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1页
江苏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2页
江苏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3页
江苏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4页
江苏专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7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2024江苏扬州期末)“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尊敬,重视相互见面究竟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清朝官员缺乏近代外交阅历B.清朝官员不了解世界形势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清朝官员不懂得国际公法答案C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尊敬,重视相互见面究竟是鞠躬还是下跪”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传统封建国家之间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故选C项。A、B、D三项只是外在表象的差异,解除。2.(2024江苏苏锡常镇5月)鸦片斗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相识的根源在于()A.对英贸易的优势 B.八旗军队的强悍C.闭关自守的国策 D.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C鸦片斗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不了解世界形势,C项正确。材料“鸦片斗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体现了清政府夜郎自大的观念,A项错误;鸦片斗争前,清政府的八旗军队已经懒散成风,战斗力极低,B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不是这种相识的根源,且鸦片斗争前,中国尚未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项错误。3.(202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太平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调C.严厉指责天王独断专行D.包含肯定的民办法识答案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早期的施政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解除A;材料主要讲解并描述了洪仁玕建议天王解决不易作出决断的事务应采纳的方法,而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故可解除B;材料没有体现洪仁玕对天王的指责,反而体现了对天王权威的维护,故可解除C;依据“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可知洪仁玕的主见包含肯定的民办法识,故D正确。4.(2024江苏七市3月)《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全部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全部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夫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A.充分调动农夫生产主动性 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安排 D.严峻脱离农夫实际要求答案D“抓住土地全部权不放……‘剩余归公’”违反农夫作为小私有者的阶级属性,严峻脱离农夫实际要求,D项正确。“剩余归公”不利于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也无法实现产品平均安排,A、C两项错误;追求小农经济,违反历史发展趋势,B项错误。5.(2024江苏苏锡常镇3月)清末闻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家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其中“神山沦没”事务()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答案B“神山沦没”事务指甲午中日斗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使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A项错误;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标记着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走向破产,C项错误;鸦片斗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进程,D项错误。6.(2024江苏南通一模)闻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遇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四周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斗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相识的变更,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起先。这里的“斗争”指的应是()A.其次次鸦片斗争 B.甲午中日斗争C.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B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起先,故解除A、C、D,选B。7.下图为发表于1911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此漫画反映了民众()A.触发武昌起义 B.反对君主专制C.庆祝民国成立 D.声讨帝制复辟答案B漫画反映了民众反对君主专制,聚焦共和,B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民国成立是1912年元旦,袁世凯复辟帝制是1915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A、C、D三项错误。8.(2024江苏七市5月)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各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缘于()A.清政府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材料“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表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是因为福州、厦门的开放,即《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A项正确;“投资设厂”属于资本输出,开放通商口岸是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B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斗争后,C项错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D项错误。9.(2024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随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宁将中国送於外友,不行失之家奴’。”材料可以说明()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报仇C.部分政府官员怜悯革命党人,暗中支持革命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答案A材料中“将汉族良善臣民随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宁将中国送於外友,不行失之家奴’”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宁愿将中国让给列强,也不赐予国人,说明其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故A正确。10.(2024江苏宿迁1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如严禁贩卖人口,废除奴婢卖身契约和一切主仆名分;宣布赐予妇女具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取消官场中“大人”“老爷”的称呼;禁止缠足,废止跪拜礼节;取消在学校祭礼读经;兴办实业,激励发展工商业,嘉奖华侨投资。这些法令()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君主立宪的观念C.体现了反对专制的精神D.践行了三民主义的主见答案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诉求,A项正确;临时政府的法令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B项错误;反对专制在题干中未体现,C项错误;三民主义体现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而题干中未体现驱除鞑虏、建立民国和平均地权等内容,D项错误。11.(2024苏锡常镇调研一)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纳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睬,实行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起先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A.有利于制约总统专权 B.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D.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答案A依据“《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起先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A正确;实行责任内阁制并非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缘由,解除B;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解除C;实行责任内阁制没有背离宪法的分权原则,解除D。12.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政治常识》中写道: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挚友,这一句话说明白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样的……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当是互助互让的挚友而合作。这种宣扬的根本目的在于()A.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B.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C.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D.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答案B依据材料信息“晋察冀边区”可知当时正值抗日斗争时期,“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当是互助互让的挚友而合作”体现了国共两党应团结合作,这种宣扬的根本目的是护全民族抗战大局,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主见国共合作,而不是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并非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而是强调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故C项错误。13.(2024江苏镇江三模)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夫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夫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务指的是()A.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B.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C.国民革命军和北伐D.八路军和抗日斗争答案C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期间深受农夫欢迎的情形,故C正确。14.(2024江苏宿迁1月)从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建立起先,到1930年上半年,经过3年多的斗争和探究,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左右,大小革命依据地有15块。红军与革命依据地发展壮大的主要缘由是()A.游击战术的正确运用 B.土地革命的深化开展C.苏维埃政权的广泛建立 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答案B土地革命的开展使农夫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广阔农夫踊跃参军,依据地不断发展壮大,B项正确。A项是红军与革命依据地发展壮大的缘由之一,但不是主要缘由,解除;C项是红军与革命依据地发展壮大的结果,解除;“工农武装割据”未得到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项错误。15.(2024江苏无锡期末)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似乎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务的影响是()A.标记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成功C.标记着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答案D依据题干中“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结合所学可知,该事务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D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成功是指抗日斗争的成功,标记着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是遵义会议,故解除A、B、C三项。16.1943年,毛泽东的《组织起来》的报告中,号召依据地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建立起消费、生产、运输等合作社,并注意“公私兼顾”“军民兼顾”,有效地组织群众力气,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大生产运动。依据地的这一做法()A.壮大了国营经济 B.意在减轻民众负担C.扩大了统一战线 D.发展了依据地经济答案D1943年,敌后抗日依据地面临严峻的困难。材料中的做法发展了依据地经济,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合作社经济并非国营经济,故A项错误;依据地的这一做法旨在发展生产而非减轻民众负担,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干脆关系,解除C项。17.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依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依据地的基本状况。这些报道()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变更了国共两党的力气对比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答案D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对敌后依据地的新闻封锁,国际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了解较少。从材料信息看,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报道,介绍了依据地的基本状况,这些报道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故选D项。仅仅报道敌后依据地并不能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报道并未变更国共两党的力气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18.(2024江苏泰州1月)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发表演讲说:“我们的应敌战术是什么?第一,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就要长久战、消耗战……我们要‘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到处设阱设防,人人杀敌抗战’。”抗战时期,贯彻蒋介石这一军事思想的战事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答案A材料“1937年……倭寇要求速战速决”“固守阵地,坚忍不退”表明该战役是淞沪会战,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安排,A项正确;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且与“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到处设阱设防,人人杀敌抗战”不符,B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起先,C、D两项均与时间不符,解除。19.(2024江苏盐城三模)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实行“固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