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趣的故事》

一、内容简介和设计理念

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

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慢性子裁

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裁转慢条斯理,顾客急于求成,故事结局很有意思、出人意

料,却在情理之中。《方帽子店》中人们在为方帽子店主人固执、愚昧感到好笑

的同时,不由思考"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漏》和《枣

核》是两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枣核》

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

恶官的故事。此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97页单元导语的上半部分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故事",下半部分

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元素指向阅读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指向习作的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复述故事"在本册

书中是以一个单元的形式出现的,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统编教材,对于讲故

事或复述故事是有一个系统安排的。比如说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按顺序把图

片连起来,再借助图片,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马过河》《狐假虎威》

借助词语,讲故事或演故事;《风娃娃》《大禹治水》《小毛虫》都是按照文字提

示讲故事。《蜘蛛开店》《羿射九日》分别利用示意图和表格来讲故事。从教材的

编排体系中可以看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纵向线索清楚,由易到难,

螺旋上升,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本单元还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尝试编出一个内容完整情节有趣的

故事,想象某一动物一旦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生

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

《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复述"的具体目标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

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

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

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

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

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4篇课文在课后练习或学习

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与方法。

二、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32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22个词,常规目标)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故事中人物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特点。(常规

目标)

3.默读课文,交流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常规目标)

4.能借助图表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核心目标)

5.能借助提示,按JII页序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核心目标)

单元教学总体构想

课时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

精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21.认识“箱、秘,、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

顾客》+语句段运用夹",正确书写"性、卷”等12个生字,会写”性子、

布料”等1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句,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犍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绛表现的信

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4.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略读《方帽子店》1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字。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

内容。

精读《漏》2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

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III页序复述故事。

略读《枣核》11.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读准"折、涨"两个多音

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口语+习作3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

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

2.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

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分课设计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学习目标

L认识"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正确书写〃性、

卷,,等12个生字,会写〃性子、布料〃等1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

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

复述故事。

4.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二、课时分配: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要学的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教材的

最后一个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这几个都非

常有趣,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特别喜欢。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明确

本单元我们要学会什么呢?

导语中说到: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

思考。从导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趣的故事〃。

我们再读读下面的两句话,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具体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2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二)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读第一个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同学们一看题目就发现了,这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他们之间一定会

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吧。

(三)互助预习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

添字不漏字,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互帮互认字词。

①下面请同学们先互查互帮认读这篇课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

在字的下面做标记。(注意"承"读后鼻音,"衬"读前鼻音。)

②认读包含多音字的句子

缝:

裁建店里走进一位顾客。

墙上出现了一条缝!

夹:

请把这件棉袄改成夹袄。

请递给我一个文件夹。

③全班认读生字词:

这些词语词组是在课文里摘录的,我们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字音:

性子布料交货笑话大方夸奖道理实在提前服务

衬衫

负责名声手艺感动

【设计说明:中年级学段,字词教学逐渐弱化,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

式识字,会利用〕具书,联系上下文等基本方法。在认读生字环节主要安排了两

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通过自查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字

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

通过读句子进行多音字的辨别。】

3.指导写生字

①看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写错,如何把它们写正确,写美观呢?

卷衬衫负责货

②重点指导

〃衬"和〃衫〃:合在一起比较指导。都是衣字旁,不要写错。

"负""责""货":合在一起比较指导。下面都是"贝、最后一笔是

点。

"卷":下面是横折钩,不是横折横。

③写完之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然后修改再写一写没有写好的字。

(四)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想一想课文可以由几部分组成。

(五)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i天

【设计说明:本学习单重点抓住急性子顾客在这几天里提出了哪些要求,慢性子

裁缝又是怎样应对的,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为之后学生复述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大家读了《慢性子裁舞和急性子顾客》这个故事,一定

觉得很有趣吧,你们是不是也很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今天老师就教

大家一种复述故事的办法,那就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办法"。

这篇课文一共有29个自然段,看上去很长。不过同学们不用担心,

因为这篇课文既有趣,脉络也十分清晰。

(二)借助表格把握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来理清本篇文章的脉络。通过阅读,同学们发现,这篇

文章是用几个表现时间的词句一下子就把整个故事给串联了起来。这些表

现时间的词句分别在哪里呢?

