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温病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温病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温病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温病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项不是温病的典型症状?

A.发热

B.畏寒

C.咳嗽

D.头痛

E.心悸

2.温病的病机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气候变化

B.饮食不当

C.情志失调

D.寒邪侵袭

E.以上都是

3.温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A.温阳散寒

B.清热解毒

C.补气养阴

D.和营通络

E.以上都是

4.以下哪种草药不属于温病常用药物?

A.银花

B.连翘

C.甘草

D.黄芩

E.当归

5.温病的病邪属于哪一类?

A.寒邪

B.暑邪

C.热邪

D.湿邪

E.以上都是

6.温病初起时,常伴有哪些症状?

A.发热

B.畏寒

C.头痛

D.口渴

E.肢体酸痛

7.温病的传变规律有哪些?

A.从表入里

B.从上至下

C.从里出表

D.从寒化热

E.以上都是

8.以下哪种病症不属于温病的范畴?

A.肺炎

B.痄腮

C.感冒

D.湿疹

E.痢疾

9.温病的治疗,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病在上焦,宜清热解毒

B.病在中焦,宜健脾益气

C.病在下焦,宜滋阴降火

D.病邪在表,宜发汗解表

E.病邪在里,宜泻下通便

10.以下哪种说法是温病的基本病机?

A.寒热错杂

B.表里不分

C.津液亏损

D.阴阳失调

E.湿热蕴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温病的病机主要是外邪侵袭人体所致。()

2.温病治疗时,应当遵循“汗吐下和”的原则。()

3.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表现和舌脉象。()

4.温病发热必伴有咳嗽、头痛等症状。()

5.温病的治疗,寒凉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

6.温病初起时,患者常有明显的恶寒、发热症状。()

7.温病治疗中,温阳药物的使用频率应高于清热解毒药物。()

8.温病后期,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津液亏损的症状。()

9.温病的传变过程中,从表入里是病邪发展的必然趋势。()

10.温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温病的病因病机。

2.说明温病治疗中“汗吐下和”原则的具体应用。

3.解释温病中的“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临床意义。

4.列举三种常用的温病清热解毒药物及其功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温病中“三焦辨证”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2.结合具体病例,论述温病治疗过程中如何运用“扶正祛邪”的原则。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温病的主要发病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温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阴虚

B.阳虚

C.津液亏损

D.气血两虚

3.温病的主要传变途径是:

A.从表入里

B.从里出表

C.从上至下

D.从下至上

4.温病的典型舌象是:

A.舌红苔薄

B.舌红苔厚

C.舌淡苔薄

D.舌淡苔厚

5.温病治疗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发汗解表

B.清热解毒

C.滋阴降火

D.泻下通便

6.温病初起时,常用的发汗解表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葛根

D.桔梗

7.温病治疗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是:

A.黄芩

B.黄连

C.栀子

D.连翘

8.温病后期,常用的滋阴降火药物是:

A.生地黄

B.知母

C.麦冬

D.玉竹

9.温病治疗中,常用的和营通络药物是:

A.丹参

B.当归

C.川芎

D.红花

10.温病治疗中,常用的温阳散寒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

1.E

2.E

3.E

4.E

5.C

6.A,B,C,D

7.E

8.E

9.E

10.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温病的病因病机:温病多因外邪侵袭,如风、寒、暑、湿、燥等,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进而引起发热、畏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2.“汗吐下和”原则: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发汗、吐泻、下法和和营通络等方法,以排除病邪,恢复机体平衡。

3.“卫气营血辨证”:温病辨证的一种方法,将病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分别代表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病位。

4.常用清热解毒药物:银花、连翘、黄芩,分别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风、清热燥湿的功效。

四、论述题

1.“三焦辨证”理论基础:三焦辨证源于《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