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3册专项复习第2
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答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其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
小题3分,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
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24.江苏扬州高三开学考试)下列三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
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甲乙丙
A.图甲中TI>72
B.图甲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
C.图乙中玻璃管锋利的断口在烧熔后变钝,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的斥力
D.图丙是玻璃管插入某液体发生的现象,是由于该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比液体与玻璃的相互作用强造成的
答案:B
解析:图甲中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的最大值向速度大的方向迁移,可知TI<T2,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均为1,故
A错误,B正确;图乙中,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细玻璃
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
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故C错误;在附着层处液体和玻璃间的相互
作用比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发生了浸润现象,故D错误。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i、b~F、c-d、d-a四个过
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6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
B.人一c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
C.c-d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
答案:C
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杰方程华=C(常量)可知,V=^T,在v—T图像中,
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与压强有关,斜率越大,压强越小。
6过程,图线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为等压线,所以压强不变,A错误;
b^c过程,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压强越来越小,
即pb>pc,B错误;c-d过程,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故压强越来越大,即pd>pc,故C正确;1一。过程,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
线的斜率越来越小,故压强越来越大,即Pa>pd,D错误。故选C。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是按各自的规则排列着的
B.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C.非晶体的内部微粒是无规则排列的
D.石墨的硬度与金刚石差很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答案:D
解析: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不同,也正是由
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使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选项A、B正确;
非晶体的内部微粒是无规则排列的,选项C正确;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
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松软,
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其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
度,选项D错误。故选D。
4.(2023彳余州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开口向上
竖直放置,左、右两管都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水银面a、b间的高
度差为小,水银柱cd的长度为人2,且〃2=/n,a面与c面恰处于同一高度。若
在右管开口端注入少量水银,系统重新达到平衡,则(C)
A.A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B.B气体的压强变化量小于A气体的压强变化量
C.水银面。下降的高度大于水银面。上升的高度
D.水银面a、5间新的高度差大于右管上段新水银柱的长度
答案:c
解析:注入水银前,A气体压强pA=po+ag〃2—Qg/zi=/TO,当在右管开口端
注入少量水银时,丸2增大,A、B气体压强均变大,即A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
气压强,A错误;右管注入水银后,两部分封闭气体压强均变大,由玻意耳定律
piVi=P2V2,A、B气体体积均变小。假设B气体体积不变,则水银面a上升的
高度等于水银面c下降的高度,等于6下降的高度,由于B气体体积同时要变
小,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大于水辍面a上升的高度,C正确;假设注入高
度的水银,则B气体的压强变化量一定为AeBMogA/z,假设A、B气体的体积均
不变,则A气体的压强变化量也为》A=ag△加压强增大后,根据玻意耳定律,
体积要变小,故A气压变化量小于QgA/z,即B气体的压强变化量大于A气体的
压强变化量,B错误;注入水银前,A气体压强.A=po+ag/z2—Qg/zi=2O,右管
中注入少量水银达到平衡后,封闭气体A、B气体压强均变大,注入水银后,设
右管上段新水银柱的长度为岳,,以人间新的高度差为历,,根据平衡可得
1
+pgAi=po+pgfi2',由于PA'>po,所以历'>hi',水银面a、8间新的高度
差小于右管上段新水银柱的长度,D错误。故选C。
