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B.该实验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D.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2.下图是下丘脑-垂体-性腺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a既能传递神经冲动,也能分泌激素B.c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C.c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若长期大量注射外源的性激素会导致b腺体增大3.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属于脂质的分子结构一般差异很小B.核酸分子总是携带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糖类分子可作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物质D.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总是比氨基酸数少一个4.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大,所以该植物种群并没有发生进化B.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C.T2时刻,甲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75%D.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5.2018年中国科学院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人造单染色体酵母,其与天然酵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相似,但仅含有一条“超级染色体”。下列关于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B.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C.葡萄糖为其直接能源物质 D.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6.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着丝点(粒)分裂发生在DE、HI、JK段B.基因重组发生在AB和KL段C.CD段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AB段同源染色体对数为10对,核DNA与染色体之比始终为2:1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新的研究表明,专性嗜热菌株的嗜热酶在处理食品和造纸工业废水、芳香族化合物、氰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机难降解物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图甲所示为降解污染物过程中由该酶催化的反应与未使用该酶的非催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化学反应时必定会经过一个过渡态——活化络合物。过渡态具有比反应物分子和生成物分子都要高的势能。催化剂的实质就是与反应物分子结合,改变过渡态的势能,图甲中a和b中为催化反应活化能的是____________,酶可以很大程度地____________反应活化能。(2)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____________,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所有的酶都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3)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生理过程靠ATP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但也有例外,如在人体小肠绒毛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在Na+顺浓度梯度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时,“捎带着”把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如图乙)。所以,小肠绒毛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时,ATP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8.(10分)植物甲为常见阳生植物,植物乙为常见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植物乙叶绿体基粒的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植物甲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3)若将植物甲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未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若某季节物种A看到物种B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____kg。若外来生物入侵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锐减。(3)从图乙中可知,______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10.(10分)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得到了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8:00到10:00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有:①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②_______;③________。(2)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_____(是/不是)CO2浓度,为什么?___________。(3)根据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特点,你认为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_________(颜色)的补充光源能更有利于蔬菜对光能的吸收。11.(15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们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缓解疼痛的同时会产生依赖性,且过量使用会致死。高等动物痛觉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神经元兴奋后通过______________(填结构)传递给乙神经元,最终传至痛觉中枢而产生痛觉。若产生痛觉的过程发生在患者打针(手臂注射)时,患者的手不会缩回,这说明人体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阿片类药物A能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阿片类药物B能促进钾离子外流,两者均作用于神经元之间,阻止兴奋的传导而起到镇痛作用。若药物A和药物B分别置于甲、乙神经元间,预测乙神经元膜电位很可能都是______________,两者电位差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3)阿片类镇痛药上瘾的患者经常通过共用注射器注射药物而感染艾滋病,由于艾滋病患者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二、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三、选材和染色剂:蝗虫的精细胞,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染色体数量少,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都能观察到.染色剂选择: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四、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详解】A、该实验是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所以不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A错误;B、该实验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目标,再换高倍镜观察,B错误;C、制作装片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现象,故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D正确。故选D。2、C【解析】
图示是下丘脑-垂体-性腺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由图可知,a应是垂体,b应是性腺,c应是下丘脑,据此分析。【详解】A、c是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A错误;B、c为下丘脑,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C、c是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正确;D、若长期大量注射外源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故会导致b腺体衰退,D错误。故选C。3、C【解析】
1、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2、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3、核酸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C、G、U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结构【详解】A、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A错误;B、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分子一般为双链结构,若为链状双链则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为双链环状DNA则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RNA分子一般为单链结构,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糖类分子可作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是糖蛋白,C正确;D、环状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多肽链中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因此如果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多条肽链,则肽键数比氨基酸数少多个,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看基因型频率改变的大小,A错误;B、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甲地区T2时刻,RR约为0.6,rr约为0.1,Rr约是0.3,因此R的基因频率是(0.6+0.3÷2)×100%=75%,C正确;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甲地区T2时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5、D【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常见的真核生物有真菌、植物和动物,据此作答。【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A错误;B、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B错误;C、ATP为其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酵母菌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故选D。6、C【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表示受精作用,IJ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KL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根据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该生物体内,判断该生物为雌性。【详解】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DE段和JK段,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即AB段,B错误;C、CD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同时该生物是雌性个体,所以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C正确;D、AB段包括卵原细胞,其DNA和染色体之比为1∶1,D错误。故选C。本题考生要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并形成统一的整体,易错点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个体是雌性动物判断C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a降低RNA温度和pH没有直接间接【解析】
考查识图能力及图表中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考查酶的概念、ATP的功能等基本知识【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a表示“和酶结合的过渡态”,b是没有酶时的活化能,显然酶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反应活化能。(2)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RNA,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酶只有催化作用,都没有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3)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理过程靠ATP直接提供能量。根据“但也有例外”,“捎带着”等语义可知ATP间接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提供能量。关键:图甲信息的提取,a表示酶与底相结合的活化能,b代表无酶催化的活化能;图乙“绝大多数生理过程靠ATP”,“但也有例外”,“捎带着”等信息的分析。8、类囊体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小于0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Pi及能量。植物细胞中有ADP、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因此没有ATP生成【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转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无氧呼吸的有关知识。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解】(1)叶绿素分布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H2l8O先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由于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因此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小于0。(3)植物甲密闭在无O2、遮光培养的环境中,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的释放,而植物细胞中有ADP、Pi,则可以少量合成ATP,但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因此没有ATP的生成。净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类(即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的速率,总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糖类的速率,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9、第三、四营养级分解者物理信息传递130生物多样性2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B、F是生产者,其余为消费者。图乙中物种2的种群数量远高于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激烈。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食物网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群就是一个营养级,由图甲中可以看出,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一个完整的食物网包含的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保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还必须要有分解者;若某季节物种A看到物种B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2)在食物链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从B获得6kg,从C获得4kg,要得到至少需要B的量,则按照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则至少需要B的量为6÷20%+4÷20%÷20%=130kg。外来生物入侵该生态系统,由于缺少天敌的制约,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与当地物种争夺资源和空间,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最终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3)种群数量最大时,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所以2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由于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能量流动的最值计算规律(1)在食物链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则:(2)在食物网中①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或最少)的能量计算:②在能量分配比例和能量传递效率已知时的能量计算:对于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并根据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按照从不同食物链获得的比例分别进行计算,再将各条食物链中的值相加即可。10、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气孔导度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不是因为此时气孔导度大,CO2供应充足蓝紫色(或蓝色)【解析】
据图分析,从图中光合速率的曲线可以看出,在10:00左右时,光合速率相对量最大;但是在12:00时出现低谷,正常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的,但是此时的气孔导度最大,因此可排除二氧化碳的影响。【详解】(1)从图中看出在8:00到10:00,植物气孔导度增加,所以提高了二氧化碳吸收量,暗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所以光合作用速率升高。(2)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了低谷,而此时气孔导度最大,二氧化碳供应充足,说明不是二氧化碳限制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经开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小升初数学综合练习卷含解析
- 湖北省襄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金卷物理试题分项解析版含解析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算数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闵行八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电机原理及其运行与维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19中2024-2025学年高考二轮物理试题1-4月复习专号数理报含解析
- 专题24 四边形压轴综合(3大考点)2022-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
- 审计个人工作述职报告(7篇)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2025
-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蒙古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研究论文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强度加固方案
- 食品过敏原控制培训资料
- 《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2025年小学生三年级语文家长会标准课件
-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2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1
- 《豆浆机设计方案》课件
- (高清版)DB21∕T 2481-2015 水利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农村水利工程
- 消防技术标准的解读与应用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