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座小学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学科教学教案

班级:二年级(1)班

教材版本:苏教版下册

拟写教师:宋华平

拟写时间:2019年2月25日

海座小学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学科教学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

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

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提高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预习指导:

自主准备:

分一分。

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

呢?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自主探究:

—>读一读

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人,还剩()枝。

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枝)。1是余数

104-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二、试一试。

把分铅笔有剩余的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04-4=n(人)□(枝)104-6=n(人)□(枝)

自主应用:

一、先摆一摆,再填一填。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

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

12・4=口(个)154-4=0(人)……□(枝)

134-4=D(人)……□(枝)164-4=D(个)

144-4=0(人)……□(枝)

比一比: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今天学习的内容,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通过

预习你想告诉大家哪些知识?有哪些疑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

二、交流自主探究方案。

1.交流自主准备。

把10枝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

呢?把你操作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2.汇报交流情况。

⑴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⑵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⑶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

余。出示表格:

表⑴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250

520

表(2)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331

422

614

2.交流自主探究。

1.写算式

⑴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⑵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

这1枝还能分吗?

你会列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1是什么?

板书:104-3=3(人)...1(支)

⑶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

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

除数3是什么意思?商3是什么意思?1呢?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2.试一试

谈话:表(2)中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反馈交流:104-4=2(人)……2(枝)10+6=1(人)……4(枝)

说一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

3.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

什么?

3.交流自主应用。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

方形,结果会怎样?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

1.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除法竖式,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为什么不可以余下4根?为什么不可以余下5根?

比较这些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除数是4,余数只出现了哪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余数为什么一定要小于4?

小结:除数是4,如果余下的数又满4根,那就可以继续分,一直分到余下的数不满4

根,不够摆出正方形,也就是余下的数一定要比4小。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

除数小。

2.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如果余数是6,除数可能是几?最小是几?

3.回顾反思。

什么叫余数?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三、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4题。

列式时注意算式后面的单位名称。

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

104-3=3(人)....1(枝)

余数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题一第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正

确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计算规律,进一

步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具体情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预习指导:

自主准备:

一、学一学。

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算式:□+口=口()

竖式:3……商

除数……4)12……被除数

124和3相乘的积

012-12=0

答:可以放盘。

二、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164-4=64-3=

自主探究:

一、先摆一摆,再算一算。

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算式:□+□=□()……□()

竖式:____立……()想一想:

()...5)12.....()商是(),你是怎么想的?

□口10表示什么?余数2呢?

答:可以放盘,还剩个。

二、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184-4=354-6=

自主质疑:

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书第4页的内容,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吗?通过预习你

想告诉大家哪些知识?有哪些疑问?板书课题。

二、交流自主探究方案。

1.交流自主准备:

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算式:□+口=口()

竖式:3……商

除数...4)12..被除数

12...4和3相乘的积

0...12-12=0

答:可以放盘。

想一想,竖式中的两个“1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被除数“12”表

示一共要分12个苹果,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每4个一盘,3盘一共分掉12个苹果)

追问:竖式中的“0”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0”表示12个苹果全部分完,

。是用“12-12得到的)

注意写答。

2.交流自主探究。

一共有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放了几盘,还剩几个?

学生汇报交流:

算式:12+5=2盘...2(个)

竖式:□……()

()5)12()

□□

答:可以放_____盘,还剩个。

想一想:商是(),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2盘一共分掉了几个苹果?是怎样算出来的?10表示什么意

思?

竖式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2”表示12个苹果分掉10个,还

余2个没有分完,2是用"12-10"得到的)

指出:竖式中的“2”叫余数。(在竖式旁板书:余数)

注意写答句和答句的完整性。

3.交流自主质疑。

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实际应用,在比较中掌握试商方法

1:把18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6的?

启发学生联系问题情境解释自己求商的思考过程,并相机明确:可以用乘法口诀先想“3

X()=18”。

2:把18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能正好分完吗?为什么?

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4的?如果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怎样想?

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4与几相乘最接近18,又小于18”。

讨论:如果商3,你认为行吗?为什么?如果商5呢?

