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省情礼仪教(学)案_第1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学)案_第2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学)案_第3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学)案_第4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第一古都》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

主题:中国第一古都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省情教育的开设是让学生了解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与省的社会开展等容,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礼仪教育那么对广阔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杰等

方面进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安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

其终身开展奠定艮好的心理根底;书法艺术教育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

的理解,培养安康的审美意识;新科技教育着重向学生介绍影响人类现代生活、有代表性

的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的新成果、新材料、新观念,从而最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综合知识讲座容丰富,安排有人口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平安

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等容,着重开展学生适应现代社

会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

3.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72名同学进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人对了解的太少。因此要开展综合

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

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殷墟是最早的古都。

2.知道甲骨文是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

评价任务

1.在小组互相说一说对的了解

2对同学的板演情况进展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教师:在地固上找出的位置,出示图片,简介,从而导讲解“世博会”名片,感受名

环节1

入本节课研究的主题,为设计出表达我们地方特色的''名片上的语言精炼

创设情境

片"。

激趣导学

教师:1、讲蟀申奥名片,感受名片语言的丰富。组交流完毕,选2-3个不同小

环节22、讲解园艺会的名片,感受名片的形式多样。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动手操作3、引导学生观察名片的组成结构,并归纳整理。

亲自设计

名片的制作步骤1、学生动手制作。

2.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环节3

生生评价。

观察推理

3、逐个浏览,感受集体

归纳小结

制作的成果。

《牡丹甲天下》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

主题:牡丹甲天下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会用语言表达省的省会的特点,并能从地图上找出

来。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二课,市是省省会,是学生进一步了解,走进的关键一

步。对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与社会开展等广泛容,开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

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与它在全省中的政治、经济地位。

2、树立建立的决心,让我们的省会越来越漂亮。

评价任务

1.在小组互相说一说,的交通。

2.试试看,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师:的省会是什么?你对了解多少?学生能说出省会,也可以谈谈的历史,

创设情境师补充:是省的省会,是一座古老的城语言要做到流畅。

激趣导学市。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

重要都邑。,方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

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与其光芒灿

烂的文化。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识点。

别名“绿城”表达了人们建立一个生态园的美好愿望。

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的结果。

环节3

与时反应

巩固提高

省会越来越漂亮了,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它的变化?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考

流畅。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七朝古都一》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三课

主题:七朝古都一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2.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会用语言表达省地势的特点,能看懂省地势剖面示

意图。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三课,加深学生对省的认识以与对省地势的了解。

目标

1、通过查阅地图,说出省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2、会用语言表达省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评价任务

2.在小组互相说一说,省的地势。

2.试试看,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师:看省地图,找一找黄河。学生能很快的找出黄河。

创设情境师补充:黄河水自西向东流经我省,你

激趣导学知道黄河水为什麽向东流?这是因为,省

的地势同全国一样,西高东低。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识点。

师:的地形、地势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高东低。西部多

山地丘陵,海拔最高2413米,东部是广阔的平原,海拔最

低31米。正是这样的地势,才使境的较大河流多发源于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部山地,形成扇形放射状水系。的结果。

环节3

与时反应

巩固提高

你家乡的河叫什麽名字?学生能说出河流在一年匹季

中的特点。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中原沃土育“四圣"》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四课

主题:中原沃土育“四圣”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四课,通过对四季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省地理、民族、

文化艺术以与社会开展等广泛容。

目标

1.通过查阅地图,能说出省地处暖温带,四季清楚。

2、会用语言表达每个季节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小组讨论说出四季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师: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每个季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

创设情境节都有哪些农作物?人们的衣着有哪些

激趣导学特点?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识点。

师:地处暖温带,四季清楚,春季气候温和,干旱,多

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有雨雪,的夏

季是6、7、8月份,7月最热,平均气温27-28.摄氏度。冬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天1月份最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降雪、结冰、雾淞军气候的结果。

环节3

现象。

与时反应

巩固提高

画一幅很季节有关的画作。小组展评。全班展评。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民族兄弟一家亲》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五课

主题:民族兄弟一家亲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2.教材分析

第五课主要介绍了位于登封的少林寺的情况。

3.学情调查分析

课前,对72名同学进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人对了解的太少。因此

要开展综合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

目标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话向同伴说少林寺在的位

置。

评价任务

2.在小组互相说一说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教师:说说你对少林寺的了解有那些?语言精境

环节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教师:少林寺位于省登封市西北,少林寺的山门上面的“少组交流完毕,选2-3个不同小

环节2林寺”三个字,还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题词。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自主学习

同桌讨论

少林寺位于省登封市的西北,因为坐落在少室山丛林茏密之能够说出少林寺美名扬的原

环节3

处,所以叫“少林寺”周围青山苍翠,环境优美。他建于北因。

观察推理

太和十九年,是少林寺的发祥地,又是佛教圣地,已经有

归纳小结

1500多年的历史了。

《话民居,看开展》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六课

主题:话民居,看开展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L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六课,在本节中对于V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

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大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外表而不能更好的

