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主要是指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
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引、吟等体裁。《蜀道难》就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诗歌体裁中国古代诗歌的源流诗词曲古体诗古体诗乐府诗四、五、七言古诗杂言古诗近体诗(唐代确立)律诗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元代成就最高——宋代成就最高《诗经》《楚辞》宋词元曲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成就最高:杜甫、李白李商隐、杜牧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的发展脉络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感受蜀道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蜀道有多难?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xī),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ǎn)石万壑(hè)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xuè),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现了几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整体把握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开头、中间、结尾诗人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又称反复)的修辞手法作用:一唱三叹:一叹高,二叹险,三叹乱;
富有节奏,突出内容,加强情感。状语后置句蜀道之高2.第一节是如何写蜀道的“高”?使用了什么手法?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叹词高状语后置模糊难知的样子从那时以来年往来横绝,飞越崩塌这沟通相连使动,使…回转高耸的山峰激浪倒流为…发愁盘旋曲折的样子盘绕山峰摸穿越屏住呼吸胸任务一:诵读诗歌第一段,思考蜀道是如何出现的?找到答案后赏析其描写手法。知识补充蚕丛及鱼凫扬雄《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王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鱼凫。《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三星堆的确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饰等。商铜纵目面具为商代中晚期青铜器,该面具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是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的两件面具之一。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运用了夸张,用典描述开国历史无人知,蜀地与中原阻隔之久,来凸显蜀地交通不便。侧面写出蜀道之高。
从那时以来已过去了四万八千年,蜀地都不与秦地互通人烟。仅有西面高峻的太白山上的一条鸟道,可以横越到峨眉山的山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说明蜀道的来由,写出了开辟蜀道的难,更赋予蜀道高险的神秘色彩。直到传说中的大山崩塌、壮士死去,才在悬崖上凿洞架道同外界相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山高到连善于高飞的黄鹤都飞不过去,水急到连善于攀缘的猿猱也为之犯愁。迫使太阳神车驾回转的高峻的山峰,激浪冲撞岩石倒流形成的回旋急流。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点面结合,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盘旋曲折的特点。青泥岭是多么盘旋曲折,走百步就要绕着山崖拐九道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通过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山路快要擦到星宿使人紧张得不敢呼吸,只好坐下来用手抚摸心胸长长地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不与秦塞通人烟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五丁开山故事、作用)蜀道来历蜀道高峻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2、开辟蜀道的艰难上: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下:万仞深渊,急浪回旋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侧面写高正侧面写高行人角度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正侧面写高解蜀道之高第一段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映衬夸张拟人细节描写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小结蜀道之险3.第二节是如何写蜀道的“险”?使用了什么手法?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第二部分①西:名作状,向西②巉:高而险③但:副词,只④凋:使……凋谢⑤去:距离盈:形容词,满、足⑥倚:动词,靠;绝:陡绝的⑦湍:名词,急流⑧砯:拟声词作动词,冲击⑨转:“使……滚动”⑩胡为:为什么译文:请问你什么时候从蜀地回来?可怕的路途,高而险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这些吓得脸变色!绵延不断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冲击着山崖,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就是这么危险,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呢?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雄飞雌从的悲鸟古木子规夜月空山意境凄凉、荒芜的意境强化了哀愁、凄凉的意境
视听结合:感受到阴森与空旷的环境/听到那令人毛骨悚然、久久围绕不散去的凄厉的叫声。
不仅仅是悲凉,更是阴森恐怖,“其险也如此”。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①夸张手法:渲染了惊险的气氛。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
(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
雷鸣的音响。③远近结合:(远景)“去天不盈尺”的山峰; (近景)“倒挂枯松”。④拟人:“争”形象地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思考探究:第二段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二叹环境险恶景物凄凉山水险恶悲鸟号古木子规啼月夜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视听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夸张手法其险也如此渲染凄寂苍凉的环境,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解蜀道之险第二段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蜀道之乱4.第三节是如何写蜀道的“乱”?使用了什么手法?⑧西:向西(名作状);咨嗟:叹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第三部分①峥嵘:高峻
崔嵬:高大②夫:人(成年男子)当:把守③或:如果、倘若;
匪:同“非”,不是④朝……,夕……:互文见义⑤吮:shǔn吸⑦长:深深⑥虽:虽然译文:那剑门关周围的山势险峻异常,一个人把守,一万个人也难以破关。守关的人如果不是亲信,那很可能就会变成豺狼。在这里早上要躲避猛虎,晚上要躲避毒蛇;它们磨着牙,吮着血,想要把人吃光。在锦官城虽说一时快乐,还是不如早早把家还。唉,走蜀道简直比上青天还难,只要侧身西望都会使人发出长长的感叹!剑阁——入蜀的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地自古为藩镇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蜀道难》作于天宝初年,当时已经属于唐朝后期,从表面看来是国泰民安,一片祥和美好景象,但实际上朝廷内部早已腐败糜烂,法令松弛无度,土地兼并严重,而且藩镇手中握有大量的兵马,朝廷却早已对政权失去了掌控。因此,李白这首蜀道难虽然看上去是描写蜀道地势险要,但实际上是他对社会安危的深深忧思。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解蜀道之凶第三段地形——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乱——所守:化为狼与豺猛虎、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慨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剑阁险要、易守难攻社会环境险恶三叹蜀道之乱
剑阁险要之地,易发生战祸,不宜定居长住战乱频仍,藩镇割据第三段:蜀道之难,难于何处?特点:蜀地之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社会险恶:易生战祸思考
诗歌写蜀道上剑阁险要,是否有言外之意?“长咨嗟”包含着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诗歌极写剑阁险要,是否有言外之意(可结合背景)?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这里化用诗句,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一语双关,既写蜀道猛兽,又影射恃险作乱的政治凶煞,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也恰恰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诗人为何极写蜀道之难?诗歌主旨
①劝诫友人。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
②感叹人生。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功业难成。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③隐忧国事。写蜀道艰险,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高险凶蜀道上景物凄清蜀道上山水险恶蜀道的来历蜀道的高峻行人感受地势险要社会险恶开辟难自古难行攀越难自古可畏安居难劝人早还家文本小结1.(2022年新高考Ⅰ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移动工作计划(5篇)
- 2025校园文明礼仪广播稿(16篇)
- 销售人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0篇)
- Unit 1 SectionB 3a~self-check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实现“宇宙”教学效益最大化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1.2.1配方法》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报社员工个人述职报告(18篇)
-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并购趋势》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 小学六年级毕业发言稿(20篇)
- 电缆敷设培训课件
- 植被恢复安全施工方案
- 2024年员工考勤表(通用版)
- 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与运用
- 《公共装置艺术》课件
-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协定书
- 消化道畸形课件
- 自来水过户转让协议
-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 2023年湖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医学课件)SOAP的规范书写及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