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夕阳无限好”,古代文人描摹过许多美丽夕照图,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之句,呈现的是“日夕鸟双归"图;陶弘景《答谢中书》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的描述,再现了“日落鱼欢"之景。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抹橘黄的暖阳,照亮书桌前的一方小小天地。回首过去,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ruìbùkědāng的人民解放军,以及任劳任怨、kuānhòu仁慈、一生不辍劳作的锺太夫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我们也认识了没有婆娑的姿态却____地生长着的不平凡的西北白杨树,和备受tuīchóng、有着____石狮子的卢沟桥,以及绘有____长途外出踏青的《清明上河图》。它们触动我们对历史、自然、文化的思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ruìbùkědāng()(2)kuānhòu()(3)tuīchóng()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固执惟妙惟肖奔波B.倔强绘声绘色跋涉

C.固执绘声绘色奔波D.倔强惟妙惟肖跋涉

4.替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触发我们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思考。

B.它们触发我们对历史、自然、文化的思考。

C.它们触动我们对文化、自然、历史的思考。

D.它们触动我们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思考。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樊曦)时近年末,一张张小小的火车票,是千万归乡人的牵挂。几天来,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先后上线,符合条件的旅客可通过专区预约购买2025年春运期间往返车票。

12306上线的新功能,有哪些服务?据国铁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2月12日,符合条件的学生旅客可在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预约购票专项服务”专区,预约购买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2月28日的火车票。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2月7日,已通过实名制核验的务工人员可在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务工人员春运预约购票服务"专区,预约购买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3日的火车票。

曾几何时,铁路12306还只是售票平台,每张车票藏着乡愁。近年来,12306不断迭代升级,给予特殊群体特别的关照,让“售票之变”温暖亿万旅客出行。每秒钟售出1000多张车票;高峰日均访问量达到500亿次量级。铁路12306注册用户累计超7亿,已经成为全球访问量最高、售票量最大、渠道最丰富的票务交易平台,让昔日站前广场彻夜排队的购票长龙彻底成为历史。

2025年1月14日,春运将正式启动。一部热气腾腾的“流动史诗"即将开启。路网在延伸,服务在提升,更温暖的出行,值得期待!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本文是《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6.你是复兴学校新闻社的一名小记者,现需要采访报社新闻记者。请结合上述新闻,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四、选择题

7.下列是小静阅读《昆虫记》的读书笔记,昆虫生活习性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昆虫生活习性

A瓢虫准备化蛹时,它会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自己悬挂着附在叶面下,然后开始经历惊心动魄的转变。

B蝉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后,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

C沙泥蜂一个一个都挤在黏土里的一个窄小的窝儿内,来年春天,成虫只需从碎土中挤出去就能到达地面。

D蟋蟀它在自家的门口唱歌,在温暖的阳光下面,翼鞘发出“克利克利”柔和的振动声。音调圆满且响亮、明朗而精美。

A.AB.BC.CD.D

五、名著阅读

8.《红星照耀中国》中再现了许多革命者的形象,哪位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有关情节,谈谈他们平凡又伟大的形象。

(1)周恩来(2)朱德(3)贺龙(4)彭德怀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①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②孟子曰:“然。”

③“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④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释】①尧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来泛指圣贤之人。②弟:同“悌”,孝悌。③桀: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9.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人恒过/及鲁肃过寻阳B.孟子曰:“然。”/其人舍然大喜

C.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尧而已矣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11.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12.【甲】文的观点是什么?请你再列举一个【甲】文以外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13.【甲】和【乙】两文都阐明了孟子为人的道理,简要概述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

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

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整理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①心脏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统计,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与1/4的死亡病例有关——大约每年16万人。

②心脏病的高危群体通常靠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血管。但是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的征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

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④为了训练这个模型,研究团队使用了15万张X光片,它们均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团队又收集了1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患者的数据,对AI模型进行测试。

