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_第1页
初中语文知识_第2页
初中语文知识_第3页
初中语文知识_第4页
初中语文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关于人称

第一人称:一一便于直接抒情,真实、自然,有利于进行心

理描写

第二人称:一一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对于物来说,还

有拟人化作用。适合倾诉,让人感到亲切。

第三人称:一一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二、关于标题

线索式:《背影》

比喻式:《紫藤萝瀑布》

点明主旨式:《完美的礼物》

一语双关式:《门边有个位置》《阳光地带》

三、赏析语句

【命题方式】请赏析文章“……”这句话;或“……”句子

的表达效果很好,请做简要赏析;或“……”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技巧解密】(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

复、对比等。(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

(3)句式: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

引起读者深思,并且能够加强语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

式整齐;...

【注意】这样的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分“三步走”:一是说

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是“语言特色”,即形象生动等等;

三是说这样用“表达了……”或“写出了……

【示例】《紫藤萝瀑布》一文中:

(1)“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童

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

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

面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

绽开是的”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紫藤萝盛开时

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写出来

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娇媚的特征,更显

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遣词用句:

【命题方式】文章中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

字(词)?。

【答题模式】这个字(词)有”……”的意思,作者用这个

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

“……”的感情。

【技巧解密】(1)把握其内涵,分析其在语句中的结构位置

及语法成分,准确理解字义。(2)分析字词的表达作用,可以从

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从生动、形象、准确等角度分析,尤

其要注意字词在文中运用效果上的“四性”:①形象性。在描写、

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地作用。②感情性。词

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③精确性。词语表达概念上

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表达等。④结构

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起到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

【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

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

惶恐、紧张的心情。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知识大全[整理四套]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

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

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

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

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

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

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

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

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

《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

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

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

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

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

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

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

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

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

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

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

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

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

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

罢,祥林嫂!

三、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

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

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

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

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

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

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

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

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

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

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

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

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

应改为逗号)

四、引号的作用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

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

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

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

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

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

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

化”建设

五、破折号的使用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

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

其一)

2、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

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

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一一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

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

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

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

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则不能省去,否则意思就不

明确了。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则可以

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

如: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

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3、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分:

双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

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句内括号中的内容在诵读时不读出来,而

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要读出。

六、括号的使用

1、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

明的词或句子后面。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

括号内的语句之间可加标点,但末尾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

外),直接用括号收住。

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

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

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线

线

所Bs

=O

知.

、O

=而

=知

.型

=知nmI%

=土w

衽(

箫渲染气氛。

理f

二-

:TF

IlO

人称

O

嵋1

物1

号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

映人彳

法、!I篡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

siir1

「神哀

1AI:迂腐的笑、死要面子、

/A

1喝

li

感、预示人物命

运、

底的景象,渲染

b对比

鲜明;

痘军大牛马

景,揭示社会本质,铺

垫下

遹导券醍南矗廊&)、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B触孩时魄序深窑间魏、逻辑顺序。

间胭序、逻辑顺序。

琮翡健/嬲、麻插鼠%卜叙属于插叙-种)o

口叵色J、感叹句。

O

外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引用

立记叙、

\/-rl(1>,=

说③表舍音中断、延续

④表

顺序:①一般一f个别②现象-一本质③原因-一

结果

'、经过和结

果。

浅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

理描

关词语使用不恰

续孥因抢白

话未

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

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后补

动,,彖

森效窠丁

瞿饕想考。⑧反问一起强调作用,增强

肯定3

施豪媪嗨照

亭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

的本t

赞》

由I直、

要特售。4寸本体,突出本体的主

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

杨树卡

第个方面作比

较,i

以海的匕鸟、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

突出;■4瞿方蔚肯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

者真

藉前举日出大本土0

藐脑麻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

[夕|R|J•8

内在

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

突出

AS、

1萨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

发展

2、主I动

形唯

了……

5、

上启“文,承

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文斓2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

下文:舜如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

展应开头,点明中

心,深化主

切自排;刍

4形式:头离

地点

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

5

好O鹭蠡甫版

O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景融M(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

露了、批抑V)八.

c、

详略蚪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

按地弼于(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落'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

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

和事件有机地连在

据有(1)核心人

物(2)

上等生可以从--A内谷线索D设置悬念

结合主

点明

。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

物形及;

情感交流。

规,一米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条理颠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

成悬青、9

用:鼐

【想[感情和动作,

使物人

鲜明

勺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T-

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

好地

要的人或

/陈IB

进行

,i?文形

9

X|Vo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

突出。

10)设置悬念例■善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A、可C诗专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

的。

勺手陛

、八4W一fl……

y气余箱基调。

(1)霸曦曲献耀赞麴甑动作,使

物人专X

'樗9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播:且父用世匕,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

,语句整齐、意韵铿锵,

互相,

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

调语;

注:必须结合

相关臂句

文中乱招;「真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

邑族文章情

作用?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

h:

、、、

下文区曳田]:W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

4)

章戛

塔魂宿扬;

空间

(7)

藏播或某种性格

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盲i

x^衣

蠢X

x^□、

现8

出w

A'-r

XXW用

的X

“M

H*融X

X

X的

)^矗

i心

<>

A,

i^

2m1一

X

f一

o、

fl肪

ss一

包o

飞y

节gu

Hx

量:

:,B

r续J

^&J、3B

9^*

24含m

哥q

:ro

“J

®不

^。

问联

盘制

.L别是

s口

n一

原■;c

^

•/^一s

f^w

书io^

t^颦

R41a嘀B

®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