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二)(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本题8分)江南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其中苏州园林更是名闻(xiá)迩。明清时期,苏州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世纪至18世纪的顶盛时期,有园林大约200多处。其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高,世所罕见,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是纷至(tà)来、络绎不绝。走进远离(xuān)嚣的苏州园林,长廊回曲,庭榭错落,石峰林立,假山盘旋,古朴清幽的景致,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偶见湖(pàn)几株绽放的桃花,宛如妙龄女子在水边轻歌漫舞,真是让人心驰神往、沉醉其中。(1)(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名闻(xiá)迩
②纷至(tà)来
③(xuān)嚣
④湖(pàn)(2)(2分)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选出来并改正。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3)(2分)语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作修改。2.根据语境,完成古诗文默写。(本题8分)了解一地的民俗,必然要走入当地,赏山川之美,品情意之绵。忽逢桃源,惊艳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①,②”的绚丽;遥望洞庭,感叹于“③,波撼岳阳城”的恢宏;伫立水湄,迷离在“④,白露未晞”的凄美;流连河洲,吟唱出“⑤,君子好逑”的思慕;徘徊城头,体会着王勃在《⑥》中“⑦,⑧。”超越时空的深厚友谊。3.八年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以下任务。(本题4分)【材料一】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但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材料二】我校学生进行“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如下。(1)(2分)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宣传的意义。(2)(2分)为倡导低碳生活,宾馆不再向住客提供一次性牙刷。下面是客房内的提示语,请你帮助修改,使其更温馨得体,不超过20个字。原提示语:本宾馆一律不提供一次性牙刷!第二部分(50分)(一)名著阅读4.清明节习俗众多,比如放纸鸢(风筝)、踏青、植树、折柳、荡秋千、蹴鞠等。请结合《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内容,推断以下风俗关键字的造字法。(本题3分)汉字说文解字造字法鸢,鷙鸟也。从鸟屰声。与专切①柳,(桺)小杨也。从木丣聲。丣,古文酉。②鞠,蹋鞠也。从革匊声。鍸,或从屩。③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本题4分)他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他的。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也是为了纪念的缘故。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他是个节士,而且是个浮游尘外、清白不污的节士。“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剧,可是他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他是楚国的贵族,怀王时候,做“左徒”的官。左徒好像现在的秘书。他很有学问,熟悉历史和政治,口才又好。一方面参赞国事,一方面给怀王见客,办外交,头头是道。怀王很信任他。(1)(2分)文段中提到的这个人是谁?简要谈谈文段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2)(2分)怎样理解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15分)【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注】①树杪(miǎo):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丙】临江仙①宋·陈与义高咏楚词②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⑤。(选自陈与义《简斋集》)【注】①北宋灭亡后,陈与义在南宋建炎三年流落南方。②楚词:特指屈原的辞赋。③句意为鲜艳的榴花比不上当年京师宴会上鲜红的舞裙。④戎葵:一种花卉,有向阳的特性。⑤湘中:指屈原投江处。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父叔辈张灯龙山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②踵不得旋③悄怆幽邃④以其境过清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A.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活板》)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核舟记》)9.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0.【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的环境,【丙】文写词人端午节高咏楚辞。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土及三篇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丙】三文各自寄寓的不同情感。(3分)【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本题11分)【材料一】①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②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主要活动仪式是祭祖、扫墓,这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礼俗活动之一。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③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①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饥饿难忍,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熬了一碗肉汤。重耳得知真相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几年后,重耳做了国君成为晋文公,但论功行赏时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介子推却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②晋文公听说后,羞愧不已,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止。装殓时,有人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封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材料三】清明节的习俗①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盒,轿马后挂锭,璨璨然满道也。"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②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③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④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清明踏青习惯。⑤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⑥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1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B.春秋时晋文公将臣子介子推死难日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以示纪念。C.扫墓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清明扫墓产生于秦,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D.清明节扫墓祭祖,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优良传统。12.材料一第三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13.请你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清明节”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本题17分)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乘车去安塞。安塞路不好走,因为西川河弯弯曲曲,常常挡在路上,大小石头在波浪中出没,这可忙坏了司机的双手,时而换高档时而换低档,一个同行者喊道:“哎呀,快把人摇得散了黄了!”③一进入安塞地界,到处是五谷的气息:玉米的、谷子的、糜子的、小麻的、黄豆的、豌豆的,还有地椒的气息、羊的气息。地椒是这里和志丹、吴起一带独有的一种香味浓郁的野草,到处都是。