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仙李白古体诗鉴赏共八首含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仙李白古体诗鉴赏共八首含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仙李白古体诗鉴赏共八首含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仙李白古体诗鉴赏共八首含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4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仙李白古体诗鉴赏共八首含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秋夕旅怀秋夕旅怀李白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译文秋天的凉风度过秋海,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回家的路上连山叠嶂遥远无际,以逝去的流水何时才能回来呢?抬眼望去,看到浮云灰暗,明月的寒辉令人心断。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快置寒衣。常常梦到银河落了下来,醒来后,天上的星星已经稀有。含着哀痛思念家乡,涕泣涟涟有谁能挥去呢?

注释①无际:没有边界。②浮云: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③明月:指夜空光明的月亮。④寒衣:指冬天的衣服,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⑤银汉:即天河﹐银河。⑥天星:天上的星星。⑦旧国:指代家乡。

创作背景

李白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创作《静夜思》,时年26岁。《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为同时同地所作。

作品赏析

第一联,秋天万物衰落,草木凋敝,原来就是个愁苦的季节。而诗人独处他乡,秋风吹过海面带来的寒意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吹我乡思飞”中的“吹”字不仅吹来了秋风,也吹起了诗人的忧愁。

其次联,诗人放目远去,却只看到了层叠的山峦,没有家乡的影子,流水不停的向远去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就像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归家一样。“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借用“连山”和“流水”两个极具内涵的意象,把诗人的愁苦详细化。

第三联,诗人抬眼望去,只有灰色的浮云,寒冷的月光,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月光更是令作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月晖”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目之所到,体之所感,只有深深的愁思。

第四联,诗人直抒胸臆,白天倒还罢了,到了秋夜傍晚时候,思乡的心情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昏暗寒冷,极其萧瑟的深秋。借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羁旅之愁,点染衬托出诗人的浓重乡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五联,诗人在梦中梦到银河落下,长梦过后天上星以稀有,诗人只能含着哀痛思念家乡,没有人来为他擦拭眼泪。“谁能挥”表现出了主子公的孤独。

第六联,诗人直抒胸臆,白天倒还罢了,到了秋夜傍晚时候,思乡的心情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昏暗寒冷,极其萧瑟的深秋。借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羁旅之愁,点染衬托出诗人的浓重乡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春日行李白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

皇宫深深楼阁高耸云霄,金色的蛟龙回旋在堂前华丽的柱子上,美女们在窗前化妆装扮,玉手抚动琴弦,奇妙的筝声随春风吹落,传入游乐的君王的耳里,这应当是那首《升天行》吧。泛舟在白莲池上,如蓬莱仙境一般,楼船划破湖面急促前进,惊起阵阵波浪。众多的宫女们奏起音乐唱起歌曲,敲打钟鼓的声音都要使宫殿轰倒。这是多么壮丽的天下百姓歌舞太平的场面呀。只要君王于民养精蓄锐,百姓就会安家立业,天下太平。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驾着彩云翩然而下。但皇帝不情愿随他们而去,宁愿留在人间。皇帝岂能像轩辕氏那样,乘龙飞天而去,不顾他的子民,独自来往于青天之上?小臣我祝愿皇帝寿比南山,陛下的英名万古流芳。

注释

①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②弦将手语:意思是弦与手摩擦而成声。③《升天行》:古乐府名。④天池:指御园的池沼。⑤三十六帝:道教传闻有三十六天帝。⑥镐京:西周武王建都镐京,在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后遗址沦陷。这里代指国都。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或四载(745年),李白应诏入京以后待诏翰林时所作。明胡震亨云:“鲍照《春日行》咏春游,太白则拟君王游乐之辞。”唐玄宗春日泛游白莲池,召李白作辞。时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兴而作此诗。

作品赏析

《春日行》是乐府时景二十五曲之一,本咏春游,李白拟作咏君王游乐之词。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借用向唐玄宗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规劝唐玄宗无为而治,为民养精蓄锐,与民同乐,发挥了诗歌的隐讽作用。

此诗主要内容是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胜利,提倡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术。“我无为,人自宁”,“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为全诗主旨。