它们是第14自然段的〃第二天〃,第17自然段的〃第三天〃,第20

自然段的"又过了一天同学们说,这里面缺少〃第一天"啊,是啊,

第一天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知道,从第1自然段开始,就是第一天发

生的事情了。

通过阅读,我们还发现,这篇课文是围绕急性子的顾客几天内不断变

化缝制新衣的要求,以及慢性子裁缝始终不紧不快地应对来展开的。那接

下来,我们就借助表格来提取相关的信息。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天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3自然

段,用直线画出顾客的要求,用曲线画出裁缝的表现。同学们可以先点暂

停,等填完后再继续播放。

同学们,在第一天,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是什么呢?做T牛冬天穿的棉

袄。急性子顾客还解释自己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三家裁缝店都无法马

上做出来,因为自己没有耐心,所以来到了这里。当慢性子裁缝说第二年

冬天可以帮助这位顾客做出来的时候,急性子顾客一下子跳了起来,他可

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写了慢性子裁缝是如何说服急性子裁缝在他这儿

做衣服的过程。整个这一部分,内容十分丰富,我们需要根据表格的要求

提取出主要的信息。那就是: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是做一件棉袄,慢性子裁

舞的反应是明年冬天来取。我们在提取信息填入表格的时候要注意,文字

要准确和简洁。

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自主填写剩余三天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

各自的表现吧。记着,要边读课文,边用直线画出顾客的要求,用曲线画

出裁缝的表现,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提取出重要的信息。

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你看看你填得对不对呢?

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慢性子裁缝满口答应

好啊,为您服务,没说的。

第三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夹袄改成短袖衫慢性子裁舞又是满

口答应好办的很,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短袖衫接上袖子改成春装慢性

子裁缝告知说不用接袖子布还没裁呢。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第一天做一件冬天穿的棉袄第二年冬天做好

第二天把棉袄改成夹袄好啊,没说的

第三天把夹袄改成短袖衫好办的很,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接上袖子改成春装布还没裁呢

故事的情节是如此出乎人的意料,可又的确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样的

情节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练习对话体会性格

以同桌为单位,练习对话,也可以一个人试着扮演两个角色,用不同

的语气来表达顾客与裁缝不同的性格。

通过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相信你对文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已

经很好地掌握了。

(四)借助表格练习复述

在复述的过程中,我们怎样转述别人说的话呢?

例如:裁缝说:"我和别的裁舞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算啊。"

转述时:裁健说,他和别的裁绛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读一读例句,比较不同。

小结:

转述时我们要注意:

1.人称要变化。第一、第二人称发生变化。

2.如果写下来要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接下来就请你照着这个表格的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注意,千万不要照搬原文,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

故事内容讲出来。

小结:同学们,像这样〃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办法〃,你掌握了吗?

要掌握一种好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老师相信,好学的你一定会

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掌握这种好方法的。

【设计说明:借助表格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充

分交流中实际感知借助表珞■复述的好处,为下一篇略读课文的复述打下较好的基

础C】

作业:

L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2.借助表格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拓展阅读篇目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选自《一千零一夜》

从前,一个蠢汉由于生性过于老实,因而常常被人欺骗。一次,蠢汉牵着他

的毛驴出去放牧,路上,碰上两个老练的骗子。骗子见他呆头呆脑,便起了坏心。

"我要把那匹驴从他主人的手上骗过来。"其中一个骗子对他的伙伴说。

“怎么骗呀?”另一个问C

这个骗子显得信心十足,说:"你看着吧!"

于是,这骗子走到毛驴身边,偷偷把笼头取下来,套在自己的头上,却把毛

驴留下,让另一个骗子牵着。这样,这个骗子戴着笼头,像一头毛驴似的跟在蠢

汉身后走。

走了一段路后,他估计另一个骗子已经把毛驴牵走了,便停住脚步,不肯再

往前走了。蠢汉突然觉得牵不动疆绳,毛驴像似不肯往前走了,觉得奇怪,回头

一看,见笼头居然套在一个人的头上,不由大吃一惊,惊讶的问出了声:”喂喂!

