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暑期预习:5套学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暑期预习:5套学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暑期预习:5套学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暑期预习:5套学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暑期预习:5套学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参考答案1.①宝玉;②王夫人;③迎春2.①史湘云:笑到喷饭,反映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②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反映她身体娇弱、含蓄有教养。③惜春:拉着奶母叫揉肠子,反映她的娇气、年龄小,具有孩子气。3.涂瀛:“深观世务,历练人情,一切揣摩求合,思之至深!”4.D5.D6.黛玉:芙蓉“清姿雅质,独殿群芳”,标示着黛玉超凡脱俗、清秀非凡的特质,隐含着敏感、细心、淡泊、易伤感,绝顶聪明,兰心蕙质,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性格。命运:“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寓意黛玉寄身在泥淖般的贾府中,孤苦、凄冷,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7.B8.B9.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的思想性格特点很不相同。两人都博学多才,诗都做得不错,但薛宝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看重作诗,并且不喜欢麻烦事;而林黛玉比薛宝钗更容易相处,她自信率真,更同情弱者,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10.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的曹雪芹诗歌创作思想及其对写作的启示如下:①强调诵读积累的思想。黛玉让香菱诵读体会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认为诵读积累这些诗歌就能感悟出诗歌的根本的东西,提高诗歌鉴赏力。这告诉我们在写作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积累学习。②诗歌创作要“取法其上”的思想。黛玉让香菱学习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诗歌,认为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这告诉我们学习写作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学习,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③强调诗歌创作需要培养想象力。黛玉对香菱写的第一首诗歌的评价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这表明曹雪芹在诗歌创作中非常强调想象力的培养。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对于我们写作有着重大的启示,记叙文的写作要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想像可以使平淡的作文展现出形象生动的艺术魅力。11.B12.B13.①决定贾雨村乱判人命案件,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②通过对护官符的态度,刻画人物形象。③引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④揭露了社会的腐败、黑暗,加强了小说的批判力度。14.①忘恩负义。得知被拐卖的丫头是恩人的女儿,却不肯营救以报恩德,可见他的忘恩负义;②徇私枉法。面对有钱有势的薛家,他听信门子,胡乱断案,表现出他徇私枉法的一面;③趋炎附势。案件办完后,急忙给贾政等人写信邀功献媚,表现他攀附权贵、投机钻营形象。15.B16.C17.①正面描写:作者采用语言、动作对刘姥姥进行直接刻画,塑造了一个以本色语言,精通人情世故、充满智慧的形象。②侧面描写:如听到刘姥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后众人各不相同的笑态,衬托出刘姥姥的诙谐幽默。18.刘姥姥是憨厚又不失睿智的农村妇女的形象。①她任由鸳鸯、凤姐取笑、捉弄却毫不在意,并且十分配合,可见他宽容、忠厚的一面。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富,精通人情世故,刘姥姥在大观园中扮丑是故意而为,显示出没见过世面,以迎合贾府人的心意,赢得贾母及其他人的欢心。19.A20.D21.①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展示众人的个性差异。如史湘云的任性率真,林黛玉的身体娇弱,贾宝玉的倍受宠爱。②点面结合。作者注重重点刻画,将史湘云、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体塑造,在面上使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22.刘姥姥是一位憨厚又不失睿智、质朴又精通世故人情的农村老妪形象。①刘姥姥任由凤姐、鸳鸯捉弄取笑却并不在意,而且十分配合,可见她忠厚又睿智的一面。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富,精通人情世故。她顺水推舟送人情,既迎合了凤姐她们哄老太太开心的想法,也博得了贾母的开心,有利于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③表面看是凤姐等取笑憨厚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可实际上,是刘姥姥以自己的风趣戏耍着她们,刘姥姥才是真正的主角。23.D24.(1)李紈(2)林黛玉(3)薛宝钗(4)贾探春25.“史湘云醉卧芍药丛”展现了青春之美。“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一幅美人酣睡图,将史湘云天真娇憨之态与超逸烂漫之姿,淋漓尽致呈现在大众眼前。26.(贾)探春晴雯秦可卿27.宝玉、下凡的石头、黛玉28.①王熙凤看黛玉,关注外在的“标致”和“气派”,强调她的身世命苦,称赞黛玉的同时,也讨好贾母。②宝玉看黛玉,关注她的多愁善感和体弱多病,突出对黛玉身体和气质的关心。29.B30.D31.(1)A(2)B32.C33.(1)D(2)A(3)D(4)C(5)B34.B35.①宝玉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所以王夫人说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但这正体现了宝玉的叛逆形象。②如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如贾政说宝玉见贾雨村时萎靡不振,唉声叹气,宝玉极反感和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表明了他厌弃传统仕途经济的思想倾向。36.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府。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看到贾家富丽堂皇的环境,感到惊奇、慨叹和畏缩,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写出凤姐的威势和排场,以及王熙凤的心机。37.C38.“黛玉葬花”出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39.(1)B(2)A40.CD41.探春林黛玉42.B43.略44.A45.(1)王熙凤(凤姐、凤辣子,琏二奶奶)/王夫人(2)①“姥姥”“弃嫌”“不敢”等谦敬辞的使用,表明平儿待人接物懂礼得体。②“两件”“两条”“四块”“一包”等数量词的使用,交代清晰周全。③先谈“我们奶奶”与“太太”送的东西,后表达自己的心意,礼数周全妥帖。④运用表转折的句式,“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用真诚的态度,维护对方的尊严。46.示例:薛宝钗适合担任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