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高考中文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的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下列词语中,属于并列短语的是:

A.红色花朵

B.飞快的马

C.长长的头发

D.高兴极了

3.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天上的月亮像银盘。

B.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C.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

D.这场雨下得很大。

4.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

A.快乐、欢乐

B.高兴、愉快

C.好奇、惊奇

D.愤怒、激怒

5.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他学习努力,工作认真,生活节俭。

B.天空飘着白云,地上盛开着鲜花,河里流淌着清泉。

C.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定价合理。

D.她美丽、聪明、善良。

6.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

A.高兴、悲伤

B.远近、前后

C.大小、多少

D.美丽、丑陋

7.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花儿在微笑。

B.雨滴在跳舞。

C.月亮在唱歌。

D.风儿在呼啸。

8.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A.高兴地笑

B.美丽的景色

C.悄悄地走

D.快乐的生活

9.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他的力气大得能举起一辆小汽车。

B.这个苹果又红又大。

C.她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D.我今天很高兴。

10.下列词语中,属于动宾短语的是:

A.读书声

B.做作业

C.走路

D.吃饭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古代汉语中,“之”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介词,表示所属关系。()

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霜”字,在这里指的是月光。()

9.古代汉语中,一个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组成。()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述《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2.请列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悲剧,并简要说明其代表作品及作者。

3.请简述《史记》中“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梗概,并分析其中体现的道德品质。

4.请解释“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这句话在儒家思想中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中国古典诗词中“山水田园”主题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结合具体作品,探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成语中,出自《左传》的是:

A.水滴石穿

B.破釜沉舟

C.一鸣惊人

D.胸有成竹

2.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之”字用法的是:

A.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朝闻道,夕死可矣。

D.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4.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这本书是谁写的?

B.今天天气真好。

C.你去哪里?

D.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

5.下列词语中,属于并列短语的是:

A.美丽的花园

B.高高兴兴地走

C.快乐的时光

D.红色的旗帜

6.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这本书很厚。

B.他跑得很快。

C.这里的风景很美。

D.他学习很努力。

7.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A.快乐的童年

B.走路的老人

C.唱歌的孩子

D.学习的时光

8.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花儿在微笑。

B.雨滴在跳舞。

C.月亮在唱歌。

D.风儿在呼啸。

9.下列词语中,属于动宾短语的是:

A.读书声

B.做作业

C.走路

D.吃饭

10.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知道吗?

B.这件事很重要。

C.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D.这个人很聪明。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思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均为现实主义作品。

2.AC

解析思路: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结构相同或相似,表示并列关系。

3.A

解析思路:比喻修辞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形成意象,这里将月亮比作银盘。

4.AB

解析思路:同义词指的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5.B

解析思路:排比修辞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6.A

解析思路:反义词指的是意义相反的词语。

7.B

解析思路:拟人修辞是将人的特征或行为赋予非人事物。

8.A

解析思路: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修饰语对中心语进行修饰。

9.A

解析思路:夸张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特征,故意夸大事物的程度。

10.B

解析思路: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动词表示动作,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二、判断题

1.√

解析思路:《红楼梦》的作者公认是曹雪芹。

2.×

解析思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解析思路:“之”在古代汉语中确实可以作代词和介词,表示所属关系。

4.×

解析思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5.√

解析思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6.√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7.√

解析思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解析思路:“霜”在这里指的是地面的白霜,而非月光。

9.√

解析思路: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10.√

解析思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三、简答题

1.“温故而知新”意味着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强调学习和复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回顾和巩固已有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悲剧为《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和《桃花扇》。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3.“信陵君窃符救赵”讲述了战国时期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赵国,窃取兵符,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的故事。故事体现了信陵君的忠诚、勇敢和智谋,以及他对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视。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强调仁者和智者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仁者会深思熟虑,智者则会付诸行动。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山水田园”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内涵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