引导学生联系问题情境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作出解释。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地计算出结果,再选择一两组题目要求说说试商的思考过程,进一

步明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想除数与哪个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

5.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6.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后,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写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124-4=3(盘)

3……商

除数...4)12.....被除数

12...4和3相乘的积

0...12-12=0

答:可以放_____盘。

12+5=2盘...2(个)

……()

()...5)12.....()

□□

答:可以放_____盘,还剩个。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1)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总课时编号:3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1〜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懂得

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能正确列示,计算,解决相关事件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难点:

通过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方法来检查计算准确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最近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学会了除法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

的除法竖式计算,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题目完成的最棒。

二、基本练习

讲述:小朋友,今天是齐齐的生日。她的妈妈为你们准备了香甜的蛋糕和一些美丽的气

球,愿意和她一起分享吗?那就请你们一起帮助齐齐完成下面的题:

1.出示练习一第1题。

学生仔细观察图,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看图说图意。

学生解答,注意单位名称。

除了列出两道有除法算式之外,还可以怎样列示?

比较乘加算式的结果是除法算式的什么数?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请四个小朋友到黑板前来做,其他小朋友在下面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对板演的同学完成情况作评价。

小结:我们可以用一个数里最多有几个几来想商.

3.完成练习第3题

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完成

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说一说是怎样试商的,做时要注意些什么?

4.出示练习第4题

我们来做开火车的小游戏。

观察每一列车上的题你有什么发现?

男生开第一辆,女生开第2辆,比一比谁的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指名板演.

做开火车状,呜--,火车开,到北京--------。

5.抢答。下面各题商是几。

38+6684-8204-3444-5594-7194-4

6.出示练习第5,6题

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要求:注意单位名称的填写,及口头答。

学生汇报。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今天的表现如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1)

想()里最多有()个()

余数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2)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总课时编号:4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的7〜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能应

用有余数的除法正确解决相关问题,并初步学习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合理确定问题结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时间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学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时间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

实际背景确定合适结果。

二、基本练习

1.老师这儿有几题有余数的除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指名板演。

练习第7题上面四题。

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商的?

引导比较除数和余数,通过余数要比除数小来检查自己写得对不对。

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练习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思考:你是怎样想的?

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4,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几?

说一说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当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如果商是1,被除数是()。你是怎样想的?如果

商是6,被除数是()o如果商是9,被除数是()。

3.练习第12题。

学生计算填写表格。

讨论:除数是3,余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余数会按“0,1,2”的规律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

余数的这种变化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4.思考题。

□+□=4...1口+□=口....3

4是什么数?1是什么数?3是什么数?你想到了什么?

应该先确定什么数?

你能写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第9题:(课件出示)

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列式解答,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交流说一说怎么想的:

第(1)题为什么要除以4?7是什么意思?还余下几张?

第(2)题这些纸够做8个灯笼吗?为什么?

结合上学期的解题方法理解解题方法。

2.出示练习第10题

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第(1)题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剩下的皮球怎么办?第(2)题如果全部装入盒中,至少需要多少个盒子?理解“全部”

“至少”的意思,思考合理答案。

为什么是8个盒子呢?

3.出示练习第11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

怎样列式?50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解决问题。

为什么最多只能买8支,不能买9支?

4.比较9,10,11题,为什么剩下的余数有的时候舍去,有的时候要加上呢?

小结:我们在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相关问题时,应思考问题的实际生活背景合理确定

问题结果。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你们对自己今天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

题时,还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2)

第二单元:认识时、分、秒

认识时、分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结构。认识整时,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

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理解1时=60分。

自主学习方案:

准备一个钟。

自主准备:

一、钟面上有什么?

有数字:从()---()o

有两根针:

长针是()针。

短针是()针。

自主探究:

一、认识整时。

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是9时。

写作9:00,读作9时。

二、认一认。

()时()时

三、数一数。

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平均分成()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平均分成()个小格,

所以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分。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小时,时针从12走到10,走了()小时。

分钟从12走到3,走了()分,分针从12走到10,走了()分。

四、拨一拨。

在钟面上拨一拨,看时针走一大格,分钟走了()小格。时针走了1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圈是()分,所以1时=()分。

自主质疑:

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例题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间?