全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写帝王们身居豪华富丽的宫殿,身边美女娇娃成群,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而对此仍不满意,妄想成仙升天。中间五句为其次段,写帝王游冶苑池,宫女歌笑,钟鼓齐鸣,百姓祝愿。这一段浓墨重彩,写尽了帝王们极尽声色的奢侈生活,看似树碑立传,暗含讽谏之意。最终十句为第三段,表达诗人的观点:求神成仙是不行能胜利的,不行能像轩辕黄帝那样倾听到广成子的训诲,也不会像轩辕黄帝那样乘龙上天,最终还得留在自己的京城。只有清静无为,才能治国安民。末二句,企望唐玄宗成就伟业,垂名万古。

大多数献给皇帝的诗歌都比较拘谨,生怕有不当之处,李白的这首乐府诗,写如行云流水,宛转好听,应当说是胜利的。既飘飘欲仙,又不卑不亢,规劝之意明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白纻辞三首李白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半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译文

微扬清音,轻发皓齿,似乎东邻子歌颂北方佳人之曲。且吟《白纻》与《绿水》诗,长袖翩翩,拂面为君起舞。犹如寒云夜卷霜海,一片空蒙;又似胡风吹天,飘摇塞鸿。玉颜满堂,其乐融融。日落时分,馆娃宫中,歌声迷濛。

月色清寒,江水沉沉。美人一笑,价值千金。垂罗衣,舞长袖,扬哀音。且莫歌吟郢中《阳春白雪》,《半夜吴歌》那样的歌曲最动君心。感动君心,以冀君主赏赐,愿作天池的鸳鸯双双,有朝一日,飞上青云去。

吴国裁缝刀剪奇妙,缝制出七彩舞衣,明妆丽服可夺春晖。扬眉转袖如雪纷飞,倾城倾国的美女,独立世上珍稀。高歌《激楚》《结风》,助酒酣醉忘归。月落西山,高堂烛光微微,玉钗缠挂君王的缨冠,莫辜负春色。

注释

⑴白纻(zhù)辞:古乐府题名,一作“白苎辞”。《乐府古题要解》:《白苎辞》,古辞,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行乐。其誉白苎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袍已光驱巾拂尘。”清王琦注:旧史称白苎,吴地所出。白苎舞,本吴舞也。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辞为四时之歌,若“兰叶参差桃半红”,即其春歌也。⑵扬清歌,发皓(hào)齿:言露出雪白的牙齿,唱出高亢清亮的歌曲。扬,飞扬,上升。歌,一作“音”。发,启,开。皓,雪白。此二句为倒装句,为了押韵和突出歌声。⑶北方佳人东邻子:二者皆泛指美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高起貌)而相顾,欲留臣而共止。”⑷且:一作“旦”。白纻:乐府吴舞曲名。南朝宋鲍照《白纻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绿水:古舞曲名。《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手会《绿水》之趋。”高诱注:“《绿水》,舞曲也。”⑸“寒云”句:言寒冷的夜晚,霜降云卷。霜海,言降霜地域之大。⑹胡风:北风。蔡琰《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塞鸿: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⑺玉颜: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⑻“馆娃”句:言时至深夜,馆娃宫中歌颂声、乐器声仍旧未停。馆娃,春秋吴宫名。吴王夫差作宫于砚石山以馆西施。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濛(méng):一作“中”。⑼“垂罗”句:谓舞女舞动丝绸舞衣,唱出动人歌声。罗,轻软细密的丝织品。縠(hú),绉纱。哀音,哀伤动人的乐声。⑽“郢中”句:郢(yǐng),春秋楚国都城。白雪,古乐曲名。《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zhǔ)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指高雅音乐。⑾半夜吴歌:《乐府古题要解》:《半夜》,旧史云:晋有女子曰半夜,所作声至哀,后人因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半夜四时歌》,吴声也。⑿冀:希望。⒀天池:天上仙界之池。谓不受世俗之约束之地。唐韩愈《漫作》诗之一:“玄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⒁“吴刀”句:谓用剪刀裁制丝绸服装。吴刀,吴地出产的剪刀。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吴刀楚制为佩袆,纤罗雾縠垂羽衣。”彩,一作“绮”,彩色的丝织品。⒂“明妆”句:谓明丽的服装光彩赛过春天的阳光。妆,服装。夺,赛过。明妆丽服,在修辞上为互文,意即明丽的服装。⒃“倾城”句:谓这个美女,世间少有。倾城,指美女。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⒄“激楚”句:言奏出节拍急促的《激楚》《结风》的歌曲,舞蹈的节奏也随之加快,说明歌舞进入高潮。《激楚》《结风》皆歌曲名。《汉书》司马相如《上林赋》:鄢郢缤纷,激楚结风。颜师古注:郭璞曰:激楚,歌曲也。师古曰:结风,亦曲名也。又《文选·上林赋》李善注该条:李奇曰:缤纷,舞也。文颖曰:冲激,急疯也。结风,亦急疯也。楚地风气既自漂疾,然歌乐者犹复依激结之急风为节也。其乐促讯哀切也。⒅“玉钗”句:言歌者与听者男女亲近,耳鬓厮磨,不愿分别。玉钗,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缨,男子冠带。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当作于李白漫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期,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之后不久。