5.(2024.云南昆明一模)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同种理想气体甲和乙分别用
绝热活塞封闭在两个相同的绝热汽缸中,两汽缸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口分别
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活塞质量不能忽略且可沿汽缸无摩擦滑动。甲、乙两气体
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压强分别用p甲、p乙表示,温度分别用T甲、T乙表示。下列
关系正确的是(A)
乙
A.p甲乙,T甲>T乙
B.p甲>〃乙,T甲〈T乙
C.p甲<p乙,T甲>T乙
D.p甲<p乙,T甲vT乙
答案:A
解析:对甲图活塞受力分析有mg+poS=p甲S,乙图活塞受力分析有p乙5=
poS,由题知质量相等的同种理想气体甲乙两气体的体积相等,则根据臂=票,
/甲1乙
可知?甲>“乙,T甲>T乙,故A正确。
6.真空轮胎(无内胎轮胎),又称“低压胎”“充气胎”,在轮胎和轮圈之
间封闭着空气,轮胎鼓起对胎内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对破口的自封能力。
若某个轮胎胎内气压只有L6个标准大气压,要使胎内气压达到2.8个标准大气
压,用气筒向胎里充气,已知每次充气能充入1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0.5L,轮
胎内部空间的体积为3X10、且充气过程中保持不变,胎内外气体温度也始
终相同,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需要充气的次数为(B)
A.66B.72
C.76D.8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知,气体做等温变化piV+npoVo-p2V,即1.6poX3X10-2
+npoX0.5X10-3m3=2.8/?oX3X10-2m3,解得〃=72,故B正确。
7.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用于测量室内的气温(室内的气压为一个
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结构如图所示,大玻璃泡A内有
一定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可反映泡
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当室内温度为27℃时,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16
cm,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压变化的规律
B.B管上所刻的温度数值上高下低
C.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22cm时,室内的温度为一3℃
D.若把这个已经刻好温度值的装置移到高山上,测出的温度比实际偏低
答案:C
解析:根据受力分析可知"A+X=20,又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
比可忽略不计,故可知气体做等容变化,故A错误;温度越高,由与=C可知压
强越大,故而温度越高,刻度x的数值就越小,应为上低下高,故B错误;由
pM+x=po,得pAi=60cmHg,又pA2=54cmHg,詈=发,Ti=300K得乃=
270K=-3℃,故C正确;若把该装置放到高山上,po'会减小,x'=po'-
PA会减小,根据刻度上低下高,测出的温度偏高,故D错误。
8.(2024.河北二模)如图所示,一水槽内盛有某种液体,一粗细均匀的导热
良好的玻璃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玻璃瓶内外液面高度差为力,若环境温度缓
慢升高,大气压强始终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玻璃瓶内外液面高度差h变大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玻璃瓶逐渐上浮
玻璃瓶受到的浮力变大
答案:C
解析:玻璃瓶内气体对玻璃瓶底的压力等于大气对玻璃瓶底的压力和玻璃瓶
重力之和,故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不变,玻璃瓶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故A、B错
误;瓶内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故体积变大,玻璃瓶逐渐上浮,故C正确;
玻璃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玻璃瓶的重力,故瓶内气体温度缓慢升高的过程中,玻璃
瓶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只要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存在浸润现
象
D.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答案:AD
解析:温度就是量度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
反之亦然,故A正确;在完全失重情况下,气体分子也在撞击容器壁,所以依
然存在压强,故B错误;液体表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时,液体表
面有表面张力;而浸润现象是器壁分子对附着层分子作用力大于内层子分子对附
着层分子力,导致附着层分子增多,分子间距小于④体现出斥力,故C错误;
干旱的时候,土壤中存在毛细管,加速土壤水分蒸发;给土壤松土后破坏了毛细
管,减弱了毛细现象,从而防止土壤内层的水分蒸发,故D正确。故选AD。
10.(2023•高密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密闭
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为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
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的绝对值为AVA>AVB,压强变化量为bpA、Ap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
A.初始状态满足pB=/?A+2g〃,p为水银的密度,丸为水银柱长度
B.AV^>AVB
C.A/2A<A72B
D.液柱将向上移动
A
B
答案:AD
解析:初始状态满足pB=p^+pgh,p为水银的密度,h为水银柱长度,A
正确;由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因此AVA=AVB,B错误;首先假设液柱不动,
则A、B两部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对气体A:A/?AI=^AT,对气
体B:A/7BI=^AT,由于PB>?A所以,A/?BI>A/?AI,则液柱将向上移动,则液体
r
压强减小,液体稳定后有PB,—px'~\~pgh',则pB—PB=PA'-p\-\-pg(h'
