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压强
9.1压强........................................................................................1
题型01压力的概念及计算......................................................................1
题型0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
题型03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9
题型04利用p=pgh分析和计算柱状物体的压强.................................................14
题型05压强的计算一叠加模型.................................................................17
题型06压强的计算一切割模型.................................................................21
题型07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27
股里
题型01压力的概念及计算
1.(23-24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背书包时书越少越轻松,是因为重力小压力就小,重力就是压力
C.只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是物体的重力
D.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答案】D
【详解】A.重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垂直于作用面向下,因此压力和重力不一定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背书包时书越少越轻松,是因为重力小压力就小,但重力不等同于压力,故B错误;
C.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是压力并不是重力,故C错误;
D.根据压力的定义可知,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2.(23-24八年级下•广西河池•期中)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支撑面压力的是()
A.B.
F
F
【答案】D
【详解】A.图中接触面水平,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但作用点应该在接触面上,而不是物体的重心,
故A错误;
B.图中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与接触面不垂直,故B错误;
C.图中压力的作用点不在接触面上,故C错误;
D.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且作用在接触面上,故D正确。
故选Do
3.(23-24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C.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答案】D
【详解】A.压力的方向是和受力面垂直的,不总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
B.压在竖直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跟重力无关,故B错误;
C.压力不是重力,只有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故C错误;
D.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而不是总是竖直向下
的,故D正确。
故选D。
4.(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都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C.压力作用的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D.压力的大小有时与重力有关,有时与重力无关
【答案】D
【详解】AD.有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由物体重力产生,与重力有关;有的压力不是由物体重力产生的,
如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产生的,此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不等于重力,
故A错误,D正确;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表面,故B错误;
C.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故C错误。
故选D。
5.(2024・四川广安•模拟预测)如图,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读数为N,乙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是N„
【答案】64
【详解】⑴甲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左的6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弹簧测力计也对甲施加了一个6N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⑵乙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差值,为
b=G-%=10N-6N=4N
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4N。
6.(23-24八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质量为2kg的物体A和质量为1kg的物体B用轻质弹簧连接并竖直静置
于水平地面上,第二次将A、B的位置对调,再次静止在地面上,对调后弹簧的形变程度,对地面的
压力;(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第二次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No(g取10N/kg)
AB
【答案】变小不变30
【详解】⑴第一次弹簧受到物体A向下的压力,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弹簧产生弹力,弹簧产生弹力
的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弹簧产生的弹力为
F1=G(4=mAg=lkgxl0N/kg=10N
第二次弹簧受到物体B向下的压力,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弹簧产生弹力,弹簧产生弹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B的重力,即此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为
F2=GB=meg=2kgxl0N/kg=20N
因为弹簧的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则产生的弹力越大,第二次产生的弹力大于第一次产生的弹力,说
明第二次弹簧形变的程度大于第一次弹簧形变的程度,所以对调后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大。
⑵对调前后两次,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B的总重力,故对调前后两次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对地的
压力不变。
⑶对第二次中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A、竖直向下弹簧对物体A的弹力F2
和地面对物体A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物体A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由[1]可知GA=10N,
F2=20N,所以第二次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
F
^=G„+F2=10N+20N=30N
