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_第1页
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_第2页
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_第3页
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_第4页
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01CCSL67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2025-03-25发布2025-04-25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发出布版ⅠDB32/T5095.3—2025前言 Ⅲ引言 Ⅳ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 25接口类型 26接入要求 27基本信息查询接口 37.1接口描述 37.2数据处理流程 37.3请求方法 37.4接口入参 37.5接口出参 38基本信息数据报告接口 48.1接口描述 48.2数据处理流程 48.3请求方法 58.4接口入参 58.5接口出参 89发病报告数据报告接口 99.1接口描述 99.2数据处理流程 99.3请求方法 99.4接口入参 99.5接口出参 1210随访信息数据报告接口 1310.1接口描述 1310.2数据要求 1310.3数据处理流程 1310.4请求方法 1310.5接口入参 13ⅡDB32/T5095.3—202510.6接口出参 1711出院信息数据报告接口 1711.1接口描述 1711.2数据要求 1711.3数据处理流程 1711.4请求方法 1811.5接口入参 1811.6接口出参 2012应急处置数据报告接口 2112.1接口描述 2112.2数据要求 2112.3数据处理流程 2112.4请求方法 2112.5接口入参 2112.6接口出参 2313数据元值域代码 23参考文献 30ⅢDB32/T5095.3—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2/T509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的第3部分。DB32/T509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体要求;——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脑科医院、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ⅣDB32/T5095.3—2025随着疾控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的传染病、精神卫生、慢性病、免疫规划等业务条线的信息系统在不断建立与完善,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也随之而来;在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协作日益紧密,疾控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要求的大背景下,各类机构对数据交换在传输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十年来,江苏省疾控陆续开发了各类业务数据接口,提供给各级医院HIS或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调用,以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报告。由于各数据接口由相应系统的承建公司自行开发,缺乏有效的标准约束与统一管理,江苏省疾控建立了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各类业务数据接口的统一注册、发布、管理及高效协同,规范并统一各业务数据接口的申请、接入、数据加解密及交互方式,减少接口申请与调用的差异性,从而降低省内接入机构数据交换的复杂度,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基于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的使用要求与运行情况,制定DB32/T509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第1部分:总体要求;——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本文件根据严重精神障碍数据传输接口的实际情况制定,旨在明确严重精神障碍数据传输接口的调用方式与数据项要求,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对医院HIS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改造,以符合严重精神障碍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入条件并接入省严重精神障碍平台,减轻数据报告的工作量。1DB32/T5095.3—2025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本文件规定了严重精神障碍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接入要求、基本信息查询接口、基本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发病报告数据报告接口、随访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出院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应急处置数据报告接口、数据元值域代码。本文件适用于三级以上医院HIS或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使用严重精神障碍各类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59.1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第1部分:国家和地区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14396疾病分类与代码DB32/T5095.1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严重精神障碍seriousmentaldisorder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注: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疾病。对符合《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在精神卫生平台中的状态为非死亡未删除的患者,在册患者包含在管患者、非在管患者、失访患者。