我们要知道时间,除了看手机上的时间,问爸爸妈妈,还要会看钟表上的时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二、交流自主预习方案。

1.交流自主准备。

钟面上有什么?

认识钟面。

钟面是有什么?

学生交流。

同桌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2.交流自主探究。

认识整时

1.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九时的钟面。

提问:这是几时?你是怎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上试一试。

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数一数

4.认识时分。

(1)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平均分成()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平均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

从12-3是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

从12-10是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

(2)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交流:时针从12移动到1,就是走了一大格,表示经过了一小时。从几到几也是1小

时?

从12移动到2是多长时间?从12走到3呢?到5呢??到9呢?至!J12?经过4小时,

从12移动到几?

小结:只要时针在钟面上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就是走了1大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

小时。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3)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分。(板书)

交流:分针从12移动到1,就是走了一大格,表示经过了()分。

分钟从12移动到2是多长时间?到5呢??到12呢?

拨一拨。

(4)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同桌合作拨钟,观察分钟走一圈,时针了多少,从数字几到数字几,是几小时?时针走

了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是多少分?你有什么发现?(分针走一圈即60小格,时针走一

大格)

板书:1小时=60分

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自主质疑。

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拓展

1.初步体验1分钟: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对于1分钟,你有什么感觉?(很短)

1分钟还能做什么?试一试。

2.初步体验1小时:

“想想做做”第6,7题。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对于1小时,和1分钟相比,你有什么感觉?

1小时可以做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

1时=60分

认识几时几分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6

教学内容:

教学第11,12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

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教学难点:

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自主学习方案:

自主准备:

一、忆一忆。

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小格,一共有()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钟走一小格是(),一大格是()o

1时=()分

自主探究:

一、学一学。

时针指向9和10之间,不到10,是9时多。分钟指向6,从12走到6是6大格,即

6X5=30小格,是30分。所以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30分,写作9:30。

二、填一填

()时()分()时()分()时()分

():()():()():()

三、做一做。

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间:

3:208:456:3012:1510:554:05

自主质疑:

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来学习“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几分)

二、交流自主预习方案。

1.交流自主准备。

忆一忆。

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小格,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

格是(),分钟走一小格是(),一大格是()o

1时=()分

2.交流自主探究。

学一学。

时针指向几?是几时多?分钟指向几?是几分?

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时()分。

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通过计数时针、分针在钟面上走过大格和小格的个数来表示几时几分。

1.出示例题图。

第一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三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四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例题图。

分针继续往前走,(7:55),现在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不说它是8:55分?

全班交流:虽然时针好像指着8,但没到8时,比8时少5分,所以是7时55分。

分针继续往前走,(8:05),现在是什么时间?

全班交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表示的是8时。现在分针移动了5小格,比8时

多一些,5小格是5分。因此,钟面上的时刻是8时零5分。

(板书:8时零5分)

提问:8时零5分,还可以怎样写?(指名板书:8:05)

指出: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一种是写出汉字的单位名称,另一种是用符

号“:”隔开表示时、分的数。不管怎样表示,当表示分的数不满10时,要用零(0)几分

表示。

小结:7时55分和8时零5分都接近8时,也可以说它们都是大约8时。

交流填一填。

学生汇报,交流。

三、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谈话:请大家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才认的这几个钟面,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怎样

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反馈:谁来说一说,怎样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明确:先根据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过了多少个小格,钟面上表示的

时间就是几时几分。

2.“想想做做”第2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小组活动,指名展示,同桌检查。

四、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

8时零5分8:05

7时55分7:55

认识秒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7

教学内容:

教学第13,1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

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秒的过程中,增强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并拥有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自主学习方案:

自主探究:

一、学一学。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钟,秒钟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秒。

秒钟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

二、认一认。

哪一根针是秒针?

三、看一1看。

仔细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钟走了()小格。

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所以1分=()秒。

四、试一试。

你能说出下面的时间吗?

08:30:34_时_分—秒

自主应用:

一、做一做。

1.看着秒钟的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用30秒背乘法口诀,你能背()句。

3.写自己的名字,用了()秒。

4.1秒钟,我可以做什么事?