—h),即ApB=A〃A+2g(/z'—/Z)<A/?A,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11.(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图,容积为Vo的汽缸竖直放置,导热良好,右
上端有一阀门连接抽气孔。汽缸内有一活塞,初始时位于汽缸底部/高度处,下
方密封有一定质量、温度为To的理想气体。现将活塞上方缓慢抽至真空并关闭
阀门,然后缓慢加热活塞下方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加,活塞产生的压强为%。,
活塞体积不计,忽略活塞与汽缸之间摩擦。则在加热过程中(A)
.抽气孔
I,阀门
,劈
A.开始时,活塞下方体积为:Vo
B.温度从7b升至1.57b,气体对外做功为%oVo
C.温度升至27b时,气体压强为孤
3
D.温度升至37b时,气体压强为孤
答案:AD
解析:由于初始时位于汽缸底部!高度处,则初始时,活塞下方体积为:%),
OO
由于大气压强为外,活塞产生的压强为%o,则初始时,气体的压强“=po+%o
=狗,将活塞上方缓慢抽至真空并关闭阀门过程,末状态气体的压强为加o,根
据玻意耳定律有"得Vo=1poVi,解得,1=3%),即加热开始时,活塞下方体积为3
Vo,故A正确;若活塞上方缓慢抽至真空并关闭阀门之后缓慢加热,活塞恰好
到达汽缸顶部,与顶部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气体压强始终为|po,此时,根据
1
5Vov
盖一吕萨克定律有〒=U,解得Ti=27b,可知,温度从To升至1.57b过程,活
10
塞没有到达顶部,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有圣=7皋,解得丫2=]丫0,则温度从To
701.3104
升至1.57b,气体对外做功为W=1po(V2—Vi)=1p()Vo,故B错误;结合上述可知,
温度升至27b时,活塞恰好到达汽缸顶部,与顶部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气体压
强为%o,故C错误;结合上述可知,温度升至3几时,活塞已经到达汽缸顶部,
与顶部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温度由27b升高至37b过程为等容过程,根据查理定
1
呼。m3
律有3解得p2=a。),故D正确。
12.(2024.河北保定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B、C
两个状态又回到状态A,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与横轴平行,
等腰AABC的面积为So,AB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已知气体在状态C
的温度为7b,再根据图像所提供的其他已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气体在状态A的体积为2Vo
B.气体在状态3的压强为若
4
C.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
D.从状态5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5so
答案:AC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等腰AABC做NC4B的角平分线会垂直平分底边BC,
得以=2%),故A正确;设气体在状态A、3的体积分别为办、VB,A3的反向
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由正比例函数关系可得/=稔,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So,则有So=;O?B—PA)(VB—Vc),联立解得PA=粉,PB=^~,故B错误;由C
到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喏=若,已知Tc=To,由图可知外=pc,联
立解得A=^To,故C正确;由功的定义可得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p—V关系
图像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则气体从状态3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
=PB(VB-VC),解得W=6SO,故D错误。
第n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3.(6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气体的变化规律
B.应快速推拉柱塞
C.为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柱塞
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
(2)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
间的关系,以。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
压缩气体时漏气,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选填“①”
或“②”)。
(3)为更准确地测出气体的压强,小华用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相连,得到某
次实验的2一V图如图丙中的直线A3所示,究其原因,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一直下降B.先上升后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D.一直上升
答案:(1)AD(2)(2)(3)B
解析:(1)该实验是研究质量一定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压强跟体积的
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快速推拉或用手握住注射器,会导致气
体温度发生变化,不符合实验条件,故B、C错误;实验只需要关注图像的斜率
变化即可探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所以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
可,可以不标注单位,故D正确。
(2)因漏气,导致气体质量减小,在一定体积时的压强会变小,也就是图像
的斜率变小,故选②。
(3)根据图像与等温线的关系,可知气体温度先升高再降低。故选B。
14.(8分)(2024.山东东营高二期末)如图甲,某同学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
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图甲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
集器和计算机连接起来;
②缓慢推进活塞至某位置,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