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按管理要求登记建档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发病报告incidencereport具有精神障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对符合《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结2DB32/T5095.3—2025论、病情评估表明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的数据报告。随访信息followupinformation对符合《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的直接纳入管理的患者,或其他征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管理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服务时记录的信息。出院信息dischargeinformation具有精神障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填写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出院信息,并由该医疗机构将出院信息转给患者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处置emergencydisposal因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行为,存在自伤或自杀行为等应急事件,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transfe5接口类型接口类型及说明按表1执行,接口的接入条件应符合DB32/T5095.1的要求。表1接口类型及说明序号接口类型说明1基本信息查询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信息查询功能2基本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信息数据上传功能3发病报告数据报告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数据上传功能4随访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信息数据上传功能5出院信息数据报告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信息数据上传功能6应急处置数据报告接口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数据交换请求6接入要求6.1接入流程按DB32/T5095.1的规定执行。6.2测试阶段使用基本信息数据报告接口测试数据传输,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测试不少于22个连续工作日,上传测试数据不少于50条,交换成功率与数据准确率应达到100%,数据传输平均用时不超过2min;医院HIS测试不少于10个连续工作日,上传测试数据不少于20条,交换成功率与数据准确率应达到100%,数据传输平均用时不超过2min。3DB32/T5095.3—20257基本信息查询接口7.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发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下简称“患者”)信息查询请求,江苏省精神卫生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根据请求反馈查询到的患者在省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建档情况。7.2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传入查询请求信息;b)省平台判断本次查询请求有效性;c)省平台在省平台与国家平台进行查询操作并将结果传给接入系统。7.3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GET。7.4接口入参查询信息应符合表2。表2查重信息序号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1IdType证件类型N1是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2IdCard证件号AN..18是7.5接口出参7.5.1反馈信息按表3执行。表3反馈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code响应状态码200=成功,其他皆为失败message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JSON返回查重信息的结果7.5.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4执行。4DB32/T5095.3—2025表4data数据构成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查询结果标志位4:省内外重复,5:外省病例已在迁入中,6:外省病例已被本省申请迁入备注查重结果提示信息患者信息 患者信息性别取值为:“1=男性,2=女性”现住地编码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患者姓名联系方式患者所在机构直报的联系方式填表日期时间格式:yyyymmdd患者编号机构编码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疾病诊断编码按GB/T14396执行患者分库状态现住地详址现住地详址证件类型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管理地区编码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证件号基本信息省内唯一主键外省患者无此项8基本信息数据报告接口8.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患者基本信息传入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报结果反馈信息。8.2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传入患者基本信息;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5DB32/T5095.3—2025c)省平台对传入信息在省平台与国家平台进行身份信息查重后进行处理;d)省平台将此次上传结果反馈给接入系统。8.3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8.4接口入参8.4.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5。表5操作类型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OperateType附加信息请求头部Header需传的参数OperateType,必填,新增基础信息:Add,修改基础信息:转非死亡:Turntonondeath8.4.2基本信息应符合表6。