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下达的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桂质监函[2017]169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2017-0443)。二、项目背景(一)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辣木是一种拥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根据世界上研究、开发的趋势和市场,可以开发为功能食品、药用及保健产品、饮用水或废水处理剂、日用品和化妆品原料、高蛋白动物饲料、生物农药、篱建造或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产品和有机肥等。辣木享有“生命之树”、“奇迹之树”、“素食黄金”等美称,是完美的将食用、保健、观赏结合于一体的植物。广西冬短夏长,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辣木,辣木产业在我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区规模化种植辣木,发展高附加值的辣木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地区作物结构调整,还能为地区民众提供脱贫致富的机遇,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吃,已经从吃饱走上吃好、吃安全、吃健康。近年来,富硒功能农产品因其具有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等功效,为缺硒人群补硒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呈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人类摄入的硒元素大部分来自农产品,通过富硒作物补硒被认作是安全、有效的最佳途径。广西拥有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圈定出的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区域4418万亩。同时,广西“10+3”总体产业布局要求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因此,今后应充分利用广西中、西、北部均有富硒土壤的资源优势,开展富硒辣木品种资源筛选、富硒辣木优质、增产技术等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适合辣木富硒栽培的技术规程;并充分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将富硒辣木作为富硒功能性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富硒辣木茶、辣木营养粉、辣木保健品等,打造高端富硒功能食品,以利于辣木富硒研究不断深入和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加辣木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广西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广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功能农业发展,帮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广西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广西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二)标准编制的基础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长期从事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特色作物富硒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具备了制定“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的基础。主要承担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区域富硒土壤硒素特征及其活化机理研究”(41761052),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重大专项“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安全利用”(桂科AA17202026),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富硒粮食生态轮作循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AB16380207),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富硒功能农产品研发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桂科合415104001-22),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协同创新专项“广西富硒功能性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桂农科2017YZ03),南宁市青秀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富硒高值功能粮食生态轮作循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039)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掌握了富硒作物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相关论文32多篇,在科学出版社主编出版了著作《广西富硒农业生产技术》,申请专利36项,其中授权22项,受理发明专利19项。三、国内外标准情况目前,国际上尚未发布同类技术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无相关的地方标准。国内目前已发布的关于辣木的标准有:云南DG5328/T2-2014辣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DG5328/T4-2014辣木大棚基质栽培技术规程。尚未有富硒辣木栽培的标准发布,而且各地所要求的辣木含硒量标准不同,同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也不一样,硒肥浓度、用量及注意事项均有差别,必须建立符合广西区域特点的富硒辣木优势栽培技术规程。四、标准编写的原则和依据(一)编写原则标准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种植户的生产实际,同时实现丰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获取高质量的富硒辣木产品。(二)编写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写。五、工作简况(1)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负责起草修订。(2)标准起草人及人员分工情况1、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潘霞,刘永贤,江泽普,沙国新,邢颖,廖青,潘丽萍,陈锦平,黄太庆,农梦玲,石玫莉。2、人员分工情况梁潘霞作为本标准项目主持人,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包括项目申报、合同编写、实施方案制定、组织资料收集、试验验证及标准的起草与修订等;刘永贤,江泽普,沙国新,邢颖,廖青负责项目合同、实施方案的制定、标准的起草等工作;潘丽萍,陈锦平,黄太庆,农梦玲,石玫莉负责资料收集、试验论证、数据调查与分析及征求意见稿的审核及征求反馈意见的处理等工作。(3)标准起草过程1、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负责起草。2、2017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7]169号)批准立项。3、2017.6月成立标准编制起草小组,起草小组人员如下:梁潘霞,刘永贤,江泽普,沙国新,邢颖,廖青,潘丽萍,陈锦平,黄太庆,农梦玲,石玫莉等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制定了总体计划;同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及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启动了该规程的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4、起草小组主要围绕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技术方法进行调研与梳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起草标准和编写编制说明等方面开展工作。