作品赏析

第一首诗盛称歌者相貌美,歌声美,舞姿美。这首诗把歌女写成西汉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如司马相如《美人赋》中的东邻子那样貌美无双。即使在寒苦的塞外,阴冷的霜天,外边夜卷寒云,秋霜浓浓,也给满堂听众带来无限快乐。诗分两段。前五句正面描写歌者。后四句以环境反衬诸美的客观效果: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鸿飘飞到国中。满堂的美女玉颜,乐曲没有终散,日落时分在馆娃宫中传来了阵阵奇妙的歌声。

其次首诗写一位歌女舞姿美丽,歌声感人。她的目的是想打动一位她所心爱的人,欲与其共结伉俪,双飞双栖。她不唱郢中《阳春白雪》那样的高雅歌曲,因为高山流水,能懂得唱和的人太少了;她唱的是易让人动情的《半夜吴歌》这样的通俗民歌,希望能够打动心上人。“月寒江清夜沉沉”用反衬法,以静衬动,表现乐声的悠扬动人。其作用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同。最终表达了能与心上人同飞到青云之上做天池的一双鸳鸯的愿望。

第三首诗写一位美丽的歌妓,歌舞至夜深人静时,心情激烈,歌舞节拍急迫迅疾,加之月落烛微,便与听者相拥一起,难舍难分。首二句写歌妓服装之明丽夺晖:她美丽的彩色丝制舞衣是用吴地出产的剪刀裁制而成的,她明妆丽服,比今日的春光还要绚丽照人。三四句写歌妓人美,神美,舞美:她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迷人,扬眉转袖之间,似乎片片雪花在轻快地飘舞;她的容貌真是倾国倾城,为世间所罕见。末三句写节拍急迫,月落烛微,两情至欢:听者沉醉在她的歌声中,忘却了时间,遗忘了归去。最终写月亮已经落下,屋内烛光已微,歌者希望听者不要违反了她的一片痴心情意。

上留田行李白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难过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芜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安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束之高阁,连他的尸首都不愿安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根据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担心。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翱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马上枯死,而当他们确定不分家时,树应声旺盛如初。传闻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从前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

①峥嵘:高峻的样子。②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③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④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态,亦指坟墓。⑤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⑥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为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桓山之泣比方家人离散的哀思。⑦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⑧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⑨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左传·昭公元年》:相传黄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沉,住在荒山野林里,不能和谐相处,每天动武,相互讨伐。后来黄帝为避开两人争斗,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心宿,也就是商星;把实沉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参宿在西,心宿在东,彼出此没,永不相见。后比方兄弟不和谐,彼此对立。⑩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愿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吴王寿梦一心想把君主之位传给他,于是吴王的其他几个儿子都主动放弃了继承权。但是季札辞让了。于是他的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弟兄几个协商,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最终传给季札,可是季札最终还是没有继位。于是,三哥余昧死后,由余昧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季札封于延陵,所以称其为“延陵季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方衰颓的世风。尺布之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汉文帝流放,刘长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厚哀痛。

作品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芜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际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子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马上枯死。传闻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慢慢消逝的淳朴之风。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李白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苍老。

译文

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明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希望君要学长松,切记不要作桃李。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果真此地摧车投轮,道路特别艰险,千万要留意平安,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注释