④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⑤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⑥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⑦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我又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安塞这时已修建起相当气派的大礼堂。当时任县文化局副局长的贺玉堂,是一个已经在好几部电影中唱过歌的著名民歌手,他在他的办公窑洞,为我放声高歌,那奇高的嗓音,让我叹服。他还就近找了几个腰鼓手给我表演,我再一次被那腰鼓感染了,久久难以平静。然而,几次提笔,又搁下。从生活到艺术,有时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后来我认识到,那是因为我内心的认知和感情,还未到火候。⑧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⑨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扑棱着翅膀,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⑩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⑪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⑫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⑬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在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在石鲁笔下的火红高崖下,孩子们忘情地歌舞。⑭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⑮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的“安史之乱”期间,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有人说,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⑯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4日15版,有删改)14.(2分)梳理“我”对“真武洞”的情感态度变化,完成下列表格。段落内容情感态度①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着迷④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1)⑬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赞美⑮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2)15.(3分)作者第二次到安塞时,发现安塞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16.(4分)下列甲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试从语言、写作手法等角度赏析它们的异同之处。甲: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桃花鼓声安塞》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1)相同点:
(2)不同点:17.(3分)文章结尾写道:“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某种艺术形式或地域文化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18.(5分)与作者被选入课本的《安塞腰鼓》一文相比,本文也写安塞腰鼓,但为什么题目是“桃花鼓声安塞”?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第三部分(60分)19.(本题60分)作文。寻访姑苏符号,就是在姑苏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风土人情、文化遗产……中解读最美姑苏的元素、符号,感受苏州的山水气象和文化底蕴,传承传统美德和先贤精神,展现苏州发展的古韵今风:就是在知姑苏、行姑苏、爱姑苏中涵养家国情怀。请以“寻访姑苏符号”为话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也可以“寻访姑苏符号”为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参考答案1.(本题8分)(1)(4分)遐沓喧畔(2)(2分)“顶”“鼎”“漫”“曼”(3)(2分)“大约200多处”改为“大约200处”或“200多处”2.(本题8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气蒸云梦泽蒹葭萋萋窈窕淑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本题4分)(1)(2分)低碳生活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因为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所以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2)(2分)为了绿色明天,请您自备牙刷。4.(本题3分)会意(或者象形)
形声
形声5.(本题4分)(1)(2分)①屈原。②忠臣、节士,有学问,口才好,受君主信任、后人敬佩。(2)(2分)①该句意为: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②从中可以看出屈原的清高和自信,同时也预示了他的悲剧结局。(2分)父叔辈/张灯/龙山(4分)像脚后跟凄凉因为(2分)C9.(4分)(1)从城隍庙到蓬莱岗,也没有不挂灯的。(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10.(3分)甲:①根据小贴士“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可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如梦的慨叹。②根据甲文“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等可知,作者描绘了父叔辈张灯龙山的盛况和美好,表达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乙:小石潭的景物具有寂静、幽深的特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贬谪生活中的孤独、悲凉、凄怆之情。丙:①借酒凭吊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②根据背景资料,表达对家国离乱、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痛苦。③借葵花的向阳特性来比喻自己心系故国,始终如一,表达爱国之情。④根据“天涯节序匆匆”可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⑤根据“榴花不似舞裙红”可知,表达今不如昔的悲痛。(3分)C(5分)举例子,列举了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使说明更严谨有力。13.(3分)示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建立纪念馆进行清明文化展览;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举办“清明诗会”诗歌作品征集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踏青、植树等活动。14.(2分)失望景仰15.(3分)①交通更为便利。②城市更为繁华(由县到区)。③腰鼓成为城市的招牌与名片。16.(4分)相同点:句式较为整齐,且多用短句,写出安塞人昂扬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力。不同点:甲——多用主谓短语,表现孩子们热情欢快,活力四射。乙——①排比、对偶、比喻,②写出安塞后生们矫健的身姿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17.(3分)①本文的安塞腰鼓铿锵有力,富有生机,这种文化给安塞人蓬勃向上、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②北京的建筑方正典雅,大气沉稳,走进胡同与四合院,给人以规正有序的美感。③如此地域文化形成了北京人沉稳大气、遵守规矩、保守的特点。④艺术形式与地域文化给人以鼓励和建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熵基科技】2025多模态生物识别白皮书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Alberto in Germany-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低压电器-项目式教学》教案 16.单元三 任务三 任务一 自动循环控制线路的制作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大单元教学】人教部编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 酒店消防设施维护合同范本
- 商贸公司合作协议范本
- 光纤敷设安全合同
- 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国际服务贸易的合同
-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DB4331T 7-2024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与服务
- 香港外汇管理制度规定
- 2025年磁粉探伤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婚姻保证忠诚协议书
- 【MOOC】跨文化交际-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超声波洗碗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任务话题讨论答案(第二套)
- 初中尺规作图典型例题归纳总结(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