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为地理基础学问,在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很低,重点考查的内容是太阳辐射及其应用,如2014·全国卷Ⅰ·T1~2,今后以太阳能利用和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为背景,考查相关学问实力等仍是高考命题的侧重点。本节中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这部分内容尽管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低,但随着现代太空探测活动的发展,火星环境可能引起命题人的关注。1.综合思维:利用材料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2.地理实践力:视察晴朗的星空,简洁识别不同天体。3.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学问点一|地球及其宇宙环境1.宇宙(1)物质组成宇宙是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2)运动特征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下图所示:总星系eq\b\lc\{\rc\(\a\vs4\al\co1(A银河系\b\lc\{\rc\(\a\vs4\al\co1(B太阳系\b\lc\{\rc\(\a\vs4\al\co1(C地月系\b\lc\{\rc\(\a\vs4\al\co1(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小行星带、彗星等)),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易误点拨]1恒星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这种相识是错误的,恒星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它们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恒星的运动速度很快,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人们在短促的一生中不易觉察恒星位置的改变,因而称其为恒星。2总星系就是宇宙。这种相识是错误的,总星系是我们所说的“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仅是宇宙的一部分。2.地球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的一般性: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①太阳系的组成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巨行星E木星、F土星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彗星太阳系中最闻名的是哈雷彗星②地球一般性的表现a.eq\a\vs4\al(运动,特征)eq\b\lc\{\rc\(\a\vs4\al\co1(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态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b.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很多相像之处。(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外部条件——“平安”和“稳定”②自身条件[特殊提示]影响地球温度的三大因素1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宜;2地球外部大气层的存在,可以起到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适中,可以避开温度日改变和年改变幅度过大。考法1以地外观测为切入点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2024·湖南名校联考)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觉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觉示意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1.D2.A[第1题,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依据材料可知,该星球自身不能发光,应当为行星。天体在宇宙中是不断运动的。天体有多种类型,如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第2题,由材料“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觉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可知,该天体离太阳较远,所以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解题技巧]天体的推断技巧推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三看”(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肯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考法2以地外科学为背景资料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最新探讨表明,类似地球最简洁、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淡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揣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3~4题。3.通常状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D.距日距离较远4.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需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足够③光照、温度相宜④相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思路点拨]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从题干中找出火星的相关信息,二是驾驭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三个条件。3.D4.B[第3题,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干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第4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亲密。][解题技巧]生命存在条件的“四看法”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看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是否适中。只有与恒星距离适中的行星,才能有相宜的温度。2看行星的体积、质量是否适当。适当的体积和质量能保证该行星四周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3看行星的自转、公转周期是否适中。它能保证行星表面温度的日改变和季节改变幅度都不太大。4看是否有液态水存在。,综上所述,某行星只要具有相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这三个基本条件,该行星上就可能有生命物质存在。[再练一题](老师用书独具)(2024·渭南模拟)如下图所示,科学家预料,将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其次行星家园”。“其次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非常之一,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1)和地球相比,“其次行星家园”()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厚(2)在“其次行星家园”上()①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③昼夜长短改变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C(2)A[由图中“其次行星家园”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外邻,可推断其为火星;由题干中的“其次行星家园”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可推断太阳直射点在其表面移动范围比地球大,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改变幅度大于地球;其质量、体积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因此其大气层比地球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减弱作用要弱,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学问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干脆供应光能和热能。②对地表: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③对人类:为人类生产、生活供应能源。(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5)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①太阳辐射的全球分布规律。读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问题。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一般来说,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冬半年太阳辐射总量。②我国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完成问题。规律表现时间安排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年太阳辐射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渐渐递减。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易误点拨]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极值区的分布及缘由1青藏高原成为年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缘由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亮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2四川盆地成为年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缘由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大气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2)主要类型:A层中的太阳黑子,B层中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记。(3)主要影响①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天气、气候改变。考法1结合太阳能的应用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相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1.A2.C[第1题,最相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淡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故选A。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低地表温度,故A错;反光板的亮光会使过往飞机的驾驶员纷繁芜杂,但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错;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故C对;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关性,故D错。][再练一题](老师用书独具)“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2)“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加地面辐射(1)B(2)A[第(1)题,“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熟量丰富,并且电力资源惊慌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第(2)题,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慢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故C错误。]考法2通过日照时数年内改变柱状图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耀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改变柱状图。完成3~4题。3.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 B.海拔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4.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C.70% D.78%3.A4.B[第3题,某一地点日照时数的时间改变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有关。该地7~8月受锋面雨带影响,阴雨天较多,云量多,因此日照时数少,故A项正确。海拔、下垫面均不会有季节改变,故B、C项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能够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但不会影响日照时数,故D项错误。第4题,3月份(31天)该地昼夜长短差别小,即理论上平均昼长12小时,即每天日照时数约12小时,所以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为12×31=372(小时),图中3月实际日照时数约为23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为62%,故选B项。]考法3通过太阳活动相关图片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的影响2013年3月5日,太阳猛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炙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读图回答5~6题。5.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6.下列关于在太阳猛烈活动时期实行的爱护措施,可行的是()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削减室外活动③关闭全部通信设施④关闭全部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C6.A[第5题,图中太阳表面异样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并向火星挺进的气体为太阳风。第6题,太阳猛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尽量削减室外活动;关闭全部的通信设施和全部大型发电设施明显是不现实的。]学科素养提能——地理图表专攻(一)|与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图的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最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反映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的其他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eq\a\vs4\al(图1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eq\a\vs4\al(图2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eq\a\vs4\al(图3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间分布图)图4年平均PAR强度的空该类型的分布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因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回答。1.读数值(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000~6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000~3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改变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削减)。2.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旁边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中①、②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中②地旁边等值线密集,图2中丙地等值线比丁地稀疏)。3.析成因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凹凸、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②地,图2中乙地旁边)。(3)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凹凸(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地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母题示例]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改变,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2)题。(1)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解图流程][尝试解答](1)B(2)A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完成1~2题。1.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势凹凸 B.经度位置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2.甲地日照时数少的缘由是()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1.C2.D[第1题,由图示可知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削减,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改变一样,据此可推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第2题,甲地日照时数低于周边,而平均昼长基本相同,是由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峻,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周边地区。]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单位/h)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4题。3.甲地日照时数远比乙地高,其主要缘由是()A.平均太阳高度大 B.海拔高,大气淡薄C.气候干燥,晴天多 D.甲地比乙地白昼时间长4.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燥热干燥C.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 D.主要为热带草原景观3.C4.D[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轮廓可知,图示是非洲部分地区,甲是北非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较长;乙是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相对较少。C选项正确。第4题,丙是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较低,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景观。D选项正确。]随堂小测|检验复习效果(老师用书独具)(2024·上海高考)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奇妙,人类对太空的探究越来越深化……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觉,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改变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2.2024年我国放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