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I127Ba13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一切活动皆课程”。下列校园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艺术节制作雕版画画B.劳动节修剪校园花草C.消防演习点燃火堆D.科技节用橡皮泥做分子模型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植树造林B.乘坐公共交通出行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D.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3.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C.测定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及建议每天摄入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摄入谷薯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B.为了减肥,应该只吃蔬菜C.鱼、肉、蛋、豆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D.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5.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B.分类:过度排放CO₂会加剧温室效应,故CO₂是大气污染物C.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分析:蜡烛燃烧后减小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6.钼在电子行业有可能取代石墨烯。如图是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钼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42B.核外电子数是42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7.宋代德化窑的白瓷,享有“凝脂似玉、洁白高雅”的美誉,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A.SiB.SiCC.SiOD.SiO₂8.电解水实验是初中探究水组成及其构成的重要实验,实验装置和微粒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表示水分子,变化中水分子发生改变B.a管和b管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C.变化中④⑤表示的微粒个数比为2:1D.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②③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CO、CH₄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₂,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₂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下列图像与实验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浓盐酸加水稀释B.乙: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丙:将足量铜粉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D.丁: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1.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12.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如下: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B.30℃时,Na₂CO₃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C.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从含有浓度相近的CuSO₄、ZnSO₄和FeSO₄的废水中回收ZnSO₄及有关金属。取样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溶质只有ZnSO₄B.若所得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只有铜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15.2023年亚运会的主火炬采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作为燃料,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5.6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耗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共5.1g,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8t甲醇,理论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tB.密闭容器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C.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甲醇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碳质量比为10:11D.若将密闭容器中的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还需要0.2g氧气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6.(11分)(1)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从氢氧化钙、氧气、铜、碳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①一种金属单质:。②能供给呼吸的气体:。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④一种不稳定的酸:。(2)我国的传统医学、古代科技等都彰显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作为后代应该要努力去传承并发扬光大。①《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之说,作为五谷之首的小麦具有除热止渴、养心益肾、补充营养等功效与作用。小麦粉(标准粉)中可食用部分的主要成分如表:小麦中的营养成分除了水之外,表格中没有提及的营养物质是,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②《伤寒论》中记载了大量艾灸疗法。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等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疗的功效。在艾灸的过程中,会闻到特殊的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艾叶中含有矢车菊黄素,其化学式是C18H16O8,矢车菊黄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首先将麻切碎,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方法是。④我国古代制盐技术也相当成熟,“滚沸延及成盐”指的是卤水滚沸逐渐结盐,选择蒸发结晶方法得到盐的原因是;“煎炼”1000kg含9%NaCl的卤水可得上等卤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15%)kg。17.(10分)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1)金属冶炼①金属元素是人类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其中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从而提高炉温;“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③现代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得的生铁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金属的活动性在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金属粉X和金属粉Y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前后相关微粒的数量如下表所示。①表格的空白处对应微粒的数量为。②分析可知,完全反应后溶液底部的金属有,金属X、Y与Cu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3)金属的锈蚀与防护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18.(11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E1→D→E2→B→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E1、E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上述连接中装置E1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③仪器D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5.6g,它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E2质量增加7.2g,则5.6g该塑料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g。19.(13分)(1)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次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内容是区分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设计方案】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①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填“正确”或“不正确”)。【初步实验】乙同学进行实验:向两个样品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②乙同学向两个样品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在溶液A、B中都是(填离子)与(填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填实验现象),无法区分出稀盐酸和稀硫酸。【继续实验】③丙同学取乙同学实验后的两溶液样品,先加入,再加入,观察到盛有样品溶液B的试管中先后都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最终确定原样品溶液B为稀硫酸。【总结归纳】④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得到结论:用化学方法区分两种物质时,可以从两种物质含有的入手,加入合适的试剂,通过比较将两种物质区分出来。(2)某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Cl2、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实验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综合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a的成分可用化学式表示为。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④取A、B、C、D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分别滴加到盛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的试管中,能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开的是。20.(15分)“瑞雪兆丰年”,2025年初春济南的大雪预示着粮食大丰收。为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市政人员及时向道路撒融雪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探秘融雪剂”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任务一】了解融雪原理查阅资料:最初我国的融雪剂主要是氯化钠型,后来又出现了氯化钙型、氯化钠和氯化钙混合型等多种融雪剂。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加入氯化钠后形成的溶液最低凝固点为-21℃,加入氯化钙后形成的溶液最低凝固点为-50℃。(1)表达交流: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任务二】探秘融雪剂成分(2)某品牌融雪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氯化钠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其成分(忽略杂质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影响)。(3)请计算说明你是如何确定该融雪剂成分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任务三】选择融雪剂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类型的融雪剂,收集信息如下表:(4)普通道路主要选用氯化钙型融雪剂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对路面质量要求非常高的机场融雪,你推荐使用的融雪剂是。答案1.C2.C3.B4.B5.C6.D7.D8.C9.A10.D11.ACD12.AC13.AB14.BD15.AC16.(1)①Cu②O2③Ca(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