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合物第九章第二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考点2基本营养物质栏目导航01夯实考点03真题体验·直击高考02考点突破04配套训练夯实考点1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知识梳理】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______、果糖________易溶双糖C、H、O____、麦芽糖________易溶多糖C、H、O淀粉、纤维素____________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____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蛋白质C、H、O、__、S、P等酶、肌肉、毛发等由________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葡萄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C6H10O5)n
不溶
不溶
N
氨基酸
有些可溶,有些不可溶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银镜葡萄糖果糖葡萄糖高级脂肪酸甘油高级脂肪酸盐黄烧焦羽毛氨基酸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葡萄糖酒精(2)油脂的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生产______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③酶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肥皂蛋白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2)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中既有电解质也有非电解质(
)(3)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4)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思维深化】(6)植物油能使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动物油不能使上述两溶液褪色(
)(7)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二者均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答案】(1)×
(2)×
(3)×
(4)√
(5)×
(6)×
(7)×2.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答案】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可用(C6H10O5)n这一通式表示,但两者的聚合度n的数值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遇碘变蓝色,而纤维素遇碘无明显现象,故可用碘水鉴别二者,遇碘变蓝者为淀粉。考点突破21.(2016·湖北荆门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答案】B
【解析】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A正确;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可以发生水解,而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银镜和砖红色沉淀,C正确;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而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正确。2.下列有关有机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变蓝色,果糖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⑤⑥【答案】B
【解析】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正确;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④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⑤淀粉遇碘变蓝色,果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正确;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其中前者是盐析,后者是变性,错误。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①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②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2)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也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②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3.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
【解析】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淀粉的水解程度判断★★★4.(2016·山东烟台质检)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答案】C
【解析】题中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1)实验流程。(3)注意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小房转让合同协议
- 垃圾货运合同协议
- 地砖工程维修合同协议
- 工程审计合同补充协议
- 工程居间三方合同协议
- 大气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大小车包车服务合同协议
- 工程合作协议和居间合同
- 城镇自建房购房合同协议
- 国外雇佣劳务合同协议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调研卷)(四)数学试题
- 2025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
- 新媒体技术应用 课件 5.1.1易企秀如何制作H5
- 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
-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河北卷(含答案)
- 社保系统保密培训
- 急诊一科一品一特色护理
- 物流行业招聘流程及人员配置
- 液化气充装站建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 2024-2030年中国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规划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