V1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i;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下列操作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的是(填选项代号)。
A.推进活塞要缓慢
B.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C.实验时,不要用手握注射器
D.在注射器活塞一周涂润滑油
(2)由于实验操作有误,导致推进活塞过程中存在漏气现象,则实验得到的p
―十图像应是(填选项代号)。
(3)该同学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组得到的p—V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
知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1T2(填"/或“=”):另一小组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V—,图线如图丙所示,若他们的实验操作无误,造成图线
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o
答案:(1)AC(2)B(3)>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连接处的气体
解析:(1)移动活塞要缓慢,使注射器内的空气与外界充分进行热交换,保
持注射器内气体温度不变,故A正确;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是为了控制
气体的质量不变,不是控制气体温度不变,故B错误;实验时,不要用手握注
射器可以保持注射器内气体温度不变,故C正确;在注射器活塞一周涂润滑油
是防止注射器漏气,保持注射器内气体质量不变,故D错误。
(2)一个等温变化,由“丫=。得"=岸,对应的p—十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
斜直线,由于漏气,pV乘积减小,即图像的斜率变小,故A错误,B正确。
(3)根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牛=C,可知的乘积越大,则气体
的温度越高,所以TI>T2,另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V—5图线如图丙所示,
若实验操作规范正确,造成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小于
实际的封闭气体的体积,结合实验器材可知,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封有橡胶
套处有多余气体。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带有阀门K、容积为2L的汽缸。先打开阀门
让其与大气连通,再用打气筒向里面打气,打气筒活塞每次可以打进IX105Pa、
200mL的空气,忽略打气和用气时气体的温度变化,外界大气的压强8=1X105
Pa。
(1)若要使气体压强增大到5.0X105Pa,应打气多少次?
(2)若上述容器中装的是5.0X105Pa的氧气,现用它给容积为700mL的真
空瓶充气,使瓶中的气压最终达到符合标准的2.0X105Pa,则可充满多少瓶?
答案:(1)40次⑵4瓶
解析:(1)设需要打气〃次,因每次打入的气体相同,故可视〃次打入的气
体一次性打入,则气体的初状态
8=1.0X105Pa,Vi=Vo+nAV
末状态22=5.0X105Pa,V2=Vo
其中Vo=2L,AV=0.2L
由玻意耳定律"口=?2丫2
代入数据解得”=40次。
(2)设气压为2.0X105Pa时气体的体积为%,则p3=2.0X105Pa
由玻意耳定律有p2v2=23丫3
代入数据解得%=5L
真空瓶的容积为V«=0.7L
故可充满4瓶。
16.(10分)(2024.山西太原一模)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竖直倒
置,竖直高度为20cm,水平宽度为5cm,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用长度为10cm
的水银柱在右侧管内封闭了长为10cm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环境温度为258K,
大气压强为76cmHg。现缓慢升高环境温度,有6cm长的水银柱进入左侧竖直
细管,细玻璃管的内径远小于其自身的长度。求:
(1)此时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2)此时环境的温度。
Q5cm->|
10cm
10cm
答案:(1)70cmHg(3)441K
解析:(1)升温后有6cm长的水银柱进入左侧竖直细管,水银柱高
%2=6cm
空气柱长/2=21cm
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则p2-\-pgh2=po
所以p2=70cmHgo
(2)升温前水银柱高
Ai=10cm
温度为乃=258K
空气柱长为/i=10cm
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i,则〃o+pg历="1
解得pi=86cmHg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ihSP2I2S
Ti=T2
解得72=441Ko
17.(12分)(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
疗手段。操作时,医生用点燃的酒精棉球加热一个小罐内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
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冷却后小罐便紧贴在皮肤上(如图)。假设加热后小罐
内的空气温度为87℃,当时的室温为27℃,大气压为〃o=lXlO5Pa,小罐开
口部位的面积S=3Xl(r3m2。当罐内空气温度变为室温时,求:(不考虑因皮肤
被吸入罐内导致空气体积变化的影响)
(1)小罐内的空气对皮肤的压力大小;
(2)某次拔罐时由于医生操作不当,小罐未紧贴在皮肤上,当罐内空气变为
室温时,进入罐内空气与原有空气质量之比为多少。
答案:(1)250N(2)|
解析:(1)加热后小罐内的空气
pi=po=lX105Pa
Ti=87+273K=360K
罐内空气温度变为室温时
72=27+273K=300K
气体做等容变化,贝愣昼
解得P2=|x105Pa
小罐内的空气对皮肤的压力大小为
5-3
F=/72S=1X10X3X10N=250NO
(2)设小罐的体积为Vi,小罐未紧贴在皮肤上,气体做等压变化,则
星=造
-一乃
罐内空气温度变为室温时,原先小罐内的空气的体积变为
5
V2=TVI
O
进入罐内空气与原有空气质量之比为
△in"(Vi-V2)]
mpVi5°
18.(14分)如图,一水平放置的汽缸中由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封闭有一定量
的理想气体,中间的隔板将气体分为A、B两部分;初始时,A、B两部分气柱
的长度均为U,压强均等于大气压p0,已知隔板与汽缸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隔板与汽缸壁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向右缓慢推动活塞。
活塞隔板
B
£0
(1)当活塞向右移动多大距离时隔板开始移动?