题型0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7.(23-24八年级下•广东佛山•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祛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本实验中用到了法和转换法,图中_______显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⑵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可知大小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字母代号);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C.书包带做得较宽D.刀口很锋利
⑶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比较两图的实验。
【答案】①控制变量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受力面积B
⑶甲乙
【详解】(1)⑴⑵压力的作用效果难以直接观察,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称为转换法;而压力的作
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则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2)[1]⑵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根据控制变量法,可
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效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故B符合题
忌;
C.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口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效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故选甲乙两
图。
8.(23-24八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小林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厂।|||
甲乙丙丁
(1)该实验是根据海绵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作用效果越:
⑶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能
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
⑷若图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为名,图丁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为号,则/Py(填小于/等于/大
于)。
【答案】(1)凹陷程度转换法
(2)不明显
⑶丁明显
⑷等于
【详解】(1)⑴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实验中利用了柔软的海绵,通过
海绵形变的大小或者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⑵将不能直观看到的转化为能直观看到的实验现象,叫做转换法。
(2)甲、乙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且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形
变越大,故可得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3)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且接触面的材
料相同,故应再做图丁所示实验。
⑵能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F
(4)丙图和丁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压强的公式?=一可得扁等于今。
S
9.(23-24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中)如图所示,小月用矿泉水瓶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
因素有关"实验。
A
石块
甲乙丙丁
⑴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⑵观察图甲和乙得到的结论是:;下列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是;
A.压路机碾子很重B.汽车限重C.螺丝帽下垫上垫圈
⑶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小月进行乙、丙两次实验,发现两次的实验现象变化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可行的操作是;
A.将丙图矿泉水瓶中的水增加一些
B.将丙图矿泉水瓶中的水减少一些
C.将丙图与甲图进行比较
⑷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丁所示。比较丁、甲两图,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强(填"相
同"或"不相同")。
【答案】⑴凹陷程度
(2)见解析C
⑶B
⑷相同
【详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程度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1]观察图甲和乙可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A.增大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A不符合题意;
B.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B不符合题意;
C.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3)进行图乙和丙两次实验,因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故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
的关系,小月观察两次实验现象相差的不明显,说明压力大小差别较小。
A.将丙图矿泉水瓶中的水增加一些,压力差别更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丙图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压力差增大,故B符合题意;
C.本实验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将丙图矿泉水瓶正放在海绵上与乙图进行比较,受力面积不同,故C不符
合题意。
故选Bo
(4)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丁所示,图丁与甲比较,根据可知,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相同,故矿泉
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强相同。
10.(23-24八年级下,吉林松原,期中)小辉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
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戊
⑴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法;
(2)比较甲、乙两图,能够得到结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两图来进行;
⑷小辉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
误”)的,原因是;
⑸若将物体A放在如图戊的木板上,比较图甲中海绵受到压强p声和图戊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戊的大小关系
为“/戊(选填或"=")。
【答案】⑴转换
(2)压力越大
⑶甲、丙
⑷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⑸二
【详解】(1)本实验运用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海绵的凹陷程度。
(2)甲、乙两图中,受力面积相同,而乙对海绵的压力更大,海绵凹陷更深,说明乙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
