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返回目录任务一零件图的内容与作用任务二机械图样上技术要求的标注项目八零件图任务一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能力目标:1.掌握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2.掌握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知识目标:1.各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2.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情感目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绘图读图习惯。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8.1.1
零件图的作用
8.1.2
零件图的内容返回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工和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机器零件时,一般是先根据零件图对零件材料和数量的要求进行备料,然后按图纸中零件的形状、尺寸与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同时还要根据图纸上的全部技术要求,检验被加工零件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由此可见,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意图,表达了对零件的要求,是生产中进行加工制造与检验零件质量的重要技术性文件。
8.1.1
零件图的作用返回
8.1.2
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阀芯零件图返回
1.一组视图用一组视图(包括视图、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法)完整、准确、清楚、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图示阀芯,用主、左视图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左视图采用半剖视。
2.足够的尺寸零件图中应正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出表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尺寸。主视图中标注的尺寸S¢40和32确定了阀芯的轮廓形状,中间的通孔为Φ20,上部凹槽的形状和位置通过主视图中的尺寸10和左视图中的擦除R34、14确定。
3.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代号、标记和简要的文字将制造和检验零件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标注出来。如图中所注的表面粗糙度Ra6.3、Ra1.6以及技术要求感应加热淬火(50-55)HRC及去毛刺和锐边。
4.标题栏在图幅的右下角按标准格式画出标题栏,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和图样编号、比例及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名、日期等。返回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8.2.1
主视图的选择
8.2.2
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8.2.3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选择示例
8.2.1
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是一组视图的核心,选择主视图时,应确定零件的投射方向和安放位置。
1.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一般应将最能反映零件结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a所示的轴和图b所示的车床尾架体,A所指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能较好地反映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图a按轴的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投射方向图b按车床尾架体的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投射方向返回
8.2.1
主视图的选择返回图a按轴的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投射方向图b按车床尾架体的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投射方向
2.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1)零件的加工位置:轴、套、轮盘等零件的主要加工序是在车床或磨床上进行的,图a所示的轴,A向作为主视图时,能较好地反映零件的加工位置。2)零件的工作位置:支座、箱壳等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加工工序较多,装夹位置经常变化,这类零件的主视图与工作位置一致,方便零件图与装配图直接对照。图b所示的车床尾架体,A向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时,能较好地反映零件工作位置。
8.2.2
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返回
主视图确定以后,要分析该零件在主视图上还有哪些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对这些结构的表达,应以主视图为基础,选用其它视图并采用各种表达方法表达出来,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的重点,几个视图互为补充,共同完成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和在基本视图上作适当的剖视,在充分表达清楚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数量,力求画图和读图简便。
8.2.3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选择示例返回
1.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是由大小不同的同轴回转体(如圆柱、圆锥)组成。通常以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画出主视图来不但零件的主体结构,必要时再用局部剖视或其它辅助视图表达局部结构形状。图示的轴,采取轴线水平放置的加工位置画出主视图,反映了轴的细长和台阶状的结构特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倒角、退刀槽、键槽等形状,并采用局部剖视表达了上下的通孔,又补充了两个移出断面图和两个局部放大图,用来表达前后通孔、键槽的深度和退刀槽等局部结构。
8.2.3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选择示例返回
2.轮盘类零件轮盘类零件由回转体或其它平板结构组成。零件主视图采取轴线水平放置或按工作位置放置。常采用两个基本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另一视图则表达外形轮廓和各组成部分,图示的法兰盘透盖,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画出,主要表达零件的厚度和阶梯孔的结构。左视图主要表达外形、三个安装孔的分布及左右凸缘的形状。
8.2.3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选择示例返回