体会深入的在文化涵。对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与社会开展等广泛容,开展学

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

1、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

2、了解局部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

3、通过欣赏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

保护它们。

评价任务

3.在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珍贵宝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师:1、展示不同类型的风景风光图片学生能说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创设情境2、用诙话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

激趣导学“为什么要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探究世界遗产的条件。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识点。

文化遗产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瑛,窟造像雕刻精湛,容题材丰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的结果。

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提醒了雕篁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

环节3那么。在它之前的石塞艺术均较多地保存了捷陀罗和秣竟罗

与时反应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那么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

巩固提高石露风,与晋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的而

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场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

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T中国

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

碑"。

查一查,什么叫拓片?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

流畅。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中州剧苑花竞艳》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七课

主题:中州剧苑花竞艳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银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L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七课,在本节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

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大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外表而不能更好的

体会深入的在文化涵。对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与社会开展等广泛容,开展学

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

1.通过图片与文字介绍,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与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2.通过小组介绍自然灾害,养成团结合作能力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任务

2.以小纲为单位选取一到两种自然灾害准备进屣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数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坏脾气学生能说出大自然的特点。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I.小组交流预习收获

环节2交流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小组合作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留待全班解决。识点。

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课件展示:(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火山爆发

视频;)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大自然的坏脾气知多少的结果。

你知道大自然还窄那些坏脾气?

这些坏脾气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课件出示阅读资料:致

环节3

死人数最多的台氏、造成无家可归者最多的飓风、危害最大

互助点拨

的冰雹。)

交流释疑

小结:像大家你刚刚谈到的地震.台风.火山爆发,它们都是

在自然界自身运动中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而山体滑坡.土地

沙漠化等那么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是渐变性灾难,(课

件展示:山体滑坡,土地沙漠的形成)

讨论:你想对那些由于违背自然规律而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们

说些什么?

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

流畅。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一方人》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八课

主题:一方水土一方人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L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局部的第八课,在本节中对于V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

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大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外表而不能更好的

体会深入的在文化涵。对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与社会开展等广泛容,开展学

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

1.通过图片与文字介绍,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与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2.通过小组介绍自然灾害,养成团结合作能力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到两种自然灾害准备进展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坏脾气学生能说出大自然的特点。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I.小组交流预习收获

环节2交流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小组合作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留待全班解决。识点。

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课件展示:(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火山爆发

视频;)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大自然的坏脾气知多少的结果。

你知道大自然还窄那些坏脾气?

这些坏脾气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课件出示阅读资料:致

环节3

死人数最多的台氏、造成无家可归者最多的飓风、危害最大

互助点拨

的冰雹。)

交流释疑

小结:像大家你刚刚谈到的地震.台风.火山爆发,它们都是

在自然界自身运动中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而山体滑坡.土地

沙漠化等那么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是渐变性灾难,(课

件展示:山体滑坡,土地沙漠的形成)

讨论:你想对那些由于违背自然规律而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们

说些什么?

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

流畅。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正确称呼他人》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

主题:正确称呼他人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L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礼仪局部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

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

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

目标

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淡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

评价任务

1.队旗中的五角星代表什麽?火炬和红旗分别象征什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板书课题)我是荣耀的少先队员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1.我是一名荣耀的少年先锋队队员。读一读,这句话意味

着什么?

2、教师引导领悟:我们不仅是一名小学生,更是一名荣耀

的少先队员。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

成的,我们身上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先烈的重托,我们是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集体的小主人。

学习新知识点。

3、作为一名班集体的小主人,学生为班级活动提出自己的

建议。全班交流。

4、学生讲述自己平时是如何为班级效劳的。教师在教学时,

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

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

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

环节3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的结果。

互助点拨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交流释疑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

队徽。

你们班的队干部在学习、工作、劳动中是怎样起模带头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

做用的?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流畅。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正确称呼自己》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二课

主题:正确称呼自己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谁的站姿最挺拔》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一课。挺拔的站姿是

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和根底,能对学生坐姿、走姿产生重要影响。站姿训练占有突出重要

的地位。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站一点也不陌生,在上学前,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就有简真的

要求。上学后,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对此进展训练。也同学们的站姿不一定都正确,也

不完全了解站姿的要求,不知道站姿对塑造优美仪态,改良人的精神风貌的意义。

目标

1.知道得体、规、优美的站姿不仅给人以体态美,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安康。

评价任务

课本20页读一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就挂图中学生的不同站姿展开讨论.孩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

畅所欲言子们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发言积极,

有的说“小明站姿规显得很精神。”“小

花站姿规看是来很优美。"“豆豆咧着

嘴巴、红红的脚是里八字太难看了。”

还有的跃跃欲试。体会到站姿对人精神

风貌的影响,激发了孩子学习站姿的积

极梃C

引导总结规站姿应做到:

1、头正,目光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环节22,颈直,双肩展开,忌左顾右盼。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规站姿3、挺胸、收复、提臀、立腰。识点。

