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 课件 第三章 树种选择(2)学习资料_第1页
育种学 课件 第三章 树种选择(2)学习资料_第2页
育种学 课件 第三章 树种选择(2)学习资料_第3页
育种学 课件 第三章 树种选择(2)学习资料_第4页
育种学 课件 第三章 树种选择(2)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当了解了立地(土地)的特性之后,造林为了做。到适地适树我们要:

(1)为具体的造林地块选择适宜的树种;

为了做到造林合理布局对于一个地区我们还要:

(2)确定适合发展的林种。

本章将讲授这两个问题

第一节林种规划与林业区划

一、林种的概念与划分

林种:根据森林发挥的功能不同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根据森林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同,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

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用林

(一)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森林

●按生产木材规格分为:大径级用材林、中、小径级用材林。

●按生产的木材用途分为:人造板用材林、建筑材用材林、纤

维用材林等。

用材林培育要达到:

速生、丰产、优质、稳定(高效、定向)(二)、防护林

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为主的森林。

●农田防护林

●牧场防护林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护岸林

(三)、薪炭林

以生产燃料为主的森林。

●薪碳林:生产薪材

●能源林:生产气体燃料燃料酒精、生物质能源(四)、经济林

以生产木材以外的其它林产品为主的森林。

●生产果品

●木本粮油

●饮料

●调料

●香料

●化工原料

●药材

(五)特种用途林

发挥特种用途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国防林

●风景林

●种质资源林

●文化纪念林

●科学实验林

●环境保护林

注意:(1)以上各个林种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个林种都具有多种功能。(2)该分类对天然林和人工林同样适用。

二、林业区划与林种规划(一)、林业区划的概念区划(区域划分的简称):揭示一定现象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的手段。林业区划:揭示林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的手段。(二)、林业区划的意义

1、协调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有助于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分类指导林业生产。

(三)、林业区划的依据

1、自然条件的一致性。

2、社会经济条件的一致性。

3、社会发展对林业需求和林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林业区划也是林业行业的生产布局区划)(四)、中国林业区划概况

1985年我国提出的林业区划方案:分级进行区划

地区(8个)

林区(50个)

省级区划

(168个)

县级区划

●地区主要是根据大气候、大地貌和大林种划分。

中国林业区划结果

Ⅰ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7个林区)

Ⅱ蒙新防护林地区(11个林区)

Ⅲ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3个林区)

Ⅳ华北防护、用材林地区(4个林区)

Ⅴ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区

Ⅵ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2个林区)

Ⅶ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18个林区)

Ⅷ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5个林区)

ⅠⅡⅣⅤⅥⅦⅧ中国林业区划图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蒙新防护林地区Ⅲ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华北防护、用材林地区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区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

●林区主要根据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具体的林种划分。

Ⅰ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7个林区)

Ⅰ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

Ⅰ2呼伦贝尔草原防护林区

Ⅰ3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Ⅰ4小兴安岭用材林区

Ⅰ5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Ⅰ6大兴安岭南部用材、防护林区

Ⅰ7长白山用材、水源涵养林区中国林业区划图Ⅰ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区

Ⅰ2呼伦贝尔草原防护林区

Ⅰ3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Ⅰ4小兴安岭用材林区

Ⅰ5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Ⅰ6大兴安岭南部用材防护林区

Ⅰ7长白山用材水源涵养林区

●省级区在各个省范围内进行,根据自然条件和具体林种及代表性树种划分。

黑龙江省林业区划:

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

2、松嫩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3、小兴安岭用材林、防护林区

4、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5、长白山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黑龙江省林业区划图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3小兴安岭用材林、防护林区2松嫩平原农田防护林区4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5长白山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省级区划(黑龙江省)1、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