二、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用到秒来计量时间?

自主质疑:

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实物钟、跳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例题图。

明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

这句话里有一个时间单位,是什么?

秒是比“分”更短的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认识秒)

二、交流自主预习方案。

交流自主探究。

1.认一认。

课件播放(秒针走动的嘀嗒声)

提问:走动的是什么针?(秒针)

哪一根针是秒针?

2.学一学。

提问:通过自己的学习,你知道了关于秒针的哪些知识?

全班交流: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钟面上最长最新的针是秒针。(在钟面上指一指)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

3.看一看。

了解1分=60秒

课件动画演示

同桌合作观察:秒钟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秒钟走一圈,是多少秒?分针走了一小格,

是多少分?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分=60秒

4.试一试。

认识电子钟和秒表

课件演示

小结:时刻的读法按照时、分、秒的顺序依次读。

三.实践感受秒的长短。

交流自主应用。

做一做。

1,感受1秒。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秒针走动的节奏是怎样的,谁能给我们拍出来?

全班交流:

(1)个别拍手

(2)听课件上秒针走动的声音,想一想它的节奏。

(3)同桌交流:再试着拍一拍。

(4)全班跟着课件一起拍手,一秒拍一下。

小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一秒钟才“嘀嗒”一下。

想想做做第2,3题。

2.感受几秒。

(1)提问:一秒钟可以做些什么事?

(2)游戏:写自己的名字大约需要几秒?

一名同学从教室后面快走到前面大约需要几秒?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

追问:快吗?(一起拍手感受9秒)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用到秒来计量时间?

小结:1秒钟虽短,可是无数个1秒钟累积就是很长的时间。正是这短短的一秒钟、一

秒钟的累积,我们才能慢慢把事做完。

自主质疑。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了很多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秒

1分=()秒

时、分、秒的练习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总课时编号:8

教学内容:

教学第15-17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了解单位时间的长短,能熟练辨认,读写钟表上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建立单位时间的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学习经验;体会生活与时间的紧密;获得珍惜时间的感受。

教学重点:

认识和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时间单位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能认读钟面上的时间,知道我们的学习,生活都要

用到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时分秒的知识,看谁掌握的最好。(板书课题)

二、巩固时间单位。

1.回忆时间单位。

我们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

练习第1题。

学生填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复习进率。

1时=()分1分=()秒

练习第2题。

学生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掌握计时方法。

1.练习第3题。

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第3题问题,学生回答。

你还能说说分针从12走到几是多少分吗?

现在你能说说时针从12走到几是多长时间吗?

2.练习第4题。

学生看钟面,填写钟面上的时间。

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确定是几时几分的?

3.练习第5题。

按要求画上分钟,想一想,分针应该指向几?

交流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想的?

四、体验生活里的时间。

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时间过去就不会回头,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有规律

的起床,学习,休息等,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1.练习第6题。

先说一说具体的时间。

学生填空。

2.练习第7题。

先读一读,再交流。

出示班级的作息时间表,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3.练习第8题。

看图,图中表示的是什么事?

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结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出示思考题:

学生交流填写。

你是怎么想的?

阅读《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时=60分

1分=60秒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在现实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

向。

2.过程与方法

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

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自主探究:

一、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

1.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方

2.想一想,小明早晨面向太阳,就是面朝()边。那么后面是();左边是();

右面是()o

如果,小明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

自主应用:

1.在教室里,面向东站立,右手侧平举,右面是()面。面向南,右面是

()面,左面是()面。再面向西站立,右面是()面,左面是()面。

2.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想一想:学校的大门面朝哪?幼儿园在学校的哪一边?操场在学校的哪一面?

