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文案_第1页
2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文案_第2页
2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文案_第3页
2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文案_第4页
2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你猜猜他是谁豪放的他,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高声吟道:“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洒脱的他,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从容的吟道: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的他,在中秋之夜朗声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伤感的他,在妻子去世十年了依旧深情的缅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2、品味写景的句子,揣摩语句的精妙。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复杂的心境。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字音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读出节奏和感情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研读课文作者在夜游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被苏轼视为知己。品味语言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在这样的夜晚,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月光如水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情感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你读出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心境?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作者只是借赏月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与伤感,他在如水的月色中获得了宁静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