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_第1页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_第2页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_第3页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_第4页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

I目录

■CONTEMTS

第一部分智能航运技术概览...................................................2

第二部分无人船舶技术发展史................................................4

第三部分无人船舶关键技术解析..............................................7

第四部分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安全保障.......................................9

第五部分无人船舶在特殊环境应用...........................................12

第六部分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经济效益分析...................................16

第七部分无人相舶技术标准制定与监管.......................................19

第八部分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未来展望.......................................23

第一部分智能航运技术概览

关键词关键要点

智能航运技术概述

1.智能航运的概念和目标:

-智能航运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旨在提高航运效

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它的目标是通过自动化、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来优化船舶运营、港口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2.智能航运的主要技术:

-人工智能(AI):用于处理复杂数据、做出决策和优化

航行路线。

-大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船舶、港口和供应链中的海

量数据,以发现模式、趋势和见解。

-物联网(IoT):连接船舶、港口设备和供应链参与者,

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

3.智能航运的潜在好处:

-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

增强航行安仝,降低碰撞和事故风险。

-优化港口运营,减少拥堵和提高处理能力。

-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智能航运技术概览

定义

智能航运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AI)、自动化和数据分析,

增强海事运营和提高航运效率的一种航运方式。

关键技术

1.自主航行系统

*无人驾驶导航系统,使船舶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航行。

*传感器、雷达和其他设备提供感知能力和环境感知能力。

*算法和软件控制船舶的运动和决策制定。

2.远程操作

*允许船舶从岸上远程控制和操作。

*实时视频和数据传输提供船舶情况的远程可视性和控制。

*无线网络和通信技术确保可靠的连接。

3.船舶健康和状况监测

*传感器和诊断系统监控船舶的关键系统和设备。

*数据分析识别异常情况、预测故障并优化维护计划。

*实时监控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4.航运优化

*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路由、装载计划和燃料消耗。

*实时数据馈送提供交通、天气和市场动态的信息。

*优化决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5.船岸协调

*船舶和港口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实时数据传输简化抵达、装卸和离港流程。

*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港口吞吐量并优化供应链。

6.数字李生

*船舶和航运运营的虚拟模型或数字复制品。

*允许对不同场景进行模拟、优化和测试。

*提供对船舶、系统和流程行为的深入了解。

主要优势

*提高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改善感知能力、提高应急响应。

*提高效率:优化航线、装载计划和燃料消耗,降低成本。

*提高可靠性:优化维护并预测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提高可持续性:优化燃料消耗,降低排放,保护环境。

*劳动力效率:自动化任务解放船员,让他们专注于更高价值的任务。

当前应用

智能航运技术已在各种航运领域得到应用,包括:

*远洋航行:无人驾驶货船、远程控制油轮

*港口运营: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船岸协作系统

*内河和沿海航行:无人驾驶渡轮、智能内河驳船

*海洋调查:无人驾驶研究船、远程操作水下航行器

*军事和执法:无人驾驶军舰、远程操作扫雷艇

未来趋势

智能航运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成熟,预计未来将出现以下趋势:

*更高级别的自主能力,实现完全无人或极少人驾驶的航行。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整合,增强数据处理和决策制定能力。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广泛应用,优化航运运营的各个方面。

*智能船舶和港口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交互。

*智能航运技术的监管框架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部分无人船舶技术发展史

关键词关键要点

【无人船舶技术萌芽】;

*19世纪:遥控模型船舶的出现,为无人船舶技术发展奠

定基础。

*20世纪初:无线电遥控技术的改进,使船舶可以远程操

控。

*20世纪中叶:核动力潜腱的科发,推动水下无人航行的

发展。

【远距离控制技术突破】:

无人船舶技术发展史

雏形探索阶段(1885-1950)

*1885年:美国发明家约翰•雷利•塔斯特开发出配备蒸汽发动机

的无人驾驶鱼雷艇。

*1910年:美国海军试验远程控制鱼雷,标志着无人船舶技术早期

探索。

技术突破阶段(1950-1980)

*1950年代:美国海军研发用于反潜作战的无人潜艇。

*1960年代:苏联开发用于侦查和监视的水下无人艇。

*1970年代: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无人船舶研究

计划。

商业化探索阶段(1980-2000)