3.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的外形比较复杂,形状不规则,有弯曲和倾斜结构,也常有肋板、轴孔、耳板、底板等结构。局部结构有油槽、油孔、螺孔和沉孔等。在选择主视图时,一般是在反映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按工作(安装)位置放置主视图。当工作位置是倾斜的或不固定时,可将其放正后画出主视图。表达叉架类零件常需要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用局部剖视兼顾内外形状来表达。倾斜结构常用向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局部视图、斜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图示的叉架,采用了主、左两个基本视图并作局部剖视,表达了主体结构形状,并采取A向斜视图和B-B移出断面图分别表达圆筒上的拱形形状和肋板的断面形状为十字形状。
8.2.3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选择示例返回
4.箱体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包容其它零件,内外结构都比较复杂。箱体的主视图经常按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来选择。为了清晰地表达内外形状结构,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以适当的剖视表达内部结构。图示的泵体,主视图按工作位置来选择,采用B-B局部剖视图,清楚地表达了泵体的内部结构及左、右端面螺纹孔和销孔的深度,而且明显地反映了泵体左右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左视图进一步表达了泵体的内部形状以及左端面上螺纹和销孔的分布位置及大小,还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进出油孔的大小及位置。右视图重点表达了泵体右端面凸台的形状。而A-A剖视反映了安装板的形状、沉孔的位置以及支撑板的端面形状。返回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3.1
零件上的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8.3.2
合理地选择基准
8.3.3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8.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
8.3.5
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示例
8.3.1
零件上的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返回
主要尺寸是指直接影响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性能和准确位置的尺寸,如零件间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装尺寸定位尺寸等。图a所示的轴承座,轴承孔的中心高h1和安装孔的间距尺寸L1必须直接注出,而不应采取图b所示的主要尺寸h1和L1没有直接注出,要通过其它尺寸h2、h3和L2、L3间接计算得到,从而造成尺寸误差的积累。a)正确b)不正确主要尺寸要直接注出返回
8.3.2
合理地选择基准尺寸基准一般选择零件上的一些面和线。面基准常选择零件上较大的加工面、与其它零件的结合面、零件的对称平面、重要端面和轴肩等。图1示的轴承座,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安装面,也是最大的面;长度方向的尺寸以左右对称面为基准;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前后对称面为基准。线一般选择轴和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图2示的轴,长度方向的尺寸以右端面为基准,并以轴线作为直径方向的尺寸基准,同时也是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基准的选择图1
轴承座图2
轴返回
8.3.2
合理地选择基准基准的选择图a轴承座图b
轴由于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因此每个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在同一方向上还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与主要尺寸基准有尺寸联系的辅助基准。按用途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是以面或线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准确位置的基准;工艺基准是为便于根加工和测量而选定的基准。如图a所示的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也是设计基准,由此标注中心孔的高度30和总高57,再以顶面作为高度方向的辅助基准(也是工艺基准),标注顶面上螺孔的深度尺寸10。如图b所示的轴,以轴线作为径向尺寸的设计基准,由此标注出所有直径尺寸(Φ)。轴的右端为长度方向的设计基准(主要基准),由此可以标注出55、160、185、5、45,再以轴肩作为辅助基准(工艺基准),标注2、30、38、7等尺寸。返回
8.3.3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一组首尾相连的链状尺寸称为尺寸链,如图a所示的阶梯轴上标注的长度尺寸D、B、C。组成尺寸链各个尺寸称为组成环,未注尺寸一环称为开口环。在标注尺寸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图b所示标注成封闭尺寸链的情况。因为长度方向尺寸A、B、C首尾相连,每个组成环的尺寸在加工后都会产生误差,则尺寸D的误差为三个尺寸误差的总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选一个次要尺寸空出不注,以便所有尺寸误差积累到这一段,保证主要尺寸的精度。图a中没有标注出尺寸A,就避免出现了标注封闭尺寸链的情况。图a图b返回
8.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
1.符合加工顺序的要求
图a所示的小轴,长度方向尺寸的标注符合加工顺序。图b所示为小轴在车床上的加工顺序①~④,从下料到每一加工工序,都在图中直接标注出所需尺寸,图中尺寸51为设计要求的主要尺寸)。
图a①②③④图b标注尺寸要符合加工顺序
返回
2.考虑测量、检验方便的要求图1-a中标注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检验,图1-b的尺寸不便于测量。图2-a中所示套筒中所标注的长度尺寸便于测量,图2-b所示的尺寸不便于测量。
8.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图1a便于测量b不便于测量图2a便于测量b不便于测量返回
8.3.5
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示例
左图所示零件为踏脚座,标注尺寸时。以安装板左端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以安装板水平对称面作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以踏脚座前后方向的对称面作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8.3.5
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示例返回
1.由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左端面)标注出尺寸74,由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安装板的水平对称面)标注出尺寸95,从而确定上部轴承的轴线位置。
3.由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踏脚座的前后对称面),在俯视图中标注出尺寸30、40、60,以及在A向局部视图中标注出尺寸60、90。
2.由长度方向的定位尺寸74和高度方向的定位尺寸95已确定的轴承轴线作为径向辅助基准,标注出¢20和¢38。由轴承的轴线出发,按高度方向分别标注出22和11,确定轴承顶面和踏脚座连接板R100的圆心位置。??……
1)试述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试述各类零件在视图表达上的特点。
3)零件图主视图的选择原则应如何理解?
