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作文立意与主题拓展训练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词语辨析要求: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中。1.在当今社会,我们应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实现()。A.山清水秀B.草木葱茏C.风光旖旎D.鸟语花香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子女应尽()。A.责任B.本分C.天职D.义务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展现了()的精神风貌。A.众志成城B.勇往直前C.勇攀高峰D.勇挑重担4.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努力做到()。A.持之以恒B.自强不息C.勤学苦练D.勤能补拙5.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A.意志B.好奇心C.信心D.耐心6.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的品质。A.勤奋B.聪明C.坚韧D.坚定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A.尊重B.谦逊C.坦诚D.诚实8.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下面不属于读书益处的一项是()。A.增强思维能力B.培养道德情操C.提高审美能力D.学会赚钱技巧9.面对挫折,我们要保持()的心态。A.勇敢B.悲观C.乐观D.愤怒10.在我国,春节是传统的节日之一,下列关于春节的习俗,错误的一项是()。A.贴春联B.放鞭炮C.吃年夜饭D.庆祝国庆节二、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节选自《论语·季氏》)11.下列对文言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戒:戒除B.之:代词,指自己C.色思温:脸色温和D.思:思考1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君子的三戒和九思。B.“戒之在色”指的是在年轻时要节制自己的欲望。C.“色思温”意味着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脸色。D.“疑思问”告诉我们要有求知欲,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13.下列对文言文段落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说:“君子有三样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女色;到了壮年,血气刚烈,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B.孔子说:“君子有九样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明亮,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聪明,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外貌要思考是否恭敬,说话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要思考是否敬业,有疑问要思考是否需要请教,愤怒要思考是否会导致困难,见到利益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C.孔子说:“君子有三样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女色;到了壮年,血气刚烈,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D.孔子说:“君子有九样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明亮,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聪明,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外貌要思考是否恭敬,说话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要思考是否敬业,有疑问要思考是否需要请教,愤怒要思考是否会导致困难,见到利益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14.下列关于文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文中的“色思温”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B.文言文中的“疑思问”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C.文言文中的“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充沛。D.文言文中的“戒之在得”告诫人们要戒除贪得无厌的欲望。15.文言文段落在表达手法上的特点是()。A.使用了排比句式B.运用了对比手法C.采用了象征手法D.借用了寓言故事四、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20题。《背影》朱自清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做官,家里只有母亲和祖母。每当我从学校回家,总能看到父亲站在门口,他那瘦削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父亲对我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总是说:“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勤奋努力。”有一天,我生病了,高烧不退。父亲从外地赶回来,看到我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心疼地流下了眼泪。那一夜,父亲守在我的床前,一直陪伴着我。第二天,父亲带着我去医院看病,他亲自为我挂号、排队、缴费。在医生为我检查的过程中,父亲紧张地握着我的手,仿佛在为我传递力量。病好后,我回到了学校。那天放学后,我回家发现父亲正在整理行李。我问他:“爸爸,你要去哪里?”父亲叹了口气,说:“孩子,我要去外地工作了。这段时间,你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我望着父亲那疲惫的身影,心里充满了不舍。父亲临走的那天,我送他到车站。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看见父亲向我挥手告别,他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孤独。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书包,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每当我想起父亲的背影,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和怀念。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B.父亲对作者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作者诚实守信、勤奋努力。C.父亲为了作者的健康,亲自带作者去医院看病,体现了父爱的伟大。D.文章通过描述父亲送作者去车站的情景,展现了父爱的深沉。17.下列对文章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背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B.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爱的伟大。C.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D.文章通过描述父亲送作者去车站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18.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展现了父爱的伟大。B.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父亲的形象与作者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父爱的伟大。C.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如父亲为作者挂号、排队、缴费等,展现了父爱的细腻。D.文章以情感为主线,通过描写父亲对作者的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19.下列对文章标题“背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B.“背影”是父亲的形象,也是作者对父亲的怀念。C.“背影”是文章的象征,代表了父爱的伟大。D.“背影”是文章的标题,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20.文章结尾“每当我想起父亲的背影,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和怀念”这句话的作用是()。A.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题。B.强调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C.突出父爱的伟大,引发读者共鸣。D.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五、文学常识要求:根据所学文学常识,判断正误。2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22.《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23.《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2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25.《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26.《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妹妹是林黛玉。27.《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领袖。28.《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蜀国的创始人。29.《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武器是九齿钉耙。30.《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是薛宝钗。六、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31~35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C.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日落时的景象。D.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3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B.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日落的景象。C.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要不断进取,追求更高境界。D.诗中的“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33.下列对这首诗的意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B.诗中的意境开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C.诗中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诗中的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34.下列对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B.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将黄河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C.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使诗句韵律优美。D.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白日、黄河等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35.下列对这首诗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B.这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被誉为“千古绝唱”。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词语辨析1.A解析:根据语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选择“山清水秀”符合语境。2.D解析:“孝道”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选择“义务”符合语境。3.A解析:“众志成城”形容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符合语境。4.A解析:“持之以恒”强调坚持不懈,符合语境。5.C解析:“信心”指对成功的把握,符合语境。6.C解析:“坚韧”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符合语境。7.A解析:“尊重”指对他人人格的重视和恭敬,符合语境。8.D解析:读书的益处主要体现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等方面,与赚钱技巧无关。9.C解析:“乐观”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符合语境。10.D解析:春节是农历新年,与国庆节无关。二、文言文阅读11.A解析:“戒”在这里的意思是“警惕”、“注意”,而不是“戒除”。12.C解析:“色思温”是指思考自己的脸色是否温和,与脸色温和本身无关。13.B解析:选项B的翻译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14.C解析:“疑思问”强调的是在遇到疑问时要积极思考,而不是仅仅需要请教他人。15.B解析:文章通过对比父亲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景,突出了父爱的伟大。四、现代文阅读16.C解析: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的是日落的景象。17.D解析: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18.B解析:文章没有使用对比手法,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父爱的伟大。19.C解析:“背影”是父亲的形象,也是作者对父亲的怀念,而不是仅仅作为象征。20.B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五、文学常识21.√解析:《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22.√解析:《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23.√解析:《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24.√解析:《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25.√解析: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26.√解析:贾宝玉的妹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复习:文学常识填空】
- 华东交通大学《工程造价CBE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医学机能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中药不良反应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民族大学《英语视听说I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工程统计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语文试题周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合同模板个人车位转让合同 范本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建设银行房产抵押合同》
- 企业集团文件与档案管理制度
- 2024福建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86题)
- 幼儿园食谱播报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长城哈弗h6驱动桥毕业设计
- 第3章轨道车辆牵引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