⑤研究人员发现,近10%的患者在第一次拍摄胸片后的10年内出现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比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整理自《AI预测心脏病》)

材料三

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

②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其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原来,这组画的作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而这组作品则是“她"通过三年的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的画作。

③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

④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不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绘画水准的快速提升。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生成新图像。其本质是计算。

⑤然而我们的审美体系中的审美主体还是人,艺术价值的评判体系,还在由人所主导。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仍是绘画作品的最大生命气韵和价值所在。

(整理自《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1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取得积极进展,其规模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B.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一直发展蓬勃,代表企业占比已超过全球企业总数的16%。

C.先测试再训练,AI模型已能可靠地预测患者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D.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AI模型,它改变了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征兆的状况。

15.下列关于A1绘画与人类画家的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只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

B.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凭借娴熟的绘画语言,不俗的格调,引起观众驻足欣赏。

C.即使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们也有充分理由相信人类画家不会被AI绘画取代。

D.作者感叹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以此论证人类绘画受到AI绘画冲击。

16.人工智能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椿

——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二)

①小时候家里的院墙后有一棵香椿树,一到谷雨,母亲就扛了高高的梯子架在院墙上,爬上去拽住一根根长枝揪椿芽。揪够一把便朝下扔,弟弟端了小米筛在树下接着,椿芽又嫩又韧,还能在米筛里砸出一声响来。青绿青紫的嫩芽衬着旧米筛的赭黄,有无限喜气。

②椿芽的做法很简单。清水涤一遍,开水里焯一下沥了水备用。拿几个鸡蛋磕了,再切碎焯过的椿芽与鸡蛋齐打散搅匀了,搁些盐花便罢。摊蛋饼时最好用旧年土榨的茶籽油,油一热就腾出浓稠的香。把鸡蛋椿芽往锅里一倒,“唰"的一声长叹是油的欢声。煎得正反两面焦黄时,香椿鸡蛋就好了。若把鸡蛋煎得更嫩些,就在搅拌时搁少许水吧,保准嫩得跟豆腐似的,一滑就落肚了。摊出来的蛋饼颜色最勾食欲,金黄的底子上一些儿油绿。

③可惜,我从小不吃椿,甚至不吃一切有异味的食物,莴笋、洋葱、芹菜、葱、姜、蒜……

④“臭”,是我对椿芽的评价,后来知道真有一种臭椿,但吃不得。

⑤对椿芽的“臭"是隔着风就排斥的,有腥味,像夏天的海边,天闷闷的要下雨,脚边是一堆臭虾烂鲞(xiǎng,干腊鱼)。还好,椿的臭里仍旧有春天的清鲜。每每弟弟得瑟地端着米筛往我身边蹭时,那臭就绑架了我的鼻息。我的嫌恶像唐僧初见人参果样,只捏着鼻子唤:“拿走,拿走。”

⑥长大后很多年不曾闻椿臭。老家早已变样,老房子老院子都拆迁变成旅游区,那棵香椿树也不知还在不在,大约也同老屋一起被“掠夺"了。我竟一度连椿的样子也不记得了,成了“煮”妇后买菜,偶尔见到一小扎青绿青紫的短芽,居然要问菜贩子是什么。问明了,虽然仍旧喜爱那一团春色,总免不了嫌恶,怕那臭味跟了来。

⑦某年春天在黔东南游历,到了午饭时还没找到一处人家,几个人饥肠辘辘开车驱驰,翻过了不知几座山,才撞见一个吊脚楼,着黑苗服的阿婆在门口晒春阳打盹。

⑧唤了阿婆求赏饭,她用贵州话缓缓地说:“没得好菜,只有些腊肉、酸菜,青菜倒是屋后边就有。"

⑨说“没得好菜”的阿婆约莫大半个钟头就端出春笋腊肉、酸汤鱼、蛋饼和两个蔬菜。菜的味道也好,我们大快朵颐吃个精光。同伴吃完打着嗝说:“蛋饼最香。"