4)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5)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应满足哪几方面的要求?
6)什么叫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意义是什么?
7)通常选择零件的哪些要素作基准?
8)为什么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应注成封闭尺寸链?
9)合理地标注尺寸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题---1返回返回8.4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8.4.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8.4.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
8.4.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返回
1.起模斜度用铸造的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将模型从砂型制造顺利取出来,常在模型起模方向设计成1︰20的斜度,这个斜度成为起模斜度,如图a所示。起模斜度在图样上不画和不标注,如图b、c所示。必要时,可以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2.铸造圆角在铸造毛坯各表面的相交处,做出铸造圆角,如图b、c所示。这样,既可方便起模,又能防止浇铸铁水时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避免铸件在冷却时防止在转角处产生裂纹和缩孔。铸造圆角在图样上一般不予标注,如图b、c所示,常集中注写在技术要求中。起模斜度和铸造圆角a)b)c)
8.4.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返回
3.铸件壁厚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因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裂纹和缩孔,铸件壁厚应保持大致相等或逐渐过渡,如图所示。a)壁厚不均匀b)壁厚均匀c)逐渐过渡
8.4.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返回为了去除零件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和孔的端部,一般都加工成45°或30°、60°倒角,如图a、b所示。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常加工成圆角,成为倒圆,如图c所示。倒角和倒圆的尺寸系列可从相关标准中查得。c)a)b)倒角倒角倒圆1.倒角和倒圆返回
8.4.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在车削和磨削中,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通常在零件待加工表面的末端,先车出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如上图所示。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的尺寸系列可从相关标准中查得。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返回
8.4.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为保证配合面接触良好,减少切削加工面积,通常在铸件上设计出凸台和凹坑,如上图a、b、c、d所示。图a图b图c图d凹坑凹坑凸台3.凸台和凹坑返回
8.4.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钻孔时,钻头的轴线应尽量垂直于被加工的表面,否则会使钻头弯曲,甚至折断。对于零件上的倾斜面,可设置凸台或凹坑。钻头钻头处的结构,也要设置凸台使孔完整,避免钻头因单边受力而折断,如上图所示。钻孔时单边受力4.钻孔结构返回返回
8.5.1
表面粗糙度
8.5.2
极限与配合8.5机械图样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8.5.3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标注返回
8.5.1
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零件表面无论加工得多么光滑,将其放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总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峰、谷凸凹不平的情况,如图a所示。零件表面具有的这种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使用刀具、零件材料等各种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于零件的配合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密封性都有影响。表面粗糙度常用轮廓算术平均值Ra(单位:微米)来作为评定参数,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b所示。
图b轮廓算术平均值Ra
图a零件表面微观不平度的情况返回2.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
1)GB/T131-1993规定了五种表面粗糙度符号,如下表所示。在上述三种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上述三种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基本符号加一短画,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钻、磨、剪切、气割、抛光、腐蚀、点火花加工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H1=1.4h,H2=2.1h,符号线宽为1/10h,h为字高)
意义及说明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返回
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表面粗糙度符号上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参数后,即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由于Ra值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一种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所以在标注时可只标注高度参数的数值,省略参数前的Ra。常用的Ra值与加工方法见下表。2.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Ra)的意义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12.5μm.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意义及说明符号返回
8.5.1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动要求的表面,Ra值要求小。Ra值越小,表面质量就越高,加工成本也高。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Ra值,以降低加工成本,如下表所示。常用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与加工方法不需要加工的表面经表面清理过的铸、锻件表面、轧制件表面。毛坯面重要的装饰面。研磨、镜面磨、超精磨等。最光面高精度的重要配合表。铰、研、刮、精车、精磨、抛光等。光面精度要求不高的接触表。粗铰、粗磨、扩孔、精镗、精车、精铣等。半光面非接触表面:如倒角、钻孔等。粗车、刨、铣、等。粗加工面加工面适用范围加工方法示例表面特征返回3.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注写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和说明,应注写在符号所规定的位置上,如下图所示。
