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23年1月13日2时10分,四川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简称“长二丙火箭”)托举亚太6E卫星点火升空,随后将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长二丙火箭2023年首战告捷。图为亚太6E卫星发射升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卫星()A.发射起飞以后立刻就成为天体B.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自然天体C.在轨运行时与地球构成2级天体系统D.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2.易对该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严重干扰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A.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B.色球层的耀斑爆发C.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 D.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3.长二丙火箭托举亚太6E卫星发射升空时()A.国际标准时间为12日8时10分 B.太阳直射点位于西二区C.该季节西昌比上海温暖 D.该日开普敦日出东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免圆圆”正式亮相。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集纳了无数大众喜爱倾向、经过系统详实的大数据调研所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它们取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所发现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这是生活在安徽潜山距今约6200万年的“免祖先”,考古发现的重要头骨化石上面就保存着大门齿。图示意部分的地质年代顺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安徽模鼠兔”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古近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泥盆纪5.“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A.是重要的成煤期 B.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D.出现小型哺乳动物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驻留6个月,圆满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后,从中国天宫号空间站(距离地球地面400km)携带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左示意天宫号空间站,图右示意地球大气层随海拔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地球的天空背景呈现蔚蓝色,而天宫号空间站的背景却一片漆黑,主要是因为其()A.进入地球背面 B.运行至夜半球C.周围空气稀薄 D.吸收太阳辐射7.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可能看到()A.④层有大量流星现象 B.③内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C.②层中有极光现象 D.①层中有许多客机在飞行2023年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后,成功回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由此拉开了对该海沟系统科学考察的序幕。在该海沟底部除了发现大量的铁锰结核之外,深渊科考队员还在3000位于海沟5810米深度,利用机械手布放了“兔年快乐”的标志物,以此恭贺农历新年。图示意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9.潜水艇若在下潜过程中遭遇“海中断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自救?()A.关闭潜水艇发动机 B.发出信号等待救援C.迅速打开供气阀门向外排水 D.打开进水阀门使蓄水舱进水2022年10月3日,位于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距岸百米处、高约17米的青岛市地标性景观“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由南向北近观“石老人”,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据考证这是火山岩遗物。在“石老人”坍塌的前夕,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图为“石老人”坍塌前后的景观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石老人”地貌类型为()A.海蚀拱桥 B.海蚀柱 C.风蚀蘑菇 D.石笋11.“石老人”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力侵蚀—固结成岩—海浪侵蚀B.地壳抬升—火山喷发—侵蚀搬运—固结成岩—风力侵蚀C.火山喷发—冷却凝固—风化作用—地壳抬升—海浪侵蚀D.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12.导致“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有()①地壳运动②常年风化③海浪侵蚀④风雨侵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2月8日18时49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35度,东经121.65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大陆福建等地区都有明显震感。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显示,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4级以上地震共279次,最大地震是2022年9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发生的6.9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42公里)。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地震发生时,台湾东部海域渔船上的人们感到()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14.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地壳较薄弱且地质结构复杂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15.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要快速准确掌握整个灾区建筑损坏情况,并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所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材料二湖北某高中的一名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根据实验步骤和示意图(图10),完成相关问题。实验用品: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打火机、自来水、冰块等。实验步骤:①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②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弯玻璃导管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降落到托盘中。(1)人类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填字母),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增大或减小),H(增大或减小)。(2)图10水循环实验过程示意图中水的运动顺序为(填序号)。该同学发现实验未能模拟出下渗环节,想加以改进,在不增加实验用品的前提下,可以。如若降水量不变,想减少下渗量,则可以。(3)2022年6~8月长江流域出现全流域中旱、部分地区重旱、局部地区特旱,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往年同期显著下降。试从水循环角度,简要分析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显著下降的原因。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黄河素有“斗水七沙”之称。“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制河床抬高。黄河小浪底水库通过大坝下面的涵洞进行调水调沙,调水调沙通常开始于雨季到来前一个月,一直持续到雨季结束后一个月。著名的小浪底“观瀑节”就是这个时间段对外开放的,每年观瀑节期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感受“世界上最壮观的泥沙瀑布”。图左为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景观图,图右为河南省洛阳市的气候资料图。材料二图左为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区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从郑州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逐渐变(粗/细),沉积物的厚度逐渐变(厚/薄)。黄河冲积扇沉积物的分选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是。(2)指出黄河小浪底水库每年调水调沙的时间段,并分析该措施实施后短期内对下游河道和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3)试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商丘古城建立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现象,春季多大风,黑土流失尤为严重。材料二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西北地区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洞庭湖湿地(长江中游)和三江平原湿地(东北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土层深度(cm)土壤有机碳(g/kg)高草植被低草植被0~1014.8010.3510~2011.938.2320~408.256.44(1)从外力作用和植被角度,分析东北地区春季黑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据表描述黑河中游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3)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3.C【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夜间肉眼可见);

