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下表所示为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行业时间1912年1927年(或1928年)钢铁工业2521吨9.7万吨电力工业1.2万千瓦12.5万千瓦采煤业41.7万吨418.4万吨A.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B.民众生活得到了改善C.工业发展环境十分宽松 D.重工业获得了发展【答案】D【详解】由材料表格可知,钢铁工业、电力工业、采煤业均属于重工业,而这些行业从1912年到1927年(或1928年)都获得了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某些重工业行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就此得出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民众生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1912年到1927年(或1928年),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C项中“工业发展环境十分宽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2.20世纪20年代吕思勉撰成《白话本国史》。据此推测,其写作可能受下列事件影响的是A.新文化运动 B.护国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A【详解】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运动,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故20世纪20年代吕思勉撰成《白话本国史》就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答案为A;B是反对袁世凯复辟,与白话文无关,排除;C是1935年发生的,不是20世纪20年代之前,排除;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白话文的使用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3.民国初年,政府废除“跪拜、请安”等旧式见面礼,无论民见官、民间群体相见,均为免冠鞠躬之礼,“唯女子不脱帽”,当时“非惟士子遵行,即农工商亦无敢稍行违背”。这主要说明A.社会交往日益尊重个人自由 B.礼俗变革传递平等观念C.女性所受礼教束缚由此解除 D.政府强制推广西方文化【答案】B【详解】“跪拜、请安”体现的是以下对上的封建礼制,表明人与人之间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民国初年,“无论民见官、民间群体相见,均为免冠鞠躬之礼”,则体现了社交礼仪上渗透人人平等的意识,B项正确;材料所言的是社交礼仪,没有凸显个人意识和个人自由,排除A项;女子可以不脱帽,是对女子的尊重,但不等于女性所受的礼教束缚被解除,排除C项;材料信息看不出对违反新礼制的处罚,不能体现“强制性”,排除D项。故选B项。4.1912—1916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关于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达到86项,内含简化企业注册手续、奖励工商业发展、提供资金信贷、减免捐税、推广引导等大量内容。这些法规或政策(
)A.彻底清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B.扭转了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C.使民国经济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征 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北洋政府先后颁布关于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达到8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颁布了一些发展实业法规,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法规不涉及调整民族工业结构,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经济上仍保留着半殖民地化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5.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1.6万多份。读者称它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此时能引起读者如此反响的思想最有可能是(
)A.民主与科学 B.实业救国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新青年》”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民主与科学,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不涉及实业救国,排除B项;C项此时还没有巨大影响力,排除C项;自由平等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6.1912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后,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严查,最后却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身上,如果坚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凯极为被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动人,胜算很大。但国民党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已成历史定论 B.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国民党破坏民主宪政【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但国民党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次革命’””可知二月革命有走极端的嫌疑,是对民主宪政的破坏,D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B项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深入人心,排除C。7.“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中给出的是中国近代的复辟帝制运动。根据文中作者的描述,可知道作者是反对复辟帝制的。复辟帝制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代表性的是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它们发生的时间是1911-1920年这个时间段,因此这段文字写于20世纪初期,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名师点睛】材料中这段文字是来源于孙中山的《民权初步》,是孙中山针对当时的张勋复辟而写的一篇呼吁性的文章。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一系列民主事业的运动。后期又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开展了北伐运动。孙中山先生一生都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8.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通电向全国宣布起义消息。中华民国时期,“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上述现象说明清末民初的中国(