a—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注写
Ra时,只注数字,不注数值;
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
c—取样长度或波纹(单位为毫米);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单位为毫米)或轮廓支承长度率。
e—加工余量(单位为毫米);
返回
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1)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代号中数字的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样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且高度是图形中其它代号的1.4倍,如图a、b所示。图a表面粗糙度的注法图b表面粗糙度的引出注法返回
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2)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符)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当位置不够时,可引出标注,如图a、b、c所示。
3)各倾斜表面的代(符)号必须使其中心线的尖端垂直指向材料的表面并使符号的长划保持在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一致,如图b所示。
4)零件上的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齿、槽等),只标注一次,如图c所示。图a表面粗糙度的引出注法图b倾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注法图c连续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注法
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返回
5)当零件的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其代(符)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其符号的高度是图中其它代号的1.4倍,如图a所示。
6)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线,注出尺寸和相应的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如图b所示。图a零件上所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相同时的注法图b同一表面上粗糙度要求不同时的注法
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返回7)螺纹、齿轮的表面粗糙度注法如上图所示。a)螺纹的表面粗糙度注法b)螺纹的表面粗糙度注法c)齿轮的表面粗糙度注法螺纹、齿轮等工作表面没有画出牙(齿)形时的表面粗糙度注法
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返回
8)中心孔、键槽的工作表面和倒角、圆角的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可以简化标注,如上图所示。中心孔、键槽、圆角、倒角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的简化注法
8.5.2
极限与配合返回
1.互换性概念从一批规格大小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挑选或修配就能顺利装配到机器上,并能满足机器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了互换性,不仅给机器的装配和维修带来方便,而且为大批量和专门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2.尺寸公差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或测量等因素的影响,完工后的实际尺寸总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允许零件的实际尺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动,这个尺寸的变动的范围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以圆柱孔和轴为例解释尺寸公差的有关名词。返回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30。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以基本尺寸为基数确定。孔:最大极限尺寸30+0.010=30.010
最小极限尺寸30+(-0.010)=29.990
轴:最大极限尺寸30+(+0.013)=30.013
最小极限尺寸30+0=30孔基本尺寸孔最小极限尺寸孔最大极限尺寸轴最大极限尺寸轴基本尺寸轴最小极限尺寸返回以圆柱孔和轴为例解释尺寸公差的有关名词。
4)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别为上偏差和下偏差。孔的上、下偏差分别用ES和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分别用es和ei表示。孔:上偏差ES=30.010-30=+0.010下偏差EI=29.990-30=-0.010
轴:上偏差es=30.013-30=+0.013下偏差ei=30-30=0孔的上偏差孔的下偏差轴的上偏差轴的下偏差返回以圆柱孔和轴为例解释尺寸公差的有关名词。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或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尺寸公差恒为正值。孔的公差=30.010-29.990=0.020或:+0.010-(-0.010)=0.020
轴的公差=30.013-30=0.013或:+0.013-0=0.013孔的公差轴的公差返回以圆柱孔和轴为例解释尺寸公差的有关名词。
6)零线、公差带、公差带图:
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零线上方为正值,下方为负值。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为简化起见,用公差带图表示公差带。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形式画出的方框,方框的上、下两边直线分别表示上偏差和下偏差,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方框内画出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方框内画出点表示轴的公差带,如图b所示。以圆柱孔和轴为例解释尺寸公差的有关名词。返回图b公差带图图a尺寸公差有关名称解释
7)标准公差:是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值,用字母IT表示。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依次是:ITO1、IT0、IT1…IT18。IT表示公差,数字表示公差等级。IT01公差值最小,精度最高;IT18公差值最大,精度最低。标准公差值可查表获得。返回