3.和你的好朋友在教室里面对面站立,先分别指一指各自的前、后、左、右,再指出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

1.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方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

2.想一想,小明早晨面向太阳,就是面朝()边。那么后面是();左边是();

右面是()o

说一说:看图指一指、说一说、小明前面、后面和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填一填:学生再填一填,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想法,再汇报交流。

模仿小明面朝东站起来指一指。

如果,小明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

这题先怎么想呢?指名汇报。再填一填。

师:谁能再选一个方向,再指一指、说一说两组相对的方向。

二、讨论自主应用。

1.在教室里,面向东站立,右手侧平举,说出右面的方向。面向南,说说右面、左面各

是什么方向。再面向西站立,说说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学生站起来和老师一起完成,交流。并说一说各个方向的名称。

2.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同桌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四个方向的?有什么方法。

3.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认真理解题意。

学生再面对面站立,分别说出自己的前、后、左、右,指出东、西、南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互相指指、说一说。

交流:你们俩指的位置、方向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一说。

三、应用与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想一想,和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全班交流。你确定另外三个方向是怎么想的?

提问:当你面朝北时,怎样很快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呢?

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一读题,看一看图里房间的安排,要求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你能说说小华房间的东、西和南面各有什么吗?

追问:你是怎样找到小华房间的东、西、和南面的?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想像一下,你现在站在操场的中间,你知道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吗?

同桌讨论交流。

交流: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不同?

引导:课后去操场看一看,和相像的一样吗?

四、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方向?你有什么收获?

2.同桌交流,自己的房间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物品?

板书设计:

认识方向

前、后、左、右

东、西、南、北

认识平面图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材第20~2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线路。

2.过程与方法

在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线路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根据平面图中的方向标,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理解从现实空间到平面图上物体的转化。

自主探究:

--、画'一画。

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试着在一张纸上画一画。

二、认识平面图。

1.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用“t”是标出北方。如

图:

2.现在你能在平面图上记录操场四面的物体吗?

自主应用:

想一想,说一说:到人民公园,应该朝哪个方向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学校里,有没有注意观察过我们的学校呢?

指名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每们学生试着在一张纸上画一画。

师:我们可以用一张平面图来记录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板书:认识平面图。

(二)认识平面图。

1.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用“t”是标出北方。如

图:

讲解: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的。为

了标明方向,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

(板书:t)来表示方向,这个符号叫做指向标(板书:指向标)这个指向标的意思

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

2.再次做记录。

现在,你能把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记录在这张平面图上吗?

学生动手制作。

交流展示。

3.交流自主应用。

问:小明到人民公园应向哪个方向走?如果小明想到百货大楼去,应向哪个方向走?去

新华书店呢?

小组讨论。再交流。

二、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右面是青山小学校园平面图的一部分以及校园平面图。如果要你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所学校,你准备怎样介绍?

先独立看图,自由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行走的方案。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想想做做”第4题。

师带领全班学生说一说行走路线。

学生动手填一填。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平面图。

说一说每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朝哪个方向走,集体判断、交流。

谈话:平时我们逛商场时,住宾馆时一定要留意紧急出口在哪里,这样一旦出现意外,

我们能第一时间逃生。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学校平面图,说一说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对自己今天的上课满意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认识方向

公园电影院体育场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11

教学内容:

第23、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

考的意识有所增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来确定方向。

自主探究:

一、在图上标出方向。

在学校东、南、西、北的建筑物。

上标出方向。

二、照样子,填一填。

超市在学校东和北之间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西和南之间的西南面;体育场在学校的东

和南之间的()面,人民桥在学校的()面。

三、指一指。

站在教室的中心,先指一指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能用手指出教室的东

北、东南、西北、西南在哪儿吗?

自主应用:

1.请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

2.下面是一块街区的方位图,看图填空。

电信局市政府建设银行

邮政局市民广场文化超市

第一中学教育局实验小学

(1)市政府在市民广场的()面,在建设银行的()面。

(2)电信局在市民广场的()面,在第一中学的()面。

(3)小明从实验小学出发,走到()方向的市民广场,再向东走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800-100400+400900-500200+100

1000-100600+400700+3001000-200

一、课前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

分别是谁?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四个方向。(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出示主题图

结合自主学习方案,学生先观察:图上有哪些建筑物?先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师读一读:超市在学校东和北之间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西和南之间的西南面;体育场

在学校的东和南之间的()面,人民桥在学校的()面。

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交流后,全班学生填在括号里。

学生讨论后得出: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面。

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重点让学生感悟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学生再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