表6基本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数据节点基本信息主键AN..50新增为空,修改时必填患者编码AN..17可为空,若不为空需上传省内不重复患+4位序列号|⁃⁃ZoneCode上报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OrgCode上报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患者姓名A..20是|⁃⁃IdCardTypeCode证件类型N1是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证件号AN..18是国籍代码AN..3按GB/T2659.1执行,证件类型不是“护|⁃⁃GenderCode性别编码N1是取值为:“1=男性,2=女性”出生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监护人姓名AN..20是监护人联系电话AN..20是|⁃⁃ContactsTelTwo监护人第二联系方式AN..20是6DB32/T5095.3—2025表6基本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监护人与本人关系N2是按表38取值两系三代家族史N2是取值为:“01=有,02=无,03=不详”民族N2是按GB/T3304执行文化程度N..2是患者本人受教育最高程度的类别代码,按表26取值就业情况(职业)N2是按表25取值婚姻状况N2是按表27取值|⁃⁃PsychogenyEconomyL⁃evelCode经济状况N2是取值为:“01=贫困,02=非贫困”|⁃⁃PermanentAddrType⁃Code户籍所在地类型N1是按表28取值|⁃⁃PermanentAddrCode户籍国标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PermanentAddrDetail户籍详细地址AN..200是|⁃⁃PsychogenyPermanen⁃tAddrCode户别N2是取值为:“01=城镇,02=农村,03=外籍,04=不详”|⁃⁃PermanentAddrTypeU⁃nknownCause户别不详原因AN..200是户籍不详时填写目前诊断编码AN..20是按GB/T14396执行确诊医院AN..200确诊医院不详时,确诊医院不能填写|⁃⁃DiagnoseOrgUnknown确诊医院不详标志N1是确诊医院不详时填写,取值为1|⁃⁃DiagnoseOrgUnknown⁃Reason确诊医院不详原因AN..200确诊医院不详时,确诊医院不详原因不能为空|⁃⁃DiagnoseTime确诊日期D8时间格式:yyyymmdd|⁃⁃DiagnoseTimeAccuracy⁃Code确诊日期精确度N1取值为:“0=时间准确,2=月不详,3=日不详”初次发病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OnsetDateAccuracyCode初次发病时间精确度N1是取值为:“0=时间准确,2=月不详,3=日不详”是否已进行精神科药物治疗N1是取值为:“0=否,1=是”Date首次精神科药物治疗时间D8是否已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选择是时,首次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不能为空7DB32/T5095.3—2025表6基本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DateAccuracyCode首次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精确度N1是是否已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选择是时,首次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确度不能详,3=日不详”既往住院次数N..4是实际住院次数|⁃⁃PsychogenyShutStatusH⁃既往关锁情况N2取值为:“01=无关锁,02=关锁,03=关锁已解除”是否为精准扶贫对象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是否监护补助对象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领取残疾人证情况AN..20是1=精神残疾人证,2=其他残疾人证”精神残疾人证等级N2取值为:“01=一级,02=二级,03=三级,04=四级”是否为关爱帮扶小组服务对象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PsychogenyPastDanger⁃ousCode既往危险行为AN..20是是否为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对象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是否参加社区康复服务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Code知情同意N1是取值为:“1=同意,2=不同意”Date知情同意书签字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MildNumber危险行为—轻度滋事(次)N..4是危险行为—轻度滋事次数,没有填0|⁃⁃TroubleNumber危险行为—肇事(次)N..4是危险行为—肇事次数,没有填0|⁃⁃AccidentNumber危险行为—肇祸(次)N..4是危险行为—肇祸次数,没有填0|⁃⁃HarmNumber危险行为—其他危害他人行为(次)N..4是有填0|⁃⁃AutolesioNnumber危险行为—自伤(次)N..4是填写危险行为—自伤次数,没有填0危险行为—自杀未遂(次)N..4是填写危险行为—自杀未遂次数,没有填08DB32/T5095.3—2025表6基本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录入机构所在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InputorgName录入机构名称AN..200是病例录入机构名称|⁃⁃ManageorgGbcode病例管理机构所在地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orgCode病例管理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orgName病例管理机构名称AN..200是|⁃⁃OutpatientSymptom既往治疗情况-门诊N13=连续门诊治疗”最近一次治疗效果N2是是否已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选择'是'时,最近一次治疗效果不能为空,按表42取值|⁃⁃CurrentAddrTypeCode现住址地区类型(病人属于)N1是按表28取值现住址详细地址AN..200是患者本人现住地址中的省、自治区或直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名称和门牌号|⁃⁃CurrentAddrCode现住地国标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PsychogenyAddrType⁃Code现住地类别N1是按表28取值填表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填表日期不可早于该填表日期8.5接口出参8.5.1反馈信息按表7执行。