8)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和下偏差,通常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种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反之则为上偏差,如上图所示。图b轴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图a孔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返回从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孔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下偏差,从J~ZC为上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从j~zc为x下偏差;JS和js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对零线对称,分别是+IT/2、-IT/2。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只表示公差带的位置,不表示公差带的大小,公差带开口的一端由标准公差确定。图b轴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图a孔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当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等级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位置及配合类别随之确定。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的计算式如下:
ES=EI-IT或EI=ES-ITei=es-IT或es=ei-IT9)公差带代号: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由表示基本偏差代号和表示公差等级的数字组成。如:¢50H8H8为孔的公差带代号,由孔的基本偏差代号H和公差等级代号8组成;¢50f7f7为轴的公差带代号,由轴的基本偏差代号f和公差等级代号7组成。图b轴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图a孔的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返回
3.配合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和“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为间隙,为负值时为过盈。返回(1)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合都产生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如上图a、b所示。1)配合种类:配合按其出现的间隙和过盈不同,分为三类:图a图b返回(2)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合都产生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如上图a、b所示。
3.配合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和“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为间隙,为负值时为过盈。1)配合种类:配合按其出现的间隙和过盈不同,分为三类:图a图b返回(3)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合,可能产生间隙,也可能产生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如上图a、b、c所示。
3.配合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和“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为间隙,为负值时为过盈。1)配合种类:配合按其出现的间隙和过盈不同,分为三类:图a图b图c返回
2)配合制度: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
3.配合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和“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为间隙,为负值时为过盈。
(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配合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下偏差为零,即它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上图所示为采用基孔制配合所得到的各种配合。在基孔制中,基准孔H与轴配合,a~h(共11种)用于间隙配合;j~n(共5种)主要用于过渡配合;(n、p、r可能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p~zc(共12种)主要用于过盈配合。
(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配合的轴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上偏差为零,即它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上图所示为采用基轴制配合所得到的各种配合。在基轴制中,基准轴H与孔配合,A~H(共11种)用于间隙配合;J~N(共5种)主要用于过渡配合;(N、P、R可能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P~ZC(共12种)主要用于过盈配合。返回
3.配合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在一起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和“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为间隙,为负值时为过盈。
2)配合制度: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返回
4.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包括基准制、配合类别和公差等级三种内容。
1)优先选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只有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不适宜采用基孔制的场合,才采用基轴制。在零件与标准件配合时,应按标准件所用的基准制来确定。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配合的选用: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优先选用、常用和一般用途的孔、公差带,应根据配合特性和使用功能,尽量选用优先和常用配合。当零件之间具有相对转动或移动时。必须选择间隙配合;当零件之间无键、销等紧固件,只依靠结合面之间的过盈实现传动时,必须选择过盈配合;当零件之间不要求有相对运动,同轴度要求较高,且不是依靠该配合传递动力时,通常选用过渡配合。
(1)基孔制优先配合有:间隙配合:H7/g6、H7/h6、H8/f7、H8/h7、H9/d9、H9/h9、H11/c11、H11/h11。过渡配合:H7/k6。过盈配合:H7/n6、H7/p6、H7/s6、H7/u6。
(2)基轴制优先配合有:间隙配合:G7/h6、H7/h6、F8/h7、H8/h7、D9/h9、H9/h9、C11/h11、H11/h11。过渡配合:K7/h6。过盈配合:N7/h6、P7/h6、S7/h6、u7/H6。
3)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比较低的公差等级,以减少零件的制造成本。因加工孔比加工轴困难,公差等级高于IT8时,在基本尺寸至500mm的配合中,应选择孔的标准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如孔为8级,轴为7级)来加工孔。因为公差等级愈高,加工愈困难。标准公差等级低时,轴和孔可选择相同的公差等级。返回
5.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1)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公差带代号有三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1)标注公差带代号如图a所示。这种注法适用于大量生产的零件,采用专用量具检验零件。
(2)标注极限偏差数值如图b所示。这种注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下方。极限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数字小一号,小数点前的整数对齐,后面的小数位数应相同。若上、下偏差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时,按图c所示的方法标注。