果更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图甲和图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用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
关系。
(4)⑴⑵丁图中物体B的两部分对海绵的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不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无法探
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5)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将A分别放在木板和海绵上,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相
等,所以产生的压强相等,故p用等于p小
11.(23-24八年级下•河北保定•期中)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一块海绵、
一张小桌、一个祛码和一块木板,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⑴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图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应
用到该结论的是(填字母)。
A.汽车限重B.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⑶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图____两次实验。
⑷如图丁所示,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祛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对水平支持面
的压强P乙(选填">或"=")p丁。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A
⑶乙、丙
(4)=
【详解】(1)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用到的方法为转换法。
(2)[1]甲、乙两次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时,乙的压力更大,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
显。所以比较图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A„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故A符合题意;
B.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故B不符题意;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故C不符题意;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故D不符题
后、O
故选Ao
(3)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由图可知,应选图乙、丙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4)对比乙、丁两种情况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则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p片p丁。
题型03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12.(24-25八年级上•上海•阶段练习)一本书的长宽厚分别是30厘米、20厘米、10毫米,这本书共有100
页,如果将这本书竖放在书架上,对书架的压强大约是()
A.50帕B.150帕C.300帕D.1500帕
【答案】D
【详解】100页书的质量约为m=300g=0.3kg
对书架的压力F=G=mg=O.3kgxlON/kg=3N
将这本书竖放在书架上,受力面积为宽和厚的乘积,受力面积S=20cmxl0x0.1cm=20cm2=0.002m2
p3N
对书架的压强P=《=——=1500尸。
S0.002m-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24-25八年级上•上海・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上海召开的首届进口博览会中,由德国瓦德里希科堡机
床制造有限公司带来的巨无霸"金牛座"铳床长20m、宽10m、高8m,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ZOOn?,总重近
200吨,价值约500万欧元。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帕。铳床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工件的质量
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X104变小不变
【详解】[1]铳床对地面的压力为P=G=叫=200x1()3恒xlON/随=2xlO6N
它对地面的压强为0=£=出"=1x107。
S200m2
⑵⑶铳床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工件的质量会变小,由于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因此工件的密度不变。
14.(24-25九年级上,上海杨浦•期中)如图,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
面积为O.OlnA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a;若第一次沿虚线。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露出桌面的部分,剩
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会,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第二次沿虚线b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
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较于第一次会0(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b\a
【答案】700变小变小不变•
【详解】⑴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⑵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若第一次沿虚线。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露出桌面的部分,物体重力减小,
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⑷第二次沿虚线6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部分,根据直柱体压强的计算公式?=Qg/l,密度和高度均不
变,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较于第一次切除后不变。
15.(23-24八年级下•安徽黄山•期末)如图所示,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时5:1,不计摩擦及活塞的重力,则
要使左侧大活塞上200N重物被匀速举起,右侧小活塞上的压力下至少为No
【详解】根据图中容器左右两端的压强相等可得
E邑
即
二兽
带入数据为
200N5
丁
解得g=40N。
16.(24-25九年级上,重庆・开学考试)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
为8kg,底面积为0Q5m2,乙的质量为6kg。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
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A?甲为400Pa,则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M乙为Pa。
【答案】1600300
【详解】田根据水平面上的物体的压力等于重力,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kG^=m^g=8kgxl0N/kg=80N