)A.革命成败受制于通讯变革 B.新技术影响社会发展C.科学观念为社会普遍认同 D.民众的政治觉悟提高【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重大的政治事件、人事变动和内政外交等都通电全国,说明清末民初,新技术影响社会发展,B项正确;革命成败受制于通讯变革的说法夸大了科技的作用,排除A项;科学观念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政治觉悟提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8.7%。农民到城市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民族工商业较快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可得出大量农村人口走向城市,成为商人或者工厂里的工人,说明当时城市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排除A项;官僚资本在20世纪20年代末才出现,排除B项;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19世纪40年代左右,排除C项。故选D项。10.图1为1911年《妇女时报》上题为“破天荒中国女子之凌空”的图像,图2为1913年《小说时报》上的“上海鲍金莲乘飞艇图”,两幅图像都是虚构的经过艺术加工的,由此可见民国初年A.女性职业有了新选择 B.平权平等观念的传播C.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 D.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答案】B【详解】两幅图像中虚构女子乘坐飞机,体现了对女性的重视,是平权平等观念的体现,B项正确;图示反映的是乘坐飞机,而不是从事于飞机有关的职业,排除A项;这两幅图像和飞机制造没有关系,排除C项;图中的女子形象是虚构的,因此不能说明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11.1915年10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出的国货产品约10万件,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A.折射出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 B.缘于北洋政府杜绝洋货的流通C.表明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D.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北洋政府举办国货展览会,广大群众争相购买国货,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明显错误,说法绝对化,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材料反映的主要是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C.中外生产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D.当时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上海的近代生活与内地的比较。说明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要比内地更快,存在地区的差异。故A正确。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详解】13.据史料统计,1912-1921年,荣氏企业的福新粉厂陆续建成开工8个厂,茂新粉厂也从两个厂增加到4个厂,面粉日产能力占全国的1/4,几乎操纵了全国的面粉市场。张謇的大生纱厂一厂新增纱锭5万枚,郭氏兄弟的永安纺织公司的初创资本达到600万元。据此可知,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晚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民族企业摆脱对外依赖 D.民族工业发展适逢良机【答案】D【详解】通过题干描述的现象可知,1912-1921年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完成,而1914年至1918年适逢一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良机,D正确;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A排除;1912年之后清政府已经结束,排除B;C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14.辛亥革命前,蔡锷追随过梁启超,主张维新立宪,辛亥革命时支持过军阀唐继尧夺取贵州革命政权,辛亥革命后对袁世凯有过幻想,二次革命中他反对孙中山。然而,在这些事件中,蔡锷并不是领导者,他对这些事件并没有产生过明显影响。评价蔡锷应以以下两件大事为主:在辛亥革命时于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的新军起义;四年后领导并发起护国运动。由此应该总体肯定蔡锷。这说明历史人物评价(
)A.应分清主流与支流 B.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C.应分阶段全面评价 D.应区分人物的动机【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在这些事件中,蔡锷并不是领导者,他对这些事件并没有产生过明显影响”可知,蔡锷参与这些逆时代潮流的活动作用微弱,不是个人的主要活动,根据材料“在辛亥革命时于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的新军起义;四年后领导并发起护国运动,由此应该总体肯定蔡锷”可知,蔡锷个人的主要活动有利于历史进步,应总体肯定,可见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主要和次要,主要活动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蔡锷的个人选择,未体现蔡锷受到何种环境的影响,晚晴民国时期的时代主题仍然是救亡图存,排除B项;材料对蔡锷的活动进行的是主次之分,而非阶段之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蔡锷的动机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5.晚清民国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评价女人“美丽”的标准也不断演化。下表反映了时间美丽女人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才华横溢的女人1930—1939年穿着时髦的名媛1940—1949年投身政治的名女人A.女性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近代教育推动男女平等C.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D.社会价值风尚发生变化【答案】D【详解】评价女性的标准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从服饰、婚姻思想,再到政治,说明社会价值风尚在变化,选项D正确;近代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并未有明显提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教育的作用,排除B;选项C错在“开始”,排除。16.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D【详解】依据表格中1915~1919年盈利指数的发展变化状况,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919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17.1913年宋教仁被刺,宋案由上海地方检察厅全权负责,上海地方检察厅向京师检察厅发送传票,要求将涉案人国务总理赵秉钧按期解送来沪。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要提起公诉。这两项事件可以体现(
)A.有些人曾努力维持民国初年建立的法治B.梁漱溟是非不分,站在北洋政府立场C.民国初年法制的独立与公正D.上海检方逾越了自身权限【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较量相关内容。根据关键信息“1913年,宋案由上海地方检察厅全权负责”、“1919年,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要提起公诉”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是非不分”,明显错误;C项“法制的独立与公正”,无从体现;D项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较量·民国初年的法治建设18.读下面材料。材料所述现象(
)……诚不忍诸先烈铁血所创之共和民国,断送于独夫民贼之手,是以率父老子弟,投袂奋起,不惜以危弱之赣,与专制恶魔对垒挑战,为全国创。…所赖诸公,指挥雄师纡筹伟画,分途并进,以寒敌胆。赣军一部,当效前驱。民国存亡,在此一举。A.源于袁世凯妄图实行独裁统治 B.表明辛亥革命面临失败危机C.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说明江西军事实力相对较强【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原因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断送于独夫民贼之手”,“不惜以危弱之赣”,“赣军一部,当效前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应是1913年李烈钧率先在江西发动的“二次革命”,这一事件源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妄图消灭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实行独裁统治,A项正确;材料所述史实是二次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已经被窃取,排除B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二次革命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江西的军事实力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9.北洋政府编纂的《清史稿》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与旧有正史相比,《清史稿》新增“邦交志”,第一次较全面地记述了整个清代的中外关系,基本抛弃了夷狄观念,不再将西方诸国视为附属国。这一变化(