*1980年代:无人水面艇(USV)开始应用于海洋勘探、水下作业和

军事任务。

*1990年代:无人潜航器(AUV)在海洋研究、水文调查和军事应用

中得到广泛使用。

*2000年:美国海军推出无人水面战斗艇(USV)计划,将无人船舶

技术引入军事领域。

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

*200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投资无人船舶技术,用于海上安全、反恐

和反水雷行动。

*2007年:美国海军试飞X-47B无人战斗机,标志着无人船舶技术

的重大突破。

*2010年:商用无人船舶开始应用于货物运输、环境监测和水域探

测。

成熟应用阶段(2010-至今)

*2010年代:无人船舶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014年:日本和挪威实现无人船舶在海上的长期

aBTo11oM11oe航行。

*2017年:美国海军成功测试海鸥型无人潜艇,是首款具备全自主

航行能力的无人潜艇。

*2020年:中国开发的“海洋一号”无人潜航器完成全球最深海域

的潜航测试。

*2023年(至今):无人船舶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深入,

自动驾驶、远程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其性能和安全性。

关键指标发展趋势

*吨位:无人船舶的吨位从早期的小型船只发展至今的数千吨级大型

船舶。

*续航能力:无人船推的续航能力不断提升,从数百公里的短时航行

到数千公里的远洋航行。

*自主能力:无人船雉的自主能力逐步增强,从简单的路径规划到复

杂的环境感知和决策。

*应用领域:无人船魅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军事领域向商用领域

拓展,涵盖货物运输、环境监测、海洋探测等多个行业。

第三部分无人船舶关键技术解析

关键词关键要点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

1.多传感器融合:部署多种传感器(雷达、激光雷达、声

呐)以获取船舶周圉环境的全面感知。

2.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采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

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为后续决策提供有

效信息。

【环境感知与建模】:

无人船舶关键技术解析

1.自主导航与决策

*激光雷达(LIDAR):提供高分辨率的空间图像,用于探测障碍物和

绘制环境地图。

*雷达:探测远距离目标和海况,提供全天气导航。

*声呐:探测水下障碍物和海床地形,确保安全航行。

*惯性导航系统(INS):提供准确的位置和姿态数据,不受外部干扰

影响。

*决策算法:综合传感器数据,制定自主的航行计划和避障措施。

2.遥控和通信

*卫星通信:提供远距离、全天候的通信,用于控制船舶和传输数据。

*无线通信:如Wi-Fi和蜂窝网络,用于近距离控制和数据传输。

*遥控系统:允许操作员远程操作船舶,包括导航、推进和传感器控

制。

3.推进系统

*电动推进:使用电力驱动螺旋桨,提供平稳、高效的航行。

*柴油-电力混合推进:集成柴油发动机和电池,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推进器:用于控制船舶的推力方向和速度,提高机动性。

4.能源管理

*电池系统:为电动推进系统提供电力,延长续航时间。

*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为电池充电,提高能源效率。

*能量管理系统:优化能源使用,最大限度地延长续航时间。

5.感知与避障

*3600摄像头:提供全景视野,探测周围环境。

*热像仪:检测热源,如其他船舶和障碍物。

*自动雷达目标跟踪(ARTT):识别和跟踪雷达目标,避免碰撞。

*基于风险的避障(RBCA):评估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避障措施。

6.系统集成

*中央控制器:协调所有子系统,确保船舶的整体操作。

*传感器融合: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在一起,创建更全面和准确

的感知。

*故障容错:冗余系统和故障检测机制,确保在出现故障时船舶能够

安全航行。

关键技术数据:

*无人船舶尺寸:从小型自主巡逻艇到大型货船

*续航时间:电动推正系统可提供数小时至数天的续航时间

*速度:无人船舶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几十公里

*载重能力:无人货船的载重能力可达数千吨

*自主导航距离:卫星通信可支持远达数千公里的自主导航

第四部分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安全保障

关键词关键要点

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实时数据,识别风险并采取

预防措施

*增强态势感知能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反应

速度

*通过优化路径规划、避碰规避和操作控制,确保航行

安全

网络安全防护

**采用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机制,保护船舶系统和数

据免受网络攻击

*建立入侵检测和响应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威

*提高船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人为错误导致的漏洞

可信认证体系

*建立基于数字证书和区块链技术的可信认证体系,

确保船舶和人员身份真实性

*实现航运信息的可验证性和不可篡改性,提升监管

透明度

*促进航运行业跨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增强全球航运

安全

远程监测与控制

**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

高应急响应能力

*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船舶状态和周围环境信

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紧急情况下,远程操作员可以接管船舶控制,确保

安全航行

冗余系统设计

**采用冗余传感器、导航系统和推进装置,防止单点故

障导致航行安全事故

*建立备份通信系统,确保殆舶与岸上控制中心保持

稳定联系

*提高系统可靠性,增强无人船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

国际法规与标准

**制定统一的国际法规和标准,确保无人船舶在全球

范围内的安全运营

*规范船痂设计、建造、测试和认证流程,提高安全保

障水平

*促进航运行业创新,推动无人船舶技术安全可靠的

发展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安全保障

保障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涉及多个层面:

传感器和通信系统:

*可靠的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评估环境条件和导航的多传感器

系统,确保感知数据的准确性和冗余。

*安全通信:建立加密的通信链路,确保控制命令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防止网络攻击和干扰。

导航和决策:

*路径规划和避碰:先进的算法和计算模型,实现无人船舶的自主导

航,避开障碍物并优化航线。

*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辅助船舶在复杂环境中做出安

全决策。

船舶控制:

*冗余系统:多层控制系统,包括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提高可靠性和

故障容错能力。

*远程控制:允许远程操作无人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或从安

全距离引导船舶。

网络安全:

*加密和身份认证:保护通信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监测和检测网络攻击,防止系统中断或恶意

控制。

*云安全:确保云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服务

中断。

法规和标准: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监管无人船舶设讦的国际标准,包括安

全系统和操作程序。

*国家法规:补充国际准则,解决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安全要求。

船员培训和认证:

*新技能培训:为船员提供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操作的专业技能培训。

*认证程序:建立认证程序,确保船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安仝

操作无人船舶。

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操作的潜在风险,制定

风险缓解措施。

*安全评估:验证和评估安全系统和程序的布效性,确保符合监管要

求。

监测和执法:

*监管机构:建立监测和执法机制,确保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运营符

合安全标准。

*数据共享:促进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提高对安全事件和风险的认

识。

国际合作:

*国际组织合作:促进不同国家和组织之间在智能航运安全方面的合

作,分享最佳实践和协调标准。

*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对安全事件和风险的全球监测

和响应。

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

*航行数据分析:利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航行数

据,识别安全模式和改进决策制定。

*预测性维护:通过预测性分析,提前检测和解决潜在的故障,提高

船舶的安全性。

不断优化和改进:

*持续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的安全系统和程序,

并根据经验和技术进步进行改进。

*新技术探索:探索和采用新技术,增强安全能力,如区块链和量子

计算。

第五部分无人船舶在特殊环境应用

关健词关键要点

严酷海上环境

1.无人船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具备卓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能,可应对风暴、海浪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挑战。

2.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导航系疏,无人船舶能自主避开危

险水域、漂浮物和海洋生物,确保在恶劣环境中的安全航

行。

3.船上集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赋予无人船舶实时

决策能力,使其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恶劣天气条件。

狭窄水道和港口

1.无人船舶的紧凑尺寸和机动性使其能够在狭窄水道和拥

挤港口安全航行,优化空间利月率。

2.先进的定位和控制系统确保无人相舶精准航行,避免与

其他船舶或码头发生碰撞。

3.集成智能避障系统和自主路径规划算法,无人船舶可自

主航行通过复杂的水道和拥挤港口。

远洋航行和远程操作

1.无人船舶搭载长续航电池或迎合动力系统,可实现远洋

航行,满足长途航运需求。

2.远程控制和通信系统使操作员能够从岸上远程监控和引

导无人船舶,确保船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3.船上配备全天候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进行实时监

测,为远程操作提供全面信息。

环境监测和海洋探索

1.无人船舶搭我各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进行海洋

环境监测,获取水文、气象和竺物信息。

2.能够长时间自主航行,深入偏远和危险海域,扩展海洋

科学研究范围和数据采集能力。

3.可执行水下勘探、海床测绘等任务,助力海洋资源开发

和环境保护。

军事和安全应用

1.无人船舶具备隙蔽性、机动佳和自主性,可用于执行侦

察、监视、反潜和反水雷等军事任务。

2.可配备武器系统或干扰设备,增强海军防御和作战能力。

3.在危险水域或有敌意的环境中开展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提升作战效率.

