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绝密★启用前永年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2017。11高一历史试卷2017。11★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第Ⅰ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到镐京去朝拜周宣王.周宣王很喜欢儿子姬戏,就要鲁武公立姬戏为嗣君,做鲁武公的接班人。结果鲁武公按周宣王命令立姬戏为嗣君,即鲁懿公。材料反映出:A.当时宗法制已经很难实行B.姬括成为当时鲁国的小宗C.周宣王在诸侯中的威信将会更高D.统治者的个人好恶是西周时期立嗣君的主要标准2。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皇帝制C。郡县制D.行省制4.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郡国并行制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选拔最优秀的官吏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宋朝的枢密使D.唐朝的节度使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君主集权加强B.皇权渐趋衰弱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8.《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材料说明军机处: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实权 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D.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强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10。读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

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宋朝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D。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12。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13.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司法主权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15。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其主要依据应是: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C.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1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17。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18。革命口号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下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发生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③“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19。《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未能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2.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3。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年代阵亡人数(人)年代阵亡人数(人)19371251301940339530193824921319411449511939169562194287719A.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2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26.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7。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的召开28.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实行自治管理和行政自主30.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A.属于历史遗留问题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C.属于外交问题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第Ⅱ卷本卷共2个小题(第31小题18分,第32小题22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2)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按示例填写表格。(3分)①②③图一图二图三(3)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下列三幅图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地方行政制度?(图一图二图三图一图二图三(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的趋势是什么?(9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所引发的历史事件、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8分)(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4)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