(5)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天体指的是位于宇宙空间,且不断进行绕转的物质,发射起飞后的火箭不是立刻即为天体,进入预定轨道才成为天体,但是属于人工天体,排除AB;当火箭进入轨道后,在轨运行时并未与地球构成天体系统,排除C;进入运行轨道后,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D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会影响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电离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冕层带电粒子向外喷射,使电离层扰动,干扰两者之间的信息传输,D正确;光球层的太阳黑子和色球层的耀斑以及色球层的日珥爆发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爆,对电离层干扰较小,排除ABC。故答案为:D。3.根据材料信息,该火箭发射升空时为北京时间2023年1月13号2时10分,此时为东八区区时,对应国际标准时间为12号18时10分,排除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地方是应为12点,对应西六区,排除B;此时为1月13号,为北半球冬季,西昌比上海纬度低,气候较为温暖,C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排除D。故答案为:C。【答案】4.A5.A【解析】【点评】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时间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海陆演变前寒武纪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大气变化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生物演化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植物变化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据材料““安徽模鼠兔”是生活在安徽潜山距今约6200万年的“免祖先””可知,安徽模鼠兔生活在距今约6200万年,根据所学地质年代表可知,距今6500万年到距今2330万年为古近纪,A选项正确。侏罗纪: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二叠纪:距今约2.99亿年到距今2.5亿年;泥盆纪:距今4.6亿年到距今3.6亿年。故答案为:A。5.“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为古近纪。历史上三次成煤期: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的古近纪和新近纪,A选项正确;新生代的第四纪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B选项错误;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的时代为中生代,C选项错误;出现小型哺乳动物的时间为中生代,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6.C7.A【解析】【点评】大气的垂直分层

6.结合所学可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大气对于蓝紫光的散射作用导致的,而位于高空中的天宫空间站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散射效果弱,导致天空是黑色的,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空间站所处的昼夜半球信息和位置信息,AB错误;高空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效果差,且吸收太阳辐射也不是导致天空漆黑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7.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④为高层大气;结合所学可知,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高速摩擦产生的光斑,一般发生在高层大气(④),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主要是发生在对流层,而不是高层大气,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而不是平流层(②),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客机飞行应在平流层(②),而不是对流层(①),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8.A9.C【解析】【点评】海水的温度