⑴韦侍御黄裳:即韦黄裳。尝为万年县尉,后为殿中侍御史。此为赠友之诗,勉励友人要学长松,勿以风霜改色并勉励老友要为官清正廉洁,不要叹老哇卑。⑵太华:即西岳华山。⑶微飙(biāo):小风,微风。⑷阳艳:亮丽美艳。⑸骢马:毛色青白的马。⑹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华》作太行,今据改。摧轮:谓山路难行。曹操《苦寒行》:“北上大行山。艰哉何巍规。羊肠坂洁屈。车轮为之摧。”⑺丰年玉:《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刘孝标注:“谓亮(即庚文康)有廊庙之器。”⑻勖(xù):勉励。冰壶心:谓冰请玉洁。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创作背景

此组诗作于李白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的其次次漫游时期。是赠给韦黄裳的政治讽谏诗。据《因话录》记载,唐制“御使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使,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韦黄裳为监察院御使。此职之设,本为监察百官,以使其清正廉明,防止徇私舞弊。因为此职权力大,责任重,在任用时应特殊留意选择那些耿介正直、能够仗义直言、不徇私情、不枉法度的人来担当。史称,韦黄裳这个人专好结交权贵。据《新唐书·王珙传》记载:其为万年县尉之时,就常常打算出名的美色歌女,设下丰富的美酒珍肴,等待着唐玄宗的宠臣王珙的儿子王准的到来,极尽讨好谄媚之能事。投机钻营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对权贵之子尚且如此,向当权者本人的曲意奉承,岂不就可想而知了吗?真可谓溜须拍马有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正直之士所唾弃、连廉耻都不顾的小人,不仅没有被罢免,反而连连高升,甚至竟然担当了专事监察官僚之责的御使!那么,其他官僚中无德、无才、无功者,唯恐更是大有人在了。用人标准不管其是否为国家、为百姓、为民族操劳操力,只看其是否能够投上所好,讨得更高统治者欢心,已成为社会上最为普遍的现象。

作品赏析

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立、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歌颂了在黑暗、腐朽、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不愿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卖阳艳”的桃李作比,讽刺和讪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同流合污的历史小丑,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碧叶成黄泥”的可悲下场,绝没有好结局。

诗分三层来写,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太华,指西岳华山。微飙,微风。这四句表面是说:西岳华山之上,生长着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风雪寒冷。大自然给予它百尺高的躯干,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实际意义则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他们耿介正直,与生俱来,永不更改,绝不动摇。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宏伟的名山之上挺立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远的志向和坚决的意志。而“岂为微飙折”一句,以反诘作颂语,顿挫有力,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溢蔑视的显明看法。

接下来四句,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明丽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质使然,当春光逝去之后,花儿褪色、凋零,乃至秋风起,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全都化作尘泥了。这里,以桃李比方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投靠、钻营投机、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他们虽然短暂占据春光,得意非凡,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以为他们会恒久春风得意。但是一旦“春光扫地尽”,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倒台,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那么,这些人也就会“树倒猢狲散”,随之彻底完蛋。最终只落得个“碧叶成黄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

桃李和青松,诗人是以比照的方式来描绘的。以松树的挺直,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琐、弯曲;以松树的凌霜傲雪,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以桃李的卖弄阳艳,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以“花、叶成泥”,来衬托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载仍挺立、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特性。这种对比的写法,通过相互映照、反衬,使形象更加显明、突出。从而不仅节约了很多笔墨,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给人以特别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异样分明,使人一望而知,立刻便会做出正确的推断。

最终,诗人奉劝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名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靠着趋附时势而娇艳一时。作为监察御使,更应坚持真理,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也决不变更志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毅、有所作为的人。“受屈不改心”,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坚持进步政治志向的决心,也是向打击、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英勇挑战,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

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显明坚决,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读之,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但是,因为较为直白,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浑厚、博大,相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艺术上,首四句写青松,次四句写桃李,末四句为劝戒之语,形式整饬,结构完整,形象对比显明。吕居正《童蒙训》云:“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可见艺术观赏不应专看其优点,也应知其不足。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笔力劲健、情感充足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

王昭君二首李白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际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译文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射着明妃王昭君。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际一去不复归。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来之日。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安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脸蛋红装。今日汉朝宫人,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注释

