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_第1页
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_第2页
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_第3页
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_第4页
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广西贵港市贵百河县高考历史联考试卷(4月份)1.距今约5000年的屈家岭遗址出土炭化粟粒,还有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代表性器物有中小型上窄下宽的长方形石斧、斜弧形石镰、石矛和多种小型工具,这些考古发现表明()A.民众社会生活丰富 B.制陶工艺日益精湛 C.先民审美意识觉醒 D.人们过上定居生活2.甘肃简牍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两枚珍贵的“里程简”:一枚是“居延里程简”,详细记载了从汉都长安出发至张掖郡的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另一枚是“悬泉里程简”,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这可以用来印证汉代的()A.丝绸之路兴盛 B.经济发展水平 C.边疆控制力度 D.交通纵横延伸3.有学者认为,唐代绘画文化呈现出帝王化、贵族化的特质,如阎立本作品《步辇图》表现出禄东赞特有的民族气质和唐太宗的帝王气概。而宋代时期的绘画文化,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有大量描绘农村生活的《耕织图》《村乐图》《耕织图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绘画艺术展现自身规律 B.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C.政治经济影响绘画发展 D.唐宋之际绘画文化技艺高超4.下表为宋代颁布的部分法律及诏令摘录。据此可知,宋代()材料来源内容摘要宋太祖诏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工:计量单位)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不满三工者减死配役,从者徒三年《宋刑统•杂律》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宋真宗诏禁京师民杀鸟兽药A.政府管理隐含生态理念 B.法律条文较为严苛 C.规范民间商业经营行为 D.基层治理措施得当5.右图为康熙帝御笔亲撰《日讲四书解义序》书影,他在序中强调“君作师万世道统”,并向全国宣布“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康熙帝意在()A.促进了满汉交融 B.传播儒家学说 C.推进政权儒学化 D.笼络中原士子6.1848年,徐继畬出版了《瀛寰志略》,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他将中国定位于世界的一隅,记录了当时世界以民主政体为主导的各国各类政体,宣扬西方民主制度和理念,对通过选民的选票取得合法性的各国民主制度推崇备至。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对西方进行系统评价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侧重对民主思想传播7.1873年至1874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多条航线运费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上海至汉口,1874年每吨运费从25两降至7两,降幅72%;至汕头,每吨运费从14两降至9两,降幅35.7%;至广东,每吨运费由20两降至10两,降幅50%。这反映()A.洋务运动经营方式灵活 B.社会动荡影响外贸发展 C.侵略导致贸易经济破产 D.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增强8.据统计,1904年到1937年桂东南各地相继建立起了许多的女学,这些女学以部分思想开明的地方士绅创办开始,继而教会和政府加入,共同开创了桂东南女学教育的良好局面。截止1937年,桂东南地区先后设立女学19所,其中容县、桂平为多,既有县学,亦有乡学、村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清末新政在广西取得了成效 B.缘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得益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 D.有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地位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这一主张()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提升现代化的理论水平 D.有利于抗战时期军事工业发展10.1952年,新中国发起并举办了由37个国家参加的亚太和会,会议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致联合国书》《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问题》等11项重要文件,并成立了由宋庆龄任主席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该会议的召开()A.推动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B.展示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 C.基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封锁 D.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11.1979年至1983年,《人民日报》多次刊登与农业相关报道,诸如《欢迎大家都来讨论农业问题》《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谁说包干到户责任制三年就不行了?凤阳今年夏粮又获丰收队队增产》等文章,并开辟专栏展开了全国范围的讨论。以上报道()A.推动了农村政策的调整 B.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C.开启了思想变革的序幕 D.深化认识助推体制改革12.下图是古代波斯帝国建筑风格情况示意图,据图可知,波斯帝国()A.推动亚非文明的互动交往 B.强化世界文化中心的地位 C.延续了希腊化时代的繁荣 D.促进不同文明的汇聚融合13.12世纪初,由于人口过剩,尼德兰各地的人们通过排干沼泽洼地、建筑堤防等方式获取新的土地。这里的封建领主把新土地交给去那里安家落户的“客籍民”,他们只需要向领主缴纳地租,且拥有自由的身份。这表明()A.封建领主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B.尼德兰农业技术取得了进步 C.人口压力推动农业经济繁荣 D.传统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冲击14.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学徒健康道德法》。