4,双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5、双腿并拢,两脚成"V”形站立。

活动中请同学们按规站姿分组练习,互相评议。然后小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

组推荐同学到前百示演练,大家再评一评。我也适时给大家具有示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

示,边示边说出规站姿应做到的五条。坐在前排的家伟同学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

情不自禁地说:“教师你都会背了!"全班的孩子绐我报以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

环节3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也纷纷起立学着我的站姿,我兴奋着!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

我的站姿冲动着!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示,竟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强烈的示性。教师本人是学校

最提拔调动了孩子们练?的积极性。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

的、最有教益的模,是学生最

活生生的典范,对学生起着示

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静

响。

读一读课本20页。教师的示是学生最直接、最经

常的表率。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我爱爸爸妈妈》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三课

主题:我爱爸爸妈妈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谁的坐姿最端正》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三课。,坐是一种静

态的举止,得体的坐姿,会给人留下文明、安康的印象。这节课就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

养成正确的坐姿。

目标

1、学会正确的坐姿。

2、养成学生良好的体态习惯。

评价任务

课本22页读一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数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1、小组pk坐姿,大家互评,评出优秀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

畅所欲言小组。

2、从优秀组选出代表与师比赛,师生

pk坐姿,目的是让生锻炼眼力,

引导总结规坐姿应做到:

1、头要正,颈要直

2、肩要平,腹要收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3、胸要挺,腰立直

规站姿识点。

4,男腿分,女腿并

5、以自然,咕僵硬

坐姿的根本要求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

对坐姿的要“坐如钟”,就是要求人们的坐姿要像座钟具有示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

般端正、安详、稳重。那么,符合礼貌的坐姿有哪些具体要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求呢?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

1、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保持上身自然挺直,可科向前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

倾,头平正,双腿自然弯曲,双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或桌强烈的示性。教师本人是学校

面上,亦或膝盖上。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

环节32,双腿、双脚跟自然并拢,双脚平落地上,臀部在椅的、最有教益的模,是学生最

我的站姿子中央。女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分开腿坐着。男孩子双腿活生生的典范,对学生起若示

最挺拔可分开,两腿间的距离大致和肩宽相等。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

3、入座、起座动作都要轻、稳,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响。

特别是在集会、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起座时用手扶一下,不

要让你的椅子反弹回去弄出大的响声。

在听课与书写时,请端正、挺直地座在座位上,双臂屈

肘放在桌子上,上身稍向前倾。在写字时,还要注意做到“三

个一":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一拳”,眼睛与书面的更高

为“一尺”,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一寸”。

读一读课本22页。教师的示是学生最直接、最经

常的表率。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好哥哥好姐姐》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四课

主题:好哥哥好姐姐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谁的走姿最矫健》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四课。挺拔的走姿是

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和根底,走姿训练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站一点也不陌生,在上学前,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就有简单的

要求“上学后,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对此进展训练。'旦同学们的走姿不一定都正确,也

不完全了解走姿的要求,不知道走姿对塑造优美仪态,改良人的精神风貌的意义。

目标

1、看图了解谁的走姿最矫健?

2、理解规走姿应做到哪几方面?

评价任务

1、理解规走姿应做到哪几方面。

2、知道不规的走姿有哪些害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1、看一看,议一议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

畅所欲言谁的走姿矫健?谁的走姿不得体?为什

么?

2、你知道吗?

规的走姿能表达动态的美,可以反映出

同学们朝气堇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人们常说“行如风”.就是指行走要轻

盈自然。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1、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走的?

合作探究识点。

规走姿应做到: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

1、目光平视前方,上身保持端正。具有示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

2、挺胸、收腹、立腰。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3、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幅度适中。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

4,步伐均匀,速度适宜。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

环节3

5,双脚不要呈“外八字”或"八字"。强烈的示性。教师本人是学校

交流展示

知道不规的走姿有哪些害处?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

(会导致腿部的粗壮--------)的、最有教益的模,是学生最

活生生的典范,对学生起着示

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

响。

读一读课本24页。教师的示是学生最直接、最经

常的表率。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欢乐的节日》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2008年版

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五课

主题:欢乐的节日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根底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

特色的那么是地方课程。

2.教材分析

《鞠躬致意》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五课。鞠躬礼:鞠躬,意即

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仰的一种礼节方式。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

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目标

1、鞠躬致意是一种常见的礼节。

2、能理解我们鞠躬致意应做到什么?

评价任务

1、鞠躬致意是一种常见的礼节。

2、理解我们鞠躬致意应做到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11、你知道吗?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

畅所欲言鞠躬致意是国际通用的礼节。源于我国

的先时代。

环节2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

1、仔细观察,下列图同学是怎样鞠躬致意的?

合作探究识点。

鞠躬致意应做到: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

1、收腹提臀,立腰屈体,上半身前倾,下半身三直。具有示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

2、鞠躬致意才可加上问候语或致歉语,行礼完毕应目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视对方。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

3.在庄重的场合或仪式上,屈体的幅度可稍大些。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

环节3

强烈的示性。教师本人是学校

交流展示

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