你是什么东西呀?"

骗子暗中好笑,道:"我是你的毛驴啊!哦,你不知道,我可是有着稀奇的

遭遇呢。我有T立正直、虔诚的母亲,已经上了年岁。有一次她见我喝醉了,就

虔诚地告诫我:’孩子呀,这可是罪过呀,你必须向万能的安拉忏悔。’可是我

不但不听,反而动手打了她。这样,她一气之下,求万能的安拉惩罚我。我受了

惩罚,结果变成了一头毛驴,从此开始受苦受难。到今天,我的母亲觉得我受的

惩罚够了,慈悲心起,又替我请求安拉,赦免了我的罪过。因此,我便又从毛驴

恢复了我人的样子,成了堂堂正正的人类。"

蠢汉一听之下,既感到惊讶,又深深抱愧,叹道:”啊!全靠万能之神安拉

拯救你!我的兄弟呀,我一直骑你,让你干重活,这可是太不应该呀。不过,以

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全不知道你的情况。到现在,只能祈求你原谅我骑你、役使

你了。"

蠢汉对这个骗子忏悔了一番后,昏头昏脑,满心沮丧地抛下骗子,垂头回家

去了。

蠢汉的妻子看他这副模样,感到奇怪,问:"你为什么愁苦?发生了什么不

好的事吗?噢!咱们的毛驴呢?"

蠢汉便把从骗子口中听到的话,从头至尾,告诉了妻子。

蠢汉的妻子听了,也感到郁郁不欢,心想确实是自己做了不人道的事。于是,

她诚心诚意忏悔了一番,希望弥补自己的过错。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见蠢汉始终心灰意懒,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不由心

急,便对丈夫说:"你也K能老是这样不务正业呀。要不,你上街去,另外买一

头毛驴回家做事吧。"

蠢汉听了老婆的话,来到市场。他一眼便看中了一头准备卖的毛驴,但仔细

打量后,才发现正是自己从前的那一头。他大吃一惊之下,便凑近毛驴,把嘴贴

近毛驴的耳朵,悄悄说道:"你这倒霉的家伙!这一次可别想让我上当了。谁

让你又喝醉酒,打你的母亲呢?我可不会买了你又让你变成人了。"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26.方帽子店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二、课时分配: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戴方帽子的人吗?我们这儿有一家专

门卖方帽子的店,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这

篇课文到底说了T牛什么事。

(二)预习交流

1.认读包含多音字的句子

他不停地叫嚷着。

课间休息,请不要大声嚷嚷。

他悄悄地溜走了。

一溜烟的工夫,他人不见了。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

大人们呢,也只戴小孩子!门觉得这种帽子戴起来

于是试着,店主看儿子,

很。有一天,一家新帽子店开张,方帽子最后变成了.

《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上帽

±—,大人们呢,也只戴方帽子,小孩子1门觉得这种帽子戴起来

不舒服,于是试着戴圆帽子,店主看儿子戴圆帽子,很

生气。有一天,一家新帽子店开张,方帽子最后变成了古董。

(二)借助表格练习复述

同学们,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借助

表格复述故事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实践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学会

了这种复述的方法。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中,我们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

客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点,进行复述。那么《方帽子店》一课是否也有可

以进行对比的两样事物呢?

我们首先看,当社会上只存在方帽子的时候,大人们和孩子们对待这

件事的态度各自是怎样的呢?

