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综合
第六单元综合
第1课时
单元整体探究1.通过任务一,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影响,分析小说中的“突发事件”2.通过任务二,探究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因素任务一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影响,分析小说中的“突发事件”1.(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及影响)细读本单元五篇小说,讨论以下问题:①以《祝福》为例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②分析本单元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产生的不同影响。①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人物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现实,是人物性格展现和情节展开的基础。《祝福》中,祥林嫂死后,短工“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的漠然回答,再回鲁镇后柳妈关于死后被锯为两半、因果报应的传说,以及鲁四老爷的封建礼教思想,都构成了祥林嫂不能挣脱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将她直接或间接地推向了绝路。②《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促织》中,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人物的命运。《变形记》中,社会环境则主要作用于人物心理。2.(分析小说中的“突发事件”)细读本单元的五篇小说,①分别从每篇小说中找出一个“突发事件”;②综合分析“突发事件”在小说中的作用。①《祝福》:被婆家从鲁镇抢回去卖到深山里的祥林嫂,本已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意外“断送在伤寒上”,儿子又惨遭不测,她不得不又回到了鲁镇,从此走向了“末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突发事件”表现为种种“巧合”,如林冲在沧州巧遇李小二,陆谦恰巧来李小二的店里饮酒谈事,草料场的草屋恰巧被大雪压倒,等等。《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从楼梯上摔下去的时候,种种窘态恰巧被两个女士看到了。《促织》中成名通过“问卜”得到了一只“状极俊健”的蟋蟀,他的儿子趁父亲不在的时候打开盆看,把蟋蟀弄死了,然后又投井而死。《变形记》中“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主体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另类的“突发事件”。②作用:a.引起读者的兴趣。早期的小说,不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都以讲故事为主,追求情节的巧合与离奇,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小说的可读性。b.促成情节的发展或转折。《祝福》中的祥林嫂如果没有重新回到鲁镇,再次改嫁夫死的她就不会去捐门槛,不会遭到人们嘲笑,不会在新年的祝福中遭受心灵的重击。c.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揭示小说的主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因为林冲在沧州巧遇李小二,引出了林冲在东京搭救李小二的情节,所以李小二发现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行为后,对林冲以实相告,正是情节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把林冲的遭遇与高太尉的构陷阴谋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林冲由逆来顺受到警觉醒悟也成了必然,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任务二探究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因素(探究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因素)《促织》和《变形记》中家人的关系亲疏,是虫子本身能决定的吗?如果两者皆是人被无情异化的悲剧,那么人被异化是社会压迫的必然吗?(1)作品中家人关系的亲疏,不是虫子本身能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2)①是必然的。社会环境会对人物命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异化只是人在非常态环境中做出的“常态”行为。②不是必然的。异化是文学作品展现人物命运悲剧的手法,是对社会环境严酷性的夸张与变形。蟋蟀价值连城,能带来好运,所以最后家人一派和谐;甲虫一文不值,家人以之为耻,所以对其横眉以对。第六单元综合
第2课时
叙事要引人入胜1.通过任务一,鉴赏文章引人入胜之美2.通过任务二,了解并把握记叙文引人入胜的技法3.通过任务三,发挥想象,尝试使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写作任务一鉴赏文章引人入胜之美1.(了解引人入胜的内涵)古人说:“人贵直,文贵曲。”叙事记人的文章,尤其是用顺叙方法写的,要在尺水中兴波,要能引人入胜。什么是引人入胜?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比如结尾做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析重点可能有人会认为记叙文只要写出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恰恰步入了一个误区——平铺直叙、波澜不惊。袁枚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告诉我们,记叙事件,要写得引人入胜,就要选择好叙述角度、叙事有波澜等。2.(鉴赏文章引人入胜之美)引人入胜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引人入胜之美,能够吸引读者,让读者阅读时如同身临其境,欲罢不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猎狮》这篇小说,看看作者叙事时是怎样做到引人入胜的。巴布尔别妻携弟去非洲打猎。(顺笔)巴布尔不幸身亡。(逆笔)——第一个波澜。伊莉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顺笔)却得到一个狮尸。(逆笔)——第二个波澜。伊莉娜再索夫尸。(顺笔)弟回电:“巴布尔在狮腹内。”(逆笔)——第三个波澜。(客观的叙述方式;多次生发波澜;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任务二了解并把握记叙文引人入胜的技法1.(了解叙事引人入胜需注意之处)请同学们思考:做到叙事引人入胜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注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出人意料……效果:简约精致、尺幅波澜、平中见奇。2.(把握文章引人入胜的技法)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这是对《左传》作者左丘明叙事本领的高度赞扬。了解并把握记叙文引人入胜的技法,是写好引人入胜的记叙文的关键。那么,引人入胜的技法有哪些?(1)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①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采用第一人称。②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有时,为了打破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想突出事件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金岳霖,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审慎、含蓄,让人回味不尽。使用第二人称,能够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③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示例:我在明尼苏达州莫里斯圣玛丽学校任教时,他在三年级一班就读。全班34名学生都是我的宝贝,但马可·艾克伦是最特别的一位。他外表十分干净,常带着那种“活着真好”的态度,使得偶有淘气的表现都变得令人喜欢。马可也很爱说话,我得一再提醒他未经允许不可开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次受批评后的诚恳反应——谢谢修女纠正!起先我不知道如何应付,但不久便习惯了每天听到好几遍。