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试结合以下古代史目录,提取关键信息。历史特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历史特点: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相互交叉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现实情况:②我国各民族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含义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前提范围核心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交通执行权及其他自治权。

自治≠独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过程1949年1954年1984年《共同纲领》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概况①内蒙古自治区1947.5.1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③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5④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⑤西藏自治区1965.9.9目前,全国已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云南佤族·原始社会四川彝族·奴隶社会西藏·农奴制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西藏达孜县的农奴焚毁地契、债约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P15相关史事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方面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战略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46.511.41978155.6212.1201411352.364369意义: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二、共同繁荣发展孔繁森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方面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二、共同繁荣发展表现:①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③搜集、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面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运动和青藏铁路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①时间:②地区:③内容:20世纪末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意义:①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②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二、共同繁荣发展2、措施修建青藏铁路意义: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意义: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二、共同繁荣发展问题思考(P63):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张骞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①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②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③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奠基巩固当堂小结随堂小练(

)1.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尔村建于四川横断山脉上,也称悬崖村,是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政府建成2556级钢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实现水电和网络供给,至2020年悬崖村整体脱贫。悬崖村整体脱贫A.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B.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C.体现对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2.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此后,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D.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AC随堂小练(

)3.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右图所示信息,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BA.历史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