1(1)大兴安岭北部冻土用材林防护林亚区

1(2)大兴安岭北部伊北用材林防护林亚区

1(3)大兴安岭北部伊南用材林水源涵养林亚区2、小兴安岭用材林防护林区

2(1)小兴安岭北坡用材林亚区

2(2)小兴安岭南坡珍贵用材林亚区

2(3)小兴安岭南坡速生丰产林亚区3、松嫩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3(1)松徽平原北部丘陵水保持林亚区

3(2)松徽平原中部农田防护林薪炭林亚区

3(3)松嫩平原西部防风固沙林农牧防护林亚区4、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4(1)三江平原西部农田防护林亚区

4(2)三江平原东部低湿地农田防护林亚区

4(3)三江平原南部兴凯湖低平原农田防护林亚区5、长白山北部用材林防护林区

5(1)长白山北部完达山用材林防护林亚区

5(2)长白山北部张广才岭用材林防护林亚区

5(3)长白山北部老爷岭用材林防护林亚区共5个区16个亚区(五)、林种规划

•林业区划在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指明了各个区划单位应该发展的林种。因此,实际在完成区划之后也做了林种规划。

•林业区划的林种规划是一个“主线”,允许各区结合这个主线发展其它的林种。(六)林业区划和林业规划的关系

•区划是对事物进行空间上的差异性划分。

•规划是对事物进行时间上的计划安排。

•林业区划指出了各区之间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

林业发展方向的相似形和差异性。

•林业规划则在区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林业生产,重点在时间安排上。第二节树种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

(一)、意义

是造林成败的关键。选择不当土地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

(二)、原则

(1)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经济学原则)

(2)适地适树

(3)

选择乡土树种(生态学原则)

(4)

树种选择要多样化二、树种的特性

(一)、生物学特性

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如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化学等)相联系的各种特性的综合称为树种生物学特性。

(二)、生态学特性

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三)、林学特性

通常把树种生物学特性中与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林学特性,如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态特性。

三、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一)、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1速生性:生长速度快。

2丰产性:单位面积产量高。

3优质性:干形和材质好。

4稳定性:抵抗病虫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强。(二)、经济林树种的选择

1早食性:结实早

2丰产性:产量高。

3优质性:产品质量好。

(三)、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

1

抗风力强

2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叶繁茂

3寿命较长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四)、薪碳林树种选择

1生长快、生物量大

2热值较高

3具有较强的萌生能力

4适应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

能源林的树种选择要求更高,要进行严格的品种选择。

四、适地适树

(一)、概念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随着发展的需要适地适树的树已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可扩展到种源、品种、无性系。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

要求达到:成活、成林、成材、稳定(用材林)

成材的标准用数量指标要求:

1立地指数指标:

(1):分析同一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可知道这个树种适宜的立地。

(2):分析不同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可知道这种立地的最适树种。

2材积生长量指标:

用单位面积的材积生长量指标衡量是较合理的,但是应用比较困难。(三)、

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1、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

(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

(2)改树适地: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

(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改树和改地的程度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应是达到适地适树的基本途径。水湿地高台整地2、达到适地适树的方法

调查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是达到适地适树的根本方法

按类型对比分析法:按不同立地类型调查林木的生长,对比分析。

(四)、适地适树方案的确定

对于一个经营单位,把最适生,最高产、经济价值最大的列为主要造林树种,其他的树种列为次要造林树种。

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分配给主要树种,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分配给次要的适应性强的树种。

课外阅读书籍曾国藩曾国藩曾国荃俞文葆曾宪植叶剑英陈寅恪俞明诗俞大维蒋经国蒋孝章俞启威范瑾范文澜俞正声江青曾广珊傅斯年俞明震俞明颐俞杨和俞大彩曾纪泽曾纪泽之女俞明震系(居大陆)生有一子俞大纯陇海铁路局局长生四子俞启孝留学美国,天津当教授俞启信德国出生,专攻化学俞启威第一机械部部长,前妻江青俞启忠留学美国,北京当教授俞珊著名演员,夫赵太侔山大校长俞瑾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