⑴这两首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消遣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⑵秦地:指原秦国所辖的地域。此处指长安。⑶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⑷玉关:即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唐王维有“春风不度玉门关”(《送元二使安西》)。⑸燕支:指燕支山,汉初以前曾为匈奴所据。山上生长一种燕支草,匈奴女子用来化妆,故名。⑹蛾眉:瘦长而弯的眉毛,多指美女。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⑺枉图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⑻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作品赏析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宠爱,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千百年来,产生了很多动人的民间传闻,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充溢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犹如去了天际,永不回来。“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家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逝,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悲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悲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苍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后人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哀痛的主题。

其次首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根据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其次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牵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途,读来仍旧让人伤怀、感动。

流夜郎赠辛判官李白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译文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当时夫子早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宝贵的玳瑁宴席。原以为咱们就这样许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犹如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特别绚丽。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注释

①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故五侯七贵借指当时与李白结交的达官显贵。②气岸,犹意气。③章台,汉时长安城有章台街,是当时长安妓院集中之处,后人以章台代指妓院赌场等场所。《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④汉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⑤淹留,停留。淹,滞留。⑥玳瑁筵:筵,席也。玳瑁筵为诗中常用语,盖华靡之席,黑白交织,有似玳瑁纹,故云。⑦金鸡放赦: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后用作大赦之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在这年春天,终因参与永王李磷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此诗也许是诗人刚被流放时所作。辛判官,可能是李白供奉翰林时的挚友。或许这位辛判官在与诗人对饮时,反复劝慰诗人,于是诗人慷慨高歌,尽情向他倾诉郁悒之情。

作品赏析

前面八句描绘了诗人春风得意时的生活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醉眠花柳,与当朝权贵们开怀畅饮。显示出诗人当时的生活之奢华。后面四句则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态。那时候,诗人风华正茂,豪气干云。手握金鞭,走马章台,流连琼筵,出入宫掖,睥睨权豪。花红酒绿时尽情喝酒,歌舞声中尽情享受。随后两句凸显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能够在宫殿中为皇帝呈献文章,在酒席上流连忘返。表现出诗人在朝廷上的地位之高。

中间两句是转折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原本以为这种同赴侯门、走马章台、献赋金宫、醉卧酒筵的得意生活会恒久持续下去,谁知好景不长,平地风雷,安史之乱爆发了。“函谷忽惊胡马来”,即指安史叛军攻陷潼关,占据东西两京。一个“忽”字表现出这次战乱的出乎意料,突然之间,安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乱了,诗人再也无法过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最终四句是对诗人战乱爆发后的生活的描述。敌人已经占据函谷关了,很多从前同僚因兵兴之际,被朝廷越次擢用,似乎桃花李花在阳光下盛开。此句或为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指责,诗人眼见国家罹难,生民涂炭,欲为国效力而不行得,故而生发哀怨之情。最终诗人独自远谪夜郎,漂泊天际。只能期盼能够等到朝廷大赦天下的时候,使诗人能够有机会重新回来朝廷,为国家尽一份力。最终两句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希望辛判官能够施以援手,使诗人能够早日回来的心情。

此诗回忆从前在长安的得意生活,对长流夜郎充溢哀怨之情,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他此时此刻企盼赦还的心情。诗中今昔境况的剧烈对比,自然有博取辛判官怜悯之心,也暗含有期盼援引之意。由于李白此诗直露肺腑,对当年得意生活颇有炫耀之意,不无庸俗之态,所以历来不少读者认为它非李白所作,即使确定其豪迈气象,也显得极为牵强。不过穷苦潦倒之时,落魄失意之后,人们都不免会对当年春风得意的生活充溢眷念,尤其在一个陷入逆境、进人晚年依靠回忆来支撑自己的的诗人身上,这种眷念更会牢牢地占据他的心灵。

诗中使读者看到了诗人凡俗的一面,对失去繁华与功名的苦痛。只是诗人凡俗的这一面并没有主导诗人的精神生活。在更多的苦痛与不称意中,诗人是将自己的精神放飞在大自然中,放飞在睥睨一切的狂放与飘逸中。

古意李白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芳香。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注释

①女萝: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古人常以此比方新婚夫妇。②菟丝: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古人常以此比方新婚夫妇。③引:避开,退却。④托:寄予,依靠。⑤竞:争逐,竞赛。⑥上宿:指睡觉。