货运和物流

1.无人船舶可替代传统船舶进行货物运输,优化物流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2.采用自动装卸和航路优化算法,提高货运效率,减少港

口拥堵。

3.可实现24/7全天候作业,缓弊劳动力短缺和提高供应住

灵活性。

无人船舶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无人船舶凭借其自主导航和决策能力,在特殊环境下展现出广阔的应

用前景。以下介绍几种典型的特殊环境应用场景:

#极地环境

极地环境条件恶劣,冰川覆盖、低温、能见度差。无人船舶能够克服

传统船舶的局限性,在极地考察、科考、资源勘探等任务中发挥重要

作用。

已有的实践表明,无人船舶可以用于极地冰架的科学考察,深入冰川

内部执行水下探测、采样和观测任务。同时,无人船舶还能承担极地

海冰观测、环境监测和海上救助等任务,为极地科考和安全保障提供

可靠的技术支持。

#深海环境

深海环境压力巨大、黑暗无光,对船舶的耐压性、耐腐蚀性以及探测

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人船舶配备精密的传感器和探测设备,能

够在深海执行海底测绘、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任务。

例如,无人船舶已成功应用于马里亚纳海沟的科考任务中,探索极限

深度的海洋生态系统。同时,无人船舶还能执行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

和开发任务,为深海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极端天气环境

极端天气环境,如台风、海啸和热带风暴,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重大

威胁。无人船舶具备自主避险和抗风浪能力,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执行任务,保障人员和船舶安全。

无人船舶可以作为气象浮标,实时监测海洋气象数据,提前预警极端

天气,为海岸防灾减灾提供预警信息。同时,无人船舶还可用于极端

天气下的海上救援和物资运输,为受灾地区提供及时的人道主义援助。

#军事环境

无人船舶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执行海上侦察、反潜作

战、扫雷除雷、协同作战等任务。无人船舶的自主作战能力和隐蔽性,

能够提升海军的作战效能和态势感知能力。

目前,各国海军纷纷投入资源研发和部署无人船舶。例如,美国海军

研发的大型无人水面航母,能够搭载无人飞机和无人潜艇,执行远海

作战和情报收集任务。

#其他特殊环境

除了上述典型环境外,无人船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特殊环境,如:

*内河航道:无人船舶能够实现内河航道的自动化运输,降低航运成

本,提高运输效率。

*海上风电场:无人船舶可执行海上风电场的巡检、维护和安装任务,

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

*港口作业:无人船舶能够自主执行港口内的驳船、拖曳和码头作业,

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海洋科学考察:无人船舶可以作为海洋科学研究平台,执行长期环

境监测、生态调查和海洋生物采样任务。

#结语

随着无人船舶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船舶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无人船舶的自主导航、抗风浪和耐恶劣环境能力,能够有

效拓展人类活动范围,为海洋科学考察、资源勘探、军事作战和海上

救援等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第六部分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关键要点

运营成本降低

1.无人船舶无需船员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大幅节省人

力成本。

2.自动化航行系统优化航线、降低燃油消耗,减少航运成

O

3.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缩短维护周期,减少船舶停航时间

和维护费用。

安全性提升

1.无人船舶经由传感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系统,实时监

控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事故。

2.自动航行系统遵循严格且标准化的规程,最大限度地减

少人为错误。

3.远程监控中心能够及时处理故障和紧急情况,确保船舶

安全。

效率提高

1.无人韶舶24/7全天候航行,提高船舶利用率和周转率.