只有方帽子

大人

想做说

小孩

做帽子的人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

的「当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

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

所有的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小孩子们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一个小孩子说c〃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

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

只有方帽子

大人"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小孩想做说

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用纸做出圆的、尖一个小孩子说。“假

帽子呢?圆的不行吗?的、杳焦形的帽子,如我们用布做成真

戴在头上。的帽子.•…”

另一个小孩子接着

说。"那戴在头上就

更舒服了。〃

看,通过列表,我们一下子就看出了大人和孩子在对待一直以来只有方帽

子这件事上的不同。

随着圆帽子的出现,这篇文章的转折点也随之出现了。请大家阅读第

11自然段一16自然段,看看方帽子主人和他的儿子在面对这件事时又有

了什么不同的表现。

神态动作语言

方帽子主人

儿子

帽子店的主人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是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并让儿

子"快快把它丢掉!”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神态动作语言

方帽子主人大^■■惊抓起圆帽子,丢在地"快快把它丢掉!”

上。“不懂事的孩子!好好

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

帽子!”

嚷“我要!我要!”

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

儿子/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

To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经营内容结果

方帽子店

新帽子店

我们发现后来出现了新帽子店,随之新帽子店的出现又发生了什么事

情呢?

方帽子店始终卖方帽子,最后方帽子慢慢变成了古董。

新帽子店卖各式各样的帽子,顾客都进了新帽子店,戴上了形状、质地各

异且舒服的帽子。

经营内容结果

方帽子店终卖方帽子古董

新帽卖各式各样的帽子顾客都进了新帽子店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借助表格,理清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接

下来就请你照着这个表格的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设计说明:本文是畦读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一课学到的知识迁移到

本课的学习中。设计合适的表格,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教师可以在这一方面多

辅导。】

作业:

请把《方帽子店》的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拓展阅读篇目

两个神秘的小鞋匠

选自《格林童话》

从前有个鞋匠,生意上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穷,

后来穷到连做鞋子的材料也没有了,只剩下了一张皮子。他把这张皮子裁

剪好,发现刚刚够做一双鞋子。然后他就上床休息,睡前还做了祈祷。由

于他为人问心无愧,所以睡得很香很甜。

第二天一大早,他洗漱完毕,穿好衣服,走到工作台前正准备做鞋,

却惊奇地发现,鞋已经做好了,他完全给弄糊涂了,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

一回事。他拿起鞋子仔细查看……活儿做得一丝不苟,没有哪一针筵得马

虎。事实上,这双鞋是令鞋匠都感到骄傲的杰作。

过了一小会儿,一位顾客走了进来。他一见这双鞋子也就爱不释手,

花了高价买下了这双鞋。这样一来,鞋匠就有了足够的钱去买可做四双鞋

子的皮子。

第二天清早,鞋匠发现四双鞋子已经做好了。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

他头天晚上裁剪好的皮料,次日一早就变成了缝制好的鞋子。不久,随着

鞋匠生意的兴隆,他也成了一个有钱的人。

圣诞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鞋匠在上床睡觉前对妻子说:"咱们今晚

上熬个通宵,看看到底是谁这样帮助我们,好不好?"他妻子欣然同意,

并点燃了一根蜡烛。随后他们俩便藏在挂着衣服的屋角里,注意着周围的

动静。午夜一到,只见两个光着身子的小人儿走了进来,坐在鞋匠工作台

前。他们刚一坐下,就拿起裁剪好的皮料,用他们纤细的手指开始做鞋,

又是锥,又是舞,还不时地敲敲打打。鞋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对他们

的工作赞赏不已。他们做好了鞋子,又把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才急

急忙忙地离去。

第二天早上,鞋匠的妻子对他说:“是这两个小人儿使咱们发了财,

咱们得好好感谢他们才是。他们光着身子半夜里来来去去,一定会着凉的。

我跟你说咱们怎么办——我打算给他们每人做一件小衬衫、一件小背心和

一条小裤子,再给他们每人织一双小袜子,你呢,给他们每人做一双小鞋」

她丈夫很赞成这个主意。到了晚上,给两个小人儿的礼物全都做好了,

他们把礼物放在工作台上,没有再放裁剪好的皮料。然后他们自己又躲藏

起来,想看看两个小人儿会说些什么。

午夜时分,两个小人儿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准备马上开始干活儿,

可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裁剪好的皮料,却发现了两套漂亮的小衣服,他们喜

形于色,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两个小人儿飞快地穿上衣服,接着唱了起

来:

"咱们穿得体面又漂亮,

何必还要当个皮鞋匠r

他们俩在椅子和工作台上又是蹦啊,又是跳,最后蹦跳着离开了房门。

从此,两个小人儿再没有来过,而鞋匠一直过着富足的日子,事事称心如

/'o。

27.漏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

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二、课时分配: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

具有虚构内容的一种口头文学作品。相信《白蛇传》《梁山伯和祝英台》

等民间故事,你们一定早就听过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漏》就属于

一篇民间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吧。

(三)互助预习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

添字不漏字,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互帮互认字词。

①下面请同学们先互查互帮认读这篇课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

在字的下面做标记。(注意"脊"读第三声,〃旋〃在本文读第四声。)

③全班认读生字词:

这些词语词组是在课文里摘录的,我们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字音:

里屋莫非厉害发抖松手跟前甘心

【设计说明:中年级学段,字词教学逐渐弱化,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

式识字,会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基本方法。在认读生字环节主要安排了两

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追过自查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学

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

通过读句子进行多音字的辨别。】

3.指导写生字

①看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写错,如何把它们写正确,写美观呢?

喂贼

②重点指导

〃喂〃:右边下面不要多〃撇二

〃贼〃: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第四笔点要收紧,避让右部。"戎〃

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向右下行笔,略弯曲,向上出钩。

③写完之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然后修改再写一写没有写好的字。

(四)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人物活动的地点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请你边读便把它圈出来。

(五)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地点事情

小屋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逃命途中

返回途中

小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本学习单根据地点的转移来梳理故事情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

步学习复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大家读了《漏》这个故事,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你们是

不是也很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今天将学习一种新的复述故事的办法: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二)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把握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课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故事中有五个非

常明显的角色:老公公,老婆婆,一只驴,一只虎,一个贼,是不是?这

个故事中,还有一个隐蔽的、不曾出现的,但却是真正的主角,你知道

他是谁吗?聪明的你一定猜对了,他就是〃漏"。〃漏〃虽然始终没有出现,

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他展开的。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人物活动的地点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植理,我们发现,文中地点是这样变化的。你能够

画一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吗?〃一"与"五〃先是在小屋,之后分别在

逃命途中、歪脖树上、返回途中,最后又回到了小屋。我们把这些地方用

小意图来表示,再一起来梳理一下故事的情节。

地点事情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倒推回忆帮助复述

首先看第一个故事环节。在小屋发生了什么呢?原来是老公公和老婆

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我们按照这个文字提示,可以想想,老虎和

贼吓成了什么样呢?贼吓得从屋顶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以为〃漏"

来捉他了,撒腿就跑。贼摔得昏头转向,以为〃漏〃来吃他了,拼命抱住

虎脖子不松手。老虎和贼为什么会吓成这样呢?原来他们听到老公公、老

婆婆提到了〃漏〃。老公公、老婆婆为什么会提到〃漏〃?原来这天晚上,

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老公公听到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告诉了老婆婆,

老婆婆因为天下雨,担心屋顶会漏。那老公公听到的声音哪来的呢?原来

是老虎用爪字在墙壁上抓了个窟窿,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了个窟窿,从而发

出的声音。老虎和贼为什么要来挖窟窿呢?原来老公公、老婆婆家里有一

只小胖驴。老虎嘴馋想吃了它,贼想偷了他卖钱。运用这样倒推的办法,

你就可以轻松地回忆起文章的内容了。

开头的这一部分,我们就可以这样复述:从前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

婆婆,他们家里养了一只小胖驴。老虎嘴馋想吃了它,贼呢想偷了他卖钱。

一天晚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老虎和贼都来了。老虎用爪子在墙壁上抓了个

窟窿,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了个窟窿,他们发出的声音被老公公听见了,老

公公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说她别的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

