(南部大陆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
中国74°E—135°E
21°N)—54°N的东半球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
印度8°N—33°N72°E—97°E
带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
31°N—46°N130°E—145°30zE
岛)岛国家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
德国48°30zN—55°N6°E—15°E
陆的十字路口上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
俄罗斯43°N—78°N28°E—170°W
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
美国(本土)25°N—49°N125°W—73°W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
极圈穿过)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
巴西34°S—5°30zN74°W—42°W
带雨林最广
21。304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
埃及25°E—35°E
31。304带沙漠
41°S—10°30zS113°E—153°30rE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
澳大利亚
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二)时区与日界线
1.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
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一
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
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
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
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
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
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匕除东西十二区
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
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忖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
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
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
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
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
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
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
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
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
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II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
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
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
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
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
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II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和区时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任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
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
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上)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4.日界线: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一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
际经度会议匕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
期变更线;②自然日界线一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性质:①更日性一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②运动性一人文
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起自西向东);自然日
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
的:③转折性一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
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④意义一人文日界
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天的起点和终点
5.时间题的计算
(1)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是确定哪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
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
①当0忖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
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
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I日)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
©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
(2)日照图。
①根据两极地区的II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北极附
近出现极昼,则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如果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
在不断的扩大,则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直射向北每移
动1度,则极昼的范围向南扩展1度,直射移至最北的北回归线
时,极昼向南移动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即北极圈,也就是说直射
点的地理纬度与极昼(极夜)对应的地理纬度是互余的
②晨线与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
线的地方时为18点,时间的计算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③白天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经线,地方时为12时据此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
夜晚的中央经线为0时,也是自然日界线的位置,据此可
以判断新旧日期所占的范围Xi计算经度差AXX2
(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一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
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
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小时
计算时间差AT
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T1
教学后记:
总序第个教案
第二讲:基础知识—地图部分
[考纲要求]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
图。地形剖面图。
[知识讲解]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
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x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
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x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x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x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
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x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例题1、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匕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例题2、按照1:5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
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厘米。(104厘米110厘米)
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
这条河流是我国的。(长江)
例题4、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
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厘米。(6160千米1:700000008.8
厘米)
(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文字、符号)和注记(数字)
(三)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⑴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一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匕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一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
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不同比例尺地图要换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距
离内等高线的条数。
例1、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C)n*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B)\j
7
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i~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D)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
③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一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计算方法:
(x-1)d<AH<(x+l)d(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例题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
度可能为(B)
A.180米B.220米C.320米D.0米
④形状特征: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
示山谷(示意图如下)
山脊一
700800900
(2)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于长江河谷的
背风坡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
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3)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
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②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
海滨缓坡沙岸.
③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
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④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
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2.地形剖面图
(1)判读方法:
①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②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③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2)作用: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3)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
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
地形剖面图。
(4)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
西部沿87。30上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
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教学后记:
总序第个教案
第三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考纲要求]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
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知识讲解]
1.天球
(1)概念:球心为观测者,半径无穷大。
(2)地平线:观测者所在位置在地球上的切线。.