2.自动化系统优化航速和效率,缩短航行时间。

3.远程监控中心对船队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环境保护

1.无人船舶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优化航线,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2.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船舶能耗和排放,促进可持

续航运。

3.无人船舶减少了废水和垃圾的产生,保护海洋环境。

新兴商业模式

1.无人船舶技术催生了按需航运、翔队共享和船舶租赁等

新兴商业模式。

2.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无人船舶提供个性化和量

身定制的航运服务。

3.远程监控中心成为船舶运营的新增长点,提供增值服务

和技术支持。

未来趋势

1.自主航行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无人船舶更加智能和适

应性强。

2.5G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增强无人船舶与岸基控制

中心之间的连接性。

3.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进一步优化无人船舶的航行和决

策能力。

智能航运与无人船舶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燃油效率提升

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

本O

*人工智能优化航线: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实时海况、天气和船舶

运行数据,优化航线,减少不必要的航行距离和油耗。据估计,人工

智能优化航线可节省高达10%的燃油消耗。

*实时性能监测: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船舶性能,识

别效率低下或浪费的情况。通过及时调整操作,可以优化油耗和推进

系统。

#劳动力成本降低

无人船舶技术可以减少船上人员的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

*自主航行:无人船艇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或自动驾驶进行航行,无需

船员在场。这可以节省船员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

*远程监控:岸基运营中心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对无人船舶

进行运营和维护。这可以减少船上人员的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劳动

力本。

#维护成本降低

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可以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预测性维护: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船舶运行数据,预

测潜在的故障和维护需求。通过提前计划维护工作,可以避免故障的

发生,降低紧急维修费用。

*远程诊断:远程诊断系统可以向岸基维护团队传输船舶状况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识别问题并提供远程解决方案,减少干坞时

间和维护成本。

#保险费率降低

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安全性,从而降低保险费率。

*实时危险评估: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识别航行中的潜在危险,

例如其他船舶、天气或浅滩。通过提前警告,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从而降低保险索赔的风险。

*远程监控:岸基运营中心可以对无人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事

故时迅速采取措施,限制损害并降低保险索赔额度。

#运营收入增加

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增加收入。

*航行时间增加:无人船舶可以24/7全天候航行,无需船员休息时

间。这可以增加航行时间,从而提高收入。

*航线优化:人工智能优化航线可以减少航程时间,从而使船舶能够

执行更多趟航次,提高收入。

#经济效益案例

多项研究和行业报告提供了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经济效益的证

据。例如:

*2021年麦肯锡报告:估计智能航运技术可以为海运业带来每年

10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2020年挪威海运局报告:估计无人货船可以比传统货船节省高达

30%的运营成本。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9年报告:预测无人航运技术将在未来十年

内为全球经济创造1万亿美元的价值。

#结论

智能航运和无人船舶技术为海运业提供了显着的经济效益。这些技术

可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维护成本、降低保险费率

和增加运营收入。通过采用这些技术,航运公司可以提高盈利能力、

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第七部分无人船舶技术标准制定与监管

关键词关键要点

无人船舶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1.识别并评估无人船舶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

技术故障、导航错误、网络安全威胁等。

2.制定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如冗余系统、冗余通信通道、

网络安全防御机制等。

3.建立风险评估框架,指导无人船舶设计、建造、运营等

各个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

无人船舶航行规则

1.明确无人船舶在不同航行环境下的行为规则,包括避让、

航向调整、通信等。

2.规范无人船舶与有人船舶、其他水上设施之间的互动,

确保海上交通安全有序。

3.探索无人船舶自主决策和协调算法,提升无人船舶在复

杂航行环境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无人船舶远程控制和监控标

准1.制定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标准,确保无人船舶与远程控

制中心之间安全可靠的通信。

2.建立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无人船舶航行、动力、导航

等功能的实时控制。

3.开发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无人船舶运行数据,及时

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无人船舶数据安全和网络安

全标准1.规范无人船舶数据采集、存储、传揄和使用的安全措施,

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

2.建立网络安全防御机制,抵御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网

络安全威胁。

3,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快速有效地处理网络

安全事件,保障无人船舶安全运行。

无人船舶人员培训和认证标

准1.制定无人船舶操作人员培训和认证体系,确保操作人员

具备必要的技术技能和安全意识。

2.建立培训课程和认证考试内容,涵盖无人船舶系统、远

程控制、航行规则、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知识。

3.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培训的交互性、

沉浸感和有效性。

无人船舶监管体系

1.建立针对无人鼎舶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