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全册知识点_第1页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全册知识点_第2页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全册知识点_第3页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全册知识点_第4页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全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019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知识点复习

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

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2、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单独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白兰的叶子两面网状脉均很明显,银杏的叶子像扇子。

4、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5、月季、茉莉、桂花、黄榕、大红花、假连翘和九里香都属于灌木。

6、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

软的草质茎。

7、叶下珠、非洲蛇蟆菊、蔓花生、黄鹤菜都属于草本植物.

8、藤本植物:这类植物都长着细长的藤,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耍缠浇在

其他物体上,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9、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

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

10、豌豆、牵牛花和莺萝都属于藤本植物。

11、睡莲和荷花都是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特点是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

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

根系发育较弱。

12、按生长环境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按茎的特点分类:

(1)乔木(如木棉树),(2)灌木(如月季)(3)草本植物(如狗尾草),

(4)藤本植物(如葡萄)。

第2单元动物的需求

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事物的需求不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

3、动物从食物中能获得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

肪、水分和无机盐。

4、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

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

6、根据动物的食性(就是吃什么)来分类:(1)植食性动物:有的动物只

要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植食性动物;(2)肉食性动物: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

为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3)杂食性动物: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

它们是杂食性动物。

7、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对事物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一段时

间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8、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guan。

9、食物经过消化的顺序: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

10、青蛙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消化道

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腺包括肝脏等"食物在消化道中被,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食物,布■用的物质被吸收,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后被排出体外。

11、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一一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的主要机能是消化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

12、有的动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饮水,直接摄取水分;有的动物则从食

物中获取水分。动物都需要摄入水分才能生存。

13、水是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动物所吸收。

14、所有的动物都,鱼儿也不例外。

15、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鲤获取水中的氧。

16、生活在陆地上的鸟、蛇、羊等动物,生活在水中的鲸、海豚、龟等动物,

它们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

17、动物通过呼吸来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18、空气进入肺中的途径是:空气一鼻腔一气管一肺

19、动物全身的各个气管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经消化

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

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

20、血液流动的动力由跳动的心脏来提供。

21、动物通过身体的移动或身体部位的活动,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哺育后代、

逃避敌害等,从而维持生存。

22、动物的一些活动是通过运动器guan来完成的。

23、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它们的运动器guan也不相同。有的动物有

翅膀,能在天空飞翔;有的动物有鳍或蹊,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动;有的动物有足,

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

24、鱼是在水中活动的动物。它在游动时,需要在水中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

衡,控制游动的方向,也需要动力来推动自身运动。

第3单元运动和力

1、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所以运动

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例如: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人,河岸上有树。以树为参照物,

人是运动的,小船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

4、物体的运动有多种方式,例如滑动、滚动、转动、振动等。

5、滑动:物体从滑梯上滑下来的这样一种运动叫做滑动。如滑滑梯。

6、转动:物体以一点为或以一直线为轴作圆周运动,可叫做转动。如风车、

风扇。

7、滚动:转动的物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叫做滚动。如滚动的球。

8、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如秋千。

9、振动:物体的往复运动可叫做振动。如敲打鼓面。

10、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可以比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时间,(2)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

运动的距离。

11、人们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动速度不

同。有的速度大,例如飞机,通常每小时能飞行800至1000千米;火车每小时

35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60至12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能行驶10至40千关。

12、小车在启启动、加速、转弯等情况下,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13、给小车系上绳子,发现重物越重,拉力越大。还可以用增加或减少垫圈

的方法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14、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有关系: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前进;橡

皮筋往前绕,小车后退。小车行驶的方向与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

15、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小车行驶得远;橡

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小车行驶得近。

16、古时候,人们就学会了风力为帆船航行提供动力。

17、当帆面正对着风扇时,能利用风力,小车行驶得比较远。当帆面侧对着

风扇时,风力很难作用于风帆,小车行驶得比较近。风力的大小和风帆都会影响

风帆小车的运动情况。

18、实验时要注意用电。手指不要伸进扇叶中。

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这种力叫

做摩擦力C

20、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我们可以使用测力计来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1、用测力计拉动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保持相同速度运动,这是的

读数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22、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第4单元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

1、太阳是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2、太阳一天中运行的方向:东一一南一一西。一天中太阳的高度是:低一

一高---低<>

3、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一般使用观测仪测量太阳方向和

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它的位置。

4、将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竹竿影方向相反的就是太阳的方向。将观测仪

竖竹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

太阳高度角。

5、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阳光和地面呈现的夹角从小变大,再

由大变小。

6、太阳钟,也就是日辱,通常由唇针和唇面组成,唇面上的刻度表示一天

中的时刻。

7、在古代,东西方都发明了一种有着共同原理的天文仪器-----日品。中

国关于口暑的早文献记载是1500多年前的《隋书•文志》。

8、地球是球体。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

陆地上有丘陵、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坡度

陡、起伏大。丘陵:坡度和缓、山顶,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平原:海拔

较低、宽广、平坦。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地面平坦开阔。盆地:四周被

山地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9、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科学家根据地zhcn波的数据将地球

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①地壳由坚硬的组成.厚度不同在

6-—40千米之间,②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大约在10()0℃到3000T,在他幔

的某些部分,已像蜜糖一样熔化,③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厚6400千米,温度约

为4700C。

10、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光,就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使用天文观测望远镜

是进•步进行月球观测的佳手段。

11、月球每天的视运动规律是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

12、月相每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

13、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14、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发现月球表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部低凹

的“坑”,称为“月坑”,也叫做环形山。据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数量惊人,多

达33000氽个。

15、科学家对环形山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解释:陨石撞击形成,或火山爆发形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末即将到来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收获

很多。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

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立足科

学课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

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二、本学期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回顾这一学期以来,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我深入钻研

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

易汲取,但由于四巨级的科学课每周只有一节,还有迫于主科要考试

等的情况,学生们也不能每周都上到科学课,所以我教的四年级科学

只教到第三大单元最后一课《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在这个学期学生

学会了按植物的生长形态划分植物,懂得了哪些是乔木、灌木、草木、

藤本、水生植物。了解了动物的需求,知道了动物的呼吸方式,水分、

食物对动物生存的作用。知道了动物的一些行为方式及动物的巢穴,

能根据动物巢穴的特点,帮助鸟儿设计一个鸟巢。知道了参照物的概

念及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知道了物体的常见的运动方式及物体

运动快慢判断的两种方法。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大小与物体粗糙

程度有关,知道了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三、加强新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用先进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现在的新课程,很多老师都感觉到处理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内容

形式多样,活动性、操作性的内容占教材绝大部分比例。面对这种情

况,我一是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