地平圈:地平面与天球所交的圆圈。f
⑶地平线(圈)与北极星(
观测者在赤道时,北极星位于正北位置。\
观测者在北半球某纬度,北极星与地平线(圈)的夹角为、一-/
该纬度的数值。
观测者在南半球时.,北极星在地平线(圈)以下,无法看到。
2.宇宙间的天体。
(1)天体类型。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
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外貌组成发光质量体积密度主要成分
恒星球状气体自己发光小大较大氢、氧等
星云云雾状气体和尘埃自己不发光大小较小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九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冥王星最小,
密度地球最大、土星最小。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
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
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
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著名的
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宇宙)
1光年=29.9792458万千米秒(光速)X365X24X60X60
=94605亿千米
以下距离的光行时间:
月球一一地球1秒多
地球---太阳8分钟
太阳一一比邻星4.2光年(比邻星是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九大行星比较:①距太阳的远近顺序、公转方向(逆时钟);②分类(类地行星、巨行
星、远日行星);③小行星的位置(火、木星之间),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公转方向(顺时
钟)以及慧尾的朝向。
(3)宇宙中的地球
r普遍性——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
特殊「日地距离适中——适宜温度
\「①自身条件1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
、特殊性——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41液态的水
I②宇宙条件——安全、稳定
3.太阳辐射。形式:电磁波;主要成分:H、He;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
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核聚变反应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
米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大气上界
大气圈
(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
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
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
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4)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右图):
光球层:黑子I
色球层:耀斑j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11年
日冕层:日珥、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50
7眸57s
200测站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150
100
_6我7吸」66-1~4「E22测取
的相关性。(如右图)300
250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200100痛
15050
落
信。100-0
一5g60-N0将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500K
450
400
即“磁暴”现象。350
300-\/V,一太阳黑子数
250
200
150二V一降水
100
189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年
4.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原因:
一、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月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向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二、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面对地球的半个月球,而被太阳光照亮的半个月球和面对地球的
半个月并不总是一致,受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如弦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
置成一直角,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图中月球左半球是明亮的,右半球则是黑暗的,朝
向地球的是图中虚线以上的半个月球面,此时在地球上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
一半亮一半暗,中间分界线十分明显(见图二),正因为明暗对比较大,所以用肉眼只能看
到明亮的半个球面。
(2)月相变化的规律:
亮面从西面出现,亮面从西面缺失,
初一初七、八十五、六廿二、三次月
新月(朔)上弦满月下弦新月
太阳落山时,出太阳落山时,从子夜在东方地
与太阳同现在正南天空,地平线上升起,平线上升起,
升同落子夜落入地平子夜在正南天日出时高挂南
线空,II出时落下方天空
出现的大致时间
月相名称夜晚所见形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海洋潮汐
(农历)
三者在同一直线,月球
新月或朔初一,不可见不可见大潮
居中
初七、初八、上半半圆,见于西半部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
上弦月小潮
夜天空,月面朝西阳以东
十五、十六,通宵一轮明月,东升西三者在同一直线,地球
满月大潮
可见落居中
二十二、二十三、半圆,见于东半部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
下弦月小潮
下半夜天空,月面朝东阳以西
山此可见,上半月(从朔到望),月亮的亮面朝向观测者的右边,即在夜晚观测时,亮
面朝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朔到望,亮面越来越大。下半月(从望到朔),月亮的亮面
朝向观测者的左边,即在夜晚观测时,亮面朝东,且随时间的推移,亮面越来越小。
(3)对月相的利用:一方面可利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时:阴历或农历月即以月相变化
为基础,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相隔7日,星期山此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利用月相可辩别
方向,如前所述,上弦月西边亮,下弦月东边亮,由此可根据月面亮面的朝向来确定地面上
的方向。
例: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
B.月技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满月)
5.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宇宙探测的发展。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
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人类从空间探索逐步进入空间开
发阶段。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2)宇宙资源的类型
①空间资源:获取外空间信息、做科学实验。②太阳能资源③矿产资源
(3)宇宙空间开发国际化
(4)宇宙中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处理办法。
教学后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师附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概论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场员工内部偷盗培训
- 化疗局部毒副反应的护理
- 抢救病人护理工作流程
- 2025短期合同工的劳动合同示例
- 2025标准城镇住宅装修合同范本
- 【8物(粤)期中】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含答案)
- 劳务合作协议书(个人咨询版)
- (完整版)python学习课件024600
-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 急诊科小讲课脑卒中
- 竞聘急诊科护士长
- 客运架空索道应急救援规范DB41-T 1453-2017
- 粤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 第二单元 小泥巴变变变 活动2 泥塑杯子 教案
- 第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职业技能竞赛(电气设备点检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新解读《JTG 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机房维保巡检服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