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桃花源记》(略)【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①黄发垂髫(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尝采药至衡山(
)
④深入忘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C.一人便以笠自障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
小孩妻子儿女
曾经
同“返”,返回(2)B(3)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②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4)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老年人和小孩儿。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2)句意为: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妻子:(古今异义)指妻子、儿女。(3)句意为:曾经到衡山采药。尝:曾经。(4)句意为:深入衡山忘了出来。反:同“返”,返回。(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副词,竟然/副词,就;B.均为助词,的;C.介词,用/动词,认为;D.代词,他的/代词,其中;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2)句重点词语:迹:(活动的)踪迹。异:对……感到奇怪。(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结合《桃花源记》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可知,刘子骥听说了桃花源的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但没有实现;通过一个真实世界的人来寻找桃花源,把它放置在一个真实的背景之下,写出了桃花源的不可寻觅,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写出了世人对桃花源的向往,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得桃花源这个虚无缥缈的地方真的成为了千古之谜;结合乙文第一段“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可知,刘子骥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结果却再也找不到它在哪里,写出了那个地方的美好与神秘,暗示了那个美好的地方是虚构的,实际上在当时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此可见,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一个真实世界的人——刘子骥去来寻找桃花源和石门却不得,来暗示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社会现实。【点睛】参考译文:乙:南阳的刘子骥,喜欢游山玩水,曾经到衡山采药,深入衡山忘了出来。路上看到一道山涧,水的南面有两扇石门,一扇关一扇开。水极深,水面相当宽广,他无法渡到对岸去。想要返回却已经迷失了道路,遇到砍柴的人,刘子骥就向他问路,只能找到回去的路罢了。有的人说石门里都是仙家的药方和灵验的药以及各种奇妙的东西。刘子骥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不再能知道它在哪里。长沙的醴陵县有一条小河,有两个人乘船去砍柴,看到河岸下面的一个土洞当中有水顺着河流的方向流出,其中有新砍的木片随着水漂出来。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这两人感到很奇怪,互相商量道:“可以试着到水里,看看是什么原因有这木片漂出来的。”其中一个砍柴人就用斗笠护着自己进入了河岸边的洞穴,洞穴仅能容一人通过,走了几十步,眼前就明亮起来,里面情景不同于人世间的景象。综合探究
勇攀高峰二.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有小组要研究有关他的典故,以下典故与陶渊明有关的是(
)A.六尺巷
B.不食嗟来之食C.不为五斗米折腰
D.负荆请罪(2)小昕拍下了桃湖公园桃花盛开的美景,请你用比喻句,为其配上恰当的文字。
桃湖公园桃花开,明镜一样,是碧清的湖水;绿毡一样,是柔嫩的草地;【答案】(1)C(2)(示例):红霞一样,是怒放的桃花;秀发一样,是舒展的枝条。【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六尺巷:这个典故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公公断。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称为“六尺巷”。这个典故体现了宽容和谦让的美德。B.不食嗟来之食:这个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这个典故体现了人的尊严和气节。C.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与陶渊明直接相关。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驿馆,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拜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这个典故体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和不屈精神。D.负荆请罪:这个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个典故体现了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和廉颇的知错能改的精神。故选C。(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明镜一样,是碧清的湖水;绿毡一样,是柔嫩的草地”,湖水被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所用工合同样本
- 战略思维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计划
- mv转让合同样本
- 2人合同标准文本
- 风险管理部突发事件处理预案计划
- 住房自装装修合同样本
- 保管物合同标准文本
- 养鱼合作转让合同样本
- it产品安装合同样本
- 伦理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计划
- 讲故事技能培训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 财务人员廉政谈话记录 财务个人谈话记录3篇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西门子仿真数据与流程管理平台介绍
- JJG(交通)064-2016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专业税务顾问业务报告
-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两种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