该法案规定在学徒的头四年中,雇主必须根据其年龄和能力安排教师和教学场地,为其提供读、写、算三方面的教育。据此可知()A.工业革命推动教育的发展 B.工厂对工人的需求被满足 C.劳动者职业素养迅速提升 D.英国的劳资关系逐步改善15.列宁曾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的口号,他认为如果实现不了电气化,就既不可能从根本上挖掉贫穷落后的老根,也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据此可知,列宁强调()A.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B.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与发展 C.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D.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16.自2017年以来,美国频繁“退群”,包括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议等多个国际组织或协定。这一系列的“退群”表明()A.国际规则受到大国挑战 B.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逆转 C.美国积极重建国际秩序 D.国际组织的作用十分有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郑国渠为陕西中部地区的灌溉系统打下了基础,成为秦国征服共他国家的一有力的武器。公元前134年至公元前131年,汉武帝在西汉大司农建议下开凿了一条连接都城长安与黄河的三百余里长的渠道,这一梁道可以缩短2/3的漕运距离,旅途所需时间也可减半,“渠下民田万余顷,吴得以溉田”。此外,在河东太守提议下建造了一条引汾水灌溉皮氏(令山西河津)和汾阴(今山西荣河),同时还引黄河水灌溉汾阴与蒲坂(今山西永济)的梁道。几年之后,由于河道的变迁,渠道废毁,被开拓的土地亦重归荒芜。汉武帝还接受建议为郑国渠开六条辅助渠道,以灌溉郑国渠旁高仰的田地。——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材料二黄河流域的先民通过春秋战国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与交融,形成了汉民族。“丝绸之路”兴起,黄河流域的河洛、关中等成为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中心和核心地带。黄河各河段不同的景观、河性、水情,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现象,从宏观上凝聚成整体性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流域内呈现出树状分布的结构,黄河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从支流到干流的不断升级的过程。黄河支流及其与黄河相交地带的黄土台地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农业城市、商业城市,又是沿着黄河主干道分布的。历史上的战争、灾荒驱赶着黄河人在平原地带与黄土台地之间徘徊,而黄河文化也恰巧因此而在黄河主干道平原一带与支流山间峡谷台地之间“汇聚—扩散”。——摘编自彭岚嘉《黄河文化的历史演进与时空结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黄河水利兴修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黄河水利兴修与黄河文化之间的关系。18.二战后,非西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推动了非西方地区的民族觉醒和民族独立运动。战后,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极之间出现了“第三世界”,即在反帝反殖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新独立国家。首批独立国家在亚洲产生;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国在50年代独立:6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基本独立;葡萄牙殖民帝国在70年代解体。这以后,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岛国也纷纷独立,到20世纪90年代,维持了几百年的殖民主义时代终成过去。当代,多极是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群体崛起的态势。他们通过学习西方而努力争取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恢复了自信,古老的文明也因此而得到新生。然而,现代化的道路也不止一条,人们看到了多种发展模式,有拉美模式、东亚模式、伊朗模式、苏联模式、阿拉伯模式……当然还有中国模式。各国寻找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些国家走得顺利,有些国家则不如人意,寻找发展道路是艰难的,却是必需的。——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非西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对国际新秩序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西方国家独立寻求发展道路“却是必需的”进行阐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万志英的《剑桥中国经济史:古代到19世纪》清晰地勾勒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下表是该书的部分主题。时段主题前250—前81年统一帝国的经济基础485—755年汉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及中国的再统一1127—1550年江南经济的全盛期1550—1800年市场经济的成熟1800﹣1900年国内危机与全球挑战:帝国经济的重构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段,另拟一个能够反映其发展的主题,并运用中国经济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记载了在百团大战的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8月21日0时的日记中如实地记载了这段史实,“(0时0分)传来了左侧消息:一、敌军以破坏铁道为目的向石太线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二、测石车站警备队与敌人展开的肉搏战正在进行当中。三、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据0时30分的日记记载:“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警备队非常之戒备。”“(凌晨1时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整编自郝禹《史料解读:一个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材料二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