则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_80N
=1600Pa
S甲O.OSm?
⑵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甲、乙的体积相等,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时高度的变化
量M相等,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一甲
_8kg_4
夕乙陛加乙6kg3
V
因长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F9=螫=返=驾
p=—
SSSSS
所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之比为
甲_P甲g'h_/7甲_4
3乙夕乙3
所以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Ap乙为
33
A/?乙如甲=—x400Pa=300Pa
17.(24-25九年级上•上海闵行•期中)自行车使用方便,而且环保无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敏从
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已知小敏的质量为50kg,小敏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右表。求:
车架材料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m32.5X103
车架质量/kg5
整车质量/kg10
车轮子与地面的接触的总面积/m20.01
(1)自行车车架材料的密度。
⑵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⑶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⑴2xl03kg/m3
(2)588N
(3)5.88xlO4Pa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车架质量为5kg,车架材料体积为2.5xl0-3m3,所以自行车车架材料的密度
为
m5kg
=2xl03kg/m3
V—2.5x10一3m3
(2)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行车和小敏的重力之和,故有
F=G直=("/+机Jg=(50kg+10kg)x9.8N/kg=588N
(3)由表中数据可知,车轮子与地面的接触的总面积为0.01m2,所以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
的压强为
F588N
=5.88xlO4Pa
0.01m2
18.(24-25九年级上•上海•期中)一质量为2kg的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长、宽、高如图所示。求:
(g取9.8N/kg)
⑴该砖的密度;
⑵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
【答案】(l)2xl03kg/m3
(2)3.92xlO3Pa
【详解】(1)砖的体积
V=abc=0.2mx0.1mx0.05m=1x10-3m3成块的密度
m_2kg
=2xl0-3kg/m3
lxl0-3m~3
(2)该砖块对地面的压力一定,要使前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则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要最小,即把砖竖
立起来。最大压强
_F_G_mg_2kgx9.8N/kg
'最大=。=右=右二°.lmx0.05m=3.92x103Pa
19.(24-25九年级上,上海徐汇•期中)重ION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重力为50N的水,水深
20cm,容器的底面积为0.03m2,求:
⑴地面受到的压力;
⑵地面受到的压强;
⑶如果再往容器中倒一些水,使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了500Pa,求增加的水的重力。
【答案]⑴60N
(2)2000Pa
(3)15N
【详解】(])地面受到的压力
k=向总=G舂+G水=10N+50N=60N
(2)地面受到的压强
°二=之:=2000Pa
(3)增加的水重力
AG=AF=NpS=500Pax0.03m2=15N
题型04利用p=pgh分析和计算柱状物体的压强
20.(24-25九年级上•上海闵行•期中)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
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倍,则甲、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
A.1:2B.2:1C.1:4D.4:1
【答案】C
【详解】ABCD.根据题意计算甲乙对地面压强分别为
由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可得
夕甲。甲g—P乙a乙g
又
夕甲=2P乙
可得
a乙—2a甲
则甲、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
s甲。甲a甲1
s乙a乙4a甲4
则甲、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1:4,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21.(24-25九年级上•天津•开学考试)(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答案】BCD
【详解】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旦些=遏=理
SSSSS"
由图可知,圆柱体甲的高度小于圆柱体乙的高度,因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
由
p=£
ng
可知,甲的密度大;甲圆柱体的底面积小于乙圆柱体的底面积,由
G=F=pS
可知,甲受到的重力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CD错误,BCD符合题意。
故选BCDo
22.(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中)小洪同学将两块密度均匀的实心长方体蛋糕工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所示,两块蛋糕的高度之比心:%=2:1,底面积之比必:区=2:3,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密度
之比夕A:"B=,质量之比也i:"5=,对桌面的压力之比o
【答案】1:22:32:3
【详解】[1]由压强公式可知
尸=!=得=等="詈=噜=Phg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两块蛋糕的高度之比
33333
h.2
,=彳则它们的密度之比
自1
PB2
[2]质量之比
mShSh222
--A--_-p-A---A--A-§--—-p-A---A--A-—_—'zx—AX——_—
加84s6〃6gPB,B"B2313
⑶对桌面的压力之比
FA=pASA=SA=2
FBPB^BSB3
23.(24-25九年级上•上海普陀・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的
边长较大。如果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相比较为〃“〃Z,甲、乙对地
面的压力大小相比较为尸《_Fz,甲、乙所受的重力大小相比较为Gz。(均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答案】小于小于小于
【详解】⑴甲、乙正方体的边长关系为〃的/z,所以S*Sz,V耗V乙;因为甲、乙是规则的正方体,甲
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根据
可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相比较为p於p乙
⑵由上可知,p耗p,,S耗S乙,由尸招S可得,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比较为:F耗F
⑶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此时的重力即为对地面的压力,所以甲、乙所受的重力大小相比
较为:G所G,。
24.(23-24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
度之比分:只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外:改=6:5,甲、乙的质量之比
甲、乙的高度之比o
【答案】3:43:2