表7反馈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code响应状态码200=成功,其他皆为失败msg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基本信息处理结果9DB32/T5095.3—20258.5.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8执行。表8data数据构成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ID结果基本信息省内唯一主键9发病报告数据报告接口9.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患者发病报告信息传入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报结果反馈信息。9.2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将患者发病报告信息传入;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并处理发病报告信息;c)省平台将此次上传结果反馈给接入系统。9.3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9.4接口入参9.4.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9。表9操作类型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OperateType附加信息请求头部Header需传的参数OperateType,必填,新增发病报告:Add,修改发病报告:Update,删除发病报告:Delete,恢复发病报告:Undelete9.4.2发病报告信息应符合表10。表10发病报告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NewCaseInfo发病报告信息 发病报告信息数据节点报告卡省系统主键AN..50新增时无需填写,修改时必填证件号AN..18是录入单位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DB32/T5095.3—2025表10发病报告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ManageOrgCode管理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ZoneCode管理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患者姓名AN..20是姓名应为全汉字或全英文,不能带有数字|⁃⁃PermanentAd⁃drCode户籍地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PermanentAd⁃户籍详细地址AN..200是|⁃⁃CurrentAddrCode现住地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现住地详址AN..200是|⁃⁃IdCardTypeCode证件类型N1是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GenderCode性别N1是取值为:“1=男性,2=女性”出生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民族N2是按GB/T3304执行婚姻代码N1是按表27取值文化程度N2是按表26取值职业代码N2是按表25取值|⁃⁃PsychogenyAd⁃drCode户别代码N2是取值为:“01=城镇,02=农村,03=外籍,04=不详”sType现住址类别N2是取值为:“01=城镇,02=农村”|⁃⁃CurrentAddrType⁃Code现住地-地区类型N1是按表28取值|⁃⁃PermanentAddrT⁃ypeCode户籍地-地区类型N1是按表28取值联系人姓名AN..20是联系人电话AN..20是联系人电话,为手机号或座机号格式|⁃⁃ContactsTelTwo联系人电话(副)AN..20联系人电话(副可为空,为手机号或座机号格式1⁃⁃ContactsRelCode与监护人关系代码N2是按表38取值疾病ICD10编码AN..20是按GB/T14396执行确诊医院AN..200是长度不超过50个汉字DB32/T5095.3—2025表10发病报告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DiagnoseTime确诊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初次发病时间D8是格式依据初次发病时间精度而定,可yyyymmdd、yyyymm或yyyy,应早于确诊日期30天cyCode初次发病时间精度N1是取值为:“0=时间准确,2=月不详,3=日不详”初次发病后首次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时间D8是格式依据'初次发病后首次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时间精度'而定,可为yyyymmdd、yyyymm或yyyy,不能大于初次发病时间curacyCode初次发病后首次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时间精度N1是取值为:“0=时间准确,2=月不详,3=日不详”ryCode既往关锁情况N2是取值为:“01=无关锁,02=关锁,03=关锁已解除”tRiskCode既往危险评估N2是按表30取值Code送诊主体AN..20是患者来源N1是取值为:“1=门诊,2=住院”Code最近一次治疗效果N2是按表42取值勿需用药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为否时用药信息不能为空Code是否已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N1是取值为:“0=否,1=是”formedCode知情同意N1是取值为:“1=同意,2=不同意”formedDate知情同意签字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不能早于出生日期,不能早于初次发病日期,不能早于确诊日期家族史N2是取值为:“01=有,02=无,03=不详”Code既往危险行为AN..20是危害他人的行为”或者“存在危害他人安全的风险”时,既往危险评估不能选0级既往治疗情况⁃门诊N1取值为:“1=未治,2=间断门诊治疗,3=连续门诊治疗”Hospital既往住院次数N..4是既往住院次数,值域为大于或等于0的数字DB32/T5095.3—2025表10发病报告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填卡医师AN..20是填卡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报告单位及科室AN..200是|⁃⁃DepartmentPhone科室联系电话AN..20是手机号或座机号格式专科医生意见AN..200录入