⑵若隔板向右缓慢移动了号的距离,则活塞向右移动了多大的距离?
处麦八\—/c、4poLoS+3L沛
口木:(DpoS十血Q)4po5+2/m
解析:(1)对于气体A,初态QAi=po,VM=LOS
设当活塞向右移动XI距离时隔板开始移动,则
pA2=po+令
体积VA2=LO5—5x1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A1VA1=»A2VA2
即poLoS=[po(LoS-Sxi)
LQfin
解得》=
poS+fin0
(2)对于气体3,初态pBi=po,VBI=LOS
设当活塞向右移动%2距离时隔板向右移动冷,体积
VB2-LoS-S号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B1VB1=PB2VB2
解得pB2=2po
此时气体A的压强为
_।Jm।jm
PA3=PB2十§=2p0十§
体积VA3=flo+y—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A1VA1=PA3VA3
即poLo=
解得廿端常给。第三章L
杏基提能作亚
),〃〃〃〃〃/〃〃〃〃〃〃〃〃〃〃〃〃〃〃〃〃〃〃〃〃〃〃〃〃〃〃〃〃〃〃〃〃〃〃〃〃〃〃〃〃〃〃〃〃〃〃〃〃〃〃〃〃〃〃〃〃〃/〃〃〃〃〃〃〃〃〃〃〃〃〃〃〃〃〃〃〃〃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
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答案:AC
解析:将做功过程和吸热过程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可测出热功当量,故A正
确;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故B错误,
C正确;做功和热传递产生的效果相同,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故D错误。
2.(多选)(2024.天津北辰高三期中)夏季天气温差比较大,充足的车胎经过正
午阳光的暴晒易爆胎。若车胎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爆胎前车胎内气体体积
及质量均不变,爆胎过程时间极短,可看作绝热过程。关于车胎内的气体,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A.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压强增大
B.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C.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D.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答案:AC
解析: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压强增大;爆胎前气体体积不变,没有对外做功,故A正确,B错误;爆胎过
程中,车胎内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同时温度降低,压强减
小,故C正确,D错误。
3.(多选)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C.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BCD
解析: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因气体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则物质的量不
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气体被压缩时,若气体对外传热,则
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故B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可视为零,
则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
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4.下列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
答案:A
解析:热量和功可作为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故A错误,B正确;热量、
功、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故C正确;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故D
正确。
5.(多选)(2024.山东省济南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绝热的容器
内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用电阻丝缓慢对其加热
时,绝热活塞无摩擦地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碰撞的次数减少
B.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C.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D.电流对气体做的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气体压强不变,活塞上升,体积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知,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电流对气体做的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的
功,B、C错误,D正确;由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知,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活
塞的冲力增大,而压强不变,因此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碰撞次数减少,
A正确。
6.采取绝热的方式使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变化至状态B,对于不同的
变化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
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
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能量的传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由状态A变化至状态3,
都是绝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在状态A有一确定的内能Ui,在状态3有
另一确定的内能。2,由绝热过程中AU=W=U2—Ui知,W为恒量,所以选项B
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
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
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
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初始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固定栓绝片汽缸
丁
氢气氧气
导热隔板
答案:CD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与分
子质量无关。初始时,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A错误;
从松开固定栓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先是氢气对氧气做功,氢气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氧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于存在温度差,故会发生热传递,
最后两者温度相同,氧气内能又减小,整个过程为绝热过程,气缸内气体内能不
变,等于初始值,所以两种气体的内能与初始时相同,B错误,C、D正确。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kg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绝热活塞的质量为5
kg,面积为0.1n?,处于静止状态时被封闭气体的高度为50cm,现在活塞上方
加一15kg的物体,待稳定后,被封闭气体的高度变为40cm。求在这一过程中
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3)=L01X105Pa,g取lOm/s?)