一天早上,马可又说个不停,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犯了一个新任教师的错误,我对他说:“马可,你再说一句话,我就要用胶布把你的嘴巴贴起来!”(节选自《所有好处》)文段首句引出了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由此可以看出文段选用的是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但文段中的“我”并不是作者。作者选取“我”为叙述者,是基于她的教师身份且故事与她密切相关,这样一来故事会更加真切感人、真实可信。如果用第三人称,就达不到这种叙述效果。(2)写出事件波澜叙事时要注意设置悬念、情节突转、铺陈误会、抑扬结合等。兴波澜、生变化的主要方法有下面这几种:①设置悬念法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再解决矛盾,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示例:《威胁》(契诃夫)马被盗,贵族老爷在报纸上声明“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悬念1:什么措施)→威胁生效,马被送还(悬念2:父亲到底是怎么做的)→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悬念3:竟然如此)②情节突转法叙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向发展下去,到情节达到高潮时笔锋突转,使人物命运的变化或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示例:《成绩》期中考试后,数学老师公布成绩(突转1:好想知道)→“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突转2:不错的成绩)→不及格人数呢?(突转3:该不会有我吧)→“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突转4:真相——都考得不好)③铺陈误会法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地发展。示例:《枪》我怕司机,冷汗直冒(误会1:“我”会遇害吗)→司机怕我,迅速消失,神色惊慌(误会2:司机怕啥)→真相:玩具枪的枪管露在袋外(误会3:司机真吓坏了,难怪不要车钱)④抑扬结合法a.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尽力贬低和否定某人或某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下抑是为了扬得更高。示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一抑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一扬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二抑偷得蟠桃献母亲(拍手叫好)——二扬——欲扬先抑,起起伏伏,吊足胃口b.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运用这种手法,就是要抬得高,跌得重。“抬”与“跌”,“抬”是手段,“跌”是目的。示例:县长的笔记本县长六亲不认(好县长)——一扬县长任人唯亲(坏县长)——一抑——欲抑先扬,起起伏伏,曲径通幽(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扣人心弦,即“欧·亨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故事的整体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会向东发展,结果却向西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如《窗》中,靠窗的病人每天为处在角落的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他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处在角落的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灰色的墙。
《麦琪的礼物》也是如此,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都没能用上: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警察与赞美诗》的主人公苏比曾几次惹是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个“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就“来路不正”。后来,苏比想借助“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闹,但警察认为他和其他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才会在大街上如此大肆喧哗。而最后苏比受宗教的“感召”想“从善”时,警察却认为一个流浪汉绝不会与教堂周围幽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动人的音乐有联系,于是,苏比“意外”地被抓了。任务三发挥想象,尝试使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写作(使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写作)下面是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在柏林》,小说描述了火车车厢里的一个场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横线上进行补写。一列火车缓慢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那个后备役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示例)“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到疯人院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神舟七号”的梦想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在你的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印记”呢?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物,有细节,有描写,叙事符合逻辑,不少于800字。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题。材料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指出“中国印记”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独特标记。第二句话用四个小分句列举了“中国印记”有形或无形的体现,省略号给了考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第三句话归纳总结“中国印记”载体的广阔性。第四句话以问句的形式启发考生思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高中2025年全国高三模拟考试(六)生物试题含解析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专业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枣庄市四十一中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实验、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大学《传统人居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数值分析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乐安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阳谷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沈阳工程学院《商务英语视听》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第八十二中学2025届下学期期中考初三试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护理课件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版)
- 《XX医院安宁疗护建设实施方案》
- 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起重机械产品质量证明书与合格证样表剖析
- 《机电传动控制》模块化实验装置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题全册
-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证明
- 苯嗪草酮生产工艺演示
- 用款申请单模板
- 外包商准入、退出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