听到老婆婆说怕”漏:都在想从来没见过、没听说"漏〃啊,莫非‘漏‘

比我还厉害?想到这,老虎和贼都非常害怕,贼吓得从房顶上摔了下来,

正好摔到虎的背上。老虎不知是什么摔到了它的背上,吓得撒腿就跑。贼

呢,摔得晕头转向,紧紧抱着老虎的脖子不松手。

接下来我们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一个场景

一个场景练习复述故事,最后把它们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在复述的过程中,老师再提示几点:

1.在整个故事中,老虎和贼始终认为对方是“漏二一直到最后,他

俩也不知"漏"是什么。

2.故事中,贼总在上面,老虎总是在下面。一开始,贼在房顶,老虎

驴圈的墙边;后来贼在老虎的身上;之后贼蹿到歪脖树上,老虎在树下。

3.这个故事中有大量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他们的疑惑、纳闷、做贼心虚等心理,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很

好地刻画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在复述时,千万不要遗漏了。

4.在复述时,尽可能地将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详细复述。

小结:同学们,像这样〃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

序,复述故事〃的方法你掌握了吗?老师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你一

定会逐步掌握这种好方法的。

【设计说明: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是又一种

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这篇课文是本册书中最长的一篇,我们通过

让学生画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来掌握这种复述的方法。】

作业: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

听。

拓展阅读篇目

蚂蚁补〃天’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

晚上,秀才在房间里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哗啦啦

下起雨来。

不一会儿,门外的地面上就涨满了水。一群小蚂蚁来不及躲回洞里,

在水洼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

秀才看见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小蚂蚁,他觉得蚂蚁们好可怜呀!于是,秀

才急忙捡来一根树枝,伸到水洼里。"可怜的小家伙门,快爬到树枝上来吧!”

小蚂蚁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水洼里爬到树枝上,全都得救了。

"谢谢你「蚂蚁们对秀才说「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秀才参加了考试,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有个错别字:试卷

中的一个"天"字少了一横,变成"大"字。

考官看了仔的卷子,连连叹气:"可惜啊,因为这个错别字,他得不了

状元了。”

过了一会儿,考官又拿起秀才的试卷看。奇怪,试卷上的错字没了,

好好的一个"天"字。”咦,不会是我看花眼了吧?考官揉了揉眼睛,再认真

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大"字上面排成一横。

考官觉得很惊奇,找来了秀才,得知秀才救了蚂蚁的事情。考官觉得,

秀才不仅有才华,人也善良。他对秀才说:"既然蚂蚁已经替你被“天”了,

就不算你写错字,你得了满分!”

《蚂蚁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福州民间故事,在福州,还有一条路

叫“能补天巷”呢!秀才在危难中救助了蚂蚁,后来也得到了蚂蚁的回报。我

们在生活中也应该这样互相帮助。

28.枣核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读准〃折、涨"两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

聪明勇敢。

二、课时分配: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冬核有多大吗?有这么一个小孩子竟然只有枣核这

么大,但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小孩子用自己的智慧竟然可以帮助村民夺回牲

口、惩治恶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这个可爱又机智的小朋

友吧。

(二)利用精彩段落的关键词更述故事

同学们,本单元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和“借

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的办法。《枣核》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我

们将在之前学过的方法的基础上,再学习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利用精彩段落的

关键词帮助我们复述故事。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第6—7自然段是本文最精彩的地方之一。我们先

把第6自然段读一下。

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北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

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

驴。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

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大家找一找,在这一点然段里,哪一句话是核心句?请你把它用直线画出来。

没错,就是这句: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

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这句话写出了枣核开始凭喈他的智慧帮百姓们把牲

口牵回来。那么在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呢?你能暖一圈吗?对,是“吆喝”

这个词。联系第7自然段,枣核一共吆喝了几次?他每一次吆喝,衙役们是什么

反应?,我们把它填到表格中。

枣核衙役结果

第i次吆喝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什么也没搜着

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第二次吆喝

优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

第三次吆喝

睡觉,不管枣核赶着牲口问到村子

枣核第一次吆喝时,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

啦!有人进来牵驴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第二次枣核再吆喝时,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可刚躺下,又

听到第三次吆喝声。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

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

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同学们,当我们找出精彩段落中的关键词,再结合表格,就能很好地帮助我

们把故事复述清楚。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地方,那就是“戏弄县官”部分。请同学们阅

读9一13自然段,能不能找找这几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呢?那就是“蹦”

字。随着枣核的每一次蹦,县官是什么反应呢,结果乂是怎样的呢?你能试着填

一填下面这张表格吗?

