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础达标1.(202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群体中近亲之间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大,因此近亲繁殖时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高,A项正确;有害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B项错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会变更基因频率,但不肯定形成生殖隔离,因此不肯定产生新物种,C项错误;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没有遗传漂变,基因频率才能在各代中保持不变,D项错误。2.某生物爱好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状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人781487030A.85%B.30%C.20% D.15%答案C解析女性的B或b基因共2个,男性的B或b基因只有1个,则Xb的数目是14+8×2+30=60(个),XB与Xb的总数为78×2+14×2+8×2+70+30=300(个),故Xb的基因频率为60/300×100%=20%。3.曲线a表示运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运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②诱变剂确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提高了变异频率③四种菌株中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③④ B.①③④C.②④ D.①③答案B解析运用诱变剂后菌株由a变为b、c、d,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剂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但不能确定变异方向。由题图可知,四种菌株中d的产量最高,最符合人们的生产要求。青霉菌是真核生物,在诱变剂作用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4.某种群自由交配,获得F1,F1自由交配获得F2,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变更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2的基因频率不同B.F1和F2的基因型频率不同C.整个过程没有发生进化D.F1和F2的纯合子比例不同答案C解析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变更的因素,自由交配也不使基因频率发生变更,所以F1和F2的基因频率相同;自由交配时,达到遗传平衡,基因型频率不变,F1和F2的基因型频率相同,F1和F2的纯合子比例也相同。5.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更状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变更了限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变更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渐渐增多,这是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使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的结果;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都为1;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6.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A的基因频率为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答案C解析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变更,A、B两项错误;自交若干代后,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削减,则A的基因频率不变,但AA的基因型频率不断增加,C项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变更,D项错误。7.下图表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许多种群,地理隔离阻碍了这些种群进行基因沟通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肯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更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变更,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但并不是全部新物种的形成都须要经过地理隔离。8.(2024湖北沙市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瘦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自然选择能定向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解析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已有个体发生突变,青霉素的运用对细菌进行了选择,A项错误;蜂鸟瘦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通过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的,使生物之间相互适应,B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项正确;自然选择能定向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9.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所示为刚迁入时和迁入多年后确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想正确的是()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又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海岛的相同环境确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海岛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答案B解析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项错误;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岛上原有的生物、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项正确;多年后,对于甲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下降,而对于丙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的基因频率上升,故甲、丙两个海岛上鸟类羽毛颜色进化的方向是不同的,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通过选择作用对这些突变后的基因进行了筛选,D项错误。10.(202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洁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困难生物的化石答案A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个个体只含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项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项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C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洁,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困难,分类地位越高等,D项正确。实力提升1.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验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更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C.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实力弱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C解析在Ⅰ段内,AA个体为40个,aa个体为20个,Aa个体为40个,故A的基因频率=40%+40%×1/2=60%;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缘由是自然选择,即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而不是基因突变;在Ⅱ、Ⅲ段,AA的基因型频率下降,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实力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渐渐被淘汰;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在Ⅰ、Ⅲ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更,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2.下图表示某类植物的进化过程:物种A先是分为A1、A2、A3三个种群,后又分别进化成为B、C、D三个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1、A2、A3应当生活在相同的地理空间B.B与C存在生殖隔离,但有可能相互杂交产生后代C.A2中一部分个体进入A3群体,两者间不能进行基因沟通D.A1、A2、A3的生存环境相像,则发生的基因突变也相像答案B解析A1、A2、A3是三个种群,故它们应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A项错误;B与C存在生殖隔离,但有可能相互杂交产生后代,只是后代不育,B项正确;A2中一部分个体进入A3群体,两者属于同一物种,能进行基因沟通,C项错误;A1、A2、A3的生存环境相像,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肯定相像,D项错误。3.在蜗牛的天敌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速的速度和锐利的爪子,蜗牛只要离开树荫和草丛的庇护,就很简洁被飞鸟发觉。已知蜗牛外壳有条纹(B)对无条纹(b)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限制。(1)在一个人工养殖的自由交配的蜗牛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蜗牛大约占64%,则一年后基因B的频率为,基因型为Bb的个体比例为。
(2)在自然界中两种蜗牛被其天敌捕食的状况如右上图所示。由图可推想,蜗牛更简洁被其天敌捕食。预料若干年后,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发生的变更是(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此变更是通过实现的,依据此变更可知蜗牛将发生进化还是形成新物种?。
答案(1)20%32%(2)有条纹增加自然选择发生进化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蜗牛种群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因为基因型为bb的蜗牛占64%,故b基因的频率为80%,B基因的频率为20%,则Bb的基因型频率为2×80%×20%=32%。(2)由题图可知,有条纹蜗牛被捕食的概率大于无条纹蜗牛被捕食的概率,所以预料若干年后,有条纹基因的频率将渐渐减小,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渐渐增加,这种变更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由于这种变更只是基因频率变更,并未形成生殖隔离,所以蜗牛将发生进化,而不会形成新物种。4.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指,②是导致①变更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它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
(2)图中③指,③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沟通的现象,也就是新物种形成必须要有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全部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答案(1)基因频率变更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学说生殖(3)55%15%70%是解析(1)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料。(2)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沟通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化维修及养护协议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低碳材料采购合同示范
- 香港借款合同范本
- 菜籽油购销合同范本
- 个人短期借款合同协议
- 江苏省永丰初级中学2025年高三生物试题期末练习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4月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画法几何与CAD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室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 写字楼项目招商方案
- 期中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挡墙桥墩冲刷计算表
- 胸痛基层诊疗指南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表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2024焊接工艺规程
- 市政夜景亮化施工方案
-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1.1“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教学设计(PDF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