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复习课件易错字挖空晋侯、秦伯围郑,以(

)其无礼于(

)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

)函陵,秦军(

)氾南。佚之狐言于(

)郑伯曰:“国危矣,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必退。”公从之。辞(

)曰:“臣之(

)壮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

)缒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

)之(

)往来,共(

)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

)君图(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

)之。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拒绝)曰:“臣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缒而(表修饰)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言冒昧的谦词)以(用,拿)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往来,共(“供”供给)其乏困(缺少的资粮),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承接)夕设版(修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表示希望、祈请)君图(考虑)之。”秦伯说(同“悦”,高兴),与郑人盟(订立盟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表示祈使)还也。”亦去(离开)之。理解性默写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8、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5.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7.夫晋,何厌之有?8.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通假字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

同“悦”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一词多义1、之①子犯请击之

代词,秦国②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结构助词,取独

2、而①今急而求子

表转折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表顺承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表转折3、为①无能为也已

动词,干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动词,作为③且君常为晋军赐矣

动词,给予4、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啊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兼词,从哪里5、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代词,指郑国②君知其难也

代词,这③吾其还也

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4.

在乎人民也古:在于;今:在意。5.却宾客以业诸侯古: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今:客人的总称。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倒装句1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4.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省略句1.省主语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文学常识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

公侯伯子男: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4.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另有称“不谷”和“孤”的。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7.东道主: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由西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重点归纳【文章思路结构】第一部分:秦晋围郑。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临危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