枣核县官结果

第一次蹦

第二次蹦

第三次蹦

老师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一定会自己把它填完整的。

接下来就请你照着今天表格的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注意,千万不要照搬原文,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

容讲出来。

小结:同学们,像这样“利用精彩段落的关键词并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办法”,

你掌握了吗?要掌握一种好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老师相信,好学的你

一定会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掌握这种好方法的。

【设计说明:抓住文6的关键词可以帮助孩子们很快、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串

联起来,也是我们又学习到的一种新的复述方法。】

作业:借助表格、关键词等多种方法的提示,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

听。

拓展阅读篇目

鲤鱼跃龙门

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

龙门的风流毓秀之才管护龙门,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

还没望见龙门的影子,那一条条灰服鲤鱼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

转向,就拐过头来,顺流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又游回黄海。不幸,正碰上

张着大口的鱼鳖海怪,便呜呼哀哉了。

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

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

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玉柱。玉柱上雕着活灵活现

的石龙。龙身缠着玉柱,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

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一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背景是蓝天

白云,映衬着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

朝〃。这景色胜过那蓬莱仙境。

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一见大喜,说:〃鱼龙

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

鲤鱼们一听,立即鼓鲤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去,没想到刚跳出

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来,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们并不灰心

丧气,而是日夜苦炼摔尾跳跃之功。就这样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

跃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跃上那百丈龙门,还差得很远。

大禹见鲤鱼们肯苦练过硬功夫,就点化它们说:"好大一群鱼!"有条

金背鲤鱼听了禹:王的话大有所悟,对群鱼说:“禹王说:’好大一群

鱼’,不是启发我们要群策群力跃上龙门吗?"群鱼齐呼:"多谢禹王!”

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一条条瞪眼、鼓鳏,用尾猛击水面,只听"膘

膘"的击水声接连不断。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条为一条垫身,

喘口气儿,又是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两丈了,禹王用手扇过一阵清

风,风促鱼跃,众鱼一条接一条地跃上了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

却说有条为众鱼唤气垫身的金背鲤鱼,跟看同伴们都跃上了龙门,惟

独自己还留在龙门脚下。它寻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恰巧黄河水

正冲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溅几十丈高,这金背鲤鱼猛地窜出水面,

跃上浪峰,又用尾猛击浪尖,鱼身一跃而起,没想到竟跃到蓝天白云之间。

一忽儿又轻飘飘地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大禹一见,赞叹不已,

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一霎时,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一条

吉祥之物一黄金龙。大禹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怪道老人传说,

过去在黄河上捞鱼的人如果捞到头顶有红的鲤鱼,就立即放回黄河中。学

校招生出榜,姓名上点红作法就来源于此。

韩城自古读书人多,便"把童生进仕",喻为"鱼跃龙门〃。韩城城里

还设立过“龙门书院"。文庙大门照壁上有砖雕的"鱼跃龙门图"。

口语+习作

一、学习目标

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

得吸引人。

2.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二、课时分配:3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看故事、听故事吗?你看过哪些有趣的

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二)个人练习

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讲讲,想一想怎么讲会更吸引人。

1.注意语气

2.注意讲故事时的表情

3.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做到自然、大方。

(三)全班分享

听的同学要做到:

L认真、专注地倾听。

2.记住同学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几个题目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

这些题目有意思吗?你可以也试着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吗?

(二)激发想象

大家请看书上的这几张图,它们与现实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吗?

图中的母鸡能在天空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老鹰变得胆小如鼠,

蜗牛健步如飞……如果这些变成现实,在它们身上一定会发生一些奇特的

经历,有关它们的故事一定很有趣。

(三)小组交流

想象的世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