答案:1030J
解析:由于汽缸及活塞均绝热,故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增加的内能,
即AU=W外=(加活塞+机物体)gA/z+poSA"=(5+15)X10X0.1J+
1.01X105X0.1X0.1J=1030Jo
能力提升练
9.绝热过程中,外界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2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20J
B.气体内能增加量必定小于20J
C.气体内能增加量可能小于20J
D.气体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A
解析:绝热过程中,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内能就
变化多少,故外界对气体做功20J,气体内能一定增加20J,A正确。
10.(多选)下列关于系统的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
B.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系统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系统内能是一致的
C.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
D.气体在大气中做绝热膨胀时做了功,但气体的内能不变
答案:AB
解析: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由系统的状态决
定,选项A正确;因为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所以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
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内能是一致的,选项B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
系统的内能,选项C错误;气体在大气中做绝热膨胀时对外界做了功,且与外
界没有热交换,所以系统的内能要减少,故选项D错误。
n.(多选)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科学考察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
如图所示,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
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有“可燃冰”“固体瓦斯”之称,开采
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可燃冰
的形成过程可简化为把甲烷气体压缩到低温的“容器”中,开采时通过升温再把
甲烷气体从“容器”中释放出来,不考虑分子势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气体分子
水分碳k
气体分子藏在水分子笼内
A.可燃冰在开采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变小
B.可燃冰在开采时气体对外做功,又从外界吸热,内能变大
C.可燃冰在形成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变大
D.可燃冰在形成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放热,内能变小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可知,可燃冰在开采过程中要对其加热升温,气体温度升高,
体积变大,对外做功,同时又从外界吸热,内能变大,故A错误,B正确;可
燃冰的形成条件是低温高压,所以形成可燃冰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但气体温
度降低,对外放热,内能减少,故C错误,D正确。
12.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温度计
重物
甲乙丙
A.图甲,迅速下压活塞,棉花会燃烧起来,说明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升高
B.图乙,重物下落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向水传递热量而使水的温度升
高
C.图丙,降落的重物使发电机发电,电流对液体做功使液体的温度升高
D.由以上实验可知,外界对系统做功可以使系统的内能增加
答案:D
解析:题图甲中迅速下压活塞,棉花会燃烧起来,说明做功可以改变气体的
内能,进而使温度升高,A错误;题图乙中重物下落带动叶片转动搅拌容器中的
水,水由于摩擦生热而温度上升,B错误;题图丙中降落的重物使发电机发电,
电流通过电阻丝放热使液体升温,C错误;题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本质上均是外界
对系统做功而使系统的内能增加,D正确。
13.(多选)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
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
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
间的摩擦力,则对被密封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对器壁的单位面积碰撞的冲力增大
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答案:AD
解析:用压力F向下压活塞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因和外界没有热交换,
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对器壁
单位面积碰撞的冲力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升高、气体体积
减小,故气体的压强增大,B、C正确,不符合题意;A、D错误,故选AD。
14.(2023・上海嘉定高三测试)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自行车轮架空,原地
转动起来后测试制动。当制动片以大小为N的力压在车轮上,车轮转过圆心角。
后停止。这一过程机械能转化为何种形式的能?若知道制动片和车轮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可估算车轮在刹车前的动能是多少?