(3)公差带代号与极限偏差一起标注如图d所示。这种注法适用于产品转产频繁的生产中。图a图b图c图d返回
1)标注孔和轴的配合代号,如图a所示。这种注法应用最多。(2)需要标注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时,孔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在尺寸线上方,轴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在尺寸线下方,如图b、c所示。(3)零件与标准件或外购件配合时,在装配图中可以只标注该零件的公差带代号,如图d所示。
5.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2)在装配图中的标注:在装配图中标注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孔的公差带代号。装配图中标注配合代号有三种形式,如下图所示。图b图d图a图c返回。
5.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3)查表方法示例:
例:查表确定配合代号¢60H8/f7中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根据配合代号可知,孔和轴采用基孔制的优先配合,其中H8孔为基准孔的公差带代号;f7为配合轴的公差带代号。(1)¢60H8基准孔的极限偏差,由孔的极限偏差表查出。在基本尺寸>50~80的行与H8的列交汇处找到46、0,即孔的上偏差为+0.046mm,下偏差为0。所以,¢60H8可写为Φ60。(2)¢60f7配合轴的极限偏差,由轴的极限偏差表查出。在基本尺寸>50~65的行与f7的列交汇处找到-0.030、-0.060,即轴的上偏差为-0.030mm,下偏差为-0.060。所以,¢60f7可写为¢60。+0.0460-0.030-0.060返回
8.5.3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标注
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存在尺寸误差,而且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也存在误差。为了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和保证互换性,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由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来保证。
1)形状误差和公差:形状误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形状的变动量。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形位公差。
2)位置误差和公差:位置误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其理想要素位置的变动量。理想位置由基准确定。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其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3)公差带及其形状:公差带是由公差值确定的限制实际要素,即——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两等距曲面、圆、两同心圆、球、圆柱、四棱柱及两同轴圆柱。
4)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国家标准规定了14个形位公差项目
:见下页。返回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全跳动圆跳动跳动面轮廓度位置度对称度线轮廓度同轴度定位圆柱度倾斜度圆度垂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定向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符号项目分类符号项目分类返回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注法
1)形位公差框格及其内容国标GB/T1182-1996规定,形位公差在图样中应采用代号标注。代号由公差项目符号、框格、指引线、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组成。形位公差框格用细实线绘制,可画两格或多格,可水平或垂直置放,框格的高度是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的二倍,框格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框格中的数字、字母和符号与图样中的数字同高,框格内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填写的内容为:第一格为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形位公差数值及其有关符号,后边的各格为基准代号的字母及有关符号,如下图所示。
形位公差框格代号
返回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注法
2)被测要素的注法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被测要素与公差框格的一端相连。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指引线用细实线绘制,可以不转折或转折一次(通常为垂直转折)。指引线箭头按下列方法与被测要素相连:(1)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
上,并应明显地与该要素的尺寸线错开,如图a所示。(2)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
对齐,如图b所示。(3)当被测要素为整体轴线或公共对称平面时,指引线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对称线上,如图c所示。图c图a图b返回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注法
3)基准要素的注法标注位置公差的基准,要用基准代号。基准代号是细实线小圆内有大写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医疗技术助力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设计
- 健康教育中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
- 耐磨陶瓷内衬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探索区块链在办公流程中的应用
- 大功率中速柴油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塑料破碎、研磨、筛选、均化机械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增压泵(石油钻采专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冷轧薄板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取芯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筑路设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家庭猪场养殖模式
- 发改委备案变更申请书范本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新增术中放疗场所环评报告
- 消费者起诉状模板范文
- 2022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方案(含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措施)
-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 2019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在那遥远的地方课件
- 围堰吹填施工方案
- 创业计划书案例-产品类-南大无醇酒创业完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