译文

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女子有了心上人,就似乎温柔的枝条,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谁说见一面很简洁,我们各自由青色山崖的两边。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忙、痛断肝肠。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异想天开。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芳香”、做“鸳鸯”吧?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李白由于得不到皇上和高官的赏识,空叹才华无处施展;而妇女不得宠,日日独守空闺,二者内心皆是孤苦孤独的,,相像之处颇多,所以李白借怨妇来表达自己的失意情怀。

作品鉴赏

李太白是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很少有细腻描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作品,这是恰恰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一首怨妇诗。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古人常以“菟丝”、“女萝”比方新婚夫妇,美丽贴切,因而传诵千古。冤丝花为曼生植物,柔弱,茎瘦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萝草为地衣类植物,有很多细枝。诗人以“菟丝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萝草”比方夫君,意谓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相濡以沫的心情。即所谓“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夫君在外如鱼得水,而做妻妾的却在家时时担忧夫君是否会变心的那种着急与无奈之情。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中“枝枝相纠结”也有亲情的意思,比如兄弟间,也叫纠结,因为血缘或者其他缘由不能分开。但通常指不情愿的联系。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芳香。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这句诗中表现了一个妻妾的哀怨情怀。过去,男主外、女主内,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异想天开。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一个妻子对自己归宿的迷茫以及对自己夫君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芳香”、做“鸳鸯”的担忧之情。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这一句是妻妾向夫君表明看法,表明自己永不变心的坚决心愿,大约相当于今日的“海枯石烂不变心”。这一句对妻妾看法的描写更与前面夫君的看法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个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附李白绝句二首】

铜官山醉后绝句李白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译文

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我要每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注释

1.铜官:铜官山,在今铜凌市,盛产铜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为中国有色金属矿的重要基地之一。铜官山矿历史悠久,唐以前就开采,唐时在此设置“铜官冶”、“铜官场”,铜官山由此而得名。2.拟:欲。未拟还:言留恋铜官山,不想离开。3.要须:须要,必当。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游铜陵时所作,作者看到铜官山、五松山的雄浑景色,酒醉以后,兴奋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长安去了,也是作者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高傲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作品鉴赏

这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但其间诗人思想情感高强度的抒发和艺术夸张手法的大胆运用让人们拍案叫“绝”。

“我爱铜官乐”,诗中首句就开宗明义点出全诗主旨。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荡,用侠人直语引出诗人对铜陵深厚爱的情感,夸张之源正在于此。爱铜陵之情,诗人先从眷恋不舍之情写起——“千年未拟还”。“千年”从时间上极度夸张,引出了诗人对铜陵爱的延绵,从时间(数字)的夸张,引出情感的夸张,表现诗人情感的真挚。诗人置酒铜官山,宴饮谈笑,挥动象征壮志的长剑助兴,拂动帘大的衣袖歌舞长啸,使读者艳羡其乐。由宴饮歌舞之乐,诗人又用夸张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四两句即言诗人对铜官山欢宴之乐还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意,尚须一回舞袖,拂尽秀色可餐的五松山。五松山山秀木荣,山上岗峦泉洞、花草树木,不行能教“舞袖”“拂尽”,这是浪漫色调行为的空间上的夸张,表现了诗人对铜陵山山水水的深情蜜意,“拂尽”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似水柔情。诗中用的两处夸张,方式虽属相同,皆属于扩大夸张,即有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前者把时间往特长说,后者把空间往大处说),但细加斟酌,二者尚萌不同。前一夸张写得较虚较略,后一夸张写得较详较实,两者从时间、空间的不同角度烘云托月,在造成色调剧烈的艺术境界中,让诗人“我爱铜官乐“感情的积聚爆发。

由此可见,在抒情诗里,夸张能把诗人的情感剧烈显明地抒发出来。夸张的“失真”和悖理,诗情的真实和感人,二者反映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差异和联系。而正如艺术真实离不开生活真实一样,夸张当然也离不开诗人郁积的深厚剧烈的思想感情。无此,夸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拨动读者情感共鸣的心弦。李白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胜利就在于有雄厚的思想情感基础作后盾。

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原委恨的是谁。

注释

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⑵深坐:许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