5、2015年以来,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主要人员参与开展了“广西特色作物高效富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攻1598006-5-13)、“南方土壤环境硒素特征与作物高效富硒研究”(2015YT33)、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重大专项“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安全利用”(桂科AA17202026)、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富硒粮食生态轮作循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AB16380207)、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富硒功能农产品研发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桂科合415104001-22)、《富硒辣木茶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10304)等项目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实地调研工作,对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6.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起草小组成员在美丽南方辣木示范基地开展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试验,对标准中涉及到的技术指标及要求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7.2018年6月,起草小组根据取得的工作进展,初步提出了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的基本构架,通过起草小组成员的讨论和修改完善,并经过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形成了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的征求意见稿。8、2018年7-9月,编制小组将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的征求意见稿分别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征求意见。(4)征求意见情况征求意见稿于2018年6月28日形成,并于2018年7月相继向区内外有关单位专家发出征求意见稿9份,征求专家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王张民研究员、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许立明推广研究员、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付岗研究员、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何礼新和李少泉推广研究员、广西大学农学院罗献宝副研究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田智得推广研究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黄虹心副教授、广西药用植物园蒋妮副研究员、等9位专家。五、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其说明项目组从2015年开始,开展了富硒辣木栽培研究的相关工作,为标准制定的主要技术内容奠定了基础。1、富硒辣木苗木选择标准编写制定组通过对辣木不同苗木来源:种子直播、营养袋苗,进行了种植实验,在3月份进行播种,6月随机选取不同苗木来源的10株,3次重复,进行生长量及成活率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表1苗木生长量及成活率调查结果苗木来源苗木规格种植成活率%生长量高cm粗cm高m粗cm种子直播苗66.73.173.8营养袋苗>40>0.896.73.554.5<40<0.8902.933.5生长量:种栽营养袋苗(高>40cm,粗>0.8cm)>种子直播苗>营养袋苗(高<40cm,粗<0.8cm)。在种植中最好采用营养袋苗(高>40cm,粗>0.8cm)。2、关于条款“6.4硒肥施用”的说明标准起草小组对南宁坛洛镇老口村辣木基地(E108°7′41″,N22°49′15″)土壤硒本底值调查,硒含量为0.36mg/kg,并未达到富硒水平,因此通过根部定量补充外源硒素强化技术,研究硒素强化方式对辣木硒含量的影响。具体方法及研究结果是:(1)试验方法采用两种肥料、不同的施用方式开展田间试验:=1\*GB3①、北海立地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3种不同的富硒高钙有机肥(有效硒含量分别为0.06%、0.12%、0.25%,以下以A,B,C代替),设0、600、800、1000kg/亩4个富硒高钙有机肥浓度梯度,与基肥一起施入;=2\*GB3②、淋施含硒有机液肥,设0、600、800、1000、1200、1400kg/亩6个含硒有机液肥浓度梯度设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50m2,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试验结果=1\*GB3①富硒高钙肥对辣木叶含硒量的影响各施硒处理辣木叶硒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辣木叶的含硒量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A、B、C三种富硒高钙肥中,辣木叶硒含量均在1000kg/亩处理时最高,分别为0.85、1.54、2.37mg/kg(详见表2);按照DB45/T1061广西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施用三种富硒高钙肥后辣木叶硒含量均达到富硒茶标准。表2富硒高钙肥对辣木叶含硒量的影响处理CKA-600A-800A-1000辣木叶硒含量(mg/kg)0.0520.2560.3450.852处理CKB-600B-800B-1000辣木叶硒含量(mg/kg)0.0520.3811.271.54处理CKC-600C-800C-1000辣木叶硒含量(mg/kg)0.0520.8281.22.37=2\*GB3②淋施螯合硒有机液肥对辣木叶硒含量的影响辣木叶的含硒量随着亩淋施螯合硒有机液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辣木亩淋施1200ml,时,辣木叶硒含量最高(详见表3)。各处理辣木叶硒含量达到DB45/T1061广西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表3淋施螯合硒有机液肥对辣木叶硒含量的影响处理CK螯合硒液肥-600螯合硒液肥-800螯合硒液肥-1000螯合硒液肥-1200螯合硒液肥-1400辣木叶硒含量(mg/kg)0.0520.1830.2510.2870.3560.264由上可见,按照DB45/T1061广西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基施三种富硒高钙肥和淋施螯合硒有机液肥后辣木叶硒含量均达到富硒标准。外源硒对植物的效应受剂量影响,当A、B、C三种富硒高钙肥浓度为1000kg/亩时辣木叶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85、1.54、2.37mg/kg;当淋施螯合硒有机液肥为1200ml/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2025年知识点梳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知识点学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模具畜牧师考试记忆试题及答案
- 银行海外业务的开展模式试题及答案
- 潮南区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 沧州吴桥县中考试卷及答案
- 韵达快递员工培训计划
- 末道考验2024年小语种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编辑师证书考试通关秘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网络编辑师证书考试建议与试题及答案
- GB/T 35164-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
- GB/T 1041-2008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 迪普科技DPtechDPX8000深度业务交换网关主打胶片XXX课件
-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2
- 文件丢失怎么办-完整精讲版课件
- DB37∕T 5164-2020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 赞美诗歌1050首下载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年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
-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土方工程量计算与平衡调配
- 16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