(1)海水温度: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

(2)纬度变化: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于寒流经过海区。

(3)季节变化:同一海区,海水温度夏季高,冬季低。

(4)垂直变化:0~-1000米垂直方向由表层向下降低(低至4℃左右后稳定)。8.根据所学知识,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温度降低,到达海底约一千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因此①符合规律,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9.根据所学知识,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因此,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应采取措施使潜艇内外两者密度保持平衡,可以迅速打开供气阀门向外排水,C正确;关闭潜水艇发动机会,加速潜水艇向下掉落,排除A;发出信号等待救援时间较长,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排除B;打开进水阀门使蓄水仓进水,不会改变内外密度,还会使潜水艇加速掉落,排除D。故答案为:C。【答案】10.B11.C12.B【解析】【点评】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形成过程典型景观景观图地貌特点海蚀地貌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波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海蚀崖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海蚀平台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海积地貌波浪携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沙滩、沙坝、贝壳堤等海滩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老人”位于青岛近海地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石老人”孤立的矗立在海水之中,为海蚀柱地貌,B正确;海蚀拱桥呈现拱形,与图片不符合,A错误;“石老人”为海浪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石笋为喀斯特地貌,CD错误。故答案为:B。11.结合材料“据考证这是火山岩遗物”可知,该地岩石为火山岩,结合所学可知,火山岩属于喷出岩,因此首先是火山喷发,然后冷却凝固,经过风化作用,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海浪侵蚀作用,留下的残存的石柱,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石老人”坍塌的原因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常年风化使岩石破碎,风雨侵袭和海浪侵蚀会加剧海蚀柱的破碎、坍塌和消失,故②③④正确;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①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3.C14.D15.A【解析】【点评】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方向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和

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13.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横波只可以通过固体,因此在台湾东部的海域渔船上的人们位于海域,只可以感受到纵波,只有上下颠簸,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14.根据所学知识,台湾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挤压碰撞产生地震,D正确,排除AC;地壳较薄弱和地质结构复杂不是产生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排除B。故答案为:D。15.根据所学知识,掌握整个灾区建损破坏情况,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对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进行分析评价,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因此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功能在于定位,导航,测量等,排除BCD。故答案为:A。16.【答案】(1)G;减小;增大(2)③②①;在托盘上打孔;堵住部分孔洞/倾斜托盘,增大角度(3)从水汽输送角度看,海洋输送的水汽减少;从降水角度看,陆地降水减少;从蒸发角度看,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从径流输送角度看,汇流到长江干流的径流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人类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的环节为地表径流,即图中G,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会使地表径流(G)减小,H(下渗)增大。(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水循环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应该从烧瓶中的水经过加热形成水汽(③),通过玻璃导管进行水汽输送(②),到达托盘上的玻璃板,由于存在温差,水汽凝结形成降水(①),即顺序为③②①。如果想在该实验中增加下渗环节,可以在托盘处进行打孔,模拟下渗环节,如果降水量不变,减少下渗可以堵住部分孔洞或者倾斜托盘,增大角度。(3)根据所学知识,本地区水位较低,主要在于补给小于支出,本地区补给主要来自于降水补给,从水循环角度来看,水汽输送量减少,导致陆地降水减少,汇流到长江干流径流量减少;支出主要在于蒸发过程,气候干旱,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主要环节特点特征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海陆间循环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17.【答案】(1)细;薄;黄河出口处流速逐渐变慢(2)6~9月影响: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短期内河水流量增加,流速加快;对下游河道侵蚀搬运作用增强;搬运输送到河口的泥沙增加,三角洲地区淤积造陆加快。(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从郑州到商河一线,地势低平,流速减缓,大量泥沙在此沉积,沉积规律:颗粒较大的先沉积,颗粒较小的后沉积,因此沉积物颗粒大小逐渐变小,厚度变薄。因此黄河冲积扇沉积物的分选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就是黄河出口处流速逐渐减缓,大量泥沙逐步沉积。(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时期于雨季来临之前一个月一直持续到雨季结束后一个月,华北地区雨季时间为7到8月份,因此调水调沙的时间为6~9月。调水调沙后短期内对下游河道来讲,河水流量增加流速加快,对下游河道的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河道加深;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因此到达河口处的泥沙增加,三角洲面积扩大。(3)根据所学知识,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耕作业的发展,为古城建立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充足;河流可以用作交通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点评】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位置名称成因源头段流经青藏高原宽浅河谷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上游流经山区、高原、高地“V”形峡谷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出山口支流汇入处冲积扇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中下游流经丘陵盆地曲流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