)A.是辩证史观指导的产物 B.受清外交近代化的影响C.受通史体例改革的推动 D.是修史传统延续的结果【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北洋政府调整史书编纂体例,抛弃传统外交观念,用近代理念全面记述整个清代的中外关系,是西学东渐和晚清外交近代化的产物,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北洋政府在编撰《清史稿》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为指导,排除A项;据所学,《清史稿》记载的是清朝一代的历史,属于断代史,与通史体例改革无关,排除C项;《清史稿》新增“邦交志”,抛弃了夷狄观念,并非修史传统延续的结果,D项排除。故选B项。20.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认字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相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D.思想观念有所转变【答案】B【详解】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大力移风易俗。“怅然若失”说明普通市民对社会变革一时不太适应,故B符合题意;材料只有个别人物对剪辫的态度,不能说明剪辫易服难以推广,故A不符合题意;C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变革,故D不符合题意。21.危机与探索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许多种形式的探索。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答案】①鸦片②马关③洋务(自强)④戊戌(维新)⑤《辛亥革命》⑥《天演论》⑦新文化【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爆发了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因此①处是鸦片;1894-1895年期间发生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因此②处是马关;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企业,因此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因此③处是洋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是维新变法的高潮,因此④处是戊戌;1911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因此⑤处是辛亥革命;严复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发表《天演论》,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武器,因此⑥处是《天演论》;陈独秀于1915年在《青年杂志》上发表《警告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因此⑦处是新文化。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在教科书改革上,1920年1月1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向各省发布训令,要求全国各学校“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同年4月,教育部又规定:截至1922年,文言文教科书一律采用语体文。同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中华书局也出版了用语体文编辑的新教育教科书。此后,文言教科书就渐渐地被淘汰,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正式得到确立。教科书的内容也随之改进,尤其是国语与国文教科书,取材日益注重实用性。一方面,“五四”前后涌现出来的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连同一些古代优秀的白话小说,都被选进了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体裁日趋多样化,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各种文体,如书信、传记、序跋。教材编写也从“成人本位”转向“儿童本位”,注意教材的趣味化。——摘编自曲铁华、于桂霞《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五四”时期中小学教材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时期中小学教材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教材内容广泛,注重实用性,体裁多样;关注儿童,注意趣味化。(2)意义:确立了白话文教材的法定地位,推动了教育向近代化转型;有利于教育与科技文化普及、推广;促进了文学革命的逐步开展;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精神。(答出3点)【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教育部又规定:截至1922年,文言文教科书一律采用语体文。同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中华书局也出版了用语体文编辑的新教育教科书”可知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根据材料“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正式得到确立”可知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根据材料“教科书的内容也随之改进,尤其是国语与国文教科书,取材日益注重实用性”可知教材内容广泛,注重实用性,体裁多样;根据材料“注意教材的趣味化”可知关注儿童,注意趣味化。(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文言教科书就渐渐地被淘汰,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正式得到确立”可知确立了白话文教材的法定地位,推动了教育向近代化转型;根据材料“‘五四’前后涌现出来的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连同一些古代优秀的白话小说,都被选进了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有利于教育与科技文化普及、推广;根据材料“文章体裁日趋多样化,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各种文体”可知促进了文学革命的逐步开展;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可知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精神。23.《新青年》自1915年9月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新青年》刊发了大量译文,译文类别及变化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科研课题申报书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备考的资源利用与试题及答案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切入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精心准备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的心理素质要求试题及答案
- 财务与审计的关联与差异试题及答案
- 项目目标验证与跟踪机制的构建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师课题研申报书
- 理财师与投资者的信任关系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租赁活动板房协议书
- 管道燃气安全培训课件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工程设备材料补充信息参考价2025
- 慢性病管理的护理方法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件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动物源胶原蛋白行业销售格局与推广策略研究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完形填空夹叙夹议文(含答案)
- 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安保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