【详解】四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
p甲S甲6x53
京&1s乙5x84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甲、乙的质量之比
G甲
加甲_g_万^_3
加乙丝马彳
g
⑵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所以有
F_G_mg_pVg_pShg
=Pgh
乙的高度之比
P甲
⑥_g夕甲_P甲P乙_6义5_g
h乙0乙p甲P乙4x52
P乙g
题型05压强的计算一叠加模型
25.(24-25九年级上•重庆江北•开学考试)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A、B,单独放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
压强分别为0和。2,将他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2,已知金属块A、
B边长之比4:4=2:3.心:2=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A.A、B对地面的压强pi°2=9:8B.金属块A、B底面积之比为2:3
C.金属块A、B的重力之比为2:1D.金属块A、B的密度之比为26:17
【答案】A
【详解】ABC.已知金属块A、B边长之比2:3,则金属块A、B底面积之比为
&S=4:9
因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A、B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A
2-=生=5
4
工4
A
p
2-%旦旦
SB9
己知2:4=3:2,代入数据可得
P}-P2=^^-^=(Gl+G2y.G2=3:2
整理可得G2=2G1,即金属块A、B的重力之比为
G1
---
G2
则压强的关系为
生5
A449
-一-3--
28
生
9一9
故A正确,BC错误;
D.已知金属块A、B的重力之比为1:2,则质量之比
加।1
m22
已知金属块A、B边长之比2:3,则其体积之比
K8
-一
匕27
金属块A、B的密度之比为
色1
跖-27
包8
-一----
-216
A心-
-
匕27
故D错误。
故选A。
26.(24-25九年级上•上海闵行•阶段练习)有两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8倍,将
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a)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
5:1,则A与B的重力之比是,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b)所示,则A对B的
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答案】4:18:5
【详解】[1]设圆柱体A、B的重力分别为G/、GB,(a)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即
“k对地=GA+GB
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则(a)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
工对地GA+GB
夕极地一
SA
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即
"对A=GB
B与A的接触面积为则(a)图中B对A的压强为
”对A_GB
2B对A二
结合题意可得
GA+GB
PA对地_SAGA+GB_5
PB对AGB1
解得
GA:GB=4:1
⑵由上一问可知
GA=%g:%二"V、S及二4
GBmB夕降除SB〃B1
A的高度是B的8倍,则
SA8&_8sA=4
SB'B$B1
则
/2
(b)图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SAJ_GASB_4GB2sA_8GBSA_8
PA对B
(GA+GB10+GB)SA(4GB+GBR5GS5
夕B对地EJBA
27.(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所示,两均匀正方体物块A、B叠加水平放置,此时B对地面的
压强为4000Pa,两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A=O」m,。=02”,若A的质量为4kg,则B的重力为N,
若将A、B位置互换,则B对A压强为Pa,A对地面的压强为Pa。(g取10N/kg)
A
B
///y///////1///
【答案】1201200016000
【详解】[1]两均匀正方体物块A、B叠加水平放置,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B对地面的压力为
2
FB=^B5B=4000Pax(0.2m)=160NA的质量为4kg,A的重力为
m
GA=\S=4kgxlON/kg=40N
因为纬=GA+GB,所以B的重力为
GB=FB-GA=160N-40N=120N
⑵⑶若将A、B位置互换,则B对A压强为
外=品日%"OOPa
A对地面的压强为
GA+GB160N
PA二一--=16000Pa
0.Imx0.1m
、A
28.(24-25九年级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立方体A、B的体积比为VA-.VB=8:27,密度比。一为=
6:1,则A、B的质量之比为;将A放在B上时A对B的压强为p/,将B放在A上时B
对A的压强为pi,则P1-P2=
【答案】16:94:1
【详解】[1]A、B的质量之比为
0=a=0'也=9义5=9[2]A、B都是立方体,且放在水平面上,所以它们对接触面的压力
"B夕B'B夕B'B1//y
都等于各自的重力,即
F=G=mg当A放在B上时,受力面积是A的底面积;当B放在A上时,受力面积是B的底面积。由
于A、B都是立方体,所以它们的底面积之比等于边长的平方之比,边长之比为
住嗡唔号底面积之比为
mA§
区=工=”义逗*X2=4:1
PB色£恤,94
SB
29.(24-25九年级上•上海闵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圆柱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3x103千克/米3,乙的底面积为3x10-3米2,质量为12千克。
⑴求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若将圆柱体乙叠在甲的上表面正中央,求乙对甲的压强Pl与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p2的比值o
【答案】⑴2940帕
(2)-
3
【详解】(1)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p^gh^=3x103/m3x9.8N/左gxO.lm=2940Pa
(2)乙对甲的压强”与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口的比值
F乙
12kg(O.lm)2_8
Pi=S乙__G乙8血_m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执行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内外投资环境的比较研究试题及答案
- 注会考生考前心理疏导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考前准备的全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更新与变化分析试题及答案
- 橡皮坝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 贴心指导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理论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生物技术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协作机制试题及答案
-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笔记
- 学校直饮水施工方案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25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
- 2024中考化学总复习必刷80题(第1-80题)(含解析)
- 人力资源管理测试题答案
-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科学检测试题(含答案)》期中检测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临床重点学科验收课件
- 企业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