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不能大于填卡日期录入人AN..20是DrugList用药信息列表最多6条用药类别N2取值为“01=用药情况,02=用药指导”|⁃⁃-Sort排序号N1|⁃⁃LongActingDrug⁃FlagCode长效药物标志N1取值为:“0=否,1=是”药物规格AN..20例如:25mg|⁃⁃DrugDoseCode药物使用剂量单位AN..20例如:mg、ml|⁃⁃LongActingDrug⁃Frequency长效药物用药频率N..3|⁃⁃LongActingDrug⁃FrequencyUnitCode长效药物频率单位代码N2取值为“01=月,02=周”|⁃⁃LongActingDrug⁃Dose长效药物服用次剂量N..4|⁃⁃DrugCode药品代码AN..20使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发布的药品代码|⁃⁃NonLongActing⁃DrugDoseMorning非长效药物晨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Noon非长效药物午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Evening非长效药物晚间服用次剂量N..49.5接口出参9.5.1反馈信息按表11执行。表11反馈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code响应状态码200=成功,其他皆为失败msg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描述DB32/T5095.3—2025表11反馈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请求结果发病报告信息处理结果9.5.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12执行。表12data数据构成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ID结果发病报告信息省内唯一主键10随访信息数据报告接口10.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患者随访信息传入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报结果反馈信息。10.2数据要求10.2.1基本信息已建档的在册患者才可以上传随访信息。10.2.2三个月内上报的随访信息不准许修改。10.2.3基础档案未通过年审的患者不可上传随访信息。10.3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传入患者随访信息;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c)省平台校验传入的随访信息是否满足接入要求后进行处理;d)省平台将此次上传结果反馈给接入系统。10.4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10.5接口入参10.5.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13。表13操作类型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OperateType附加信息请求头部Header需传的参数OperateType,必填,新增随访信息:Add,修改随访信息:Update,删除随访信息:Delete,恢复随访信息:Undelete10.5.2随访信息应符合表14。DB32/T5095.3—2025表14随访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FollowupInfo随访管理信息—随访管理信息数据节点随访信息主键AN..50新增为空,修改时必填基本信息主键AN..50是基本信息新增或查重时返回的基本信息主键|⁃⁃ManageZoneCode上报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OrgCode上报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人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本次随访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下次随访时间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随访录入医生AN..20是不超过20个汉字|⁃⁃LostReasonCode失访原因N2是按表29取值|⁃⁃LostReasonOther失访原因其他描述AN..200失访原因代码值为“其他”时必填住院情况N1是=曾住院”末次出院时间D8时间格式:yyyymmddcyCode末次出院时间精确度N1是=日不详”|⁃⁃FollowupModeCode随访形式N2取值为:“01=门诊,02=家庭视访,03=电话,09=视频”|⁃⁃FollowObjectCode随访对象AN..20本人,02=患者家属监护人,99=其他知情人”关锁情况N2取值为:“01=无关锁,02=关锁,03=关锁已解除”基础管理随访病情分类N1=稳定”|⁃⁃PsychogenyRiskCode危险性评估N2按表30取值|⁃⁃SymptomsCode目前症状AN..20|⁃⁃SymptomsOther目前症状其他AN..200如目前症状选择其他,需填写详细情况DB32/T5095.3—2025表14随访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自知力N1不全,3=自知力缺失”睡眠情况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饮食情况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个人生活料理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MenageConditionCode家务劳动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WorkConditionCode生产劳动及工作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9=此项不适用”学习能力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社会人际交往N1取值为:“1=良好,2=一般,3=较差”|⁃⁃MildDisturbancesNumber轻度滋事(次)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被公安机关出警但患者行为并未达到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标准的次数|⁃⁃TroubleNumber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次数|⁃⁃AccidentNumber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次数|⁃⁃HarmNumber其他危害他人行为(次)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发生伤人毁物的行为,但公安机关未出警,或者