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真题试卷一_第1页
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真题试卷一_第2页
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真题试卷一_第3页
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真题试卷一_第4页
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真题试卷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班级:姓名; 班级: 学号:线封密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积累与运用(41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悠悠华夏,有着yuányuǎnliúcháng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瞧!春日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处处洋溢着生机;夏日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尽显热烈与明艳;秋季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渲染出独特的诗意;寒冬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奇妙的雪景。这些诗词,历经岁月沉淀,至今仍yìyìshēnghuī。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分)yìyìshēnghuī yuányuǎnliúcháng请你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①______改为______②______改为______“脍炙人口”的“炙”是______结构,第四笔是______,“脍炙人口”原指美味人人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在语段中是指。(3分)下列成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料事如神 鞠躬尽瘁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奋不顾身大公无私 高风亮节 见利忘义 克己奉公虚怀若谷 刚愎自用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下列句子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C.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D.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引号表示引用)他脸色苍白,艰难地说:“水……水……”(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菜地里种着白菜、萝卜、茄子……(冒号表示提示下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个星期天》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等待过程中的焦急和无奈。B.《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被审、被害的过程。C.《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D.《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的诗,都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石灰吟》是宋代诗人于谦的作品,《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1)《匆匆》中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和______。(2分)(2)《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进。(2分)(3)我知道中秋节的习俗有、等;过年吃鱼寓意。(3分)(4)古诗中常常蕴含着哲理,如“,”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2分)7.按要求写句子(8分)(1)这不是简单的一幅画,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用加点词仿写句子)(2分)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2分)

(3)他跑得非常快。(改为夸张句)(2分)

(4)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例:高兴时,觉得鸟儿在为我歌唱,花儿在对我微笑。(仿写)(2分)难过时,觉得二、综合性学习(9分)某校五年级开展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节日连连看】请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习俗用线连起来。(4分)春节 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节 赏月、吃月饼端午节 贴春联、吃年夜饭中秋节 赛龙舟、吃粽子2.【众口话节日】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不少于30字)(2分)3.【立志传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3分)三、阅读理解(29分)课内阅读(14分)《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除夕和初一的情景,其中除夕的特点是,初一的特点是。(4分)2.“截然不同”在文中指除夕和初一的景象完全不一样。请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2分)3.文中描写除夕时,从“做年菜”“穿新衣”“”“”“”等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3分)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句话体现了人们怎样姓名; 姓名; 班级: 学号:线封密初一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接待客人,这种习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分工和家庭观念?(2分)课外阅读(15分)《老海棠树》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我买菜做饭,缝缝补补,我就一天到晚忙个没够?”我赌气不理她,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根据课文解释词语:(2分)“无地自容”在文中指奶奶因为被人说吃了多年剥削饭,内心感到极度羞愧,不知如何是好。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名正言顺”在文中的意思。文章围绕奶奶和老海棠树写了多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三件。(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