⑩“椿煎的嘛,那树上还有的是,不是好菜。”

我朝阿婆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是一棵椿树么?还是儿时那昂头向春风的模样,青绿青紫的芽头挨挨挤挤的,隔风犹逼过来一股“臭"。

回味着蛋饼味儿,我几乎要惊叹了。哪有一丝臭味啊,鲜香焦脆,齿颊里还有余甘。嚼的时候脆脆嫩嫩的,想来是椿芽的梗。这香也蕴藉悠长,千回百转的,像春风携了新泥新草新芽味,一团春意。

老祖宗造字真妥帖。而我终于吃椿了。

吃椿后更知道了椿的其他做法,香椿拌豆腐,凉拌椿芽,这两样做法能更好保持椿的原味。尤其拌豆腐,一青一白,豆腐嫩而清简,椿脆而浓郁,简直得算绝配。

春天就吃椿吧。除了椿,还有好些食材可算春食。

荠菜。三月三上巳节,采些荠菜煮几个鸡蛋,荠菜清香可回味到清明。若更早些采,嫩嫩的荠菜芽也可以凉拌的。

水芹。找一处水边,那绿盈盈颔首的就是水芹了。随便可掐一大把,择了叶,切成段,配些青红椒丝炒出来,是绝味。

藜蒿。藜蒿白些,搭红椒便好,最好搁几个蒜瓣,嫩嫩的,炒出来有肉的味道。

还有蕨呢,还有笋呢,还有野藠、马齿苋、栀子花、槐花……可以置备一桌春宴了。

那就吃春吧,鲜鲜嫩嫩的,把一团团春意嚼碎了吞落,清清爽爽回味着,连一些儿渣滓都没有。吃过后,浑然接了春气地气,一派春祺。

椿必得算春食里的佳物,要不怎么它独享一个“春”字?《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我想着,八千年的春秋,该是怎样的椿寿呢?食椿而不老。

去趟菜市场吧,找找平素挎竹篮卖椿的老人,那旧赭黄的篮子和扎得齐整青绿青紫的椿芽,衬得春也欢喜了。

(选自王亚《声色记》)

17.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充“我”对椿的情感态度变化。

“我"对椿的情感态度经历了从儿时(1),到长大后感慨与遗忘,再到黔东南游历时意外品尝后的(2),最后变为(3)的变化过程。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还是儿时那昂头向春风的模样,青绿青紫的芽头挨挨挤挤的,隔风犹逼过来一股“臭”。

19.小清认为《白杨礼赞》先写高原的单调,这是“抑笔";后又高度赞美白杨树,这是“扬笔”,与本文的手法一致。你是否同意小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0.“椿"在“我”眼里,充满情意与温度,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八、作文

21.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请以“身边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抓住细节,写出人物精神;

(2)不少于500字;

(3)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名句名篇默写(10分):每空1分,共10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东风不与周郎便;星河欲转千帆舞;国破山河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绿杨阴里白沙堤;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基础知识综合(10分)

2.(1)锐不可当(2)宽厚(3)推崇(每空1分,共3分)

3.D(3分)

4.B(4分)

3.现代文阅读(20分)

5.示例一:12306“上新”!“售票之变"温暖亿万旅客出行;示例二:关照特殊群体,专区预约温暖归乡路;示例三:12306购票新功能让旅客温暖出行;示例四:12306关照特殊群体,温暖归乡路;(4分)

6.示例:您好!我是复兴学校新闻社的小记者。您报道了12306新功能上线的消息,您认为国铁集团有哪些惠民的新举措?(4分)

14.D(3分)

15.C(3分)

16.①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高端人才;②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③AI模型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正在不断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④人工智能使绘画等创作发生变化。(每点2分,共6分)

4.选择题(3分)

7.C

5.名著阅读(6分)

8.示例: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周恩来总理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体现了他平易近人、温文尔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