|⁃⁃AutolesionNumber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自伤的次数N..4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自杀未遂的次数|⁃⁃DrugComplianceCode用药依从性N1取值为:“1=规律,2=间断,3=不服药,4=医嘱勿需服药”|⁃⁃AdverseDrugReactionCode药物不良反应N1取值为:“0=无,1=有,9=此项不适用”治疗效果N2按表42取值是否有3个月内医生开具的精神科药物处方(含患者或家属自行就诊时获得的处方)N1取值为:“0=否,1=是”有否进行实验室检查N1取值为“0=无,1=有”实验室检查项AN..20按表41取值血糖AN..20DB32/T5095.3—2025表14随访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心电图AN..20血常规AN..20转氨酶AN..20其他实验室检查AN..100身高AN..20|⁃⁃LabWeight体重AN..20建议转诊N1取值为:“0=否,1=是”建议转诊原因AN..200是否已转诊N1取值为:“0=否,1=是”转诊机构AN..200转至机构名称,不可超过50个汉字,是|⁃⁃IfCaseManagement有否进行个案管理N1取值为:“0=否,1=是”个案管理病情总体评估N1按表31取值个案社会功能总体评估N1取值为:“1=好,2=中,3=差”|⁃⁃RecoveryMeasuresCode康复措施N2按表32取值|⁃⁃RecoveryMeasuresOther康复措施其他说明AN..40康复措施选项含有“其他”时必填DrugList用药信息-数据节点,最多6条用药类别N2取值为:“01=用药情况,02=用药指导”排序N1|⁃⁃LongActingDrugFlagCode是否长效药N1取值为:“0=否,1=是”药品规格AN..20|⁃⁃DrugCode药品代码AN..20使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发布的药品代码|⁃⁃DrugDoseCode药品使用剂量单位AN..20|⁃⁃NonLongActingDrug⁃DoseMorning非长效药物晨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Noon非长效药物午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Evening非长效药物晚间服用次剂量N..4|⁃⁃LongActingDrugFrequency长效药物用药频率N..3|⁃⁃longActingDrugFreqcyUnitCode长效药物用药频率单位AN..2DB32/T5095.3—2025表14随访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LongActingDrugDose长效药物服用剂次量N..4转诊原因AN..200随访医生签名AN..20药物不良反应说明AN..200取值为:“0=无,1=有,9=此项不适用”10.6接口出参10.6.1反馈信息按表15执行。表15反馈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code响应状态码200=成功,其他皆为失败msg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随访信息处理结果10.6.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16执行。表16data数据构成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ID结果随访信息省内唯一主键11出院信息数据报告接口11.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患者出院信息传入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报结果反馈信息。11.2数据要求基本信息已建档且存在发病报告信息的患者才可以传入出院信息。11.3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传入患者出院信息;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c)省平台校验传入的出院信息是否已满足接入要求后进行处理;d)省系统将此次上传结果反馈给接入系统。DB32/T5095.3—202511.4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11.5接口入参11.5.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17。表17操作类型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OperateType附加信息请求头部Header需传的参数OperateType,必填,新增:Add,修改:Update,11.5.2出院信息应符合表18。表18出院信息元素名称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LeaveHosInfo出院信息—出院单信息数据节点出院信息主键AN..50修改时必填患者基础信息主键AN..50患者姓名AN..20是|⁃⁃IdCardTypeCode证件类型AN..1是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证件号AN..18是|⁃⁃GenderCode性别N1是取值为:“1=男性,2=女性”国籍AN..3是按GB/T2659.1执行出生日期D8是年龄AN..3是患者报告卡主键AN..50是|⁃⁃ReportZoneCode报告地区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ReportOrgCode报告单位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患者报告卡编号AN..17是|⁃⁃OutpatientNumber病案号-门诊AN..20是患者本人住院病案号-门诊病案号-住院AN..20是患者本人住院病案号-住院入院日期D8是出院日期D8是住院医院AN..50是DB32/T5095.3—2025表18出院信息(续)元素名称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既往住院次数N..3是患者本人建档前,曾住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次数|⁃⁃PsychogenyPastDangerousCode既往危险行为N2是按表34取值|⁃⁃AutolesioNnumberN..2是|⁃⁃TroubleNumberN..2是N..2是|⁃⁃AccidentNumberN..2是|⁃⁃MilddisturbancesNumber轻度滋事(次)N..2是其他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AN..100|⁃⁃PsychogenyPastRiskCode危险性评估N2是按表30取值出院诊断⁃ICD10编码AN..20是按GB/T14396执行|⁃⁃DiagnoseTime确诊日期D8是目前用药勿需用药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治疗效果N2是按表42取值康复措施勿需用药标志N1是取值为:“0=否,1=是”