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134∕T 22-2022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5134∕T 22-2022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5134∕T 22-2022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5134∕T 22-2022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5134∕T 22-2022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2022-05-18实施2022-05-18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II 1 1 1 1 2 2 2 3 3 4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标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茜、乔雪峰、陶雅、徐丽君、何春、姚明久、郝虎、张瑞珍、苟文龙、刘勇。1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2353.1凉苜1号紫花苜蓿品种来源凉苜1号紫花苜蓿是以多个非秋眠级紫花苜蓿为原始材料,从中选择株整齐,无病害的单株和类型采用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来。于2016年7月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为国审育成品种(品种登记号为505)。品种原种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保存。2海拔1000~1600m的亚热带冬春干旱的河谷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5℃~25℃,生产期要求≥10℃的年积温在1700℃以上、无霜期250d以上。选择地势平坦、开阔通风、光照充足、排灌良好,杂草少,病、虫、鼠、雀危害轻、便于隔离的地块。前茬应为近4年内,没有种植过其他的苜蓿种或品种。土层深厚、肥力适良好团粒结构的中性沙质壤土。生产种子前至少1年的时间不得种植同种的其它品种或近缘种。与其它紫花苜蓿草地间隔距离应在1000m以上。3所用凉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应达到GB6141规定的一级种子标准。7.3播种技术7.3.1播种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7.3.2播种方式采用宽行条播,行距55cm~60cm。播深2cm~4cm,播后覆土耙平。7.3.3播种量种子用量为6~7.5kg/hm²。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当苜蓿株高达10cm左右,长出3~5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开花前要去除杂草和杂株,秋后进行中耕培土。8.2病虫害防治主要应注意冬春季的蚜虫危害,防治可选用氯氰菊酯、定虫脒等杀虫剂喷杀。农药施用符合NY/T1276规定。整地时施有机肥22500kg~30000kg/hm²,磷酸二胺60~75kg/hm²。在现蕾前期、现蕾期、初花期可叶面喷施0.3%硼肥。8.4灌溉整个生长过程中适时灌溉。出苗到开花期,土壤湿度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初花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种子成熟期土壤湿度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种子成熟后期土壤湿度控制在45%以下。8.5授粉初花期可在种子田附近放蜂,每公顷放养3~5万只切叶蜂。在没有苜蓿切叶蜂的情况下,可放置蜜蜂,放蜂时间从初花期开始到花期结束。9.1收获时间当2/3-3/4豆荚已由绿色变为黄色或褐色时即可进行收获。9.2收获方法面积小的种子田可采用人工收获。面积较大的种子田可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5cm~10cm,人工收获是将割倒的植株捆成草束运至晒场晾晒,晾晒期间勤翻动,当荚果的含水量达到20%时,进行人工脱粒,单打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