答案:内能/J.0RN
解析:当制动片制动时,车轮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车
轮转过的弧长5=秋,由动能定理得一〃M=0—反,解得Ek=〃6AN。
第三章1.
杏基提能作亚
),〃〃〃〃〃/〃〃〃〃〃〃〃〃〃〃〃〃〃〃〃〃〃〃〃〃〃〃〃〃〃〃〃〃〃〃〃〃〃〃〃〃〃〃〃〃〃〃〃〃〃〃〃〃〃〃〃〃〃〃〃〃〃/〃〃〃〃〃〃〃〃〃〃〃〃〃〃〃〃〃〃〃〃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
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物TS5:卜物
搅拌期光热壁
叶片隹引一水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答案:AC
解析:将做功过程和吸热过程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可测出热功当量,故A正
确;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故B错误,
C正确;做功和热传递产生的效果相同,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故D错误。
2.(多选)(2024.天津北辰高三期中)夏季天气温差比较大,充足的车胎经过正
午阳光的暴晒易爆胎。若车胎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爆胎前车胎内气体体积
及质量均不变,爆胎过程时间极短,可看作绝热过程。关于车胎内的气体,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A.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压强增大
B.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C.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D.爆胎过程中,车胎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答案:AC
解析:爆胎前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压强增大;爆胎前气体体积不变,没有对外做功,故A正确,B错误;爆胎过
程中,车胎内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同时温度降低,压强减
小,故C正确,D错误。
3.(多选)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C.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BCD
解析: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因气体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则物质的量不
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气体被压缩时,若气体对外传热,则
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故B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可视为零,
则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
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4.下列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
答案:A
解析:热量和功可作为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故A错误,B正确;热量、
功、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故C正确;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故D
正确。
5.(多选)(2024.山东省济南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绝热的容器
内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用电阻丝缓慢对其加热
时,绝热活塞无摩擦地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碰撞的次数减少
B.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C.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D.电流对气体做的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气体压强不变,活塞上升,体积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知,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电流对气体做的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的
功,B、C错误,D正确;由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知,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活
塞的冲力增大,而压强不变,因此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碰撞次数减少,
A正确。
6.采取绝热的方式使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变化至状态B,对于不同的
变化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
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
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能量的传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由状态A变化至状态&
都是绝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在状态A有一确定的内能Ui,在状态3有
另一确定的内能。2,由绝热过程中AU=W=U2—Ui知,W为恒量,所以选项B
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
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
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
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初始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氢气氧气
导热隔板
答案:CD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与分
子质量无关。初始时,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A错误;
从松开固定栓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先是氢气对氧气做功,氢气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氧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于存在温度差,故会发生热传递,
最后两者温度相同,氧气内能又减小,整个过程为绝热过程,气缸内气体内能不
变,等于初始值,所以两种气体的内能与初始时相同,B错误,C、D正确。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kg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绝热活塞的质量为5
kg,面积为01n?,处于静止状态时被封闭气体的高度为50cm,现在活塞上方
加一15kg的物体,待稳定后,被封闭气体的高度变为40cm。求在这一过程中
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3=1.01X105Pa,g取lOm/s?)
答案:1030J
解析:由于汽缸及活塞均绝热,故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增加的内能,
即AL/=W外=(冽活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伤风考试题及答案
- 药物使用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考试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全局观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的前沿研究与行业动态试题及答案
- 行车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考研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备考有效性试题及答案总结
- 药剂学未来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系统复习2025年育婴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中医科物理治疗登记表
- 高山下的花环
- 中医望色望神图集共59张课件
- 蓝色金色心有所盼定有所成励志工作总结计划PPT模板
- 《跋傅给事帖》2020年浙江嘉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八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 物业小区保洁清洁方案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共791题精心整理)
- 年产20吨阿齐沙坦原料药生产车间的设计和实现材料学专业
- 原地面高程复测记录表正式版
- 沪宁城际接触网专业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