|⁃⁃NextMeasuresCode康复措施代码N2是按表32取值|⁃⁃NextMeasuresCodeOther康复措施其他请注明AN..40是|⁃⁃NextMeasuresOther其他注意事项AN..100是患者本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其他注意事项|⁃⁃DoctorName经治医师AN..20是联系电话AN..20是填表日期D8是时间格式:yyyymmdd录入机构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录入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InputorgName录入机构名称AN..20是录入人AN..20是|⁃⁃ManageorgGbcode管理机构地区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orgCode管理机构编码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ManageorgName管理机构名称AN..20是20DB32/T5095.3—2025表18出院信息(续)元素名称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DrugInHospital用药信息列表最多6条用药类别N2取值为“01=用药情况,02=用药指导”|⁃⁃-Sort排序号N1|⁃⁃LongActingDrugFlagCode长效药物标志N1取值为:“0=否,1=是”药物规格AN..20例如:25mg|⁃⁃DrugDoseCode药物使用剂量单位AN..20例如:mg、ml|⁃⁃LongActingDrugFrequency长效药物用药频率N..3|⁃⁃LongActingDrugFrequencyUnit⁃Code长效药物频率单位代码N2长效药物频率单位代码,例如:1次/周中的周,取值为:“01=周,02=月”|⁃⁃LongActingDrugDose长效药物服用次剂量N..4|⁃⁃DrugCode药品代码AN..20使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发布的药品代码|⁃⁃NonLongActingDrugDoseMorning非长效药物晨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Noon非长效药物午间服用次剂量N..4|⁃⁃NonLongActingDrugDoseEvening非长效药物晚间服用次剂量N..411.6接口出参11.6.1反馈信息按表19执行。表19反馈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code响应状态码200=成功,其他皆为失败msg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描述请求结果出院信息处理结果11.6.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20执行。表20data数据构成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ID结果出院信息省内唯一主键21DB32/T5095.3—202512应急处置数据报告接口12.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患者应急处置信息传入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传结果反馈信息。12.2数据要求基本信息已建档的死亡患者不可传入应急处置信息。12.3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传入应急处置信息;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c)省平台校验传入的应急处置信息是否已满足接入要求后进行处理;d)省平台将此次上传结果反馈给接入系统。12.4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12.5接口入参12.5.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21。表21操作类型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说明与描述OperateType附加信息请求头部Header需传的参数OperateType,必填,新增:Add,修改:Update,删12.5.2应急处置信息应符合表22。表22应急处置信息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EmergencyInfo应急处置信息—应急处置信息数据节点应急处置主键AN..50修改时必填|⁃⁃ReportZoneCode报告地区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ReportOrgCode报告单位N9是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中当年度的标准编码|⁃⁃EmergencyOrg应急处置单位AN..100是患者姓名AN..20是|⁃⁃GenderCode性别N1是取值为:“1=男性,2=女性”22DB32/T5095.3—2025表22应急处置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IdCardTypeCode证件类型N1是取值为:“1=身份证,3=护照,8=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证件号AN..18是国籍AN..3是按GB/T2659.1执行年龄AN..3是第一处置地点AN..100是报告人AN..40是报告时间D12是报告途径AN..40是报告人身份类别代码N1是按表35取值报告人身份其他说明AN..40如果报告人身份选其他,则报告人身份其他说明为必填项处置开始时间D12是|⁃⁃DisposalEndTime处置结束时间D12是现场情况简要描述AN..400是包括患者当时的表现、人员财产损失、大致处置过程等情况公安机关人员AN..40是参与处置人员中的公安机关签字人姓名|⁃⁃SecurityOrganName公安机关单位名称AN..40是参与处置人员中的公安机关单位精防医生AN..40参与处置人员中的精防人员姓名精神科医师AN..40参与处置人员中的精神科医师姓名精神科护士AN..40参与处置人员中的精神科护士姓名|⁃⁃OtherName其他人员AN..40参与处置人员中的其他人员姓名|⁃⁃DisposalReasonCodeList处置缘由列表 处置缘由数据节点处置缘由N1是按表36取值处置缘由其他说明AN..40如果处置缘由选其他,则处置缘由其他说明为必填项|⁃⁃DisposalMeasuresCodeList主要处置措施列表 主要处置措施数据节点主要处置措施N1是按表37取值主要处置措施其他说明AN..40如果主要处置措施选其他,则主要处置措施其他说明为必填项|⁃⁃DiagnosticConfirm确定诊断AN..20按GB/T14396执行疑似诊断AN..20按GB/T14396执行处置效果N1是取值为:“1=有效,2=部分有效,3=无效”23DB32/T5095.3—2025表22应急处置信息(续)元素名元素说明数据格式是否必填说明与描述|⁃⁃HandlesObjectCode处置对象类别N1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